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治疗篇 > 正文
  • 浅谈藏医血隆病的病因认识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5-23 10:50:00
  • 核心提示: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尤其是高血压因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药物治疗不易控制等原因,不论东方西方,许多国家对高血压及其引起的严重后果愈来愈重视。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尤其是高血压因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药物治疗不易控制等原因,不论东方西方,许多国家对高血压及其引起的严重后果愈来愈重视。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其病因还不明确等原因。治疗方法也无所进展而大部分病人仍需终生服药。藏医学有关高血压病的记载,在藏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各方面可谓百家争鸣。高血压在藏医理论中属血隆病范畴,历代医家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求和探讨了血隆病的医治这一最终目标,也因为对关键问题其病因的认识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指导和不同的实践结果。藏医对血隆病的治疗仍坚持以人体自身构成物质的病变即内因为其靶点,进行综合治疗和调理的原则。

      可见,探求高血压病的藏医病因学说,理清其临床施治的发展规律,以便指导实践的改进并促进理论的突破十分必要。

      1、 藏医病因概论

         藏文化中因果关系为因明学的一学问点,其内容非常广泛而深刻。因果关系在分类上也根据不同的角度分有很多种类。其中,根据原因对产生其结果所起的作用分类,分有根本性原因和辅助性原因;根据原因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远近关系,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藏医理论中病因分有内因和外缘,内因又分为近因和远因。在含义方面近因和远因属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关系,内因和外缘即属根本性原因和辅助性原因的关系。根本性原因或本质原因(内因)即为产生起结果的根本,与起结果的本质保持一致;辅助性原因(外缘)的定义为产生其结果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的因素。产生一个结果此两方面都缺一不可,在内外因素都具备的条件下便有其结果的产生。因此,疾病这一结果的产生业有内外因素共同的作用。

         藏医在病因方面的理论极为丰富而深刻广泛,与本民族的其他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仅从藏医学范围内即从内因和外缘方面对血隆病的病因做一讨论。

      藏医学认为引起人体疾病病因的有两大方面,即为内因和外缘。内因是存在于人自身的人体构成物质,包括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也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能量物质。在生理状态下,三因在人体内持有一定的容量和固有居处。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维持三者间的平衡,进而运行各自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人体健康状态。外缘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作用于三因起到其治病作用。藏医理论中主要包括有季节气候、饮食、行为起居、情志等,如这些因素失常而出现不足、太过和相反时,则与三因性能相同或相反的,对应作用于该内因使三因失去原有的平衡和协调状态,发生偏盛、偏衰、相互错位,进而侵害人体的七精华(精微、血、肉、脂、骨、髓、精)、三秽物(粪便、尿和汗),此时已发生病变的三因称三邪,即疾病的本质。《四部医典·论说部》日:“未发生病变即为病因,发生病变失衡时即为疾病本质”,这种病因即存在于人本身,疾病的本质即是人体构成物质的盛衰紊乱,而外缘是通过内因才发挥其治病作用的理论观点,是藏医特有的理论基础,是形成藏医发病机制的重要一环,同五元结合又是阐述疾病病理、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机制、药物理论等的理论基础。

      2、 血隆病病因血和隆的分析

         藏医血隆病,是根据其病因命名的病名,与症状结合又称“血隆上壅病”。本病包括有现代医学的几种疾病,目前普遍公认的是高血压和肺源性心脏病即属本病范畴。当然,两者不能完全相同,毕竟两种医学都由各自不同的理论所指导,只能大体相一致而不能一一对应。

         血隆病,按上述解释其病因即为血和隆,但这太过笼统不够精确,还存在一些模糊的问题。隆属三因之一,根据其在人体所在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五个分支隆,血属七精华之一,不属病因中内因及外缘任何因素,在血隆病的发病过程中两者是如何相互作用以及有怎样的病理变化等,历代医家及如今藏医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认识。《临床汇集艾部》中理解为“坏血被隆鼓动引起的一种疾病;《秘诀补遗》巾则具体以遍行隆为其内因,认为是遍行隆紊乱所引起,《千万舍利子》记载:“由于隆和培根寒性的原因引起遍行隆的紊乱而引起血隆病,也有“上行隆偏盛所引发”等多种说法。

       《四部医典·论说部》生理部分章节中指出,遍行隆居于人体最重要的五脏中心脏,运行于人体上、下、内、外的血管和七精华物质运化的孔道之中。功能是将血液等饮食七精华运输到全身各处,推进循环,主司四肢举止、屈伸、行走的运动,闭启口眼的孔窍。在疾病的侵入方式和途径中:“与病因(三因)性能十¨同的饮食悄华,通过遍行隆的功能运输到全身各孔道之中,……”七精华中饮食精微经消化吸收等过程到达肝脏后,由变包赤巴政变其颜色而生成血液,但此处还不载有隆.到心脏后在居于心脏的遍行隆的功能作用下将血隆讹合之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本琼·明灯》曰:“白命脉运行有隆,黑命脉中血与隆混合运行且与心脏相联通而搏动,十六条显露脉与肝脏相联通且不搏动,其内没有隆的运行”,经分析可得,在此处遍行隆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舒缩心脏.将血液推行至血管。心脏也是人体大小孔窍之一,其开闭即由遍行隆支配。②舒缩血管,使血液继续前行而到达全身上下内外的血管和七精华物质运化的大小孔道之中。③血液本身的运行也是隆的动力怍用下才池完成。血与隆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运行而得以完成各自功能。隆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功力,全身各处丝毫的运动都由隆所支配,而存在于联通心脏的血管中则主要为遍行隆的功能。在中医理论中“气推血行,血载气行”的气血相促关系。通过这种机制血液僻以发挥其滋润和营养人体的功能、

         《秘决补遗》曰:“饥饿,多夜不眠,长期寒风吹袭,讲话过多,闻听噩耗,过分悲伤,久闻大水喧哗之声,久居风雨寒冷地区,过食性凉、粗糙无营养饮食等,引起体内嘲钉的隆激增,则为隆上壅病;身、语、意三者劳作过度,日晒烤火过热,过饮多种酒类.剧烈活动等鼓功体内坏血,则引起血上壅病,此书即从其外缘方面进行阐述,但与藏医病因理论结合分析不难看出,引起隆上壅病的这些因索都与隆的性能相一致。因此在行之太过的情况下使隆发生了偏盛的病变。引起血上壅病的上述外缘则“作用”与血,它们的性能使与赤巴相一致的,而血是三因赤巴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被三邪赤巴损害的受害界对象。因此在此为血隆病发病的部位。但不论是隆上壅病还是血上二壅病,两者在病因方丽的分类是相对的,是以其病,变程度或首先发生病变而在该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大小而言,并非只有一方而发生紊乱或病变。《本琼·叫灯》曰:“白命脉中运行有隆,黑命脉中有血和隆混合流动且与心脏相联通而搏动”,因此,在血隆混合之血脉中.血和隆足以_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称的关系,在生理状态下完成各自的生理功能,而一旦一方发生失衡紊乱,则会影响连累害及另一方,也发生病变情况,两者便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血和隆的关系在藏医理论中即是三因与七精华的关系,也是受害界和作害界的关系。人体是由三因、七精华、三秽物等物质组成,与七精华之间有着相互依赖、促进、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三因具有支配和调节七精华作用,七精华具有营养、滋润三因素的功能,但三因素发生紊乱失衡时,则引起七精华新陈代谢紊乱,一旦七精华发生增、衰、紊乱等病变,则影响三因素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上述两种关系也是生理状态下三因与七精华的关系,和病理情况卜三邪(作害界)与七精华(受害界)的关系。当然,受害界害包括有三秽物,都是作害界所影响和作用的对象。

      3、对血隆病病因的进一步认识

         在藏医理论中,隆又分为持命隆、上行隆、遍行降、伴火隆、下泄隆五种,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居处和功能,在上述所引《四部医典·论说部》中讲述遍行隆的生理部分可知,遍行隆居于心脏,运行于大小血管,支配心脏与血管的舒缩功能。在《四部医典·论说部》讲述疾病侵入方式和途径部分中也指出,饮食精微等七精华运输到全身各毛孔是由于遍行隆的运行功能。这与现代医学巾“通过血液循环将血液中的各营养物质运输到各器官和组织中,以此提供各组织所需能量”这一理论是相一致的。《秘诀补遗》中则明确指出是由于遍行隆的功能索乱而引起血隆病。桑旦所著《新编减医学》中认为,血隆病足由于遍行隆功能紊乱而其推动血液至血竹的动力偏盛或偏高所引起,并可导致心脏和脑血管的病变。因此,主要以血和气的各病变而引起两者运行不畅,进而影响其生理功能的发挥并引起一系列症状表现的,即是七精华之“血”与五支隆之“遍行隆”失常而引起。

         结合到血隆病症状,在《千万舍利子》曰:“有头晕寒战,气促而呼吸困难,上体十字部疼痛剧烈,下体团塞而上壅,气短而吸气困难,时而叹气胡言,心慌,心烦抽泣,喷喷嚏甚重,脉象浮空时有停顿,搏动十一次或八次便停顿…”,《秘决补遗》记载其症状中:“…吸气困难,…”《措如·才郎大师论文集》中记载有“…有目朦胧模糊,呼吸不畅而吸气困难…即为血隆病确诊无疑的症状”等在其分有三型的血隆病症状中讲解道,并指明第三型血和隆相搏者为遍行隆和上行隆紊乱所引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中有:“头、目眶、牙齿、两颊、锁骨、髋腰、小腿排骨及全身关节等疼痛。头晕发冷,容易出汗,倦怠懒惰,失眠不寐,哈欠战栗,心烦心颤,喜阳向火,腹内空虚,身寒发冷。特别是前胸后背和上体刺痛,头痛,目朦胧视物不清,后囱疼痛,仰俯困难,呼吸急促,气壅上喘,口舌干燥,口渴引饮等”,而《四部医典·论说部》曰:“持命隆有吞Ⅱ因食物,呼吸空气,吐出唾沫,打喷嚏,作暖气,…聪明耳目等感觉器官下泄隆有主司精液、妇女经血、:二便的控制和排泄及…”,在临床,有些血隆病病人有便秘,头顶发热等表现,还有很多已从藏医理论诊断为血隆病的病人有口唇紫绀,脸色青紫等表现.,因此,这些病变表现也不仅是遍行隆单一失常的症状,也有持命隆、上行隆功能失常和下泄隆功能失常,还有人体火性受损或衰弱的表现。另外有一些学者认为血隆病与肝脏之间有较大的关系,但本人目前对这些问题尚未得到一个确定的育确凿证据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