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唐汉论语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思考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09-02-12 08:23:00
  • 核心提示: 钱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西医学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5304(2008)02-0001—02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l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

     

    钱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西医学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5304(2008)02-0001—02

    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l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l但由于地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异化为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必须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即中西医结合整体医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过程,许多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都进入到这一广阔的领域中,有的以中医为主,兼通西医;有的以西医为主,兼通中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甚至面对“结而不合”的尴尬局面。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

    1.1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

    1.5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目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教学模式。

      3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l世纪的中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g出版社,2003.36.

      [2]肖小芹.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2--4.

      [3]梁茂新.中医证研究的困惑和对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张天奉,张建军,吕金阳.走出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的误区[J] 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2】一22.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