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唐汉论语 > 正文
  • 用心读好书,走好中医路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5-28 20:02:40
  • 核心提示: 近两年,“全民阅读”连续两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

       近两年,“全民阅读”连续两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李总理的讲话,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很值得我们反思,同时也给我们极大启示。

        就中医药界来说,现代中医人的读书状况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临床医生用心读书的人不多,尤其读中医古代典籍的人则更少,因而严重影响了学术水平的提高。以中医方剂为例,不少青年中医对方名及出处、组成知之甚少,以致临证处方东拼西凑,有失组方法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方剂书籍读得太少,能背诵出来的方子更少。

        要想走好中医路,必须读书;要想成为好医生,尤其要用心读书。只要回顾历代名医成才之路,就不难找到答案。众所周知,汉代医圣张仲景,他在《伤寒论》自序中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其读书之多,跃然纸上。徐灵胎在《慎斋刍言》中说:“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医宗金鉴·凡例》中也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从古到今,凡有成就的名医,尽管他们的成长道路不同,但都认真读过医书。如现代已故中医大家岳美中、任应秋、姜春华、李聪甫、方药中等,其成才的最大诀窍,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学而不厌”,这在《名老中医之路》一书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中医学博大精深,就中医古籍而言,竟达万种之多,其中大多是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总结,很有实用价值。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究竟如何选择阅读?近代医家张山雷曾将古医籍分为主用书、采用书和参考书三大类,其中主用书包括《内经》《难经》《伤寒论》等;采用书包括《类经》《千金方》《河间六书》等;参考书包括《外台秘要》《圣济总录》《证治准绳》等。可以看出,在这个书单里,读中医经典著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与近年中医界有识之士提出的“读经典,做临床”不谋而合,而“读经典,做临床”已愈来愈成为广大中医药人员的自觉行动,这对提高中医学术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名老中医龚志贤曾强调学医的关键是在青年时代。青年人记忆力好,比老年人精力充沛,只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总结辨证论治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就不难攀登医学科学高峰,成为精通理论和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水平的中医。近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对400种珍稀古籍进行整理研究,现已陆续出版,从而为进一步“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以此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使业务技术更上一层楼。真心想走好中医路,我们一起读书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