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品牌经营 > 正文
  • 爱的丰碑——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荣膺三级甲等中医院纪实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9-04 16:14:00
  • 核心提示:  2009年7月2日,一条期待已久的喜讯传来,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正式荣膺全省县级首家三甲中医院,该院职工50年的梦想和希望得以实现,业界再次把目光对准了这所特色中医院。  太和县中医院从最初的一个门诊所,到上世纪80年

      2009年7月2日,一条期待已久的喜讯传来,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正式荣膺全省县级首家三甲中医院,该院职工50年的梦想和希望得以实现,业界再次把目光对准了这所特色中医院。

      太和县中医院从最初的一个门诊所,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还只有占地4.7亩、固定资产20多万元,发展到现在占地87亩、固定资产17000万元的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许多领导视察后都惊叹“不容易!”。

      2009年4月23日,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视察该院后指出:“一个贫困地区的县级中医院能发展到这种程度,有这么多的病人,特色这么突出,中医文化氛围这么浓,确实很不容易。”

      此刻,就让我们沿着该院的改革发展足迹一起去探索、思考、品味,领略他们的管理之道、特色之路、文化情怀……

      丰碑:与时俱进谋发展

      原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视察该院时说:“太和县中医院自力更生,艰苦建院,非常不容易,这种精神值得大力提倡、继承、发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视察该院时说:“一个县级中医院白手起家,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很难得。”

      看看现在的中医院,很多人很难想到上世纪80年代初,该院医疗用房总面积才1700平方米。那时侯,为打造发展空间,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种种困难,实施了“搬迁医院”战略。全院职工自漆门窗、自安玻璃、自装线路、挖沟修路,建花园、修花带,栽树种草,不到一年时间就建造了一座门诊楼、一座病房楼及附属用房。《安徽日报》头版头条曾发表评论员文章道:“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太和县中医院勤俭建院的做法,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值得大大提倡。”就是凭着这种精神,近30年来,该院先后征地七次,建设了门诊楼、医技楼、制剂楼、血站、老年公寓、现代化的病房大楼等9幢大楼,总面积达62000平方米。

      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在全国中医工作会议上听到李福同院长关于改革的经验介绍后,不禁称赞道:“太和县中医院敢为人先,锐意改革,使一个经济很不发达地区的县级中医院得以快速发展,确实不容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在全国医院改革研讨会上说:“太和县中医院通过改革,把一个基础薄弱的县级中医院办成这样,非常不容易。”

      是的,上世纪80年代初,该院年门诊病人才2.7万人次、出院病人不足0.1万人次,业务收入20来万元,为解决职工的“吃饭”问题,他们顶压力,冒风险,大胆破除旧的用人机制和老的工资分配制度,全面推进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聘用合同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竞争应聘的双向选择激励机制,以贡献量分配,充分体现了德、能、勤、绩、效的原则,打破了“铁饭碗”、“铁职称”、“铁工资”,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动医院超常规发展。

      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莅临该院视察时感叹:“一个县级中医院,能够提供足够的设施、优秀的人员以及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的手段来实施‘爱心工程’,非常不容易,这是一般的综合医院所不能做到的。”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在视察该院时说:“一所中医院如果没有自己的医疗特色,就难以吸纳病人,难以发展。太和县中医院这方面做得很好,中医特色很突出,作为一个县级中医院不容易。”

      中医院最重要的是找准自身定位,根据市场和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弘扬中医药文化,创出自己的医疗特色。太和县中医院注重在专科治疗中发挥中医作用,临床疗效显著,深受病人的欢迎。如中医针灸、推拿科采用针刺、艾灸、推拿、中药布袋热敷、膏药敷贴、刮痧、火罐、中药熏蒸等多种传统疗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快,副作用小的特点;骨伤科运用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药膏外敷,形成浓厚的特色;儿科研制的小儿中药穴位外敷药,分别治疗小儿哮喘、盗汗、口腔炎、腮腺炎、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夜啼等,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痛苦小、家长极易接受等特点。

      心碑:人本管理铸辉煌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三运视察该院时道:“太和县中医院环境很好,技术力量很强,医疗设备很先进,医院文化也很有特色,一个县级中医院做到这样不容易。”

      安徽省中医管理局局长董明培视察该院时曾说:“太和县中医院中医文化很有特色,既注重外在形象,更注重内涵质量,真正把中医文化渗透于各个层面。”

      去过太和县的人都会对这所花园式医院过目难忘。该院不仅环境好,技术精,设备先进,单是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就让人流连忘返。他们很注重突出具有传统特色的外在形象和内部环境。在建筑和装饰中,注重引用中国传统的建筑装修风格来体现古朴典雅,如门诊楼、大门楼等。在内部环境设计上除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就医条件外,还在门诊大厅、病区走廊、院内显要位置,设置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中医名家介绍、经典传说、中药图谱、舌镜等;建立中医文化长廊,宣传专科专病特色、“治未病”知识、中医发展史等,以此来向人民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院内相应位置建起了华佗雕像、石药舂、石药碾、功德碑、名医碑等,使人领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营建起一种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促进了中医药特色的继承和发展。

      卫生部副部长刘谦莅临该院视察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时道:“一个县级中医院能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任务,很不容易。”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广祥在视察该院时说:“太和县中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做得很好,为中医系统争了光。如果全省县级医院都能像你们这样,人民群众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太和县中医院已经在几次突发公共事件中受到锻炼。从“非典”、手足口病、禽流感到甲型H1N1流感等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该院都积极参与,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如在去年的手足口病防治中,该院仅用4个小时就建立了感染病区,设置床位200张;治疗上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优势,中药及早参与,提高了治疗效果,被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指挥部指定为亳州市手足口病防治定点医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派的专家——北京东直门医院刘清泉主任说:“作为一个县级中医院,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就是勇气。中医院中医中药的介入效果非常好,给太和争了光,也给整个中医界争了光。对我们也是一个启示,中医药在传染病学上有很大的空间。”

      阜阳市委书记宋卫平看了该院的展室后道:“中医院发展不容易,中医院人意识超前,敢为人先,善于创新。”

      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武琼宇在视察该院时曾感慨:“太和县中医院的管理,立足于整体社会体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处处为病人着想。不是以赢利为唯一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能做到这些,很不容易。”

      是的,该院在服务病人方面确实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1991年创办了急救中心,在全国率先实行急救“四免”;1993年创办了太和县中医院公共汽车公司,方便到县城就医的农村病人;1996年成立了文工团开展送戏下乡活动,2000年又成立电影放映队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宣传卫生健康知识,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提升医院的信誉度、知名度;2002年投资近千万元建起了全省第一家依托医院的老年公寓;近年来,该院在整治院内环境时始终把患者的需要放在首位。不仅如此,该院还坚持开展“人性化”服务,做到“只要是病人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切实为病人提供院前、院中、院后温馨服务、细节服务、真情服务,深得广大人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口碑:至诚服务竞一流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多年来,太和县中医院流传了很多真情故事。

      73岁的台胞老人张健生,在回乡探亲期间颈椎病发作,在该院治疗半月病愈出院,只花费千余元,他感慨地说:“太和县中医院技术高,服务好,收费低。”

      河南沈丘县付井镇马凤才老人的孙子骨折痊愈后激动地说:“太和县中医院在我们河南都有名气,我孙子骨折当天就给接上骨了,医生护士服务特别好,一天五六次到病房看望,有啥困难他们都帮着想到了。”

      界首王集镇孙楼村病人杨玉堂说:“太和县中医院技术好,设备先进,医生护士待人亲,最主要的是收费低,所以我们老百姓都愿意到这里治病。”

      是的,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低廉的收费,是太和县中医院的制胜法宝。为切实降低医疗费用,他们一是严格药械招标采购,切实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二是严格药品使用管理,严禁医生开“大处方”,做到便宜的药能治好的决不用昂贵的,国产药能解决问题的决不用进口药,能用一种药就决不用多种药,能用中药的决不用西药。三是努力控制门诊人次收费和住院床日收费。2005年,国家发改委领导到该院调研,称赞该院创造了全国同级医院门诊人次收费、住院床日收费、出院者平均费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四个最低”。

      长丰县农民顾友水在太和县某工地打工时不幸被高速旋转的砂轮击中头、面部,昏死过去。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抢救。顾友水转危为安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太和县中医院不仅医术高,而且医德好,不愧为全国示范中医院!”

      颍泉区张奶奶收养一个弃婴张慧,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无钱医治,2004年“胡大一爱心工程”义诊活动期间,该院给他免费做了手术,小张慧逢人便说:“‘爱心工程’救了我,太和县中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始终关注弱势群体,是太和县中医院多年来奉行的一贯宗旨。2000年,他们建立惠民病房,设置病床30张,每天每床只收3元钱,并免费提供水、电、炊具、被褥等用品,每年让利病人达10多万元。自2004年起到目前已连续举行了六届“胡大一爱心工程”大型义诊活动,总减免费用近300万元。实施“大病贫困救助”工程,如对肺动脉高压病人实行免费收治,平均每人减免费用达5000元以上。同时,该院还常年坚持开展下乡义诊活动,为偏远乡村的人民群众送医送药,诊病治病。

      “实实在在的改革,深圳发展的速度,艰苦奋斗的体现,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对该院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全国省级中医看广东,县级中医看太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房书亭也给予高度评价。 

      回首医院走过的路,李福同院长深情地说:“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患者口碑。我们太和县中医院正是通过‘口碑效应’,才使服务半径不断扩大,病源不断增加,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的。全省首家县级‘三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口碑’换来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