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土家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土家族 > 经典成药 > 正文
  • 癣疮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0-10 08:19:07
  • 核心提示:[病名考证] 本病名民间普遍流传。根据不同的临床形态,民间则分为发癣、癞子头、铜钱癣、汗斑、牛皮癣、鹅掌风、脚气、灰指(趾)甲等名称。中西医之白癣、黄癣、体癣、花斑癣、手足癣、银屑病、甲癣可以参考辨治。

    [定义] 癣疮是由湿热毒邪蕴结皮肤所致的多种皮肤病。
    [病名考证] 本病名民间普遍流传。根据不同的临床形态,民间则分为发癣、癞子头、铜钱癣、汗斑、牛皮癣、鹅掌风、脚气、灰指(趾)甲等名称。中西医之白癣、黄癣、体癣、花斑癣、手足癣、银屑病、甲癣可以参考辨治。
    [主症] 发癣:头皮毛发处发生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圆形,椭圆形斑块,表皮有灰白银屑,头发干燥无光泽,发根外周绕以白屑,舌质淡红,苔腻,脉滑。
    癞子头:斑片状黄痂为本病的特有损害,痂紧贴于头皮,有老鼠尿样臭味,毛囊被破坏,而形成永久性脱发,舌质淡红,苔腻,脉滑。
    铜钱癣“发生于躯干体表的任何部位,初起红色扁平丘疹,渐渐为浅红斑块,表面有少许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周边略有隆起,有小丘疹和水泡,多呈圆形故名。舌质红,苔黄,脉快。
    汗斑:好发于躯干皮肤,初起为黄豆大小的圆形斑疹,浅黄至浅褐色,表面覆盖有米糠样鳞屑,出汗后有轻度的痒感,仅损害真皮层,冬季白色米糠样鳞屑大量脱落,故名为汗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快。
    鹅掌风:多发于手、足掌,有深在性小水疱剧痒,皮肤多有糜烂,皲裂,舌质淡红,苔腻,脉滑。
    牛皮癣:本病好发于全身躯干及手前臂足下肢,初起为点样红斑丘疹,表面覆盖较厚一层云母样鳞屑或结痂,刮后会出现点状出血,瘙痒,散在分布或大片存在,故名。本病原因常不明,虽名为癣,其实并非“癣”,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辨析] 由于风邪外袭,营养失调,凝聚皮肤,郁久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
    [治法] 杀虫,祛风止痒。
    [方药]
    1. 飞扬草、徐长卿、白花蛇舌草、一枝黄花、土茯苓、何首乌各30g,水煎服,1日1剂,另以黄花泡酒涂擦患处。(发癣、癞子头、铜钱癣、牛皮癣)
    2. 见肿消、攀枝花各30g,水煎服,1日3次,再以花椒150g,大恶鸡婆200g,硫磺50g,刺黄柏皮150g,桐油煎熬成膏。用苦参、古山龙、羊耳菊煎水外洗后,涂膏,1日3次。
    3. 菝葜、野荆芥各30g,水煎服,1日3次,再以苦楝树皮50g,野棉花根30g,煎水洗净创面,另以七姊妹辣椒(形小而尖的辣椒)30g,焙干,研细粉布包,待水干后,扑撒患处。(适用于癞子头)
    4. 土大黄、羊踯躅各200g,白酒浸泡1周外擦患处。(适用于发癣、铜钱癣、鹅掌风)
    5. 密陀螺研细粉,黄瓜半截,粘粉擦患处。(适用于汗斑)
    6. 古山龙、羊耳菊、白花败酱桐油熬膏。另以羊踯躅煎水洗净,再涂膏药。(适用于发癣、癞子头、鹅掌风)
    7. 旱连木、白雪花、何柳叶熬膏涂擦患处。(适用于发癣、癞子头、铜钱癣、牛皮癣)
    8. 土槿皮、苦参、黄花、醋泡外擦患处。先用何柳叶、蓼辣、土大黄熬水外洗,再擦上药)(适用于手、足癣)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癣疮
  • 癣疮薇茶散杀虫解毒,和癣疮等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