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企业篇 > 正文
  • 藏药绿绒藁的研究概况

  •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赵建刚等 时间:2008-11-29 14:11:57
  • 核心提示:绿绒藁是著名的高山欣赏植物,也是藏医传统药用植物,具有多种疗效。在藏医古籍《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中都有关于绿绒藁的记载[1]。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绿绒藁所含的生物碱,国内则从80年代末才

    绿绒藁是著名的高山欣赏植物,也是藏医传统药用植物,具有多种疗效。在藏医古籍《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中都有关于绿绒藁的记载[1]。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绿绒藁所含的生物碱,国内则从80年代末才开始研究,至今有关绿绒藁的研究报道已不少,但多不系统全面。笔者旨在归纳总结藏药绿绒藁的研究现状,并进行评述性的展望,希望能为合理开发、保护、研究和利用绿绒藁提供参考。

    1.来源与产地

     绿绒藁是罂粟科(Papaveraceae)绿绒藁属(Meconopsis Vig)植物的统称。本属共49种,1种产于西欧,其余48种大部分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包括中国、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我国有38种,集中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甘肃等青藏高原地区[2-3]。据报道本属17种植物有药用价值,尤其以全缘绿绒藁膨integrifolia(Maxim.)Franch.、五脉绿绒藁 Mquirttuplinervia Regel.、总状绿绒M.aceMosa Maxim.、红花绿绒藁M.punicea Maxim.、多刺绿绒藁M.horridula Hookfet Thoms.、川西绿绒藁M.henrici Burnet Franch.最为常用[1,4-5]

     2.药用部位及用途

     公元8世纪的藏医古籍《月王药诊》中就记载了欧贝刺儿恩的应用方法。现在公认的观点是,欧贝从来源上主要指五脉、全缘、红花、长叶绿绒藁;刺儿恩主要指总状、多刺绿绒藁。据《藏药志》记载,欧贝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涩,具清热解毒、止痛、消炎、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头痛、肝肺热、皮肤病、肺炎、肝炎、水肿症:而以花入药解热效果好,并能治血热和血旺。刺儿恩全草入药,性微寒,味苦,功擅接骨、清热、止痛、活血化瘀,用于治疗骨折、骨蒸、跌打损伤、头伤、胸背疼痛等症[6]。另据文献记载,五脉、全缘、红花绿绒藁均以花入药,有清热作用,主治肝、肺热病;总状、多刺绿绒藁均以全草入药,有生骨脂、解毒、清胃热作用,主治骨裂、头部外伤、中毒症、关节热痛[7]

     3.绿绒藁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

     31生物碱类

        本属植物多含有生物碱,以红花、五脉、多刺、总状绿绒藁中居多,全缘、美丽绿绒藁中几乎不含有,其他种中鲜有报道。

        在红花绿绒藁中,刘氏等[8]分离得到阿包碱(AlborineⅠ)、威尔士绿绒藁定碱(MecambridineⅡ)和甲氧基威尔士绿绒藁定碱(MethoxymecambridineⅢ)3种生物碱,其中是从本属植物中首次发现。王氏等[9]研究五脉绿绒藁中同样发现含有。五脉绿绒藁中,尚氏等[10]提取鉴定出3种化学成分:去甲血根碱(NorsanguinarineⅣ)O-甲基淡黄巴豆亭碱(0- MethylflavinantineV)和五脉绿绒藁碱(MeconoquintuplineⅥ),其中为新化合物,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王氏等[11]分离鉴定出2种生物碱:V和黑水罂粟菲酮碱(AmurineⅦ)。王氏等[12]鉴定出1种新生物碱:脉奎宁(MequinineⅧ)。国外研究者在多刺、总状绿绒藁中均分离出α-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Ⅸ)、黑水罂粟碱甲醚(AmurensinineⅩ)、普托品(即原阿片碱,又称延胡索丙素,ProtopineⅪ)、黄连碱(CoptisineⅫ)、丽春花定碱(RhoeadineⅩⅢ)、异丽春花定碱(IsorhoeadineXⅣ)及罂粟红碱CDE(Papaverrubine c DEⅩ Ⅴ)等生物碱。另外,前者中还含有隐品碱(Cryptopine XVI)、血根碱(SanguinarineXVII)等,后者中还含有罂粟红碱 A(Papaverrubine AⅩⅧ)、木兰花碱(MagnoflorineⅩⅨ)[13]

        此外,谢氏[14]从总状绿绒藁中分离鉴定了2个新的异喹啉类异耙文型(Isopavine)生物碱的N一氧化物,即氧化黑水罂粟碱甲醚AB(Amurensinine N-Oxide ABX X)

     全缘绿绒藁中也含有[15]。王氏等[16]从美丽绿绒藁 Mspeciosa Prain中分离得到2种生物碱Reframoline(ⅩⅪ)。从本属中发现的上述生物碱,以叔胺碱最多,季铵碱、伸胺碱次之。

    32黄酮及其苷类

        研究表明,黄酮类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以苷的形式存在,一小部分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到目前为止,本属所含黄酮类成分仅五脉绿绒藁中有研究者系统探索过,其他种未见报道。

        尚氏等[17]研究小组分离出7种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1)]、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2)]、木犀草素[luteolin(3)]、柯伊利素[chryseriol(4)]、洋芹素[celereoin(5)]、华中冬青黄酮[huazhongilexon(6)] Hydnocarpin(7)等。之后,该小组又发现了4个黄酮苷,分别-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0-[β-D-半乳糖(1→6)]-β-D-葡萄糖苷(9)、山柰素-3-0-[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苷(10)、异鼠李黄素-3-O-[β-D-半乳糖苷(1-→6)]-β-D-葡萄糖苷(11)[18]

     在综合研究本属植物所含黄酮苷类化合物中,阿布拉江·克依木等[19]6种,分别为:(8)(10)、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12)、槲皮素-3-O-α-D-吡喃阿拉伯糖苷(13)、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4)和异鼠李素-3-0-[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15)

     33挥发油和油脂类

        开花季节,绿绒藁类植物发出浓郁特殊的气味,是含挥发油所致。陈氏等[20]发现了全缘绿绒藁中的32个挥发油类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苯的衍生物及碳原子数介于2027之间的烷烯烃。吴氏等[21]研究表明,全缘、五脉、多刺绿绒藁中含挥发油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主要成分均为酯类物质。全缘绿绒藁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为软脂酸乙酯(ethylpalmitate)、亚油酸乙酯[(9E12E)-ethyl-octadeca-912-dienoate]、亚麻酸乙酯[(9E12E15E)ethyl-octadeca-91215-trienoate];五脉绿绒藁为:亚油酸甲酯[(9E12E)methyl-octadeca-912-dienoate]、软脂酸甲酯(methylpalpitate);多刺绿绒藁为:亚麻酸甲酯[(9E12E15E)methyl-octadeca-91215- trienoate]、亚油酸甲酯、苯乙酸甲酯(methyl-2-phenyl- acetate)

     红花绿绒藁中所含油脂类成分中以酯类化合物数量占优,其中亚油酸乙酯、十六碳酸甲酯、(Z)-9-十八碳烯酸甲酯、亚麻酸甲酯及油酸乙酯为主要组分[22]

     34其他成分

     全缘、红花绿绒藁中均被发现含有B-谷甾醇、胡萝卜苷,红花绿绒藁中还含有熊果酸、21α-羟基熊果酸等[20,23]

     4.药理研究

        该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总状绿绒藁有研究者报道过。现代研究总状绿绒藁的药效机制表明,高浓度醇提物具有较强的止痛功用,这极可能与所含的生物碱有关;低浓度醇提取物止痛作用不明显,这正与多数生物碱极性较小的性质相吻合[24]

     许多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解表药多数含挥发油和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多对血液、血管有活性作用,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具抗菌、抗病毒作用,这均与绿绒藁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等作用相符合。

     5.展望

     藏药绿绒藁植物全部生长在高原地区,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因此,药用绿绒藁全部源白天然。现在已经出现药源紧张的状况,解决之道是人工引种培育并研究扩大药源。现代研究表明,藏药用绿绒藁中含有众多的生物碱、黄酮及挥发油类化合物,因此,本属其他种类植物也具有开发潜力,因为这将极有可能为现行藏药用绿绒藁寻找到一条新的替代药源。目前,绿绒藁的药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若能对其活性成分进行更深入的药理研究,则能为其临床应用、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另外,绿绒藁属中有很多物种尚未进行研究开发,而且其中所含的生物碱类的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活性极强的异喹啉类异耙文型生物碱的N一氧化物,更是研究的新动向。

    参考文献:

    [1]王彬,宋学华,陈重明,等.藏药绿绒藁的品种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4)43-46

    [2]吴征镒,庄璇.绿绒藁属分类系统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802(4)371--381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32)[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23

    [4]罗达尚,孙安玲.青藏高原藏药——绿绒藁属植物资源初探[J].中草药,1984.15(8)23-24

    [5]冯志舟.绿绒藁及其药用价值[J].云南林业,200425(5)24

    [6]杨永昌.藏药志[岫.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60

    [7]青海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研究所.中国藏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84-392

    [8]刘松渝,王宪楷.藏药红花绿绒藁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通报,198611(6)360-362

    [9]王明安,陈邵农,张惠迪,等.藏药五脉绿绒藁化学成分的研究 [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199127(4)80--82

        [10]尚小雅,石建功,杨永春,等.藏药五脉绿绒藁中的生物碱[J].药学学报,200338(4)276--278

        [11]王恒山,丁经业,杨海荣,等.绿绒藁属植物生物碱成分研究()——五脉绿绒藁生物碱成分的研究[J].高原生物学集刊,199427(8)459460

        [12]王明安,陈耀祖.五脉绿绒藁中一个新生物碱的结构[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29(7)32-34

        [13]Slavik Jslavikova LAlkaloids of some Himalayan species ofMeconopsis Genus[J]Collection Czech Chem Commun197742132-139

        [14]谢鸿妍.滇西北藏药绿绒藁属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岫.昆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9970

        [15]高黎明,王小雄.藏药全缘叶绿绒藁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33(3)49--52

        [16]王恒山,丁经业.绿绒藁属植物生物碱成分的研究(II)——美丽绿绒藁生物碱的研究[J].中草药,199627(8)459--461

        [17]尚小雅,张承忠,杨永春,等.藏药五脉绿绒藁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中药材,200225(4)250--252

        [18]尚小雅,李冲.藏药五脉绿绒藁中非生物碱成分[J].中国中药杂志,20063l(6)468-471

        [19]阿布拉江·克依木,尚小雅,贺玖明,等.绿绒藁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研究[J].质谱学报,2004(Suppl)25

        [20]陈行烈,张惠迪.藏药全缘绿绒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19896(4)75-77

        [21]吴海峰,潘莉,邹多生,等.3种绿绒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7)1298-1300

        [22]潘宣.红花绿绒藁油脂性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833(4)208-210 

        [23]张国林,李伯刚,周正质.红花绿绒藁的非生物碱成分[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9(2)4 6

        [24]郭世民,赵远,王曙光.总状绿绒藁药效学的初步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1)25-27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