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北京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北京 > 产业动态 > 正文
  • 2009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经验交流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1-14 16:28:00
  • 核心提示: 首都中医药的发展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些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首都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层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
          首都中医药的发展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些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首都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层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中医药以疾病治疗为主的服务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出“治未病”的优势;城乡中医药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居民“看病难、看名中医更难”的矛盾还没有较好地解决;抢救性继承工作力度不足,培养的新一代名中医数量太少、成才太慢,致使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所占的比重与拥有的资源优势还不相称,服务与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还有差距、有距离。

      近日出台的《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建好一张网络、实现二个转移、实施三项政策、打造“四大品牌”、抓好五批人才,即: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服务要到达3个100%;实现中医药“服务重心下移、防治关口前移”;制定中医药服务的财政补偿政策、基本医疗保险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倾斜政策、鼓励中药制剂研发和使用3项扶持中医药特色发展的政策;打造首都中医药的“名院、名科、名医、名药”;传承一批高水平的临床人才、培训一批城乡社区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引进一批中医药紧缺人才、培养一批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打造一批在全国中医药界学术领先的领军人才。其中,创新之点如下。

      允许名中医异地执业

      北京在全国率先试行允许公立医院经验丰富、水平高、群众欢迎的名中医师到执业注册地点以外的社区、农村多地点行医。过去医生注册执业地点只能是一个点,今后可以在执业注册地点以外的社区、农村多点行医。目的就是要充分挖掘和释放优质服务资源潜力,鼓励“名医”更贴近百姓、更多为群众服务。

      对公立中医院人员实行全额拨款

      对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基本工资、国家规定范围内津贴今后由财政全额拨款,结束“以药养医”、“以西养中”的现象。为公立中医医院保持公益性,坚持为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提供保障。

      重奖带徒老中医药专家

      首都的国家级和市级老中医药专家有152名,是全国各省市中数量最多的,继承和保留下老中医专家宝贵的学术经验的责任很重。目前这些老中医专家中有19位已经故去,80岁以上的有66名。对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药专家,北京市政府每年拿出四五百万元给予奖励。同时,创新传承方式、提高培养速度、扩大继承队伍,加快抢救性继承工作力度。政府投资建立首都名老中医研究室、工作室,成立首都名医研修院,聘请全国各地名老中医系统讲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定期遴选一批首都优秀中医药人才进室、进院集中学习,加快高水平临床人才的传承培养。建立对学有所成、业绩突出的中医药工作者的表彰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首都国医名师和中青年名中医,鼓励中医药人员努力成才,培养和树立更多群众欢迎的中医“名医”。

      门诊煎药费纳入医保

      医保报销目录增加中医诊疗的项目和中药品种,将门诊煎药费、辨证论治费、处方调剂费、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报销的范围,并积极研究制定对门诊发生的医保起付线以上的针灸治疗费用和列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的传统中药饮片费用在报销比例上的进一步优惠的政策。

      放宽院内制剂使用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药事委员会的备案记录、调剂记录和临床病历,均可以作为处方使用历史的证明资料,依法简化中药制剂申报程序、加快审批;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进社区、进农村,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在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同使用。实施扶持政策的目的就是鼓励中医药服务保持“简、便、验、廉”的特色,减轻群众医药负担,让群众“看得起病”。

      设立中医药科普专项经费

      在制定实施北京市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大力倡导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宣传普及科学的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工作中,重视中医药养生知识和“简、便、廉、验”的中医家庭简易疗法、自我保健技能的传播。市政府将设立中医药科普专项经费,在各种宣传媒体开辟中医药宣传专栏,中医药专家要上电视、上广播、上报纸,中医养生保健常识要“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中医药知识在中小学要“进教材、进课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中医药健康促进指导室,为城乡居民建立中医健康档案,按照人群体质特点、健康状况、年龄层次和季节气候特点,为城乡居民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医疗、膳食、起居、运动、心理等养生保健处方。 

      中医药服务实现3个100%

      为使中医药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城乡、方便可及,北京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服务要到达3个100%,即100%的综合医院和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同时鼓励社会参与,多模式、多层次发展中医药服务。在医保政策等方面鼓励、引导现有大批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承担社区服务职能,在规划用地上支持社会力量在北京五环路以外及新建居住区投资建设大型中医医疗保健康复机构。

      打造首都中医药“四大品牌”

      北京市积极实施首都“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四大品牌,努力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争取利用几年的时间,打造2~3家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和一批老年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骨伤病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品牌医院;建设20个有中医特色和优势、国内领先的中医“名科”;树立一批首都国医名师和中青年名医;发挥首都中药研究和产业优势,以名医验方开发和剂型创新为突破口,创立一批首都中药“名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