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山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山西 > 产业动态 > 正文
  • 晋城市大力扶持发展连翘产业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3-26 14:11:23
  • 核心提示: 连翘是临床上应用极广的清热解毒中药,在山西省晋城市连翘不仅野生资源分布广泛,而且有着传统的人工种植基础和道地优势。近年来,该市制定了连翘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专项发展

       连翘是临床上应用极广的清热解毒中药,在山西省晋城市连翘不仅野生资源分布广泛,而且有着传统的人工种植基础和道地优势。近年来,该市制定了连翘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专项发展扶持办法,计划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连翘种植基地。

        野生资源分布广泛,产销市场初步形成

        连翘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等,属木犀科连翘属落叶灌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甘肃、宁夏、云南等省区。相关调查显示,连翘作为一种适应性极强的药用灌木植物,在山西省晋城市的阳城、沁水、陵川、泽州等县区分布十分广泛,野生资源较为丰富。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境内的野生连翘面积有20余万亩,连翘年总产量447万公斤,目前已建成中药材交易仓储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一定的产销市场和产业规模;计划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连翘种植基地。

        由于连翘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是治疗感冒发热的首选药物,尽管野生连翘分布较多,但是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种植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再加上种植成本低、易生长的特点,可作为推动山区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另外,连翘还可作为绿化、美化的景观植物,特别是在春季开花时节,满山遍野黄色花朵,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为旅游业发展增添一道独特的景观。因此,大规模种植连翘,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外药用市场的需求,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兼得的绿色产业。

        种植效益较高,开发前景广阔

        据业内人士介绍,连翘栽培最佳密度为宜林荒山每亩200株(2米×1.66米),可与其他灌木树种混交栽植,平川地栽植密度为每亩400株,根据资料,在阳坡或半阳坡地段,新条萌发三年连翘单株产量可达0.2公斤,第八年进入盛果期,单株产量可达0.6公斤,每亩荒山初始产量可达40公斤,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量可达120公斤,按近三年连翘(老翘)平均价格15元/公斤计算,初果期每亩每年可收入600元,进入盛果期每亩可收1800元。如果能进行深加工的话,经济效益会倍增。

        据了解,目前连翘除可作为清热解毒中药材入药外,通过深加工还可制成食品及美容养颜化妆品。如其提取物有抗菌、强心、利尿、保护心血管等作用,是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连草解热口服液、银翘解毒冲剂等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食用方面,连翘种子可提取食用油脂,是优良的木本粮油树种,连翘嫩芽还可加工茶叶;连翘的花及未熟的果实,有良好的杀菌、杀螨、养颜护肤作用,目前已作为主要原料用于许多化妆品、日用品的研发和生产中,因此,通过深加工开发更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出台扶持办法,加快基地建设

        为了加快连翘产业基地建设,该市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扶持连翘规模种植业。根据《晋城市连翘发展扶持办法》,扶持对象是市域范围内当年新建的连翘育苗基地和连翘经济林5亩(含5亩)以上的农户、林业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国有林场及民营经济合作组织等,优先扶持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对象。

        凡符合连翘育苗建设标准要求,面积在5亩以上的连翘育苗基地,市里按每亩1000元给予一次性补助;凡符合连翘灌木林建设标准要求,面积在5亩以上的,市里按照验收合格面积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各县(市、区)财政按不少于1:1的标准配套资金给予相应补助。根据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该市连翘种植总面积将达到100万亩,到2020年达到150万亩。通过发展连翘产业,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