•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壮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壮医瘴病探源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叶庆莲 时间:2007-08-30 17:17:35
  • 核心提示: 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未载,《黄帝内经》亦未明确论及瘴病,但《史记》则载有秦始皇经营岭南,建制三郡,实行移民实边,当时五岭以南山岚瘴雾,病疫丛生,《后汉书》称马援军吏苦经瘴疫,及马援卒于师,军吏多湿温病之史实。隋巢

        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未载,《黄帝内经》亦未明确论及瘴病,但《史记》则载有秦始皇经营岭南,建制三郡,实行移民实边,当时五岭以南山岚瘴雾,病疫丛生,《后汉书》称马援军吏苦经瘴疫,及马援卒于师,军吏多湿温病之史实。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论瘴气候,将其列入疫病病候范畴,并确定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由此可知古代瘴病由瘴气(属疠气)染易所致,为岭南两广之多发疾病。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两江(按:指左江、右江)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二广惟桂林无之,自是而南皆瘴乡矣。指出瘴病主要在壮族地区多发。虽《百粤风土纪》有:滇、闽皆有瘴,然春尽乃发,秋高而止,未闻贯四时也。的说法,认为云南、福建亦或有瘴病发生,但仅为季节性发病,逾时则止,两江及桂林以南为瘴病之乡,而且一岁无时无瘴,远远甚于异地,可见瘴病古时即为壮乡的地方病。如唐杜甫在《工部草堂诗笺十四·梦李白》诗中所提: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1瘴名之由来

        瘴之名由,本源有二,一源于嶂,似屏障的山峰,谓山之高险者。”(《辞源》)言其发瘴之所,多源于岭嶂之地。壮族人民聚居和分布的岭南地区,山峦叠嶂,丘陵延绵,山地广阔,夏季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冬天霜雪较少。由于年平均气温较高,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属于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地域。岭南山林村寨的自然气候环境为壮族先民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同时也容易成为病邪孳生繁殖的处所,尤其是山林中植被茂密,动物繁多,当出现炎热多雨的气候时,易使动物病死淹死,其尸体及败草落叶腐烂沤渍,则极易产生瘴毒邪气,如《广东新语·卷一》所说:“瘴之起,皆因草木之气。”可见瘴气由应时而荣之草木,蕴渍蒸腐变化而发生,是南方岭埠之地滋生的致病毒气。

        二源于瘴由障起。瘴气,还是岭南时疫的病源,《周礼·地官·土训》郑玄注:“地愚,若障蛊然”,阮元校勘云:“毛本‘障’改‘瘴’。”即从广之瘴,本乃作障之例。查汉前无瘴字,人感岚雾障气而为病者,先秦两汉即径名之“障”,此以病因为病名之谓。岭南两广,山盘水郁,林密莽深,褥蒸为雾,其蕴郁之雾中多含毒气,故古以其得以致瘴而为病也。如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所谓“岭表山川,盘郁结聚,不易疏泄,故多岚雾作瘴(),人感之多病,又《广东新语·天地》“雾”条下云:“岭南之地,火气多而常郁积。火极则水生,生之时未成水而先成雾。雾者瘴之本,以雾始必以瘴终。每当日出,山野间有白气,缕缕自下而上,须臾淼淼四布,蒙如轻尘,咫尺不辨人物。此乃浊阴乘太阳而升,为瘴之所从出也。”人处岭南,若感此岚雾迷障之气,则极易患症似伤寒或疟之热病。即因障为瘴而称之。

    2孽生瘴气之源委

        瘴邪的产生,一般与壮族人民聚居和分布的岭南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与不良生活环境相关。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为甚,因夏秋季节,湿热交蒸,易产生恶气,蕴结瘴邪最盛,故瘴病以夏秋为常见。又瘴病作盛于八九月者,亦以此时岭南壮乡之蛇虺、蚊蚋尤多故也。蕴结孳生瘴邪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

    21岚雾作瘴。壮乡大多为岭嶂之地,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峦叠嶂,兼之气候炎热,多雨潮湿,乍寒乍热,霭霭雾气,终年不断,天气变异,地气溷秽,为横生瘴雾的自然场所。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瘴气是由“杂毒因暖而生”、“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丹波元简谓瘴气实为温湿之气。其在《医膡·卷中》云:“瘴即温湿之气。特以南方岭嶂之地,此气最酷烈,故谓之瘴气也”。《桂海虞衡志》则明确指出水郁莽深,湿热褥蒸为雾,蕴郁之雾中多含毒气,该有毒之雾即为瘴气。《岭外代答》亦认为,瘴气是由酷暑湿热郁积,蒸腐地面之毒物或污染水源所致的恶气,如“盖天气郁蒸,阳多宣泄,冬不闭藏,草木水泉皆禀恶气”,若人身居其中,即可“日受其毒,元气不固,发为瘴疾”。

    22蛇虺毒气感染致瘴。岭南壮乡蛇虺亦多,蛇虺尸体积腐郁蒸生雾,或蛇虺所吐毒气亦若云雾之状,此类雾气有毒,人受之即可致瘴。如《圣济总录·卷一四八》云:“(蛇虺)惟广南尤多,被山崇地湿,水火蒸郁,所生最盛……当四五月之交,群蛇吐毒气,凡高数丈,蒸若云雾,每至中夏,瘴气盛行,亦缘此也。”虽文中“群蛇吐毒气:凡高数丈”有宣染之嫌,但其指出的岭南山中常见蛇虺生雾,当不同于寻常之雾霭,此雾中含有毒气,人居此地,极易受此毒气感染,是导致瘴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23蚊蚋如雾致瘴。岭南蚊蚋尤多,而蚋之飞聚,可迷天遮日,如雾似障。《埤雅》云:“蚋喜乱飞,似蚊而小,望之如雾。《山堂肆考》云:“蚋,一名蠓烟,以其望之如烟,故云。”指出蚋之飞聚,其状似尘如雾,故称之为蠓烟。《吉庆集》云:“蚋之小而黑者,名蟆子,微不可见,与尘相浮上下者,名浮尘子。”《荀子》所谓‘醯酸而蚋聚’者也。因雨而生,与蚊实异。一名瞀芮。可见古以岭南雾障而致瘴者,其言之毒雾又似指此“望之如烟”“望之如雾”之“蚋”。蚊蚋含毒极甚,如《录异记》载:“含毒者蚊蚋之属,江岭间有之,郴连界尤甚。为客者慎勿以手搔之……若以手搔痒,不可止,皮穿肉穴,其毒弥甚。湘衡北间有之,其毒稍可。”《岭南异物志》亦云:“岭表有树如冬青,实生枝间,形如子,每熟即拆裂,蚊子群飞,惟皮壳而已。”按此描述推测,此“似蚊而小,成群飞舞,望之如雾”之“蚋”者,当是致人“恶性疟疾”之微小按蚊(Aminimus)。故言,瘴病亦属岭南多发之恶性疟疾,该病由按蚊叮咬所引发,《诸病源候论》论疟病十四候中,有山瘴疟候之记载,即是“雾毒障气”又一说之佐证。

        此外,另有瘴母之论。唐·郑熊《番禺杂记》云:或见物自空而下,始如弹丸,渐如车轮,遂四散,人中之即病,谓之瘴母”。《赤雅·卷三·瘴母》亦云:“瘴起时,望之有气一道,上冲如柱,少顷散漫,下似黄雾,空中如弹丸,渐大如车轮,四下掷人。中之者,为痞闷,为瘴痖,为汗死”。此瘴母之论亦当理解为群飞之蚊蚋雾障,因岭南池塘、稻田、水草地产按蚊,山间溪流亦生按蚊,劳作汗渍之村民,早晚过往按蚊孳生之地,蚊蚋成群飞扑而来,时可见到所谓“始如弹丸,渐如车轮,遂四散”之景象,人避之不及,遂中之发病也。

    3瘴之病理病证

        瘴气可由岚雾、蛇虺毒雾所致,其性均为雾状,大多由口鼻侵袭人体,如《医部全录·诸疾·瘴气》引《医学全书》之所谓:“瘴气之病……此毒从口鼻入也”。若瘴因蚊蚋而生,则当从肌肤体表而入,即由按蚊叮咬所引发。岚雾为岭南两广自然地貌气象,蛇虺、蚊蚋为岭南两广所产之毒物,因其山峻水郁,多雨潮湿,地温沤热,加之冬不闭藏,阳气宣泄,天地之气郁蒸,致使草木水湿或蛇虺积腐形成雾障之气,感此岚雾迷障或蛇虺毒雾恶气,瘴邪阻滞于咪钵(),导致气道不得宣通,内损脏腑,使阴阳失调,或阴阳相移,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则可产生症似伤寒或疟疾之热病,病可随感随发。倘若所感瘴雾较轻,亦可初感时不发病,邪气潜伏体内,多在诱因(气候诱发为主)作用下逾时发病。另一方面,其发病乃由南方山区产生的“微小按蚊”叮咬肌肤,由表入里的途径侵袭人体,毒气与正气相争,气机阻滞,致虚实更作;或邪气内人潜伏,其间日受其毒,反复感染,瘴气入脏腑,易聚于肝脾或心,导致元气不固,终可发为瘴疾。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夏伤于暑,秋必痃疟”即属此类病证,《症因脉治·疟疾总论》指出瘴疟的发病机制及传变:“瘴气人人脏腑,血聚上焦,败血于心窍,毒涎聚于肝脾,则瘴毒疟疾之症作矣”。

        岭南瘴病,证似疟疾之类。隋《诸病源候论-山瘴疟候》曾记载:瘴疟“生于南山,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宋《桂海虞衡志》亦指出:“瘴者,其中人如疟状。”可见古人认为瘴气致病,症状表现与疟疾相似;而《外台秘要·山瘴疟方》引《备急》云:“岭南率称为瘴,江北总号为疟。”认为瘴病就是疟病。而壮族民间有称瘴病为鸡鬼、闷头拜,亦相当现代医学之疟疾。可见岭南之瘴病当属疟疾范畴。

        但《诸病源候论》在《瘴气候》中又云:岭南瘴,犹如岭北伤寒也。”而《岭外代答·卷四》亦云:“南方凡病,皆谓之瘴,其实似中州伤寒”。据此考证,瘴病又可谓岭南伤寒热病之统称,指表现为寒热往来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的热性病,或长期发热的间歇性热病。《中国壮医内科学》将其归属于流行性感冒类疾病。综上所述,瘴病又当归属于伤寒热病之类,是古代岭南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亦是壮族地方多发的时疫病。

        壮医所论之瘴,既指今日疟原虫感染之真性疟疾,以寒战、壮热、汗出,定时发作为特征;严重者可表现痞闷、汗出、声哑、昏沉不语或狂言谵语,类似于恶性疟疾。如《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士多瘴气,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可见岭南瘴气为害之烈,预后之差。该病迁延日久,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还可以发生新的病证,如右上腹内常,可出现积聚肿块,称之“疟母”。瘴病亦归属伤寒之类的热病,症见寒热往来,可兼见胸满少食,“重者纯热无寒,更重者蕴热沉沉,无昼无夜如卧炭火,最重者,一病则失音,莫知所以然,谓之痖()瘴。”(《岭外代答》)所谓症瘴之一病则失音”者,则是瘴所独具,而为伤寒、疟疾所不备也。

    4瘴病的分类

        古人名瘴,因时而异,如《桂海虞衡志·杂志》云:一岁无时无瘴:春日青草瘴,夏曰黄梅瘴,六七月日新禾瘴,八九月日黄茅瘴。土人以黄茅瘴为尤毒。”亦可依病因不同分烟瘴、岚瘴、暑湿瘴、毒水瘴;还可由症状特点和病情轻重而分为冷瘴、热瘴、痖瘴。痖瘴病情最重,“最重者,一病则失音,莫知所以然。”所谓痖瘴之“一病则失音”者,据清《症因脉治疟疾总论》指出其特点:“病发之时,神识昏迷,狂妄多言,或声音哑喑”,与西医所说的恶性疟疾的l临床特征相似。

        现代壮医归纳瘴病主症,以间歇性寒战、发冷、高热、出汗为特征。瘴病恶性发作者,可出现头部剧痛、昏迷、抽筋、精神失常、胡言乱语或声音嘶哑等,甚则危及生命。瘴病迁延日久,可出现积聚肿块。若以热瘴、冷瘴病症分辨之,则热瘴见热多寒少,或热盛寒微,或只热不寒,头痛脸红,口渴多饮,汗出不畅,骨节酸痛,或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难解,小便灼热而黄,甚则神昏谵语。冷瘴见寒多热少,或寒甚热微,胸腹痞闷,呕吐,不思饮食,神疲体倦,或倦怠无力,短气懒言,食少,面色蜡黄,形体消瘦,遇劳即发,甚则神志迷糊,不语。

        表现体征为舌质绎红或淡红,苔黄或苔自,舌下脉络粗胀、色青紫,唇干,耳轮焦干。甲诊:甲色过深,呈鲜红色、深红色或苍白色,月痕暴露过多或过少,按压指尖后放开、久久未恢复原色,指甲呈红紫甲、青紫甲、葱管甲、竹笋甲等。目诊:“勒答”白睛上脉络弯曲多,弯度大,且脉络多而集中,靠近瞳仁,或“勒答”白睛上脉络弯曲少,弯度小。壮医三指四肢脉诊呈急脉、大脉或慢脉、小脉。

    5瘴病防治法则

        《后汉书·二四·马援传》:初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入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东汉时期的《神农本革经》中收载薏苡仁等多种药物均可防治瘴病。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提出治瘴的原则为“冷瘴以疟治,热瘴以伤寒治,痖瘴以失音伤寒治”。治热瘴之病“不可纯用中州伤寒之药”,而是按当地壮医“药用青蒿、石膏及草药服之”。防瘴方法主要有三:一是佩挂药驱瘴法。在每年炎热的雨季来临之际(多在端午节),壮民将自采的葛蒲叶、佩兰叶、艾叶、青蒿叶等香药扎成药把挂于门旁,或置放房中,以避秽驱瘴。亦有将檀香、苍术、木香等药制成药囊,佩挂于胸前,意在扶正驱瘴。二是服药防瘴法。尤其在瘴邪传染时期,常吃槟榔、瓜皮、辣椒、蛤蛇、盐鼓子、山奈、姜黄、药酱叶等,可以预防瘴邪传染。如《三江县志》载:“瘴气,遭之急伏地,或嚼槟榔,或含土,庶几可免,否则立病如疹疟……”。三是隔离更衣防瘴法。在瘴病发生流行的村寨,为了防止瘴气的传染、扩散,壮民就有隔离更衣的传统,村邻之间暂不交往,各户谢绝串门。若有人从远处归来,常止于村舍外,持家人提篮装衣迎之,换下其衣物,并将换下之衣物蒸煮,以祛除疫病恶气,防止瘴气传染。同时还注意填洼、疏沟、消灭积水,搞好环境卫生,预防瘴病发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