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品牌经营 > 正文
  • 学科与专科并重 科研与临床并进——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5-19 09:12:00
  • 核心提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坐落于天津东北部,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对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秉承“承担社会责任、一切服务病人、打造一流学科、培养卓越人才”的宗旨,坚持学科与专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坐落于天津东北部,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对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秉承“承担社会责任、一切服务病人、打造一流学科、培养卓越人才”的宗旨,坚持学科与专科建设并重,科研与临床工作并进。目前,医院有临床科室33个,开展特色中医治疗项目60余项,形成了以中医妇科、呼吸科、心血管科、脑病科、临床药理科为重点、涵盖内、外、妇、儿、急、重、康复等各专业的学科群,医院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人口近200万,病床使用率达96%。

      近5年,医院科研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主持和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及天津市各类基金项目50余项,获科研经费支持逾二千万元。目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等多个专业学会及天津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挂靠在医院,医院还建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天津市卫生局肺科治未病重点研究室、中医药生殖健康重点研究室。教学工作也取得很大进步,目前医院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每年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0余名,接收本科实习生、见习生及留学生400多人。

      妇科 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天津市卫生局首批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基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该学科在不断钻研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不孕症和妇科炎症4个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同行业中达领先水平。承担2007年国家科技部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在评价妊娠期应用中药的安全性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该项目的完成将为妊娠期应用中药复方安全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形成一套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标准化的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科室共有医师14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4名,医师2名,其中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已取得研究生学历的有6人,占科室人员比例的42.9%。  

      呼吸科 在院长孙增涛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设有病房、门诊、重症监护、肺功能及气管镜室。多年来,坚持发挥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特色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上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呼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卫生局重点专科,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科研三级实验室——呼吸功能实验室,天津市卫生局肺科治未病重点研究室,承担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三部)、天津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日常工作。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天津市其他各类基金项目10余项,已获得科技奖励4项,登记科技成果5项,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的主要方向之一。

      呼吸科共有医师12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3名,其中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有研究生学历的5人,占科室人员比例的41.7%。     

      心血管内科 为天津市卫生局重点专科,历经40余年、几代专家、教授的努力,已发展成为拥有独特学术思想和精湛技术队伍的中西医诊疗专科。科室承担着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和前沿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备领先水平,连续6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学习班”继续教育项目。

      心血管科研制的 “心痹通”、 “冠心速效散”、 “复心丸” “降脂软脉灵”、“强心冲剂”、“降压护心煎”、“利尿强心合剂”、“复律合剂、升率合剂”等在临床上均取得很好疗效。

      心内科共有医师22名,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8名,医师3名,其中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现有研究生学历的10人,占科室人员比例的45.5%。  

      脑病科 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天津市教委“重中之重”学科——中医内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天津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07年8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08年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在优势病种的研究中,参与了包括“863”、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多项课题。

      脑病科开放床位170张,设有脑内病区、脑外病区和重症监护病区,同时附设康复科、经颅多普勒和脑电工作室,在中医防治脑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中药联合溶栓药物治疗脑血管病超早期的溶栓疗法,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损伤性脑病的围手术期中药干预,恢复期的针灸、中药、康复、理疗、心理疗法以及后遗症的防治等。在中风病的各期注重中医广义“通”法的综合运用,急性期以祛痰通腑化浊、活血化瘀、疏精通络为主,恢复期以益气活血、温阳通络为主,经多年临床研究还创建了头、体针相结合的“调神通络”针刺法,取得了极佳的临床疗效。

      科室共有医师41名,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15名,医师13名,其中有硕士生导师6名。科室现取得研究生学历的共10人,占科室人员比例的24.4%。  

      糖尿病足科 是天津市唯一的中医糖尿病足重点专病建设单位,建有天津市的糖尿病足检查及治疗室。以博、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在糖尿病足的保肢治疗和伤口愈合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以传统的中医外科理论为本,抓住糖尿病足本身的特点,在病因病机上提出“湿瘀阻络,络虚瘀阻”,将糖尿病足分为肿疡期、脓疡期、溃疡期,创立了“化腐再生”特色中医疗法,研制出具有靶向性去腐的“化腐再生散”。内治主张“扶正祛邪”,外治突出“给邪出路”,发现了“腐化肌生、肌平皮长”是糖尿病足伤口愈合的规律。在汶川地震伤员的震伤伤口治疗工作中得到同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认同。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科室有医师9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3名,其中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科室有研究生学历的1名。  

      临床药理科 主要任务包括中药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研究,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试验,临床试验技术服务等;承担和参与了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药新药关键技术及平台建设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天津市科委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项目等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国内外中药临床评价学术交流,为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参加了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平台建设。

      科室有工作人员7名,正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2名,其中研究生学历4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优秀学术继承人1名,硕士生导师1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