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社会经纬 > 正文
  • 吴德辉:扎根农村卫生战地的小草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2-27 19:07:12
  • 核心提示: 贵州多山,从江县雍里乡归林村自然也不例外,出门抬脚就爬山。好在现在有了通村公路,一车能到归林村,还能直接抵达村卫室门前的院坝。但是,如果不是大门上方醒目的“从江县雍里乡
    贵州多山,从江县雍里乡归林村自然也不例外,出门抬脚就爬山。好在现在有了通村公路,一车能到归林村,还能直接抵达村卫室门前的院坝。但是,如果不是大门上方醒目的“从江县雍里乡归林村卫生室”牌匾,笔者很难将坐落在山垭口的村卫生室,跟附近的农家小楼区分开来。 其实,除了带“红十字”的牌匾,在大门左侧的墙根下,一块“健康教育宣传栏”黑板,同样在告诉人们这里就是村卫生室,还有那掺杂着中药味的特殊气息,也在表明这栋建筑的身份。这里没有预想中的热闹,甚至显得十分的冷清,除了村医吴德辉在给一位中年妇女量血压,还有一位不停咳嗽的老人正等候诊治。 “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外出打工去了,只剩一些老人、妇女和小孩,相对而言,这个人群体质更弱,更容易生病,离不开医生。”吴德辉告诉笔者,他已经当了12年村医,在归林村卫生室也干了两年了,虽然留守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但只要还有一个村民留守,还需要医生,他就会一直守在这里。 白天地里干活,夜里上门行医 “说实话,我最初的梦想并不是当村医,而是想考大学离开农村。但命运并不听从人的安排,甚至总是跟人作对。”吴德辉对笔者说,他在家里排行老三,1997年他刚刚上初二,就被迫弃学回家帮助父母干农活,因为他的两位哥哥在读中专、中师,母亲又多病,家里经济很困难,而且又缺劳动力。虽然心中不甘,但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不得不硬着头皮替父母分担负累。 辍学回家后,除了干农活做家务,吴德辉还跟着父亲学医看病。用父亲的话说,学医看病既是一门手艺,也是积善行德的好事。父亲是50年代的“赤脚医生”,不仅医术好,为人忠厚,任劳任怨,随叫随到,视患者为亲人,在当地口碑很好。他希望吴德辉能够接过自己的衣钵,在缺医少药的乡坝头,为乡邻解除病痛。 虽然跟着父亲这个曾经的“赤脚医生”学医,和自己上大学的梦想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吴德辉一向是个本分老实的人,也是一个很听话的人,父亲怎么说他就怎么干。他白天帮着父母下地干农活,晚上回家跟着父亲学看病,并找来父亲的医学书籍进行自学,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很快就掌握了农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断技能。 有一次凌晨2点,天下着大雨,村里一位老人病危,其家人大半夜前来叫门,要求上门急诊。因父亲年迈,眼力不好,吴德辉二话没说,连紧起床背起药箱,打着电筒披着雨衣替父亲前往看病。来到老人家里,来不及休息,立即给老人量体温、把脉,对症下药,帮助老人打吊针,待脱离危险,已是凌晨5点多钟,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躺下。天一亮,他又跟着父母上山劳作。 那次独自行医的经历,似乎在一夜间让吴德辉成熟起来。他意识到父亲真的老了,并意识到自己必须真正接过父亲的担子,成为一名能够为群众看病除疾的好村医。于是,他拿出更大热情钻研医术。为提高医术水平,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他还参加了凯里学院社区医学专业学习,并以优异成绩取得中专文凭。 离家20公里,一人孤守卫生室 2005年,因感动中国人物李春燕,大塘村备受外界关注,村里卫生医疗条件很快得到改观,作为村医的吴德辉可谓是如鱼得水。但2008年,他积极响应县乡向李春燕学习的号召,主动到大洞卫生室工作,协助乡卫生院负责大洞片区公共卫生服务和防疫保健等工作,一干就是3年。2012年,因归林村无卫生员开展工作,群众缺医少药现象十分突出,他又主动向乡卫生院申请,独自来到离家20公里的归林村卫生室工作。 归林村位于雍里乡西北面,距乡驻地25公里,距县城30余公里,是一个壮族村寨,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寨,2500余人。吴德辉独自一人来到这里,不仅要开展新农合报销工作,还承担当地的公共卫生服务和防疫保健等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工作负荷重其实并不可怕,最令我头痛的是,自己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当地群众都采取观望的态度看我,让我压力很大。”吴德辉坦言,为了让当地群众相信自己,他想了不少办法。 他自费投入5000元给卫生室进购药品,配齐医药设备,规范村卫生室管理,并开通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六室分开、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同时,他早出晚归,走村串户,主动出诊,免费为困难病患者看病就医,并用2个月时间把全村13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寨503户走了一遍,不仅掌握了全村人的健康状况,还和大家联络了感情,拉近了距离。 针对当地村民经济并不富裕,且对中医药普遍欢迎的实际,吴德辉还在卫生室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他告诉笔者,一个人独守卫生室虽然很孤寂,但却让他有时间研读中医药书籍,钻研中医技术,弥补了自己过去这方面的欠缺。在村卫生室,他不仅购进一些中草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还施行针灸、刮痧、火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又便宜又有效,深受村民欢迎。当地群众都说:吴医生硬是中医西医都难不倒他哟! 救死扶伤为群众,只是苦了家人 去年春天,一天晚上10点半钟,天空下着雨,离村卫生室10多里路的归林村12组黄朝良打来电话,其90岁高龄的父亲黄德红因饮酒过度,昏迷不醒,生病危在旦夕。放下电话,吴德辉立马背上药箱,沿着泥泞的山路,骑着摩托车往归林12组赶。由于雨天路滑,虽然小心翼翼,但他还是摔了好几次,有一次差点掉进山沟里,10多里的山路颠簸了近两个小时。 到了黄朝良家,吴德辉顾不得一身泥水,赶紧施救,一直忙到凌晨4点,终于让老人苏醒过来。“要是没有吴医生冒雨上门施救,我父亲可能已经没了。我真的是打心里头感激他,他真的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直到今天,黄朝良提到吴德辉上门救父的事,还连声感慨不已。 “当医生就要有一副菩萨心肠,要把病人当亲人,做到随叫随到!从我跟父亲学医那天起,他就这样告诫我。”吴德辉对笔者说,为了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病人家中,他今年已经把摩托车换成了面包车,这样不仅更安全,而且常常还能起到应急的作用。 今年8月31日凌晨2点过,村民黄合迎打来电话说他妻子肚子疼得厉害,请吴德辉去他家里看一下。吴德辉起床背上药箱就跑,通过检查诊断是急性阑尾炎,得赶紧送县医院做手术。“这半夜三更的,哪里有车呀!”黄合迎急得团团转。吴德辉赶紧安慰他:“你别急,我的车子在卫生室,开我的车子去就行了。”于是,他开车免费将病人连夜送到县人民医院,并忙前忙后协助黄合迎办理入院手续…… 为了村民的健康,吴德辉可以说做到了全心全意的付出,当真是“舍小家顾大家”。 一次,母亲生病,由于他忙于搞防疫工作,没有时间回家看望,而父亲视力又不好,他只能打电话叫在从江仁康医院的妹妹回家给母亲打吊针。今年春耕插秧时节,村民王原军患肿瘤赴南宁医科大住院手术回家后,得天天到其家里为其换药、输液体等,为了照顾病人,吴德辉不能回家帮家里耙田插秧,只能请岳父母帮忙。 “由于自己离家远,两位哥哥都在外工作,家里就剩妻子、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很多事情都照顾不上。老实说,对家里人我是很歉就的,但村里的群众也需要我,守护群众健康是我的职责所在,两者相较我只能让家里人吃苦。”说这话的时候,吴德辉抬头望向窗外,目光拉得很长,像是一直拉到了20公里外的家。 应该说,在归林村卫生室,长年累月守在这里的村医吴德辉,没有任何惊天动地之举,没有耀眼夺目的光芒,他就像散落在广大农村医疗卫生领地的一棵小草,在沉默中坚持,始终以一种朴素的医者姿态,感动着身边的村民,也感动着脚下的那片土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