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种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中药种植 > 皮类 > 正文
  • 浅谈杜仲栽培技术与前景

  • 来源:中药网 作者: 时间:2007-08-14 16:55:29
  • 核心提示:杜仲是我国名贵特产,是幸存的古老树种之一。杜仲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效,是一种天然的抗衰老药物。   生长习性   杜仲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严寒,成株在-30℃的条件下可正常生
    杜仲是我国名贵特产,是幸存的古老树种之一。杜仲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效,是一种天然的抗衰老药物。

      生长习性

      杜仲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严寒,成株在-30℃的条件下可正常生存,我国大部地区均可栽培,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没有严格选择,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宜。杜仲树的生长速度在幼年期较缓慢,速生期出现在7~20年,20年后生长速度又逐年降低,50年后,树高生长基本停止,植株自然枯萎。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长江以南地区以冬栽较好,黄淮和华北地区秋、春两季均可,利用树苗的休眠期进行移栽定植。3~5cm以上的大规格树苗也可冬栽,成活率可达95%。

      树苗选择 应选茎高50cm以上、苗径粗壮、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无徒长枝、无病虫感染、无机械损伤的2~3年实生苗。

      栽培方法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生长前期效益,可采取合理的套种模式。按行、株距3m×2m挖穴,穴径和穴深以根系舒展开为准,每穴施入土杂肥或厩肥25公斤,与土拌匀,上盖细土10cm厚,每穴栽苗一棵,填土压实,浇透定根水,上面盖细土略高于地面,以防积水。

      田间管理

      栽后截顶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杜仲栽培方法的研究实践,采取“全截更新速生法”来管理比以往传统的实生苗方法生长速度要快一倍以上,而且株型端直粗壮。具体方法是在定植栽培后第二年芽萌动前的早春,于主干离地面5cm处截掉,以刺激下部潜伏芽抽发春梢。全截更新的当年植株生长高度可达1m以上,而且端直粗壮。

      追肥 每年4月为杜仲树生长高峰期,在植株旁开沟施入粪肥,施后盖土,6~7月为增粗速生期,穴追磷、钾肥少许,结合根外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修剪 每年冬季剪除部分侧枝及根部萌芽,也可在株高4~5m时截顶,并剪去下垂枝、弱枝及过密枝,控制高度,增强树干粗壮。

      间作套种 杜仲树林生长前3年,利用其行距空间,合理套种一些茎杆底矮、生长期短、株形瘦小的中药材品种和各类植物,可有效防止杂草生长,保持水肥不流失,增加经济效益。比如在行间套种“卧生甘草”,在3m宽的行距中两边各离杜仲树苗30cm空隙,经施肥耕耙,起垄,按行距25cm,株距10cm平栽甘草苗,亩栽甘草1.6万棵,常规管理,第二年秋后刨收,亩收甘草干品600kg,市场价8元/kg,亩收入4800元。 同时通过对套种甘草的浇水、施肥和耕作管理,沟中所栽的树苗从而也得到了充足养分而旺盛生长,第3年已形成了一定的荫蔽度。透光率在40%左右,为喜阴的中药材提供了天然的生存条件,比如多年市场紧俏、价格居高不下的中药材半夏,在此荫蔽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一般杜仲林生长3~7年所具有的条件,均适宜半夏生长。7年后杜仲树已开始进入采收期。

      收获与产量

      采收 植株生长7~10年为开始采收期,如采取间作套种或栽培3~5cm以上的大规格苗,栽后生长5~7年即可采收。其采收方法有采伐和环剥复生两种,一般以环剥较好,可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持生态。

      单株产量 每株一年环剥一次,2~3年为一个周期。每次每株一般产干品3~5公斤,10~25年的成龄树产量可达10公斤以上。

      市场分析

      1980~1987年期间,杜仲干品市场价格在40~60元/kg。1987~1997年期间,杜仲干品市场价格升为80~100元/kg。1997年至现在,市场价格回落到10~25元/kg之间。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杜仲的价格7~10年为一个周期。从杜仲生产上分析,目前的价格已经使杜仲栽培者得不到较高的效益了,不少产区都将其砍伐改换其它品种。所以,现阶段发展杜仲生产,特别是杜仲与中药材间作套种,可以说是正逢时机。 (李洪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