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陕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陕西 > 产业动态 > 正文
  • 陕南中药产业调查:缺乏核心产品 药农稳定增收难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2-09 16:59:43
  • 核心提示:佛坪县石墩河镇金砖沟村天麻种植
      “中国杜仲之乡”略阳  在陕西陕南中药种植环节,部分传统品种增收难,却没有政府补贴来稳定;热门品种预期好,面积扩张时却很盲

    佛坪县石墩河镇金砖沟村天麻种植


      “中国杜仲之乡”略阳

      在陕西陕南中药种植环节,部分传统品种增收难,却没有政府补贴来稳定;热门品种预期好,面积扩张时却很盲目。事实上,大部分中药材一种下去要数年之久,个中变化无法及时掌控。陕南山茱萸等品种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些品种的就地消化能力不足,后续产业缺乏核心产品,单一扩大种植面积,就会存在极大的风险。

      陕南中药何以自强?根据省发改委历史数据显示:2007年,陕南中药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已达16%。2013年,商洛市中药农业总收入20亿元,人均800元,占农民收入的15%;汉中市中药种植业总收入21.88亿元,占农民收入比重较高的山区县区为14.71%。

      陕南中药种植对农民增收的拉动力已经转弱。

      缺补贴、少政策,传统品种种植在萎缩

      2015年1月,略阳县金家河镇寒峰村。村支书张世宏讲述:“县上给资金引导管护,很多人只给树刷刷白,只有退耕还林一亩地还能拿到100多元。所以一些药农种起了大棚蔬菜,大部分是外出打工了,打一天零工的工钱,确实比剥一天的杜仲收入高多了。”

      略阳县,“中国杜仲之乡”,是汉中市唯一单设中药局的县级政府,中药材地存总量达到70万亩,其中杜仲地存58.6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杜仲种植基地,占全国产量的13%,也是最早掌握杜仲环剥技术的地方。由于近年杜仲行情一跌再跌,传统种植杜仲的农民们纷纷“弃树而去”,很多杜仲林基本无人主动去管护。

      寒峰村,全村225户村民家家有杜仲,传统杜仲林达一百万亩,每年每亩可产三百到五百公斤。上世纪90年代初,杜仲皮子卖到每斤十几块钱,最好的是30多元。很多农民的家门口都有野生杜仲,种子卖到每斤三百多元。现在,种子每斤十几块钱,皮子每斤一两元。

      “杜仲面积逐年下降,年年都有枯死的。眼下地里种的东西,只有种中药没有补贴了。”张支书担忧:“在市场行情好,老百姓发展意识就强。行情不好,农民们没有积极性去搞,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去稳定种植,就会连管护也不想费力了。我们是传统中药种植村,没有更好的资源做替代产业,不把杜仲管护好,将来怎么办?”

      2013年,略阳县投入中药产业专项资金100万元,全部来自本县财政自筹。对于全县70万亩的中药种植面积来说,这些资金用起来确实捉襟见肘。汉中市中药办表示:“从2007年以来,汉中市中药产业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份额,已经逐年萎缩,市财政扶持资金已经全部退出,这导致政府工作无抓手、产业引导职能弱化”。

      2015年1月,佛坪县,“中国山茱萸之乡”。几年之前,“十月山茱萸无人采摘”的新闻已经屡见报端。由于山茱萸价格从最高每斤200元,已经跌至了今年的每斤9元。在一部分传统种植山茱萸的陕南乡村,甚至出现了私下砍一些的倾向,转而种植一些经济效益正好的中药品种,甚至景观林木。

      然而,也有农民担忧:待新的品种也大批成熟上市的时候,是不是会走到传统品种的老路上去?


      “种源扩张”阶段,热门品种种植有风险

      与杜仲、山茱萸种植的“弃树”现状相反,一些热门中药品种种植正在飞速扩张。

      2015年1月,佛坪县石墩河镇金砖沟村。45岁的村民肖春是天麻大户,在2012年投入四千多元,从外地引种种植天麻。预计今年第一批天麻可以上市,大约会收获2000余公斤的商品天麻,以目前的市场行情估算,可以收入4万多元。

      “正是天麻这么好的收益预期,我们都非常愿意去发展天麻。”肖春说:2012年全村天麻种植不过2000平方米,两年间全村天麻种植已达到了近3万平方米,他的天麻也从几百增加到了两千平方米。但是从2012年至今,村里地头上的还都是天麻种子,没有成品天麻上市。

      与之类似,略阳县五龙洞镇,猪苓种植已从2009年的几十窝发展到了6万窝,也同样尚在“种源扩张”阶段。炳臻猪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明炳臻说:“目前全国猪苓的量都不是很大,大多数都是卖种子发展。如果把握好一点,种一斤3年后可以产10斤,每斤预计卖70元。”

      目前略阳全县种植猪苓120万窝,其中80%作为猪苓种子出售,其他20%不能做种子的,以商品猪苓卖了出去,种子比商品猪苓每公斤贵30元左右。商品猪苓再由西安等地的粗加工企业晾干之后卖给制药厂。

      现在猪苓种子量少、价格高,生长周期在3到4年。像猪苓这样市场好的中药种植,如今在陕南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对于扩张还是不扩张?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因为在“种源扩张”阶段,这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可能。以汉中大鲵产业为例,由于国家政策与终端市场未能及时打开,这个全国最大的基地正在经历“产业的寒冬”,长期处于“种源扩张”的大鲵产业,种价已由高峰时的600元跌至了6元。

      略阳县中药局副局长郑素花分析:“最大的问题是开发没有跟上,种子只是在基地内流通,比如大量猪苓都在一个最高峰产出时期,就会有可能导致价格的下降。我们预计两三年内可能会达到一个峰值。”面对也许会出现的“三年寒冬”,略阳县中药局已建议:“不同品种的市场需求不同,猪苓目前的发展规模正好合适,不主张村里大力扩张了。”

      在陕南中药种植环节,部分传统品种增收难,却没有政府补贴来稳定;热门品种预期好,面积扩张却存在风险可能。事实上,大部分中药材一种下去要数年之久,个中变化无法及时掌控。陕南山茱萸等品种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些品种的就地消化能力不足,后续产业缺乏核心产品,单一扩大种植面积,就会存在极大的风险。

     

      集中连片面积小,分散种植比重大

      与传统粮油种植业、林果业、茶桑种植相比,发展中药材种植历来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益,正是基于中药产业的丰富资源和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早在十多年之前,陕西省已把中药产业作为陕南发展的先锋队伍。

      商洛市提供相关调研报告显示: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丹参、桔梗“野生变家种”并获成功,随后柴胡、白术、桔梗、山茱萸等的人工种植在全市大面积推广。至目前,全市中药材集中连片500亩以上仍然偏少,80%以上是农户零散种植。由于种源和市场两头在外,使中药材产销处于一种不稳定和无序状态,加之药材就地消化能力不足,带动能力薄弱。

      汉中市在2002年至2004年间,在省市多项“加快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下,中药产业曾一度快速发展,汉中附子、略阳杜仲等7个中药材品种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但是,一些在2007年已着手解决的问题,至今在种植环节仍然存在。

      “中药产业发展不起来,农民种植难以稳定增收,对于药农来说,是很痛心的损失。可是,如果中药种植面积萎缩了、质量下降了,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是一样很痛心的巨大损失。我们期盼能建立一个广泛的、良性的全产业对接机制,实现中药产业的循环与发展。”一位陕南中药饮片加工企业负责人杨忠芳表示。

      汉中市中药办副主任曹永红分析:从一方面来说,近年以来对种植环节没有专门的引导资金投入,中药材种植仍以小规模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在品种选择和种植规模上,不能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山茱萸、大黄、元胡、附子、猪苓等传统品种种植面积很大,但后续产业体系没有很好做起来,具有持续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仍然匮乏,尚未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医药企业数量及规模的扩大,当地部分原料药的种植没有同步扩大,中药加工对种植的产业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与此同时,陕南中药产业的发展,也亟待一个更包容、更深入的发展视角。秦地无闲草,自古多“名门”。在《本草纲目》中写明陕南为其主要产地的中草药有五十七种之多。而中医药文化,是与中国书画、京剧并称的国粹。

      名贵身份,为何深藏?在很多优势产业的竞争中,不仅是企业资本、技术的差别,还是品牌智慧的较量,而品牌的背后就是文化的博弈。略阳县中药局副局长郑素花谈及:传承和发扬中药历史文化,可以渗透到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中,提升中药产业软实力,扩大陕南中药的品牌影响力。

      至此,陕南中药产业的发展潜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手记

      应重视陕南中药的支柱地位

      记者 梁潇

      十多年之前,基于对秦巴山区中药资源优势、产业前景的客观分析,以及山区农民中药种植的广泛传统和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重要地位,陕西省出台《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将中药产业作为陕南重点支持产业,以此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引领陕南地区实现发展。

      近年以来,中药产业的发展“喜忧参半”。以汉中市为例,在2002年至2004年间,在汉中市多项“加快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下,中药产业曾一度快速发展,先后建立了一批涉药企业,建设了一批重要产业项目,佛坪山茱萸、略阳天麻先后通过国家GAP认证、汉中附子、略阳杜仲等7个中药材品种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根据省发改委历史数据显示:2007年,陕南中药产业产值已达50亿元,中药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已达16%。然而,随着陕南发展政策的变化和丰富,省中药办变更为省突破办,中药产业没有像从前那样一枝独秀了。2013年,商洛市中药农业总收入20亿元,人均800元,占农民收入的15%;汉中市中药种植业总收入21.88亿元,占农民收入比重较高的山区县区为14.71%。

      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品牌效应不突出,资金投入不足等,这些在2007年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汉中市中药办表示:“从2007年以来,汉中市中药产业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份额已经逐年萎缩,市财政扶持资金已经全部退出,这导致在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方面,政府工作无抓手、产业引导职能弱化”。

      同样,在2008年曾成功举办“中国秦岭五大商药发展论坛”的商洛市,于之后的市县机构改革中,县区医药办和中药现代化办公室相继撤销,各县区将中药产业的相关职责,或放在科技局、或放在农业局,全市仅有柞水县单列,中药产业支持乏力。为了重新统一全市中药产业发展职责,2014年年底商洛市已将中药产业全部调整,由各级市县区林业部门承担职责,并在市林业局设立了商洛市中药产业管理办公室。

      深入陕南中药产业的田间地头、加工企业以及职能部门的调查发现:相较于当地农民对中药产业稳定增收的极大期许,这一产业体系的全面发展往往“机制不顺、力不从心”。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导致“产业政策缺乏可持续性、产业引导资金匮乏”,加之药业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和投入风险,一些陕南农业发展、山林经济所面临的产业困难,都集中呈现在了中药产业上,甚至“成倍突出”。

      多年以来,建立“国内知名的中药材药源基地”、“具有竞争力的中药知名品牌”以及“生物制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呼声,在陕南各级政府的发展战略中从来不绝于耳。事实上,决定“中药大市”距离“中药强市”还有多远的,往往不在于任何发展战略的“新旧之别”、“档次之差”。对于陕南百姓来说,一个有力而又有效的实干抓手,永远比一个宏大的战略更为迫切。

      政策

      重读陕南中药产业的发展定位

      记者 梁潇

      2011年至2020年,是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稳步提高阶段。基本完成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使陕南的中药优势资源得到充分、科学、合理的开发,建成中国西部药谷。以中药产业、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带,达到相当规模,带动陕南经济全面振兴。2020年,中药产业增加值预期达到300亿元,占陕南GDP比重为20%左右。

      ——2003年,陕西省《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

      在陕南三市重点开展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加快建设生物资源种植和中间体、原料药加工生产基地,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丹参、绞股蓝、山茱萸、黄姜、天麻、党参、西洋参、附子、猪苓、秦艽等我省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构建黄姜、绞股蓝、葛根三大产业链,形成杜仲、天麻、西洋参、山茱萸、盘龙七等五大中成药系列产品,把陕南建成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中药中间体、原料药、中药饮片生产示范基地。

      ——2010年,《陕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年)》

      保护开发中药资源。开展中草药资源普查,设立中草药资源保护区,建设陕西省中草药种质资源库,建立资源监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工作。选育优质高产中药材新品系和新品种,开发优质中药材。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企业,创建知名中药品牌。

      ——2011年,陕西省《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培育和发展我省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西安-杨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承载,在西安高新区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在杨凌示范区建设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在陕南3市建设生物资源种植和中间体、原料药加工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以西安为核心区、杨凌为拓展区、陕南3市为辐射区的分工合理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种植、生产基地。

      ——2012年,陕西省《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意见》

      以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新药研发为驱动,以园区化为承载,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做大化学药,做强中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培育医疗器械和特色健康产业,推进兼并重组,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其中“做强现代中药产业”,2015年中药产业实现产值240亿元,2018年产值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17%,其中10户重点企业新增产值208亿元。

      ——2014年,《陕西省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