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资源篇 > 正文
  • 苗药产业化发展与资源保护问题浅谈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胡成刚 刘雏蓉 孙济平 马四补 时间:2011-08-29 09:45:00
  • 核心提示: 贵州省是我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久享。川广云责。道地药材”盛誉,截止至2009年的历次中药资源普查证实我省的中药品种有4800余种。居全国中药资源品种的第4位,全省中药资源总蕴藏量达6500万吨;全国重点普查3

       贵州省是我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久享。川广云责。道地药材”盛誉,截止至2009年的历次中药资源普查证实我省的中药品种有4800余种。居全国中药资源品种的第4位,全省中药资源总蕴藏量达6500万吨;全国重点普查365个重点中药品种中。我省产的种类达326个。占89.8%,全省国家收购的中药材有250种左右…。在我省中药赍源中,有不少别具特色的民族药资源。近年来,随着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业的迅猛发展,苗药资源用量也日益增长。形成中药材、民族药材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贵州省的苗族药物来源广。种类多,在我国乃至世界民族医药之林中,极具特色。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1苗药资源的分布
      苗药资源受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各种不同属性的药材要求有适宜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研究苗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研究它的特性和生长繁殖规律。
      贵州有8个植被区。即黔东低山丘陵植被区、黔西北高原山地植被区、黔北山原山地植被区、黔中山原岩溶植被区、黔南中山盆谷岩溶植被区、黔东南中山峡谷植被区、滇黔边缘高原山地植被区、川黔边缘山地峡谷植被区。
    1.1黔东低山丘陵植被区:贵州省东部铜仁地区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大部分,贵州山原东南斜坡向湘西丘陵过凌的地带,多为红黄壤及耕作土类的各种黄泥,湿润性常绿阔叶林。主要药用品种有:吴茱萸、金银花、麦冬、半夏、百合、天冬、桃仁、杏仁、栀子、五倍子、黄柏、徐长卿、百部、通草、陈皮、枳实、枳壳、何首乌、金果榄、白及、茯苓、钩藤。
    1.2黔东南中山峡谷植被区:贵州省东南部,从江、荔波的大部分及黎平、榕江、三都、独山等县的南部。贵州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地区。东部多为红黄壤,西部则以黄壤、黑色石灰土等为多,具南亚热带成分的常绿栎林。常用药品有:金银花、杜仲、厚朴、黄柏、茯苓、桔梗、白及、麦冬、冰球子、官桂、天花粉、通草、山药、忍冬藤、山乌龟、雪胆、岩豇豆、淫羊藿、桑叶。
    1.3黔北山原山地植被区:贵州省北部,遵义地区除赤水、习水县和铜仁地区的西部,毕节地区的东北部及安顺北部小部分,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以黄壤为主。海拔l400米以上则为黄棕壤。此外,石灰土广泛分布。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阀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石灰岩藤刺灌丛和禾本类草坡。主要药用品种有:金银花、杜仲、银耳、天麻、白芍、厚朴、大花吴萸、天冬、麦冬、半夏、黄柏、木香、五倍子、黄连、续断、官桂、桔梗、木瓜、白芷、草乌、决明子、九香虫。
    1.4黔中山原岩溶植被区:贵州省中部,贵阳市、安顺地区大部和黔东南自治州西部,黔南自治州北部。山原地貌,地带性土壤是黄壤,黑色石灰土和紫色土也有分布,石灰岩常绿阔叶林。主要品种有:天麻、何首乌、龙胆、鱼腥草、桔梗、续断、南沙参、仙鹤草、木通、川桂、石菖蒲、大蓟、草乌、苍耳子、骨碎补、葛根、夏枯草、贯众、地榆、银杏、苦参。
    1.5黔南中山盆谷岩溶植被区:贵州省中南部。黔南自治州的都匀、三都、独山、平塘、罗甸、惠水、长顺,安顺地区的紫云、关岭,黔西南自治州的望谟。贵州高原向桂北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以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为多,非石灰岩地区则以黄壤、红黄壤为多。石灰岩常绿阀叶林。主要有:何首乌、决明子、瓜萎、通草、天冬、百部、大牛膝、苏木、夜交藤、石斛、砂仁、三七、苦楝、灵香草、山乌龟、山豆根、乌桕、鸡血藤、灵芝、黄褐毛忍冬、大叶紫珠。
    1.6黔西北高原山地植被区:贵州省西部,毕节、大方、赫章、纳雍、水城、六枝、晴隆、普安、兴仁等县及织金、贞丰县的西部。安龙县的北部。丘陵及河谷盆地,黄壤为地带性土
    壤,其次有棕色森林土。局部地区有石灰土、紫色土分布,南部有少量红黄壤分布。常绿栎林、石灰岩常绿阀叶林、次生针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主要药用品种有:天麻、杜仲、五倍子、天冬、厚朴、续断、牛膝、何首乌、天南星、半夏、木香、黄精、茯苓、猪苓、党参、桔梗、白芨、鱼腥草、金果榄、苦参、十大功劳、闹羊花。
    1.7川黔边缘植被区:贵州省北部,赤水肥及习水县的北部。峡谷、山地河谷谷坡,地带性土壤为黄壤,此外有紫色土、红黄壤等分布。以常绿栎林和常绿落叶混交林为主。主要药用品种有:黄柏、天麻、厚朴、杜仲、石斛、木瓜、栀子、香橡、淡竹叶、鱼腥草、鹅掌楸、水獭肝、九香虫。
    1.8滇黔边缘高原山地植被区:贵州省西部,威宁、盘县、兴义北部及水城西南部。贵州高原山原山地及丘陵,以高原黄棕壤(威宁)和黄壤(盘县)为主,南部盘县境内河谷地带有红壤分布,半湿润常绿林。主要药用品种有:秦艽、黄芩、石斛、党参、紫草、半夏、百部、桃仁、厚朴、乌梅、猪苓、杏仁、三七、牛膝、枳壳、枳实、龙胆、天南星、雷丸、茯苓、马尾连、木瓜、紫菀、丹参。
        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无比丰富的药物资源。我省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宜性突出,有四季多春的气候,还有高差悬殊的地貌,有森林,有草坡,并有极其丰富的矿藏。复杂而奇特的生态因子,成为各类动、植物栖息繁衍的王国。贵州药物资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据调查,我省药用动植矿物资源共有4802种,其中药用植物4419种,药用动物301种,药用矿物82种;在苗族中使用的药材有2000多种,常用的有400多种。
    2苗药资源发展状况
        我省丰富的苗药资源与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同时也非常适于引种驯化、家种家养药材,如杜仲、黄柏、茯苓、吴茱萸、金银花、半夏、桔梗、石斛、天麻等均已成为我省知名名药。外省名药如太子参、淮山药、川黄连、潞党参、三七、云木香及西洋参等品种,也能在我省落户;著名南药如砂仁、儿茶、安息香、苏木、芦荟等,在我省也能栽培成活;野生动物药材如麝香(麝)、灵猫香(灵猫)、鹿茸(梅花鹿)、蕲蛇等亦能在我省驯化家养。这些均为我省民族药产业化中的药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先决条件。
        从解放初到20世纪50—70年代,贵州各类药材的野生资源相当丰富,产量也较高,如杜仲、黄柏、龙胆、天冬、吴茱萸、石斛、白芨、何首乌、桃仁、常山、马槟榔等10多个品种,在1954-1955年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贵州省兴义市被称为“黄草坝”,其主要药材品种石斛,种类多,产量高,质量好,野生资源相当丰富。但随着药材的使用量不断增加,长期依赖有限的野生资源,以致商品贮量从不富余,而且年年紧张,基本上未能满足过市场需要。以前我省石斛除能满足省内需求外,还供调出省外,近年来由于资源渐遭破坏,家种品种又尚未形成大面积生产,使石斛收购置下降,省内也出现了紧张状况。
        80年代后以后,随着药材需求量的增加,国家药材种植收购市场的放开,出现了许多药材种植的专业村、专业户,以及个体承包的药材种植农场,使药材种植、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到“九五”期间,贵州药材种植面积达50万亩。一大批药材形成了种植规模。据省农业厅贵州省中药材种植统计数据分析,2003年由各地、县农业局以乡为基本单位所作的统计,截止2003年3月,贵州全省中药材人工种植总面积ll4..5亩,约占耕地面积的5%,种植的中药材品种达ll4种。其中天麻、杜仲、黄柏、半夏4种中药材品种在全省各地均有种植;百合、太子参、金银花、银杏、白术、黄姜、桔梗、板蓝根、五倍子、厚朴、鱼腥草等中草药在全省大部分地区种植;种植面积上万亩的中草药品种有19种。种植面积上千亩的有Il种,种植面积不超过100亩的有21种‘"。
        进入90年代以后,国家加强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以及药材生产与采收加工全过程质量管理规范、标准操作规程(sop)及其档案管理等中药材种植的法律、法规和其它一些相关政策的制定,使中药材的生产、加工、销售有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将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培育为我省新兴的支柱产业,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退耕还林的重要方向,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农业之后的支柱产业来抓,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大力加强种植基地建设,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各地区发展中药材种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我省的中药、民族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苗药开发与资源保护
        苗药资源既是苗药药材商品的资源,也是民族药成药和其它以天然动物、植物、矿物药源为基本原料的其它医药产品、保健用品等(包括保健食品、医用饮料、卫生保健用品、化妆美容用品、天然色素、芳香油等)的原料。贵州省过去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利用天然药源虽开发了一些产品,如黄连素、鞣酸、颅痛定、齐墩果酸、刺梨饮料、山苍子油、黄樟油、缬草油、魔芋制品等,但或因它们的产值没有包括在制药业经济内,或人们根本还不承认它们是通过资源开发形成的产品,甚至未形成吸引各方面经济、科技力量去开发贵州药用资源的印象。贵州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产业在90年代初还是零产值,其产品生产利用省内资源有限,对贵州的苗药资源开发影响不大,这也是贵州苗药资源开发利用度低的直接原因。    。
      近年来,由于苗药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值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对野生药材的过度采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我省已有相当数量的野生药材资源(如石斛、毛慈菇等)正在迅速减少或消失,不少名贵珍稀特有药用资源破坏严重,有些品种已处于濒危境地。野生药用资源的紧缺和枯竭给苗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障碍,野生变家种、家养的任务繁重而紧迫。近几十年来,贵州对地产民族药材虽开展了一些野变家的研究与生产。但对其质量差异与高产优质等尚研究不够。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更应引起高度重视,苗药产业现代化的根本支撑点和物质基础就在于生物多样性。
      建立规范化、规模化的药材种植基地,使药材生产朝着优质、高产、质量稳定、可控方向发展,实现药材资源的持续利用。苗药的发展,既要讲特色,又要讲优势,若只有特色而无优势。则将行而不远,失去竞争力。同时也将失掉优势。只有进一步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资源的合理开发开发与利用并举,才能使苗药产业的发展更具规模。
      要尽快实现苗药药材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就要切实按照药物区划布局,集中人、财、物建设如天麻、淫羊藿、何首乌、吴茱萸、黄柏、杜仲等一批重点发展品种的GAP生产基地,并要作专题研究,加强规划,相对集中,突出生物多样性、道地药材与苗药为主的民族药这三大特点,加强名特优药材基地建设,有优势地发展我省药材生产,真正形成立足于贵州道地药材资源优势的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业。紧紧抓住贵州特色,发挥贵州优势,打好。贵州牌”。加强在贵州苗药资源中不断挖掘和研发第三代和第四代产品及保健食品的工作,尚须切实加强终端产品的研究开发。以企业终端产品的规模带动药材基地建设,才能更有利于药材资源的利用及基地的规模发展。发展名优道地药材,实行药材商品化,实施苗药名牌战略。
    4切实加强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我省现有各种药用品种总数4800多种,其中苗药2000多种,资源丰富,加之大量的临床医生验方、民间验方、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验方上万种。为贵州苗药的持续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使发展苗药产业具有得天独摹的条件。但从全国水平来看,贵州虽然有占全国总数2%的制药企业,总产值却只占全国1%左右,产业整体规模与我省作为药物资源大省的基本条件不相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我省医药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对资源系统开发利用的能力。药材和新药的开发不能形成品牌效应,高技术含量产品极少,附加值低,生产工艺落后,质量控制技术水平低等诸多因素,直接导致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对我省苗药产业化的发展构成竞争压力,影响我省苗药产业的高速发展。苗药产业现代化研究开发不失为关键之所在。
        贵州省苗药新药研究开发是苗药产业化发展建设的基础和核心。要把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和建立苗药技术创新体系相结合。以科技为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苗药薪药研究为目标,以提高苗药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为主攻方向,研究开发利用贵州丰富的苗药资源,加强苗药创新药物研究和深度开发研究,提高苗药产业的整体水平。以应用现代医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药产业,全面提升苗药产业化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运行机制,推动我省苗药新药研究进程,促进我省苗药新药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使贵州省的苗药产业中新药研究开发在短时间内上档次、上规模、上台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适应贵州省苗药产业化的需要,带动我省苗药产业的迅猛发展。
    综上所述,苗药产业作为贵州省的特色产业,以丰富的药用资源为后盾,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产业的发展如何保证不破坏环境,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有效地保护,二者怎样才能做到相辅相成,需要有正确的决策和相应的科学研究。以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前提,更能有益于产业的发展,这既是挑战,也是产业化发展之所需,唯有如此,才能在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使贵州的“青山绿水”依旧,造福一方百姓。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