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资源动态 > 正文
  • 民族药的开发

  • 来源:中医培训网 作者: 时间:2008-07-19 10:38:22
  • 核心提示:1)民族药文献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在我国历史上,民族药为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为了继承民族医药学的宝贵遗产,民族医药工作者不懈地努力,发掘、整理、编译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民族药历

    1)民族药文献资料的发掘和整理

    在我国历史上,民族药为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为了继承民族医药学的宝贵遗产,民族医药工作者不懈地努力,发掘、整理、编译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民族药历史文献,著名的有藏族的《晶珠本草》,蒙古族的《四部医典》、《蒙医本草学》、《碧光琉璃医鉴》,傣族的《档哈雅》等。我国一些民族地区,对当地民族药进行广泛调查,收集了地区性民族药综合资料。例如,《云南民族药名录》收载省内21个民族的药物,共计1250种;《广西民族药简编》包括当地7个民族使用的药物1021种。据不完全统计,到1989年止,已出版的民族药志、
    验方集、选编、名录、图鉴以及用药标准等约有50多种,除部分属综合民族药资料外,多数为单一民族药篇,主要有:《维吾尔药志》、《彝药志》、《佤族药志》、《西双版纳傣药志》、《楚雄彝药志》、《德宏民族药志》、《壮族民间用药选编》(上)、《朝鲜族民族药材录》、《浙江畲族民间药用植物名录》、《傣药传统方志》、《畲族验方集》、《元江哈尼族药》、《大理白族药》、《苗族药物集》、《拉祜族常用药》、《迪庆藏药》、《藏药验方选编》、《青藏高原药物图鉴》、《常用藏药知识》和《实用蒙药学》等。《中国民族药志》的出版,是40年来我国民族药开发研究的历史性总结,被国际上誉为“近世纪来一部罕见的类别书”。

    2)从民族药中开发新药

    70年代以来,云南已从民族药中开发出20种新药,其中著名的“傣肌松”,就是从傣药“亚乎奴”开发出的一种肌肉松弛剂;“木札”为景颇族用药,其种子有治疗失眠和头痛的作用,从中分离出豆腐果甙,开发生产出“神衰果素片”;苗族用灯盏细辛治疗瘫痪,其主要成分是焦麸康酸,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减低外围血管阻力的作用,现已生产出“灯盏细辛注射液”;用哈尼族药青叶胆制成了治疗肝炎的“青叶胆片”;用哈尼族药“莫阿宰呢”生产的“昆明山海棠片”,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和红斑狼疮;从纳西族药“埃酥蒙”(岩白菜)开发出“岩白菜素片”;利用景颇族药雪胆生产出“雪胆素片”等。这些新药均被收入《云南省药品标准》(1974年版)。此外,彝药中的七叶莲、地黄连、奶浆草、月芽蒿、小绿芨、宿苞豆根、满山香及铁箍散等也收入了该省药品标准。

    民族药的开发涉及的民族和地区十分广泛,产品剂型多种多样。藏药中的“唐冲那博”(唐古特山莨菪)为青藏高原特产,提取的山莨菪碱和樟柳碱,具有改善微循环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各种中毒休克、眩晕等症;用藏药花锚提取物制成了“急肝宁”和“乙肝宁”;用藏茵陈(普兰獐牙菜)等生产出了成药“蒂达丸”、“藏茵陈糖衣片”、“藏茵陈胶囊”;以唐古特瑞香和麝香为原料,生产出“青海麝香膏”、“祖师麻注射液”等。其他新的藏成药还有“玉宁片”、洁白片”、“烈香杜鹃气雾剂”,等等。蒙药主要有“金莲花片”、“那如注射液”等。用维药雪莲生产出“风湿灵”胶囊和注射液、“贝梨膏”等。以傣药“麻三端”开发出“降压灵”。以纳西族药竹红菌制取的“竹红菌软膏”,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软化疤痕、疙瘩等,从瑶药黄藤提取的黄藤素对妇科炎症、外科感染、菌痢、胃肠炎、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均有疗效,现已开发出注射液和片剂。

    民族地区从当地资源中发现许多有开发利用前途的药物:维药有阿里红、一枝蒿、驱虫斑鸠菊、唇香草、苦豆子、菊苣、心草、睡莲等;藏药有西藏龙胆、粗茎龙胆、藏紫草、细花滇紫草、阿坝当归、竹节羌活、水母雪莲花、珠子参等;蒙药有沙棘、香青兰、寒水石等;白族药有青羊参等;纳西和苗药有金不换等。

    民族药中有许多药物是外来药,长期依靠进口,通过这次资源调查,发现了一批国内同样有资源分布的种类。据报道,进口藏药中有40个品种找到了国产资源,如诃子、余甘子、蒲桃、榼藤子、大托叶云实、羊角拗……

    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长期实践形成了对某些疾病独特的治疗经验。如高寒地区专长于治疗风湿病,鄂伦春族对冻伤有独特治疗方法,草原游牧民族则善于治跌打损伤和脑震荡等。

    民族药的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进展很快,研究不断深入,内容日益广泛。研究的学科包括本草学、生药学、植物学、化学、药剂学、药理学等,尤以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为多。在蒙药中,近年来较系统研究了文冠木、金莲花、北草乌叶、窄叶蓝盆花、广枣、紫花高乌头、白苣子、土牛黄和沙棘等。据统计,国内已对70多种藏药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主要有红秦艽、獐牙菜、虎耳草、矮莨菪、红景天、湿生扁蕾、雪莲、独一味、紫堇属、杜鹃属、蒿类和藏雪鸡等。维药中有天山棱子芹、骆驼蓬、新疆雪莲等。其他民族药中进行科研的有壮药岩石羊,傣药“麻新哈不”马鞍莲、“牙节”南山藤,畲药细叶青萎藤,朝鲜族药“该阿母奴再”,以及蒙、藏、纳西等民族共用药独一味等。

    3)民族药的生产和经营

    50年来,我国民族医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据1985年不完全统计,全国少数民族医药专业人员有3700多人,医疗和科研机构有130多个,民族医药院校和专业班有16处。许多地区还建立了民族药厂和民族药经营点:新疆有专营或兼营民族药机构94个;内蒙古设有3个蒙药厂;西藏70%以上的县建立了藏药厂或藏药制剂室等。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民族医药的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据西藏地区统计,全区医疗用药中藏药占70%以上。

    民族药的生产和经营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957年全国民族地区药材种植面积为13·7万亩,1980年达到62.15万亩,增长了3.5倍,占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1%。1957年药材收购总值0.77亿元,1980年增长到1.83亿元,占全国的20%。广西瑶族药罗汉果1949年前后年产仅10万个,1974年上升到600万个,1980年达到2500万个,1983年增至3000万个。西藏自治区藏药厂1980年生产藏药61吨,1985年产量达100吨以上。内蒙古1983年蒙药销售额735.2万元,同1962年相比,增加了8倍;目前经营蒙药500余种,蒙成药150种,蒙成药年产量约5万公斤。新疆经营民族药200多种,年销售量800多吨。民族用药多利用当地产野生资源,少量从埠外购进,亦有引种栽培。新疆栽培药材中有30个品种是专用民族药,主要有阿月浑子、巴旦杏、索索葡萄、洋甘菊、驱虫斑鸠菊、沙枣、芦荟、药蜀葵等。

    (2)民间药的开发

    民间药是指民间用以防病治病的草药。在我国村镇城乡,特别是医疗条件不发达的边远地区,民间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广大群众在用药实践中,摸索出许多可贵经验,如民间流传的“家有金毛狗,不怕刀割手”、“打得满地爬,离不开祖师麻”。“识得半边莲,可以伴蛇眠”、“漆树咬,八木烤”等广为流传的谚语就是很好的例证。

    我国曾多次进行民间药发掘活动,特别是60-70年代,全国大部分省区广泛调查地方民间用药,编写出各种单方、
    验方集,对宣传和普及民间药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又不断地整理出版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本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各地通过采访、座谈、调查,搜集了各种民间单方、验方数十万个,经整理、筛选,编写出《中国民间单验方》一书,共载方2万余首,包括200余种病症,书中约有1/5的处方应用了民间药,为深入研究和开发民间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民间药开发成果突出,已发掘和研制出一大批新药,包括各种剂型和制品。例如,80年代广西开发的民间药新产品有45个,宁夏发掘了20种民间药资源。黄毛豆腐柴是广西民间用药,以其制成的“健骨注射液”可治疗骨质增生、肩周炎、风湿关节炎等。江西民间用药草珊瑚具有清热解毒、续筋接骨的作用,以其为原料已研究、开发出“肿节风”针剂和“复方草珊瑚含片”等。仙鹤草芽在辽宁民间用作驱绦虫药,经分析其主要成分为鹤草酚,现已投入合成生产。以类似方法开发的新药及产品还有矮茶素、樟柳碱等。鬼针草是一味民间草药,分布广而资源丰富,河北等地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出成药“悦年片”,可治疗高血压等症,甘肃以倒卵叶五加、红毛五加和糙叶五加等研制出“五加片”及冲剂等产品。甘肃产的高乌头,其根含拉巴乌头碱,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无成瘾性,目前已提取投产。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吉林用返魂草生产出“肺宁冲剂”;黑龙江以满山红为原料制成“消咳喘”;湖南用虎耳草研制出了“虎耳草素片”等。此外,以胡椒为原料生产的“抗癫灵”、从鱼腥草中提取的新药“鱼腥草素”。从棉籽油中开发出的男性避孕药棉酚、从假蜜环菌中开发的亮菌甲、用真菌生产的“云芝肝泰”、从松萝中提取松萝酸并研制出的抗生素吡喃,以及以夏天无、冬凌草、鸡骨草、黄花杜鹃、一枝黄花、百蕊草等为原料生产的新药均已投放市场。 有些民间药由于应用比较普遍,已转化为商品进入经营渠道。猫爪草为河南信阳地区民间用草药,已有200年应用历史,过去主要是自采自用,现已列入经营目录进入市场。并已成为河南省开发重点品种之一。伏毛铁棒锤是宁夏回族民间用药,经化
    学分析和药理研究,发现所含总生物碱有较强的消炎、镇痛和局部麻醉作用,现已成为当地大宗商品药材。绞股蓝是80年代开发的新的草药资源,陕西等地已生产出各种绞股蓝制品。本次普查许多省区都发现了绞股蓝资源,并已积极开发利用。除上述外,目前已开发或正在研制的民间药资源还有千里光、羊红膻、鬼臼、山荷叶和刺楸等;发现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有石米、石豆兰、单叶大血藤、山延胡索、湖北檵木,茂汶淫羊藿、祖师麻、烈香杜鹃、羌活鱼。苦豆子及百里香等。民间药中有些已被药典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共收载了10余种民间草药,主要有断血流、满山红、珠子参、华山参、穿心莲、仙鹤草、罗布麻叶和垂盆草等。另外,广西等省区有许多草药已被收录为地方标准,扩大了民间药的应用范围。

    民间药潜在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是最有开发价值的宝库。开发民间药要在总结民间用药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来源的科学鉴定,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和临床验证,以确定其药效、性味和归经。在此基础上,可将地方民间药开发为新产品、新制剂,并进入全国医药市场,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