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唐汉论语 > 正文
  • 中医药人才培养如何对接需求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1-19 14:43:04
  • 核心提示:近年来,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中医药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持续提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中医药学子培养存在什么问题?各个中医药

    近年来,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中医药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持续提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中医药学子培养存在什么问题?各个中医药机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经典为根 做知识储备丰富的“大中医”

    作为一名执业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铁钢老师参加了今年的执业药师考试。在他看来,今年的试题反应了中医药人才发展的一个信号,那就是“大中医”概念。因为这次考试涵盖面很广,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炮制、化学、鉴定、民族医药等,刘老师这样解释。

    “现在虽然分了学科,但是作为学中医的学子应该明白,要想学好医、看好病,必须学好中药,同样作为中药师也必须懂得中医方面的知识。” 刘铁钢表示,中医与中药是不分家的,很多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同时也是药学家,他们看病、开方、采药、炮制、煎药是全面掌握的,为患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虽然中医和中药在学科上有侧重,但总体而言是一个整体。

    掌握中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第一步,也是中医学子丰富知识储备的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首次推出的中医经典考级,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名著为考试范围,其他中医类院校也纷纷开展中医经典相关活动,掀起了中医经典助推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新高潮。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介绍,要通过“以考促背、以考促学”,推动在业界形成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风尚,最终达到全面促进、提升中医专业人才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目的。

    刘铁钢在学校教授《温病学》这一科目。他表示,中医基础理论不但可以有效指导临床实践,而且能让学生以独特的视角认识世界、阐述自然现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

    比起专业知识,企业更看重的是员工的上进心、态度、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吉林天药本草堂制药有限公司总裁李卓军表示,我们期望的人才应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真实世界的医药环境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真正热爱这个行业,可以适应团队文化。

    全面发展 传统与现代需深度融合

    “在现代医学的大背景下,我们不但要多读经典,同样也要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教育处副处长秦建国表示,中医药学子不能忽视最基本的现代医学知识。在学习中也要对中医、西医同等对待,不可厚此薄彼。

    中药学相较于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有更多的共通语言,所以中药人才的培养一定会更纠结:是紧抓传统中药不放,还是按照现代科技人才的模式去培养?现在多数中药学院的传统培养模式是基础课-专业课-毕业实习(药房实习、毕业专题)三部曲,这种培养模式有其优点,例如其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然而却不利于学生将中医药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实践进行融合。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探索出了一条路。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教授折改梅介绍,随着多学科、多方向、多方法在中药行业的应用以及交融,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加之现在学生目标性强且社会竞争压力大,如果不能有效地把教学与就业或者说未来从事的工作有机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显得不足。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克服上述传统模式的不足,该校中药学院尝试采取将传统模式中各培养阶段平行交融的教学创新。

    具体实施方案就是学生在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同时通过导师和学生双选(互选)进入实验室参与具体的实验(实践)工作。据介绍,该模式将三阶段培养有机结合,一则可以将学生学习时间最大化,二则参与实践后,学生将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这样能够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专业知识掌握,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实现全面发展,搭建一个托举人才的培养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部主任王琳琳介绍,学会近期开展了“中医药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旨在建立标准、及早发现、分类培养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提升青年人才开展创新性工作的激情与活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还将采用人才定制的方式针对不同的用人单位进行人才培养,最终形成一个集人才遴选、定向培养、定向推荐为一体,实现人才培养和需求一站对接的优秀人才托举平台。

    自我培养和锻炼也是中医药人才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秦建国表示,在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下的中医临床人才,基本上可以满足自主创业和社区医院能力需求,而科研能力、论文撰写能力,需要中医学子在导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自我锻炼才会有所提高。因此,作为中医学子,在现有培养体系中,更不能忽视自身的努力,要在现有的体系中,有意识的结合现实需求,培养自己的能力。

    中医药作为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国粹,严格的师承体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医。未来的中医人才,一定要在传统师承教育模式的基础之上,以经典学习为基础,更要与时俱进,与现代医学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成为社会所需要,也是社会发展所必要的中医药人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