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药股版块 > 正文
  • 大股东注资显信心 双鹤药业前景看好

  • 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魏小刚 时间:2007-07-05 16:57:32
  • 核心提示: 6月26日,停牌数日的双鹤药业发布公告称,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股票,其中大股东北药集团以其所持有的北京双鹤工业园的经营性房产,及北京万辉双鹤药业公司(40.38%的股权)、北京双鹤药业经营公司(11.54%的股权)、北京

        6月26,停牌数日的双鹤药业发布公告称,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股票,其中大股东北药集团以其所持有的北京双鹤工业园的经营性房产,及北京万辉双鹤药业公司(4038%的股权)、北京双鹤药业经营公司(1154%的股权)、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公司(15%的股权)、北京双鹤制药装备公司(10%的股权)和武汉滨湖双鹤药业公司(698)5家公司的股权及部分现金认购不超过3000万股。此次认购完成后,双鹤药业将实现对上述5家公司的全资拥有。

        双鹤药业表示,募集资金后,将投资35021万元现金用于新建塑瓶输液生产线项目,投资5808万元现金用于新建塑盖生产线项目,投资4113万元现金用于新建非PVC软袋输液生产线项目,合计为44942万元。

    大输液非玻瓶 

      项目前景广阔

        银河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刘彦明认为,上述增发项目解决了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大输液非玻瓶项目有利于公司聚焦大输液主营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在大输液方面已形成管理优势(以事业部方式形成全国大输液产业布局)和规模优势。非玻瓶项目反映了临床用药升级换代的需求,盈利能力较强。根据公告。非玻瓶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净利润8000万元。

        中信证券分析师姚杰认为,大输液项目、有利于公司未来提高盈利空间。塑料包装输液符合国家产业投资政策,国家发改委将输液塑料包装定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按照现有输液规模60亿瓶计算,参考发达国家塑料包装输液占市场主导地位的现状,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塑瓶输液市场规模存在20亿瓶的增长空间。项目实施后,双鹤药业将新增塑瓶输液235亿瓶,与双鹤药业现有输液产品整体市场占有率相当。

        去年欣弗事件后,国家加强了对注射液生产企业的监管,如每月抽查,使规模小、不规范的大输液企业主动或被动退出市场,为双鹤药业这样产品质量有保障的大输液企业腾出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大输液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向双鹤药业等优势企业集中。公司目前的大输液生产线一直处于比较饱和的、生产状态。2007年双鹤药业塑料包装输液同比翻倍增长,市场销售良好,现有生产能力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因此,此次募集资金扩产也势在必行。   

        另外,公司的大输液产品结构进一步转型。有利于盈利能力的增强。由于玻瓶大输液不仅价格低。而且价格不断下降,使玻瓶的盈利能力明显低于塑瓶。因此,公司在有意识地降低玻瓶的生产规模,对玻瓶大输液实行限产。目前,公司7亿瓶大输液产能,玻瓶已从6亿瓶产量压缩到4亿瓶。塑瓶的产量增至12亿瓶,塑袋4000万袋。目前,玻瓶毛利率为35%,塑瓶为50%。塑袋因产量尚小,故毛利率尚低。约为24%,将来随着规模的提高,其盈利能力将增强。

        目前。安徽双鹤已形成年产1亿只塑盖的生产规模。满足现有塑瓶输液生产需要。塑盖约占塑瓶输液单位成本的13。塑盖现有自产成本比采购成本低20%以上。故扩张塑盖产能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公司生产总成本。

    大股东增持

        图谋绝对控股权

        双鹤药业是北药集团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2006年北药集团实现盈利约2亿元,其中双鹤药业贡献盈利8000多万元.几乎接近半壁江山。并且,当年双鹤药业的真实业绩贡献是11亿元,只是由于最后一次消化历史问题计提坏账致使业绩贡献低于真实情况。

        姚杰认为。北药集团作为控股股东对双鹤药业的发展长期看好,拟通过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增持对双鹤药业的股权,由此进一步增强广大公众投资者对双鹤药业未来的信心。   

        因为双鹤药业在北药集团盈利能力最强,故北药集团一直坚持对双鹤药业拥有绝对控股权。2006年股改时,由于支付对价,北药集团持有双鹤药业的股权比例由5355%降为4372%,控股权也由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但是北药集团在股改的同时,按规定在二级市场不断增持双鹤药业股票,本意是再次达到拥有绝对控股权,但是由于资金和股价的限制,最终在规定时间内持股比例只能由4372%上升为4889%,暂时仍处于相对控股状态。因此,通过此次增发,显示大股东对双鹤药业的绝对控股权志在必得。

    经营性损益指标

    凸显公司价值

        双鹤药业自1997年上市以来,其10年来的发展历程某种意义上浓缩了国内求大求强类上市公司经历的成长中的烦恼。公司在产业内一直保持优势地位,但在对外扩张中也留下了后遗症。刘彦明认为,双鹤药业的10年发展历程可划分为扩张期和整合期两个阶段,与净利润指标相比,经营性损益指标较好地反映了公司业务增长的连续性。从上面图中可以看出。2002-2006年为公司业务整合期,其间公司消化了大量的扩张期形成的不良资产,包括应收账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各项资产的减值核销,上市前5年管理欠账造成公司近5年净利润变化的不稳定。2002-2006年公司的净利润变化幅度为470-18663万元,净利润指标难以反映公司的产业价值。若扣除掉各项减值准备。采用l类似于EBITDA的经营性损益指标测算公司财务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扩张期还是整合期,公司的经营性损益指标都保持了连续、稳定的增长态势。2006年公司的经营性损益约为36745万元,同比增长318%。

        经营性损益指标更多反映了公司品种微观层面竞争力、盈利潜力等信息。不考虑资产整合因素,预计公司2007年经营性损益约为40100万元,约合每股收益091元。而医药中低端市场的启动有利于公司的经营性损益保持30%以上的增长。刘彦明乐观地预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