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药股评析 > 正文
  • 浙江医药今年将有“好收成”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 核心提示: 7月13日,浙江医药发布今年半年度业绩预增提示性公告称,预计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比上年度同期净利润738.74万元增长350%至400%。 另外,浙江医药拟转让所持有的上海来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来益房产)89.69%股权及债权

     

    7月13日,浙江医药发布今年半年度业绩预增提示性公告称,预计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比上年度同期净利润738.74万元增长350%至400%。

     

    另外,浙江医药拟转让所持有的上海来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来益房产)89.69%股权及债权,转让所持有的浙江中强医药有限公司(简称中强医药)83.33%股权及债叔,将给浙江医药今年下半年带来1,961万元的投资收益。

     

    信息表明,浙江医药今年将有个“好收成”——净利润大幅增长似已成定局。

     

        业绩增幅超过预料

        阵容庞大的浙江医药类公司,曾给外界的印象是主营规模排名居前,赢利水平则相对落后。然而,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这种局面已有所改观。

     

    浙江医药主营范围包括化学原料药、制剂,但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低毛利率品种占主导地位。

     

    资料显示,浙江医药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主营业务收入达43,679.99万元,同比增长27.74%;净利润达974.84万元,同比增长199.96%。

     

    而过去三年,浙江医药虽然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但净利润却起伏不定、低位徘徊: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1,339.93万元、113,288.40万元和138,278.2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873.77万元、577.78万元和1,274.37万元,其盈利能力不强且不稳定。

     

    早在今年3至4月间,浙江医药新产品投产销售情况良好,业界普遍预测其经营业绩将可能呈“爆发性增长”,一时间投资者对浙江医药股票趋之若鹜。从3月31目“收阳”至4月“曰的8个交易日内,浙江医药股价暴涨61.35%,其中,包括4月6日至8曰连续三个涨停板。

     

        事实证明,市场传闻绝非“空穴来风”。

    “预增”公告,浙江医药就净利润同比大涨的解释是,公司在做大做强老产品的同时,对今年上市的新产品FED(一种新型辅酶类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加大了推广力度,大大提高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从上半年净利润“预增”幅度分析,350%至400%的强劲增幅,不仅市场投资者想像不到,恐怕就连浙江医药管理层也没料到。浙江医药上半年净利润骤增,为其全年“好收成”奠定了基础。

     

        转让股权寓意丰富

    对于浙江医药而言,此次转让所持来益房产股权和债权以及转让所持中强医药股权和债权,目的显然不仅仅要使今年业绩“锦上添花”,而是另有寓意。

     

    来益房产注册地上海松江余山镇,前身为浙江民生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控股、浙江医药等公司参股的上海香榭假日酒店有限公司,后由浙江医药接掌控股权并更名。截止到2004年底,来益房产总资产4,233万元,净资产1,966万元,而到今年5月31日,来益房产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4,236万元。净资产1,851万元。此次转让,浙江医药将持有来益房产89.69%股权作价2,380.37万元,外加对来益房产债权2,364万元,共计4。744.37万元,转让给金光纸业(中国)有限公司。

     

        中强医药是原来浙江医药旗下控股的医药商业子公司。到2004年底,中强医药总资产2,893万元,净资产负31万元;截至今年5月31日,其总资产2,885万元,净资产负148万元,l至5月亏损117万元(未经审计)。浙江医药将持有中强医药股权连同对中强医药

    的债权,以250万元价格转让给自然人、中强医药总经理郑哲斌。

     

        此次两项股权转让,浙江医药除了获得收益1,961万元以外,同时表明其经营策略正在重新调整。具体为:一是退出虚火正旺的上海房地产业,回归主营;二是清理无利可图的医药商业子公司,将资源向制药工业倾斜。

      

    需要提及的是,此次获得投资收益1,961万元,反过来说明浙江医药早期对来益房产、中强医药的投资损失,已做部分计提。

     

        新增长点令人期待

        这里对浙江医药有关业绩呈“爆发性增、长”的传闻再作一点补充。当时,市场上投资

    者除了对FED前途十分看好外,还对浙江医药另一个在建项目——本芴醇车间寄予厚望。   

     

        市场投资者对本芴醇的赢利预期不无道理。   

    本芴醇是一种活性物质,其复方苯芴醇制剂(与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配伍)对于疟疾防疫及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2004年12月,浙江医药与瑞士诺华公司签订了一份本芴醇的大额供货合同,该合同约定,浙江医药投资建设的本芴醇新车间倘若在今年8月前验收合格,并且完成相关的国际注册文件,瑞士诺华公司将按双方确定的价格和数量,购买浙江医药生产的本芴醇产品,合同总金额为2,589万美元,产品交付期为今年9月至2006年8月31日。

     

    众所周知,WHO和国际制药公司现在与国内生产青蒿素类药的公司及关联公司的“抗疟”合作日趋紧密。而这背后,不仅因为青蒿素是中国首创、自然资源丰富,而且还因为国内生产新型青蒿素类药配套能力强,生产成本低。

     

    经过半年多时间建设,目前浙江医药正式生产及销售本芴醇产品大概应该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不出预料,浙江医药按照合同履约,今年后四个月将从本芴醇外销出口中获得不错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可观的利润。

     

        超额担保值得警惕

        不过,浙江医药带给投资者的不是清一色的好消息,其中最令人不安的是“超额担保”。

     

    大约两个月前,浙江医药发布公告称,浙江医药董事会二届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继续与新昌国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国邦化工)互相担保的议案》,分别于2002年8月签订3,500万元“互保”协议,2004年5月签订3,000万元“互保”协议。目前,2004年的“互保”协议已到期,2002年的“互保”协议也将于8月到期。浙江医药董事会三届十一次会议作出决议,本公司将继续与国邦化工“互保”,协议金额为6,500万元,协议”互保”期限为一年。

      

    资料显示,由于过去多年浙江医药业绩差强人意,加之国内资本市场再融资功能缺失,所以,浙江医药因再融资受困,自有资金短缺与经营业务发展的矛盾相对突出,所以不得不通过互保贷款以解燃眉之急。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浙江医药对外担保余额达41,100万元,相当于其净资产值的64.19%,远远高于证监会规定的“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净资产值50%以上”的底线。   

     

    尽管浙江医药自上市以来未因担保事宜引发官司或导致资产损失,也未发现有违规担保,但是,资本市场一而再、再而三的“担保黑洞”表明,贷款担保或互保蕴藏着事前无法预料、事中无法驾驭的巨大经营风险。

     

        看来,今年业绩刚传喜讯的浙江医药对业已存在的“超额担保”问题应该保持高度的警觉,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防“不测之风云”、殃及来之不易的“好收成”。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羽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