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蒙古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蒙古族 > 名医 > 正文
  • 蒙古族名医王佈和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1-11 08:46:43
  • 核心提示:草原上的百灵鸟引吭高歌,草原上的山丹花争奇斗艳。草原上的敖包,诉说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草原上的百灵鸟引吭高歌,草原上的山丹花争奇斗艳。草原上的敖包,诉说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初夏时节,笔者来到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西哲里木镇哲里木嘎查,走近了本文故事的主人公——科右中旗红十字会博爱求助站站长、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王佈和。

      “草原神医”名扬全国

      2006年,蒙古族医生王佈和被原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这是草原人民的喜事。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每个省市区只有1人。”说到当时的情景,王佈和仍激动不已。颁奖结束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6名乡村医生的代表谈话,王佈和是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王佈和获奖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草原神医”的名声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一名来自浙江的风湿病患者,在网上看到王佈和的事迹后,不远千里找到了他。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他连连伸出大拇指,赞许王大夫的医术、医德同样高。

      在采访王佈和时,笔者见到了一位来自天津的老人。老人说,她患有20多年的高血压,多年多方治疗,始终没有明显效果。她血压高的时候,吃进口药都降不下来。后来,她听说草原上有位王大夫看病看得好,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来了。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她的血压已基本恢复正常。老人高兴地说:“这真是太神奇了。看了这些年病,竟在这个不起眼的乡村医院治好了。”

      王佈和说,全国22个省市区都有他的患者,特别是近几年来,外省市来的患者明显增多,每年多达几千人。除此之外,他还诊治了英、日、韩等7个国家的患者。

      医者仁心受人敬仰

      2002年以来,王佈和连续多年被自治区、盟、旗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王佈和的日历上,没有节假日,不分春夏秋冬,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脉问诊、治病救人。20多年来,他接诊的患者多达60万人次。慕名而来的患者太多了。一座3层的住院部住满了患者,连几十间平房也住满了患者。据粗略统计,最高峰时住院患者达800多人。

      西哲里木镇火车站距哲里木嘎查不足10公里。在去往哲里木嘎查车上,笔者遇到了几位锡林郭勒盟的牧民患者。他们告诉笔者,在王佈和大夫的诊所吃药、住院都不花钱,就花点吃饭的钱,一天下来有十几块钱就够了。

      这让笔者大为吃惊!哪来的这种好事?原来,为了让农村牧区的贫困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王佈和做出了不收费的决定。这些年来,他给贫困患者垫付的饭费、路费,累计达20多万元。

      其实,王佈和也要靠种地和养殖来养家糊口,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全靠我个人肯定负担不起医药费用,有些患者也会出资援助医院。”王佈和说。

      王佈和乐善好施。村里通电他出钱,学校翻修他出钱,困难户种不上地、盖不上房,他还会量力赞助。1998年,一场洪水冲毁了嘎查通往镇里的桥梁,王佈和筹资26万元修建了一座新的水泥桥,为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乡亲们亲切地称这座桥为“佈和桥”。

      蒙古族有祭敖包的习俗。诊所的西山上有座敖包,那是患者自发垒起来的。每当有患者康复出院,他们都会到敖包添一块石头。现在,小敖包变成了大敖包,而王佈和就是农牧民患者心中那座“真正的敖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