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业界要闻 > 正文
  • 城镇化要注意解决消化不良问题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2-27 19:30:51
  •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探索和实践的积累,以及国际经验的借鉴,使我们逐步认识到,当前形势下推进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巨大内需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探索和实践的积累,以及国际经验的借鉴,使我们逐步认识到,当前形势下推进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巨大内需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提高居民素质,有利于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因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阐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统计表明:到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7.1亿,接近全国人口总数的55%,表明我国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走的一步。而且,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可谓史无前例!这就需要把脉,需要辨证,需要抓住城镇化已经出现或者将要出现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的前提下,娴熟地、精准地、高超地运用中医观辨识了城镇化工作中的“积滞”病证。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推进城镇化,首先“要注意解决消化不良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城镇化也有城镇化的规律。就决策、规划的角度而言,城镇化实质上是对长期以来存在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是改革,是建设,是治理。但天南海北“地有方宜”,城镇化的方案就应当适应客观情况,正如同中医组方用药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当地的人文传统、民情风俗、民族习惯、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生态特质、产业布局等等,是城镇化的决策、规划的重要元素。唯有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但是,过往在GDP至上的思想催化下,城镇化“贷”字为底、“拆”字当头,主要追求“高、大、广、洋、杂、闹、奇”,迷失了城镇化的根本目标。因之,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地揭示:“现在,到很多地方去看,都是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大园区,土地利用率很低。”由于这种所谓“城镇化”,实际上脱离了当地的经济基础,脱离了当地的人文传统,脱离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致使一些地方造出了得不偿失的“鬼屋”、“鬼街”、“鬼城”。 这是什么“病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不是强壮,而是虚胖,得了虚胖症,看着体积很大,实际上外强中干、真阳不足、脾气虚弱。”习总书记的话鞭辟入里,真是当头棒喝、振聋发聩! 虚胖,就是表面上体型肥胖,而实际上皮肤松弛、赘肉浮晃、头眩自汗、少气懒言、食少便溏、形寒肢冷、腹大胫肿。也就是说,这样的城镇化表面上“看着体积很大,实际上外强中干”,城镇管理、居民素质、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真阳不足”,土地利用率低、居民就业率低、居民生活质量低,确实是“脾气虚弱”。 如何“补脾健胃”、“消积导滞”?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警示:“消化胃里的积食,不要再大口进食,否则是要脘腹痞胀、宿食不化的!”所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要求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六个方面实施城镇化。城镇化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拔苗助长。唯有方向明、步子稳、措施实,进程才能既积极、又稳妥、更扎实。 西晋葛洪《抱朴子·地真》曰:“至人(圣明的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就是为了“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深信德者能明之,智者能行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