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资源动态 > 正文
  • 三峡地区中药种植业风险及对策

  •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付绍智 袁定明 时间:2013-06-06 15:17:00
  • 核心提示: 三峡地区是全国药用动植物资源富集地区,也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随着三峡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部分区县将中药种植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给予扶持和发展,产业优势逐步显现。但与此同时,三峡地区中药种植业一直存在可持
      三峡地区是全国药用动植物资源富集地区,也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随着三峡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部分区县将中药种植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给予扶持和发展,产业优势逐步显现。但与此同时,三峡地区中药种植业一直存在可持续性差、抗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2008年以来,本校开展了三峡地区中药种植业风险及抗风险对策的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1三峡地区的地理范围
      三峡地区是一个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泛三峡区域,该区域包括35个区县,其中国家三峡建设委员会确认的“三峡库区,,有26个县级行政区(包括重庆市22个、湖北省4个),同时将与“三峡库区”的中药材资源与种植业密切相关的9个县级行政区一并纳入(重庆市的城口、梁平、垫江、黔江、彭水和湖北省的利川、恩施、建始、神农架),组成三峡中药种植业研究的“三峡地区”。
    2三峡地区中药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风险
        三峡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特殊性,一是由于长江三峡大峡谷和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地区成为一个备受世界瞩目的特殊区域,中药种植业面临三峡生态保护及其政策的制约;二是中药材本身是一个特殊的农产品,与传统的粮食、蔬菜作物生产相比,药材生产具有技术要求高及产品附加值高、价格波动大的特点,因此,三峡地区中药材生产成为高风险行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2.1技术风险
        中药材生产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因此,缺乏技术将给药材生产带来巨大风险。①中药材栽培品种多,常规栽培品种有100多种,其中很多品种从野生变家种的时间较短,尚未形成成熟的栽培技术。同时中药材种植对地理环境要求较高,有些品种的生产仅限于部分特殊区域,才能保证药材品质。②企业及农户缺乏中药材生产技术和经验,对中药材技术不熟悉,掌握难度较大。目前很多企业的中药材种植项目仓促上马,没有技术储备和种植试验示范,导致生产效益不高,甚至低于粮食生产效益。
    2.2市场风险
        药材价格波动频繁,商品规格复杂,时间价差和规格等级价差非常大,药材市场行情不好把握。
    2.3  自然风险
        药材生产对自然地理、气候、土壤等生产环境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自然因素往往非人力可以控制。三峡地区属于伏早区,常常出现高温、高热和旱情叠加天气,在水利设施差的区域,发展中药种植业生产的风险更大。
    2.4生态风险
        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中,三峡地区被列为“三峡水库水源涵养三级功能区”和“三峡地区水源涵养重要区”, 是全国500个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域唯一具有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四大生态调节功能的区域。三峡地区由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过度开垦,一直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所以,在三峡地区发展药材生产必须以不影响三峡区域生态环境为前提。
        
    2.5社会风险
        中药种植业的社会风险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伪劣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②中药材可能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③中药种植业政策环境的变化;④社会治安、法制环境因素。
    3不同生产组织模式的抗风险能力分析
    3.1农民自主生产模式
        这是最简单的中药材生产组织模式,如果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其发展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3.2  “公司+农户”组织模式
        目前,三峡地区中药材生产广泛采用这种模式,但履约的约束力较弱。“公司+农户”组织模式主要靠公司作为生产发展的风险保障,但由于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制约,有的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有限,一旦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往往就会亏损,甚至不能兑现合同,出现“坑农”现象。同时还有部分“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主要依靠中药材产业化项目配套资金来开展生产,由于缺乏长远的打算和不重视技术的投入,经常出现项目验收后生产就停止,基地也就随之消失。这类公司如果没有各级政府项目资金的支持,大多会出现亏损,并最终退出中药种植业生产领域。
    3.3中药材产销合作社模式
        这种模式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中药材产销模式。有些合作社本着积极为药农服务的思路,为农户提供产前(为药材种植户提供种植品种)、产中(技术指导)和产后(药材收储、加工和销售)服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农民的认可,但合作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种植药材的技术与市场风险问题,缺乏化解风险的机制。目前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合作社公司化”趋势,违背了合作社的运行原则,农户的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不利于农村合作组织向纵深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部分合作社完全依靠政府资金支持发展生产,缺乏长远发展动力,处于半停产状态。
    3.4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在合作社模式基础上,由公司加入派生出来的。这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药材的销路问题,抗风险能力较强,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该模式如果没有良好的技术支撑,将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
    3.5  “公司+技术+农户”模式
        该模式因有技术的参与,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中最关键的技术问题,从根本上化解了中药材生产的技术风险,是最具活力的中药材生产组织模式,但目前也普遍存在结合不够紧密、利益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4提高三峡地区中药种植业抗风险能力的对策
    4.1  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三峡中药种植业新机制
        根据中药种植业风险与组织模式的调查分析,三峡地区中药种植业抗风险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市场、技术、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对此,必须建立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生产组织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农户、科技人员和企业三方的积极性,实现中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4.2  以技术为支撑,提高中药种植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农技合作是发展中药材生产的首要条件。要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提升和保障科技人员的待遇,激励更多的中药种植业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产前开展区域种植规划、品种试种和栽培示范,产中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总结和提升当地农民发展药材生产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保障中药材生产的顺利实施。
    4.3以政策为引导,为区域中药种植业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整合政府中药农业发展资金,改善产业环境,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整合部分政府资金用于开展中药材基地道路、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改善中药种植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和社会风险的能力。建立中药种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对中药种植生产试验和技术培训的支持力度,防止盲目引进品种、盲目发展药材生产的现象发生。
        第二,转变政府扶持方式,开展实物扶持。只有转变政府扶持方式,才能进一步提高扶持效率,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将目前针对企业和农户普遍施行的现金扶持,改为实物扶持,支持中药材基地和集中加工点建设,为产地加工提供厂房设施、机器设备(如免费租赁),改善水、电、路等配套条件,这可以保障政府扶持资金用于中药材产业发展,防止挪用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资金现象发生。
        第三,设立中药种植业风险基金,优先保证农民种植药材的收益。政府应将原来扶持中药种植业产业发展的部分扶持基金转化为中药材生产专项风险基金,归口管理(如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公室”),为企业或药农提供中药材生产的全面保险在药材市场行情下滑或出现天灾时,按照不低于当地同期粮食作物收益的80%~100%进行补偿(或保险理赔),保证农民种植药材的基本收益,有利于保护药农生产积极性,实现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引导企业选择环保品种,开展生态种植。三峡地区大力发展多年生采叶、采花及木本药材,对采挖地下根茎的药材要有配套的生产技术措施,同时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化肥用量,防止药材种植带来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5小结
        近年来,部分品种中药材价格大起大落,除上述探讨的市场因素外,还有人为投机炒作、垄断市场、抬高价格带来的风险。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虽然不同中药种植组织模式面l临的总体风险有明显差异,但任何一种模式都有成功的典型,也有失败的个例。中药种植业的成功与否,与采用组织模式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管采用哪种模式,只有化解了中药种植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才能取得成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