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土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土族 > 医学理论 > 正文
  • 第三章 常见病治疗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23 09:17:33
  • 核心提示: 感 冒
    概述:感冒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病,在冬春季气候多变季节,特别是居住在西北高寒地区,发病较多,一般称为“伤风感冒”。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为主

        感  冒
        概述:感冒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病,在冬春季气候多变季节,特别是居住在西北高寒地区,发病较多,一般称为“伤风感冒”。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为主症。
        处方:荆芥、薄荷、青蒿、生姜备适量。
        制法和用法:水煎服,一日2次,一日1剂。
        双阴感冒
        概述:据土医介绍,“双阴感冒”是感冒(可能是重感冒)之后,又因长途跋涉和强力而过于疲劳,再次感冒或男女同房而出现的休克(可能为虚脱症)。土族,乃至其他少数民族,通称“双阴感冒”。其疾病归属和病因、病机有待进一步研究,故暂附于此。
        处方:棉谷(白银首饰)1个、拉石子(麝香)少许、地尕(鸡蛋)2个。
        制法和用法:患者仰卧于床,将白银和麝香置于患者肚脐上,再将2个鸡蛋煮熟,取用蛋清,乘热轮换敷于白银和麝香之上。
        附注:对“双阴感冒”,必须及时采用此法治疗,一般2小时以后可苏醒,恢复健康。但也有延误治疗时机而死亡的个例。
        失音
        概述:引起失音的原因和疾病较多,这里所谈的失音(土族称为哑病)是因感冒和脑外伤而致。感冒失音,在风寒感冒初期,主要为感冒的体征,如咽痒、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继而咽痛、音哑、咳嗽,或伴有全身症状。上呼吸道症状加重时,在高寒地区,特别早、晚气温偏低,遇冷空气刺激,有突然失音的发生。此病多见于青少年学生,常用嗓子的教师和演唱人员等。脑外伤失音,是由于外伤和受伤时情志过度紧张、恐惧所致。治疗失音,除药物之外,土族常采用针刺疗法,效果显著。
        穴位:足三里语言穴。
        针刺与手法:治疗感冒失音用针灸针强刺激双侧足三里;治疗脑外伤失音,针刺双侧足三里和语言穴。
        附注:针刺足三里治疗失音效果甚佳。甘肃省积石山县土族石光雄医师,曾针刺1次治愈感冒失音患者多例;治疗脑外伤失音,一般1~2次,个别病例治疗时间稍长。
        感冒预防
        概述:预防感冒的方法较多。而土族群众讲究于农历大年三十日晚上,在彻底清扫房屋的同时,用醋蒸气熏法,对房屋进行空气消毒;用熏房屋的醋水,全家人洗手、脸和眼睛,进行手和面部消毒,有病治疗,无病预防,迎接新的一年到来。醋蒸气熏法,土族叫“打醋坛”。
        处方:陈醋、休瓜拉布茄(柏树枝叶)、特稳撒百特拉(五色粮食)、开水各适量,卵石3
    块。
        制法和用法:将前4味药置于木杓或木桶内,再将卵石放入火中烧红,投入盛有以上药物的木杓或木桶内,产生醋蒸气,熏房屋后洗手脸。
        附注:“打醋坛”的方法,在土族群众中非常流行,每家每户每年都要采用这一方法,预防感冒和其他流行病。故将此方法编成“土族打醋坛的习俗”故事,流传民间,防治疾病。五色粮食,为小麦、青稞、玉米、糜子、豌豆等五种粮食。
        痢疾腹痛
        概述:痢疾是夏、秋季节较为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不洁之品,损伤脾胃,使机体抗病能力低下。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症。一般可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和虚寒痢等三种,依病情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土族居住高寒地区,以虚寒痢多发。
        处方一:荨麻饼:哈拉海(荨麻)嫩幼苗、麺粉、大蒜、生姜、花椒各适量。将荨麻嫩幼苗晒干研细,大蒜捣如泥,生姜与花椒研细,加水将诸药调成糊状,烙成薄圆饼。薄圆饼由两边向中央对折,再对折,于中部切断,反折下端,食用。
        处方二:盘龙草适量。水煎,分2次服。
        附注:①土族于春季采集,植株高度在30cm以下的荨麻嫩幼苗,制成荨麻饼食用,治疗痢疾腹痛,疗效独特,尚未见有报道。土族将此方法编成“哈拉海的故事”,流传民间,予以保存,防治疾病。②土族称荨麻为“哈拉海”之名,《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已将“哈拉海”收为荨麻的别名。③盘龙草为虎耳草科植物盘龙七Bergenia scopulosa T.P.wang的根茎,又名地白菜、岩白菜。
        气管炎
        概述:气管炎是以咳嗽为主症常见的呼吸道疾患,此病由于细菌感染或物理化学刺激所致的气管粘膜炎症,如寒冷、尘埃、烟雾等刺激性气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的冬、春季及机体抵抗力低下的老年人和儿童尤为多发。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气管炎多外感咳嗽;慢性气管炎多属内伤咳嗽,病情轻重不等,轻者间断咳,重者阵咳频繁,气喘、气短,并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处方一:酩醯得拉斯(青稞酒)500g福尼各(狐狸苦胆)1个。将两药同装入陶瓷瓶内,
    密封,埋于羊圈内地下。1年以后挖出,埋藏的时间越久越好。每日早晨空腹饮l盅(约5m1)。
        处方二:胡桃仁120g,甜杏仁30g。共捣烂如泥,加蜂蜜、生姜汁各适量调匀。每天晚上临睡前嚼服约9g。
      处方三:地龙60g。水煎,分2次服。
      处方四:卡汉土斯(酥油)15g,蜂蜜1小匙,地尕(鸡蛋)清2个。调匀,蒸熟。1次顿
    服。
        处方五:野百合(炒黄)、荆芥、茵陈、童便各适量。将前3味药用童便煎煮,去渣,调蜂蜜。1次2匙,每日2~3次。
        附注:土族将狐狸胆泡酒防治气管炎,编成《酩醯酒的传说》故事,流传民间,予以保存。此故事已被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林业局已退休书记哈守德(土族)收集,编写成集。
        鼻衄
        概述:鼻衄俗称鼻出血,多因心、肺、肠胃的实火,或阴虚所生虚火所致,迫血妄行,鼻孔出血。鼻衄的治疗方法较多,土族惯用外治法治疗。
      处方:人头发。
      制法和用法:人头发烧灰,吹入出血的鼻孔内,外用棉花球塞堵。
      急性扁桃腺炎
      概述:急性扁桃腺炎,为最常见的咽喉病之一,好发于冬、春季节,儿童和青壮年多发。是咽部淋巴组织的急性感染,扁桃腺充血水肿,隐窝处可充满黄白色炎性渗出物。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化火,火气上炎结聚咽喉所致,或过食燥热辛辣之品而发病。常为感冒的合并症。土族将急性扁桃腺炎称为“ 乳蛾”或“喉蛾”,一侧扁桃腺肿大称“单蛾”,两侧扁桃腺同时肿大谓“双蛾”。急性扁桃腺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较多,土族采用针刺疗法,效果甚佳。
        穴位:耳背中上部一横行静脉血管。
        针刺与手法:局部消毒,用针挑破耳背中上部一条横行静脉血管,挤血3~4滴。
        附注:①此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方法,是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乡一位已故的土族老人。遗留给乡村医生杨廷连的。杨利用这一方法,曾治疗急性扁桃腺炎3例,均1次而愈,疗效奇特。如叶某,女,16岁,1985年患双蛾,张口疼痛,食水困难,在当地服药和打针治疗效果不明显时,杨医生给放血疗法1次,3~4天后痊愈。②据报道,耳背静脉放血,具有消炎、止痛和退热作用。因此,采用此法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疗效迅速而明显。
        胸胁痛
        概述:胸胁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是病人的自觉症状。胸痛是指胸部发生的疼痛,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引起胸胁痛的原因较多,主要以肝胆病为多见。
        处方:香附、红花、柴胡各等份。
        制法和用法:以上3味药共研细末。每次约3g,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
        慢性胃炎
        概述: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以胃脘疼痛为主症,故又叫胃脘痛。大多数是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辛辣之物或嗜酒无度,损伤胃气,积而成疾。这些因素又往往互相影响,使病发频繁,缠绵不愈。
        处方一:可且木木哈(狼肉),煮熟。每日适量食用。
        处方二:带花胡桃幼果8个。捣烂,浸泡于500ml白酒里,置30天后饮服。每次20ml,一
    日3次。服药期间忌食酸、冷食物。
        处方三:马蔺子15g。炒黄,研细末。空腹1次冲服。
        附注:带花胡桃幼果泡酒,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最佳。具有消炎、止痛,对胃炎引起的呃逆、反酸均有制止作用。此方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雷翠芳献。
        肉食积不消
        概述:肉食积不消,是因食肉不节或过量,肉食停滞胃脘不化,伤胃,所致的消化不良和停食。出现胃脘胀满,嗳气反酸,不思饮食,呕吐,吐后病减。肉食积不消以及不同肉食积,土族均有不同的处方。
        1.肉食积不消
        (1)可且木古杰(狼胃)1个。倒出未消化的食物,勿水洗,瓦上焙干,研末。每次约5~
    lOg,一日2次,温开水冲服。
        (2)可且木布尔坚撒木哈(狼吐肉)。瓦上焙干,研末。每次约5~lOg,一日2次,温开水
    送服。
        (3)胡森特尔玛(白萝卜干)、打木刺(青盐)各适量。先将白萝卜干用清油炸酥,研末,
    再同青盐共研细末,水煮,喝汤。
        (4)日果古杰(谷茬胃)。倒出食物,勿水洗,瓦上焙干,研末。每次约3~4g,一日2次,
    空腹.温开水冲服。
        2.羊肉食积不消
        胡尼木哈(羊肉)适量。瓦上或铁锅内焙黄,研细末。每次约5~lOg,一日2次,空腹,
    温开水冲服。
        3.牛肉食积不消
        阿斯木哈(牛肉)适量。瓦上或铁锅内焙黄,研末。每次约5~lOg,一日2次,空腹,温
    开水冲服。
        4.猪肉食积不消
        喝亥木哈(猪肉)适量。瓦上或铁锅焙黄,研细末。每次约5~lOg,一日2次,空腹,温
    开水冲服。
        胃  癌
        概述:胃癌发病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一般多有胃痛、反胃、呃逆等症状。
        处方一:党参9g,柴胡24g,枳壳9g,桔梗9g,土鳖虫3g,牡蛎3g,玄参9g,贝母9g,黄芩9g,姜半夏9g,甘草6g,苍术9g,大黄9g,生姜6g,厚朴9g。水煎服。
        处方二:枳实6g,白术6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天。改服吴茱萸30g,生姜6g。炒
    焦,研细末。每次7.5g,一日2次,温开水冲服。服药期间禁忌饮酒、过饱和食辛辣、肉类
    等。
        附注:据献方者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牧场罗们村医师介绍,曾用以上2方治疗胃癌多例,均有较好效果。
        风湿病
        概述: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全身性胶原组织炎症,有急性发病的,也有不知不觉而产生、易成为慢性疾患的。主要由身体素弱,风、寒、湿乘虚而入所致。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病的症状之一,为游走性的多关节炎,常对称的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的炎症表现,但不化脓。轻者仅有关节酸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常因感冒或气候变化而反复发病。
        处方一:鹿脑髓。外涂患处,太阳光下晒。
        处方二:獾油和脑。调匀,外涂患处。
        处方三:獾皮。制成护膝类,套敷关节处。
        处方四:哈拉海(荨麻)芽15g、冰糖、红糖、卡安尕热(白糖)各适量,黄酒120ml。先
    将前4味药水煎服,再饮黄酒后休息。
        处方五:可且木木哈(狼肉)6g。瓦上焙干,研细末。每次9g,连服3次。
        附注:①鹿脑髓和獾皮、油、脑外用,以及狼肉内服,治疗风湿病和风湿性关节炎,为土族特有的用法,疗效均佳。②小獾皮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止痛效果良好。如哈守德,男,61岁,甘肃省天祝县人,多年来患双侧风湿性膝关节炎,每遇天气变化,关节疼痛,影响行动。1990年开始戴獾皮护膝,至今风湿性关节炎再未复发。
        疼痛
        概述:疼痛是一症,引起疼痛的原因和疾病较多,多由外感、内伤和外伤所致,又因疼痛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这里所述的疼痛为全身性不明原因的各种疼痛和外伤性疼痛等。
        处方一:拉石子(麝香)少许,温开水冲服。
        处方二:打尔华拉(陈墙土块)7块,火中烧红,投入开水中,待沉淀后,取上清液服。
        附注:①麝香是土族群众治疗跌打损伤、各种疼痛和其他疾病的常用药物,既有内服,亦有外用,疗效较佳。一般家庭都有备用。②陈墙土块,为村庄或野外废旧房屋的圈墙土块,时间越久越好。据献方者介绍,疼痛时内服,不痛不服,有服后疼痛立止之效。
        荨麻疹
        概述:荨麻疹又称风团块,为鲜红色或苍白色的团块,大小不等,圆形或不规则形,发得快,退得快,有明显的瘙痒和烧灼感,部分可有发热、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全身症状。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荨麻疹多因体质不受,又食鱼、虾、蟹、蛋等荤腥不新鲜食物;或因饮酒,或因体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或因平素体健汗出当风,以及药物过敏而诱发。慢性荨麻疹多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郁久化热,伤及阴液,或因慢性病(如肠寄生虫、肝炎、肾炎、月经不调等),平素体弱,阴血不足;或因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又复感风邪,以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而发病。
        处方一:休瓜拉布茄(侧柏叶)适量。晒干,捣碎,点燃,熏烟。
        处方二:穿山甲15g,生姜100g。将穿山甲炮制后,研细末,温开水冲服。过5分钟后,用二层纱布包裹生姜加盐(食盐30g与生姜共捣碎后,放铁锅内炒热),进行全身揉擦,直至全身出现密度大小不等的疹子为宜。30分钟后,疹子逐渐消失,病人再卧床休息3小时,待疹子全部褪尽,方能起床。
        附注:用穿山甲等药治疗急性和慢性荨麻疹,对缓解症状疗效奇特,经对治愈多例患者随访,均无复发。在进行全身揉擦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避免受凉。此方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雷翠芳所献。
        指疔
        概述:指疔为指甲下积脓、脓性指头炎的通称,局部红肿灼热,流脓水,水肿,剧烈疼痛。多由外伤如针、钉、竹、木、鱼骨刺伤,昆虫咬伤等感受毒气,阻于肌肤之间,留于经络之中所致。疔毒内攻易引起全身高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病情重者可神志不清,变成险症。
        处方一:喝亥尼各(猪苦胆)1个。套于患指。
        处方二:胡尼尼各(羊苦胆)1个。套于患指,每1~2天换药1次。
        阑尾炎
        概述:阑尾炎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不忌生冷,损伤脾胃,以致肠胃气血凝滞,湿热内生;或因劳倦过度,急行奔跳,以致肠道传化不利,气血停滞;或因情志不畅,寒湿不适等因素,引起肠道经络受阻,气滞血瘀,郁久化热而成。土族所治疗的为未化脓性急性单纯型阑尾炎,症见腹痛阵作,疼痛初起在上腹部或脐周围,继则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按之痛剧,腹皮微拘急,右下肢常喜蜷曲,轻度发热,可伴恶心或呕吐少量胃内容物,便秘或轻度腹泻。
        处方:注射用水适量。
        制法和用法:阑尾穴消毒后,1次将注射用水注入。
        附注:据献方者甘肃省积石县人民医院土族医师石光雄介绍,用注射用水注入阑尾穴,曾治疗急性单纯型阑尾炎1例,1次而愈,疗效显著。
        痔疮
        概述:痔疮是痔静脉曲张所引起的肛门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刺激和厚味食物、饥饱无度,致使肠胃受损,湿热下注而成;或因怀孕、用力、久坐、久立、久蹲、久泻或便秘、腹内肿物、前列腺肿大、肝病等,以致血液循环不良,结聚于肛门而发病。
        处方一:鸦蛋子、桂圆肉各适量。将鸦蛋子包于桂圆肉内,切勿嚼烂。每次1~2粒,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
        处方二:山莨菪(藏茄)根适量,水煮,熏洗患处。一日2次,连洗7天。
        附注:①土族用鸦蛋子和桂圆肉治疗痔疮,《本草纲目拾遗)已有记载,只是用量不同。②山莨菪为茄笠植物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Maxim.)Pascher的根,煮水,熏洗治疗痔疮为土族的特有用法。山莨菪有毒,用时宜慎。
        颈淋巴结结核
        概述:颈淋巴结结核,为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为多。局部颈淋巴结肿硬,如黄豆或杏核大,一侧或双侧,单个或多个成串,皮色不变,推之活动,无压痛;或结节与皮肤粘连,有轻度压痛,全身症状不明显,或有全身不适或有疲乏感觉。多因情志不畅、失眠或过度疲劳而使症状加重。若病程日久,结节软化溃脓,表面皮肤紫红光亮,伴有疼痛。如已溃破,脓水稀薄,或呈干酪浆,肉芽苍白,久治不收口,土族称为“老鼠疮”。
        处方:猫协尕尔(猫胞衣)1个,拉石子(麝香)少许,鸦片少许。
        制法和用法:先将猫胞衣焙干研末,再同余药共研细末,清油调和成膏,摊于布上(布的颜色不限,贴患处;若已溃破,排尽脓水,洗净疮面,将药末纳入溃破孔内,外贴已摊好的膏药。
        痛经
        概述:痛经是一种自觉症状,系妇女在月经期间及月经前后感到腰腹疼痛,甚者剧痛难忍,影响工作。痛经多由于肝气郁结,气机运行不畅,形成气滞,气滞则血瘀,导致经行不畅而疼痛,亦可由于血虚所致。
        处方一:五灵脂3份,木香1份,台乌2份。水煎,分2次服,一日1剂。
        处方二:雪莲3棵,白酒或黄酒1000ml。同装入瓶内,浸泡3星期。每次适量饮服,一日2次。
        小儿咳嗽
        概述:咳嗽是呼吸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感冒、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多种病均可引起咳嗽。
        处方一:花椒10粒,卡(茯茶),卡安尕热(白糖),卡汗土斯(牦牛酥油)各适量。先将
    前2味药煎汤,于药液内调入白糖和牦牛酥油,一日多次饮服。
        处方二:头狗尼各(鲜鸡苦胆)1个。1次吞服或用温开水冲服。
        小儿口疮
        概述:小儿口疮多因心脾热盛,熏蒸于口所致。
        处方一:白矾、蜗牛、兰福生提(案板虫)各等量,置瓦上焙干,研末,装入大枣内,再焙干研末,撒患处。
        处方二:三颗针适量,煎水,含漱。
        附注:①据献方者介绍,方1治疗小儿口疮为土族特有用法,疗效奇特,一般用药2次,可获痊愈。②案板虫为平甲虫科动物鼠妇虫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的全体。③三颗针煎水,既可含漱治疗小儿口舌生疮,也可外洗治疗风火目痛,效果均佳。
        小儿腹泻
        概述:小儿腹泻多属伤食腹泻,腹泻次数不多,大便粘滞不化,气味酸臭,恶心嗳气,呕吐奶块或食物,腹胀而硬,食欲不振,烦急颊红,手足心热,苔垢腻。但湿热和脾虚腹泻也较多见。湿热腹泻,泻水样大便,黄绿色,气味腐臭,泻下急迫、频繁,每日10余次以上,精神疲乏,或萎靡不振,尿少而黄,烦躁口渴,苔黄腻,舌红;脾虚腹泻,多因久病久泻致,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不振,喜睡懒动,舌质淡白,苔薄或少苔。各种类型应用不同的处方。
        1.伤食腹泻
        处方一: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车前草,泽泻备适量。水煎,分多次服。
        处方二:油菜子少许,1次冲服。
        处方三:獾猪肺,瓦上焙黄,研为细末。每次约6g,一日2次,温开水冲服。
        2.湿热腹泻
        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各适量。水煎,分多次服。
        3.脾虚腹泻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泽泻各适量。水煎,分多次服。
        附注:①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较多,就以上三种腹泻而言,分别因伤食、湿热和脾胃虚弱所致。治疗不能直接止泻,须分清原因,分别以消食化滞、清热利湿、健脾益胃而达止泻目的。②獾猪肺为鼬科动物狗獾Meles meles L的肺。
        腮腺炎
        概述: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病,以耳下腮部肿大、疼痛为特征。先有恶寒发热,咽痛,食欲不振,自觉耳颊酸胀等。1~2日后腮腺一侧肿大,或对侧亦肿,疼痛拒按,质硬不移,热而不红,漫肿不溃,口渴,烦躁,持续2~4日后开始消退,约1~2周完全消失。重者亦可出现高热、惊厥等,男孩可兼见睾丸肿痛。多发生于3~15岁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流行为多。
        处方一:五灵脂,陈醋各适量。将五灵脂研末,用陈醋调成糊状,外涂患处,干后再换涂。
        处方二:鲜蒲公英适量,卡安尕热(白糖)少许。共捣烂如泥,外敷患处,一日换药1次。
        处方三:生石膏20g、生大黄20g。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涂患处。再用蒲公英30g,大青叶lOg,水煎,当茶饮。
        麻疹不透
        概述:麻疹是小儿发疹性传染病之一,一般是以发热3~4天出疹,疹出如麻粒,摸之碍手,口腔有白色粘膜疹为特点。疹出越透,疹毒也就透得越净。若小儿体质较差,或护理不当,重感风寒,疹出不透或刚出骤回,必须及时用药物治疗,使疹透净。
        处方:依玛僧(山羊奶)适量,兰福生捷(案板虫)3个。
        制法和用法:用山羊奶煮案板虫,去虫喝奶,一日3次,至疹出透。
        附注:案板虫为平甲虫科动物鼠妇虫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的全体。
        白内障
        概述:白内障多因肾阴亏损,肝阳上越,睛球为其熏蒸;亦有因年老体弱,中气虚衰,精气不能上荣于目,而使晶状体发生部分或全部混浊,引起视物障碍。初发可用药物治疗,后期用针拨治能奏效。
        处方:熊胆少许,孔(男婴母乳)适量。
        制法和用法:用男婴母乳将熊胆调化,点眼,一日数次。
        附注:据献方者介绍,乳汁熊胆液,既可治疗白内障,亦可治疗角膜炎等其他眼疾,均有良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