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资源篇 > 正文
  • 论藏药材资源保护发展的现状和建议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孙泰俊 樊海岩 时间:2013-10-17 09:53:00
  • 核心提示:1藏药资源概况
    1.1 地域范围:青藏高原有史以来就是藏族先民聚居之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藏族人民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藏族先贤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动、植、矿物作为防治疾病的物质,在自身筛选中积累了本民族的有效药物&
    1藏药资源概况  
    1.1  地域范围:青藏高原有史以来就是藏族先民聚居之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藏族人民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藏族先贤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动、植、矿物作为防治疾病的物质,在自身筛选中积累了本民族的有效药物——藏药。因此青藏高原是藏医药学发生发展的摇篮。几千年来虽然经过无数次民族(种族)和地域的变迁,但延续至今其地域范围仍包括青海、西藏、甘肃甘南州、四川阿坝、甘孜两州、云南迪庆州,即自然地理单元的青藏高原。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1.2种属结构及分类:由于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气候因素复杂,南北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垂直差悬殊,全区包括亚热、温、寒温、寒4个气候带。因此,植物区系成份复杂,物种繁多,藏药资源极为丰富。笔者20余年来对高原绝大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采集了大量标本与样品,并搜集的资料,经鉴定整理,计有藏药植物191科692属2085种。其中菌类14科35属50种;地衣类4科4属6种;苔藓类5科5属5种;蕨类30科55属118种;裸子植物5种12属47种3变种;被子植物131科581属1895种141变种。此外,尚有动物药57科111属159种;矿物药80余种。
        与此同时还对藏医多年来使用的外来药材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原从印度、尼泊尔等地进口的藏药在我国云南、广东、海南、广西亦有分布或有引种。常用的有诃子、毛诃子、余甘子、芒果核、大托叶云实、乌墨蒲挑、木盍藤子、广酸枣、止泻木、腊肠果、木橘、鸭嘴花、酸藤果等40种。此外,还对藏药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名多物的混淆品种作了调查,部分品种基本得到澄清。如“哇夏嘎”一名就有鸭嘴花、紫董属多种植物、柴胡、三花青蓝、婆婆纳等5科的10余种植物。就其药用植物种属结构看,40种以上的有12科,菊科占首位,有54属214种;其次是毛莨科,有18属135种;豆科43属128种;蔷薇科27属111种,再次是唇形科27属78种;罂粟科7属74种;玄参科10属70种;小蘖科7属60种;伞形科28属55种;龙胆科9属55种;蓼科5属53种;十字花科20属44种;虎耳草科9属44种。有些科在高原分布的种虽然不多,但大部分都为藏医药用,如茄科、景天科、麻黄科等。就其看,在15种以上者有19属,紫堇属50种,马先蒿属32种,小蘖属32种,蓼属28种,龙胆属27种,虎耳草属22种,风毛菊属37种,葱属23种,蒿属22种,黄芪属21种,乌头属27种,大黄属21种,铁线莲属18种,唐松草属18种,杜鹃花属17种,獐牙菜属17种,兔耳草属16种,红景天属15种,悬钩子属15种。
        按藏药用药部位分,有根及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皮、茎、地上部分或全草。根及根茎类有马尿泡、山莨菪、大戟、大黄、酸模、红景天、喜马拉雅紫茉莉、藏菖蒲、二叶露兰、角盘兰、羌活、当归、甘草、藏木香等。茎类药材有止泻木、宽筋藤、锦鸡儿、油松节、铁线莲、悬钩木、儿茶、鼠李、文冠木、檀香、沉香等。叶类药材有山矾叶、杜鹃叶、圆柏叶、侧柏叶、水柏枝叶、瑞香叶等。花类药材有绿绒蒿、马先蒿(长花类多种)、垂头菊、紫菀、金莲花、银莲花、木棉花、杜鹃花、报春花、秦艽花等。果实和种子类药材有黄葵子、沙棘果、香旱芹、相思豆、松果、波棱瓜子、黑种草子、木蝴蝶、柏树果、蔷薇果、葫芦巴、槟榔、藏木瓜、藏茴香、忍冬果、角嵩子、枸子果、葶苈子、鬼臼果、莨菪子、决明子等130余种。皮类药材有小蘖皮、榆树皮、柳树皮、桂皮等。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物。这类药材占全部藏药植物的70%左右,大部分生长在海拔3600米以上。常用的有绿绒蒿、藏黄连、雪莲花、獐牙菜、翼首花、独一味、绵毛参、扭连钱、高山辣根菜、风毛菊、绢毛菊、紫董、虎耳草等。
        按其临床功效分有40余类。现仅以常见的10余类为例:清热解毒,用于感冒、流感疾病的有粉枝莓、毛翠雀花、乌奴龙胆、红花桂竹香、迭裂黄堇、块垠紫菀、翼首草、铁棒锤等70余种。清肝热、胆热、肺热的药物有獐牙莱、椭叶花锚、虎耳草、金腰子、唐古特乌头、船形乌头、尼泊尔垂头菊、唐古特青兰、矮风毛菊、沙生风毛菊等100余种。用于气管炎的药物有杜鹃叶(叶背被腺鳞者)、牛尾蒿、大籽蒿、高山龙胆、青藏龙胆及小龙胆组的多种植物。用于肺结核、肺脓疡的药物有扭连钱属多种植物、黑虎耳草、五脉叶绿绒蒿、高山辣根菜、拉萨桂竹香、红景天、纪氏红景天、草莓、瑞香、宽果丛菔等30余种。祛风除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有灰枸子果、川藏沙参、圆柏果、黄花木、野豌豆、群虎草、独行菜、黄花杜鹃、水柏枝、祖师麻、杨树皮等40余种。镇静止痛类药物有山莨菪、东莨菪、天仙子、洋金花、马尿泡等。降压药物有红花绿绒蒿、全缘叶绿绒蒿、密生波罗花、短管兔耳草、盘花垂头菊、蚤缀等20余种。活血散淤,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等的药物有独一味、迟熟萝蒂、刺绿绒蒿、总状绿绒蒿、镰形棘豆、轮叶棘豆、星状风毛菊、川西小黄菊、川西锦鸡儿等30余钟。调经活血,用于妇科病的药物有水母雪莲花、棉毛风毛菊、羽叶点地梅、长叶无尾果、鬼臼根及花、荆豆角柱花等40余种。除此尚有小叶假耧斗菜、水母雪莲、紫苞风毛菊、独一味、唐古特瑞香、鬼臼果、槲蕨等对早期引产(藏医用于下死胎或胎衣不下)有一定作用。
    1.3藏药植物区系成分:仅就种子植物593属的区系成分初步分析:世界广布属约为43属,如毛莨属、铁线莲属、银莲花属、龙胆属、黄芪属、酸模属、飞蓬属、鬼针草属、鼠李属等;热带成分有78属,如胡椒属、桑寄生属、花椒属、樟属、茅膏菜属、五加属、木属、卫茅属等;北温带成分有122属,如风毛菊属、杜鹃花属、忍冬属、云杉属、冷杉属、圆柏属、马先蒿属、小蘖属、棘豆属、金腰子属、唐松草属、乌头属、委陵菜属;东亚成分72属,如木兰属、木瓜属、猕猴桃属、高山芹属等;属于南北温带间断分布成分的有35属,如麻黄属、蚤缀属、瑞香属、女娄菜属等;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成分的有60余属,如侧柏属、黄花木属、绢毛菊属、垂头菊属、绵参属、甘松属等;属于中亚成分的有7属,如大麻属、假耧斗菜属、独行菜属、鲜卑花属、地肤属等;属于旧大陆温带成分的有52属,如橐吾属、绿绒蒿属、沙棘属、水柏枝属、棱子芹属、荆芥属、火棘属等;属于中亚——喜马拉雅成分的有16
    属,如黄花属、绣线菊属、角蒿属、念珠芥属等;属于地中海——中亚、西亚成分的有4余属,如骆驼蓬属、扭果芥属、角茴香属、雀儿豆属等。此外,属于青藏高原特有成分的14属,如马尿泡属、羽叶点地梅属、藏豆属、小果滨藜属等;另有15属主产青藏高原,如绿绒蒿属、垂头菊属、大黄属、绢毛菊属、刺参属、棱子芹属等。除此,尚有单种属或寡型属35属;特有种86种。
        根据上述的区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北温带、东亚和热带成分较多,其它各区成分次之。北温带、东亚成分与青藏高原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地中海、中亚、西亚成分较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西部高寒干旱地区,多为高寒草原与高寒荒漠的组成成分。另一方面高原特有属较少,特有种也不多,这就说明了青藏高原植物区系比较年轻,它从相邻区系的东亚、中亚、印度——马来植物区系脱胎而来,还没有足够的历史时期予以演化和特化。
    1.4藏药资源与植被类型的关系:藏药植物种类虽然繁多,形状千姿百态,但都各有自己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由此每种植物都必须归属到一定的植被类型中去。因此,了解植被类型对藏药资源的分布、蓄量、开发利用、引种驯化均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兹将主要植被类型予以归纳。
    1.4.1森林植被:主要是寒温性针叶林,分布于高原东部、东南部的横断山区,构成弯月形。主要有圆柏林、云杉林。圆柏林类型主要是大果圆柏、方枝柏、曲枝圆柏、祁连圆柏、塔柏、垂枝圆柏等。这些建群优势种的带叶嫩枝和果实均为藏药。仅以大果圆柏林类型为例:大果圆柏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区、青海南部、川西。其上线为灌丛植被或高寒草甸,下限为冷杉和高山松。灌木层有蒙古绣线菊、高山绣线菊、峨眉蔷薇、西藏忍冬、粗毛忍冬、金露梅等。偏北地区水热条件差,抗旱耐寒的锦鸡儿显著增加,如甘青锦鸡儿、甘藏锦鸡儿、甘肃锦鸡儿。草本层有嵩草、火绒草、委陵菜、珠芽蓼、翠雀花、唐松草、黄芪、堇菜、卷丝苦苣苔等。灌木层和草本层中除嵩草、青茅外余均为藏药。
    1.4.2灌丛植被:主要有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针叶灌丛等三类。以前两种类型分布较广。灌丛林主要分布在高原东北部,伴生植物有金露梅、高山绣线菊、鬼箭锦鸡儿、狭叶鲜卑花、烈香杜鹃、高山柳等。草本层有圆穗蓼、小大黄、珠芽蓼、西北黄芪、全缘叶绿绒篙、五脉叶绿绒蒿、大花虎耳草、甘青虎耳草、甘肃棘豆、锡金报春、高山龙胆、禾叶风毛菊、红景天、香青等。本类型绝大部分都是藏医常用药物。
    1.4.3高寒草甸植被:高寒草甸在青藏高原具有分布面积大,垂直分布高的特征。在高原东南部其下限为针叶林和高寒灌丛林,上线为高山垫状植被,垂直分布高度在4200~4800m。在念青唐古拉山以北至昆仑山以南呈连续的大面积分布,海拔高度在3600~5300m。主要建群种是嵩草,其伴生种有匙叶银莲花、达乌里龙胆、高山龙胆、草黄龙胆、高山唐松草、盘花垂头菊、蒲公英、车前叶垂头菊、线叶垂头菊、全缘叶绿绒蒿、红花绿绒篙、绿绒蒿、独一味、甘松、萎陵菜、川西小黄菊、火绒草、马先蒿、山莨菪、马尿泡、棘豆、黄芪、风毛菊等。除建群种外绝大部分均为藏药。
    1.4.4高山垫状植被:本类型介于高寒草甸和高山流石滩植被之间。植物体矮小,呈半球形或坐垫状、匍匐状。垫状植被既是高山严酷的水热条件、辐射和强风等对植物生长抑制的结果,同时又是植物经历高寒严酷生境长期自然选择演化形成的适应性。垫状植被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在0℃左右,最暖的7月均温在4—5℃,夜间仍低于O℃昼夜差可达20%,年降水量在250—500mm,水热条件低温干旱。青藏高原常见的垫状植被有:垫状蚤缀、苔状蚤缀、垫状点地梅、藏刺矶松等近十种,现以苔状蚤缀为例。苔状蚤缀垫状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昆仑山、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海拔在4600米以上。主要伴生种有垫状点地梅、鼠曲雪兔子、高山唐松革、绿绒蒿、马先蒿、短穗兔耳草、箭药免耳草、狭苞兔耳草、穗花(组)大黄、矮垂头菊、虎耳草、西藏红景天、景天、风毛菊、橐种草等。本类型不仅藏药种类多,而且藏医所用珍贵药物大部分分布在这个高度范围。
    1.4.5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本类型分布在高山垫状植被之上,永久冰雪带之下,广布于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祁连山等,具有显著的垂直地带性特征。其分布高度取决于各山峰的冰川和雪线的高低,自北而南逐渐抬升。祁连山在3800m以上,巴颜喀拉山在4700m以上,冈底斯山则在5800m以上。高山流石滩是由于强烈的寒冻与物理风化作用,岩石不断崩裂,岩块与碎石沿着陡峭山坡缓慢滑动所形成。在碎石间隙聚积了细质砂粒,为高山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可能的条件。只有那些与严酷冰雪和强劲疾风作顽强斗争的植物才能适应特殊的生存条件而定居下来。这种植被是高原隆起的产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却是征服高山的先锋植物。这类植物几乎全部都是藏药,因此,也是藏药的特殊所在。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没有明显建群种,常见种有水母雪莲花、三指雪莲、大雪兔、毛头雪兔、矮风毛菊、沙生风毛菊、紫苞风毛菊、风毛菊、岐穗大黄、穗花大黄、箭药兔耳草、矮垂头菊、车前叶垂头菊、总状绿绒蒿、刺毛绿绒蒿、披针叶绿绒蒿、云生毛莨、葶苈、红景天、蚤缀、垫状点地梅等。
    1.5藏药植物的特征:青藏高原有复杂的地理地貌,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等)平均海拔在5500—6000m以上;呈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大雪山、邛崃山等)平均海拔4000~5000m,由这些高大的山脉,重叠山峦构成了“世界屋脊”的基本骨架,在框架之间有源远流长的江河,众多的湖泊和群山构成了高原特有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特有的植物种群,这些种群主要分布在海拔3800~5800m高度的高寒草甸、高山垫状、高山流石滩等植物类型中。这些类型中的建群种,伴生种绝大部分是藏药,故可称之为藏药植物的特征。由于高原气候条件特殊,特别是太阳辐射强烈,大气环流与下垫面相互作用的综合因素,导致植物生理上和形态上的特有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抗寒、抗旱性强;繁殖方式特殊;光合作用有效积累高。由于高原寒酷,热量低下,这些植物在长期的生态环境适应过程中,细胞内含有较高的糖类、果胶物质、半纤维素和原生质耐冰冻的特性。因此,在夜间冰霜冷冻或积雪覆被,使植物冻得僵硬而脆或萎蔫,但在阳光照射解冻之后,它立即恢复活力。这是它抗寒抗旱性强的原因。其次是繁殖方式特殊:由于夏季时间短(2~3个月),植物要在短促的季节里完成其生活周期。因此,大部分植物只能依靠无性繁殖方式繁衍后代,如分孽(嵩草属)、根茎、匍匐茎(蚤缀属)、块茎、珠茎(珠芽蓼)等方式较低海拔地区占明显优势,有的植物甚至在雪被的冬眠时就形成了花蕾,一待雪化就绽苞开放(点地梅属)。其三是光合作用强,有效物质积累高。由于高原辐射特别强烈,蓝紫光与紫外线很丰富,日温差大,空气清澄,尘埃物少,水汽量低,有利于光质通过,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光合作用的有效物质积累高。这是藏药在临床上疗效显著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花的颜色上比较低海拔地区更鲜艳。形态特征:主要是植株矮小、植株呈垫状或莲座状、植株被绵毛、植株根系发达且与地面呈水平状展开。这些特征都是气候因素综合所致,寒冷干旱,疾风凛冽,迫使植物不能向上生长;由于辐射强、蒸腾大,植株被厚厚的绵毛,可减少烈日爆晒和蒸腾水汽;由于地下冰冻层浅(30—50em),根系只能向水平方向展开,以获取植株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2藏药材使用和资源保护状况  
        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公司近十年共投入600多万元。在青海省互助北山林场、湟中群加林区、门源达坂山林区、黄南麦秀林区等藏药材资源丰富生态理想的区域规划试验观察研究基地。
    2.1资源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已在青海湟中群加林场(海拔2900m)面积15万亩,青海黄南州麦秀林场面积101.4万亩,青海互助北山林场230万亩、青海海北达坂山林区210万亩(海拔2950m)、青海西宁郊区多巴(海拔2300米)等地建立了五处金诃藏药资源自然保护区和中藏药材试验示范基地,已进行了多种中藏药材的试种,将为课题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和初步的种植经验。生产示范基地具有本课题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日光节能温室、遮阴网棚、苗圃、实验室、农机具、晒场、仓库、生产工具等,具有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规模种植、田间管理的人力资源和生产管理组织机构。主要进行了以下3个藏药材的种植研究与栽培,一是藏药秦艽栽培优良品种,二是藏药桃儿七规范化种植,三是大黄的种植栽培。达到了以下效果:
    2.1.1  编制完成秦九、桃儿七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2.1.2编制完成秦九、桃儿七生产基地的选择标准,包括生物学特征与生态学调查研究;最佳繁育标准包括生产能力即最佳亩播种量、发芽成活率、亩产干果及根茎数量和采摘季节;
    2.1.3  药材质量标准,包括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对比和控制标准以及对药材质量影响评价;
    2.1.4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药材。药材质量稳定,达到或接近野生药材质量;药材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低于WHO/FAO限量的标准;按GAP标准编制秦九、桃儿七药材人工种植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2.2科研建设:金诃藏药所属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占地5000多斫,有藏药分析、藏药药理、藏药工艺、基础研究、文献研究室等功能配套齐备,检化验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其中,藏药分析和藏药药理实验室于2002年9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检化验设备1200万元。近3年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项目8项和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近3年在原有基础上完成了全国高等院校藏医学专业教材共26套的编著工作,基本涵盖了该专业的学科领域,规划完成了“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丛书”的古籍整理编篡工作,已出版发行100部。主要是:《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和编著有《迪庆藏药》、《藏药志》、《中国藏药》、《中国藏医药大全》60部等书,参与编写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卷,是大型丛书《中国藏药》主编单位。参与制定了青海省藏药标准近3年科研费用支出,2009年172万元,2010年达到207.4万元,2011年的支出占销售额的7.1%,近3年合计支出519.4万元,2012年支出450万元。
    2.3科技创新协作方面:金诃藏药自成立以来与该领域科研力量雄厚的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研究院、青海省医学院、青海省藏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等科研、医疗、院所建立了稳定的研发、医疗、临床协作关系,在研发力量、高端仪器的使用方面形成了强有的支撑。另外公司还成立了专家顾问团,聘请省内在该领域的专家定期对公司的研发、经营管理、生产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近10多年来对藏药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一是基本查清了青藏高原藏药资源物种数目,为开发提供了依据,二是参与科研资源研究,从山莨菪植物中提取出莨菪碱、樟柳碱等,已广泛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中毒性休克,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红景天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祖师麻膏治风湿关节炎;塞隆骨治风湿骨痛;在方剂研制上复方天棘具有抗缺氧、抗疲劳多症均有良好疗效;复方藏菌陈胶囊具保肝、降酶、增强机体免疫的良好功效;总之,据不完全统计从藏药资源中研制开发的藏药达60种之多。尽管如此,仍处于起步阶段。
    3藏药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3.1藏药材资源破坏严重:我国现有藏成药品种30多类、10多种剂型、300余种产品,纯了天然绿色野生藏药药资源中350余种药用植物100余种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其中包括冬虫夏草、藏茵陈、石斛、贝母、雪莲等。目前处于濒危状态的近2800种植物中用于藏药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我国每年要耗费几300吨以上的藏药资源,一些药材的滥采滥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许多贵重藏药材由于过度采挖已变成珍稀濒危物种,这必然会破坏生物圈的平衡。
    3.2利益驱使的掠夺性采挖:如冬虫夏草,应用历史已有1300多年,到清代,人参年采挖量达数万斤之多,经千余年的不断采挖到17世纪。冬虫夏草生长在3800m以上的高山草甸地区,采挖时需要使用铁锹在距离草头7em处连草皮深挖,取出冬虫夏草。因而每条被挖出的虫草都会在草甸上留下一个十几厘米见方、9em米左右深的坑。
        冬虫夏草的采挖季节正是高原草甸的恢复成长期,其采挖对草甸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若不采取有效的随挖随填措施,每采集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em2的草皮,裸露的泥土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甚至沙化。
    3.3对藏药资源保护的意识差:藏药材的采挖必须严格按照藏药理论来组织进行采挖,一年四季,在什么季节采挖,什么时间节点采挖,一天当中的早中晚什么时间采挖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所以不是随便可以采挖的,否则会对药材资源造成致命的再生保护。比如大黄、藏茵陈、木通等,很多人会连根挖走,或者有时还会进行抢青采收,这样也直接造成藏药资源的极大破坏,藏药材资源本身由于其生长环境恶劣尤其脆弱,濒危药材岌岌可危。
    3.4森林的过度砍伐和过度放牧: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为生存而进行不断的开垦、拓荒,破坏了森林草原,青藏高原尤为明显,导致环境恶化,从而使得某些药用物种失去了生存的条件而濒于灭绝。在青海青南地区的黄南麦秀林区、果洛班玛玛珂河林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在遭受到自然和人为破坏之后,森林中的许多药用资源濒临灭绝。
    3.5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我国对于植物资源保护的相应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藏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几乎是空白,在管理上也不是很细致,对滥采滥挖者处罚力度不够,也是造成藏药资源破坏的原因之一。
    4藏药资源保护的一些建议  
    4.1依法制止滥采滥挖现象:以《药品管理法》为依据加大对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大对掠夺性开采中药资源的处罚力度,依法管理滥砍滥伐现象。
    4.2大力发展人工种植、养殖:人工种植、养殖药用动植物可稳定药物来源、稳定药物价格。并且减少对野生资源的破坏,人工种植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药用动植物的繁殖速度,增加药用资源总量。
        为保证提供质量稳定可控制的藏药原料,应积极实施、推广藏药材生产管理规范。选择优良品种,在青藏高原最适宜生产条件的区域种或饲养,实行基地化建设,研究推广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采收与加工、贮藏与运输渠道,最终实现为藏药生产和临床用药提供优质高效绿色无害的藏药原料药。并为藏药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物质
    保证。
    4.3切实提高藏药资源的利用率:在新产品开发之际,就周密考虑充分利用藏药资源的问题,不要选择那些主要依靠采猎野生资源才能满足需求的品种,而选择常用、大宗的药材作为开发对象。大力开发藏药饮片,提高产品附加值,对原料进行深加工,避免简单的原料交易及其引起的恶性价格竞争所带来的效益能力愈发低下。提高有效成分的得率与收率,避免因生产工艺等技术原因导致的浪费,从而做到尽可能地利用和节约资源。
    4.4保护现有资源:通过品种收集、物种鉴定以及种质基因分析等对现有约3000多种藏药资源予以保护,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野生种质资源的基因分析,建立种质资源库,保护正在使用的、濒临灭绝的物种,以及藏药混乱品种的坚定与鉴别,以保证藏药资源的多样性。
    4.5大力开展代用品的科学研究:据有关资料显示,有关研究机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一质联用研究了人工麝香代替天然麝香的片仔黄化学成分组成果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藏药珍宝类品种中,麝香、牛黄、熊胆等动物药材必不可少,带用品亟待解决。麝香等名贵药材的代用品为麝鼠香,通过质谱分析分离、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证实在麝鼠香囊中含有麝香酮、十七环烷酮、多种大环酮类、有机酸酯类等成分,与麝香类似,二者的药理作用也无显著性差异。
    4.6利用生物技术对藏药资源进行保护:生物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解决藏药资源枯竭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据说目前可以采用的手段主要有:
    4.6.1试管苗的大规模培养。
    4.6.2利用组织细胞培养来获得次生代谢物。
    4.6.3利用定向生物转化技术将天然药物中的高含量成分转化成微量高活性成分,大大提高微量成分的含量。
    4.6.4组合化学与快速活性筛选系统,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化合物在微生物或酶的作用下转化产生新的组合型天然化合物。
    4.6.5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开展育种研究,开展高生物量、高含量的种源试验和优树选育,筛选出具有明显优势的优良种源。
    4.6.6对生物技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产品。如生产功能性的低聚糖、保健食品添加剂等。
    4.7引导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藏药的特殊性决定了藏药材资源的利用必须可持续发展,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开展重要野生药用动、植物培育研究,保护濒危物种,加快替代研究,统一规划药用植物园、生物保护区,保持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4.7.1  大力培养现代化藏药专业人才。应有计划地培养造就一批藏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留住高技能人才,注重人才的引进,为藏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4.7.2扩大家种家养。加强人工培养、野生变家种、家养技术研究,培育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生产优质药材。
    4.7.3扩大药用部位和临床用途。有些药用植物其余部分也含有较高的有效药用成分,如:大花红景天、虫草等作为药用已载入药典。与中药一样藏药也应开展扩大药用部位和临床用途的相关研究,提高藏药资源利用水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