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新闻篇 > 正文
  • 试论侗药学理论特色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9-12 15:40:00
  • 核心提示:  侗药学是在侗族医学理论指导下,专门研究侗族的各种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药名、基源、形态、生长环境、采收、加工炮制、性能功效、民族应用经验及其现代研究等知识的学科。侗族医药历史悠久,是祖国传统医药

      侗药学是在侗族医学理论指导下,专门研究侗族的各种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药名、基源、形态、生长环境、采收、加工炮制、性能功效、民族应用经验及其现代研究等知识的学科。侗族医药历史悠久,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侗药资源丰富,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独具侗(“峒”、“崮”、“洞”)药特色。现就侗药学的特色理论进行探讨,以丰富和完善侗医学理论体系。

      1侗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侗药学概念

      侗族医学基本理论主要体现在“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认识人体的学术思想…,认为人是由“天、地、气、水”四种物质组成的,……并以此来解释人的生与死的转归。侗医用“气”、“水”物质解释人体生理与病理,健康与疾病,生命与死亡的关系。“天、地、气、水”物质与人体疾病致病原因,疾病的命名与分类都有因果关系。认为“天、地、气、水、人”都有冷和热,人的疾病只有冷病和热病之分。在疾病的治疗上,认为冷病要热治,用热药;热病要冷治,用冷药。侗药的临床应用,离不开侗医理论指导。侗药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科学概念可表述为:侗药学是专门研究侗族人民在医学实践中应用本民族传统药物有关药学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侗药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对侗族传统药物的称谓(侗药名)、基源、形态、生长坏境、采收、加工炮制、性能功效、侗族应用经验及其现代研究等。

      2侗族药物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侗族传统药物,顾名思义是侗族应用于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天然药物称之为侗药,具有鲜明的侗民族特色。侗族世居湘、黔、桂三省边区毗邻地带,北有武陵山脉,西南有苗岭山脉,东南有雪峰山脉。这块大地历史被称之为“五溪大地¨21,因有酉水、辰溪、雄溪、槁溪五条江水流经此地而得名。“五溪”之水除酉水流域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外,其余四条河水流域为侗族、苗族居住地。出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的渠水(椭溪),出贵州省黔东北梵净山麓的锦江(辰溪),出黔中瓮安县的涤水,出湘西南城步县的巫水共四条江水均在现今怀化市汇注入沅江。沅江之水源头在黔东南州的都匀市,向东流人怀化,汇五溪之流,入洞庭,出长江,归东海。由于五溪大地山高林密,溪洞居多,历史为“蛮人”生息繁衍之地。侗族及其先民历来居住溪峒。历史上故称为“峒(岗、洞)蛮”或“峒民”。侗区史有“九溪十峒”,或“九溪十八峒”之称。史料上关于侗族的记载有:“侗人居溪峒之中,又谓之峒人”(《广西通志》清嘉庆版《诸蛮》)。由于侗族世居峒(洞)溪之地,其民族传统药物出自“九溪十峒”或“九溪十八峒”,故侗药自古以来就烙上“峒”、“洞”产的印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这些出自峒(洞)区的特色药材,是侗药的主要来源。“九溪十八峒”之地气候温和,适宜于各种药材生长,侗区药物品种较多,资源丰富。侗民一般不用外来药物,侗民世代应用本地出产的“峒药”在临床上防病治病。如产于侗区的侗药“毛秀才”(菊科植物显脉旋复花),“巴美拉”(罂粟科植物血水革),“高涝”(败酱科植物蜘蛛香),“野鸡凉”(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雅桎莎”(菊科植物一枝黄花),“仁素”(菊科植物黄花蒿)等常用侗药。据刘育衡等人报道,在863种侗药中,有846种为侗区所产药材,占98.03%,外来药物仅为17种,占1.97%,充分显示了侗药的地域性资源优势。

      3侗药学的基本理论

      3.1侗药的命名:侗族对传统药物的命名形象生动,主要有以下4种命名方法:一是按植物的形态命名。如马蹄草,因叶形似马蹄,故名为马蹄革。二是按生长习性命名。如巴壁风、过墙风等藤本植物攀缘墙壁而生。三是按药效命名。如走马风、箭杆风等这类风药具有祛风祛湿,止痒等功效。四是药物某些部位的颜色命名。如黄花倒水莲、红花倒水莲。

      3.2侗药的性味功能:侗药药性分为八性。一是冷性药,或称凉性、寒性药。如一支箭,性冷,用于退热;二是热性药,如洋金花,性热,用于清热解毒;三是平性药,如白蔹,性平,用于退热、止痛等;四是收性药,如大血藤,用于搜风、消肿退热;五是散性药,如土升麻、野薄荷,用于散热止痛、散毒消肿等;六是退性药,如茯苓,用于退水、退热;七是淡性药,如仙人架桥,性淡,用于搜风退水;八是补性药。如菟丝子、双肾草,性补,用于补体、补血、补气。

      侗药药味分为六类。即苦味药,如蛇莲,苦味,性凉,用于退热、止痛;甜味药,如鸡冠花,味甜,性凉,用于退水、退热、止血等;酸涩味药,如四季红,味酸,性平,用于解毒、消肿等;辣味药,如石菖蒲,味辣,性热,用于除寒通筋、消肿止痛等;淡味药,如红浮漂,性淡、性退,用于退水、退热等;香麻味药,如对叶莲,味香麻,性热,用于除寒通筋、消肿止痛等。

      侗药性味功能特点主要体现在性味对应关系上,味苦、性凉,用于退热;味辣、性热。用于除寒;味香麻,性散,用于消肿止痛;味淡、性退或性平,用于退水、退气、止痛;味甜、性补。用于补血、补气;味酸涩,性收,用于提神、止泻。

      3.3侗药分类:侗族药物的分类,多以植物药的类别进行分类。如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龙运光教授总结的侗药分类方法,将侗药分为“藤”类、“树”类、菜”类、“草”类、“蕨”类五大类。其他侗区还将侗药分为“花”类、“根茎”类、“叶”类等。“菜”类药,如大叶铜钱菜(伞形科植物积雪革);“藤”类药,如甜藤(茜草科植物鸡矢藤);“树”类药,如枫荷树(金缕梅科植物半枫荷);“草”类药,如连钱草(唇形科植物活血丹);“蕨”类药,如马蹄蕨(莲座蕨科植物福建莲座蕨)。

      3.4药物采收与炮制:侗药在采收上注重采收时节,按花期、果期、苗期、地下块茎成熟期、树皮收割期等各个药物的成熟期采收,以保证药物的质量。

      侗药一般不用特殊的加工炮制方法,多为鲜药鲜用或简单的洗切,晾晒后备用。对有毒的药材及需炮制后增强疗效的药材经特殊加工炮制后入药。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炒制法、炮炙法、煨法、露制法、漂洗法等。如姜汁炙灶心土。鸡油炙三七,牛奶糯米炙土党参,黄酒炙夏枯草等特殊炮炙后,能增强药物疗效。对毒性药经过炮制可以减毒增效,如制川乌、煨白果、石灰水制半夏等。

      3.5配伍原则

      侗医在医方的配伍上讲究“主药”和“配药”。所谓“主药”即主证所用药物,“配药”即辅助或协同药物,或兼证所选药物。如侗医治疗朗鸟煜形(小儿发烧)的方剂;主药为尚吻(鱼腥草)30g,海丽菊(野菊花)10g9,美高(桑叶)20g,闹素(狗肉香)10g9。用药煎水服。上方适用于热病朗鸟煜形病证(本方选自《侗族医学》一书)。本方主药为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剂量30g,以加强功效,配野菊花、桑叶以疏散风热。本方具有清热解毒、退火、疏散风热之功效。

      侗医药方在配伍上另一个特点为“主药一般药味少,而用量大,“配药”一般是药味多,而用量小。如上方的主药尚吻为30g,而配药桑叶、野菊花各为10g。

      3.6侗医药物用量:侗医对侗药的用量不是很严格,在侗族民间的老侗医一般用一株、一根、一个、一节或一蔸、一块等标准来抓药配方。这种药物用量全凭老侗医的实践经验。现在从事诊疗的侗医多用秤来称其量,以“克”为单位,不再以一株、一根、一蔸等为用药标准,使侗医用药剂量逐渐得以规范。

      3.7侗医医方与剂型:侗医医方多为单味或2—4味药物组成,体现了侗医治病方药组方精练的特色。据刘育衡等人报道:对侗医214q首方的药物组成进行分析。其中一味药方为1056首,占49.18%,2味药力方307首,占14.29%。3味药方219首,占10.20%,4味药方168首,占7.82%。5味药以上方397首,占18.49%。

      侗医医方在临床应用上根据病情选用一定的剂型。侗医常用剂型有煎剂、膏剂、散剂、丸剂、酒剂、搽剂、外敷剂等传统药物剂型。侗医最具特色用药方法还有打刀烟方法、药佩方法、活物局部治疗方法、药衣方法、药鱼方法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