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唐汉论语 > 正文
  • 与时俱进 创新病理教学实践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4-11 15:06:58
  • 核心提示:图为范英昌带领学生进行病理学科研。

    名师画像范英昌,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资深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从事病理学与病理

    20170411150712.jpg
    图为范英昌带领学生进行病理学科研。
     20170411150721.jpg
    名师画像

    范英昌,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资深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从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及中西医结合基础科研工作38年。从青丝到华发,他始终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始终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教学工作量年均达400学时,创“十年学生评教及综合评分第一名”的佳绩。1992年,他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2004年被推荐为市级优秀教师并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师”,2006年获得“天津市名师奖”。他追求踏实求实的科学态度。多年来一直以心脑血管疾病为研究方向,主持完成了以“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为代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SCI收录4篇。2002年被评为“天津市科学基金科技成果优秀人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其次是教授知识技能。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范英昌秉承树人先正己的原则,在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不仅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更以高尚的品格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教书育人。

    为人正 为学勤 为业精

    在课堂教学中,范英昌非常注重渗透人文和医德教育。他在讲授肿瘤晚期患者病理特征时,一并将病人延误治疗、误诊误治等原因进行分析,告诉学生要刻苦学习,学好本领,正确承担起为病人服务的重任。

    他对待学生如家人般温暖。一次,一名外地学生突发急病,范英昌得知后立即赶到把学生送到医院就医,经诊断需立即手术,他当机立断,以家长身份代为签字,并交纳了5000元住院押金,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使这名学生的疾病得到了及时治疗。范英昌还多次为患病学生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经常把不能回家过年的学生接到家中一同过年。

    自工作以来,范英昌几十年如一日凭借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他把精力全部倾注在工作上,为了储备大量的形态学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他积极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合作,收集了大量的临床标本,带领同事们制作成教学切片和教学图片。他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合作收集了大量尸检病例,将其编写进病理学教学辅助教材,构建起以信息量大和案例式教学为特色的教学平台。

    甘为人梯 培养青年人才

    范英昌说:“独木绿不成春,满园绿春盎然。青年教师身系学校的未来。只要他们能进步,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值得的。”作为教研室主任,他把精力集中在带好一个团队和青年教师的精心培养上。

    范英昌每周组织教研室活动,开展教学经验体会交流,经常到教室听课,并在听课后有针对性地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他严把新教师讲课关,一遍遍地听试讲,从文字准备到课件制作,从授课语调、节奏到课堂提问都不厌其烦地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达不到要求的,不能上讲台。在他带领下,教师们苦练内功,并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模式、内容进行了多层次教改,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显著提高:1名年轻教师获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实现了博士教师“全覆盖”,并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团结协作的学术梯队,还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和“天津市‘十二五’综投教学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

    范英昌鼓励并帮助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带出了一支团结奋进、充满朝气的科研团队。带教中,他耐心地逐项指导教师们撰写《课题申请书》,拿出自己的钱资助没有课题经费的教师完成课题。经过几年悉心指导,病理教研室青年教师均参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他指导青年教师加入到教学改革中,尤其在“三环渗透”的教改方案中,积极督促大家抓好教学质量,并统筹各教研室主任进行监督,不定期开展大备课,促进相互交流。在他的带领下,病理学教研室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病理学实验室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

    近年来,范英昌培养出了硕士、博士共47名,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市级竞赛二等奖。

    打破界限 探索模块式教学方法

    在对中医学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范英昌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不同学生的病理学教学工作的同时,他一直坚持将中医的博大、宏观与西医的精细、微观有机结合,引导中医学生用现代科学阐释、探究中医药的理论内涵和科学机制。学生们对此深有体会,“在课堂上,范老师不仅讲患者的病理特征,还分析中医脏腑运行学说、相生相克等发生失衡致病的原因,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西医本质上是相互补充、相互贯通的。”

    范英昌潜心教学改革,总结摸索出了一套“理论讲述、案例分析、逐步深入、重点突出、反复强化”的信息量教学法,并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他打破课程界限,将形态学基础课程整合在一起,探索模块式教学方法,即以器官、系统整合为模块的教学模式。他提出由目前课程内的PBL教学(问题式学习)逐渐转向相关课程,如将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相结合,联合开展PBL教学。他先后主持了“案例式教学”“PBL教学”“课程间相互渗透”“课程整合”等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模式课题8项。

    多年勤奋忘我地工作,使范英昌在全国病理学领域享有了较高的学术地位,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他担任主编、组织遴选全国中医院校教龄10年以上的病理学教师编写出首部中医院校《病理学PBL教程》,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这一教材为高等中医药教育PBL教学改革提供优质参考。他提出的“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以科研促教学”等改革意见已纳入中医院校《病理学》课堂教学实践。2002年担任副主编完成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病理学》教材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材,2007年担任副主编完成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病理学》,2012年主编《病理学》全国统编教材,2016年主审《病理学》教材1部。

    多年来,范英昌一直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将他几十年如一日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辛勤耕耘、踏实严谨的精神传递给青年教师,传递给更多中医药学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