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思考-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世界科学技术 时间:2013-04-28 07:44:00
  • 核心提示: 中医药标准化是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助推器,是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在《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
        中医药标准化是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助推器,是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在《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指导下,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实施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在组织机构建设、标准制修订、标准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技术标准分类研究”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课题组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和深入总结了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中医药标准化建设阶段划分与定位分析、中医药标准研究文献分析、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分析、中医药标准制修订情况分析、中医药标准化计划项目情况分析以及“十二五”中医文献研究建设经费需求专题研究等,并在专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科学系统的提出了下一阶段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等。
        一、研究方法及内容
      1.文献研究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标和任务,通过文献调查来获得相关资料,从而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当前研究的进展情况,提供基础数据和材料,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问卷调查法
      紧密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将调查问卷设置为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建设主要任务、重点领域等几个部分,并根据需要,在每部分后增设其他意见和建议,被调查人可以填写除调查问卷列举之外的其他意见和建议,确保研究结果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3.深度访谈法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趋势、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是本研究的核心理论,邀请行业权威来规划专业的标准化方案,编制访问提纲及资料说明,再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研究的整体方向,以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有效。
      4.经验总结法
      系统总结前期完成的《“十一五”中医药标准化战略研究》、《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中医药标准基本体系框架和分类规范研究》等研究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提炼中医药标准化战略研究的总体思路与方式方法,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作为指导本研究工作整体开展的总体纲领。
      5.系统科学方法    
      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考虑中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的整体性、相关性、综合性和有效性等问题,发展综合的思维方式,结合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明确和完善研究方法,用于指导各阶段工作的开展。
        二、中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目标
      在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及调研的基础上,以满足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原则,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发展的思路和方向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到2015年,建立适应中医药创新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和高效的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提高现有中医药标准的质量,确保中医药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健全标准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和中医药标准化条件建设,为中医药行业管理、医疗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提供高质量的标准支撑,确保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掌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积极参与国际传统医药标准化活动,引领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全面促进中医药国际化。
        三、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中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围绕目标,针对当前中医药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战略任务,主要包括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理论与方法学研究,重点开展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建立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标准的运行机制,大力促进成果转化;重视包括各类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通则,临床诊疗指南与评价标准和服务管理标准等重点领域的中医药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大中医药标准的实施力度和动态管理水平,努力提高中医药标准的质量与应用水平;重点加强中医药标准化组织管理体系和条件建设,开展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和应用推广基地单位遴选和建设工作,落实各中医药标准技术委员会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目标等。
        1.深化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理论和方法学研究
        (1)中医药标准化管理模式与方法学研究。
        明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职能部门在标准化中的定位和分工,寻找解决标准制修订和管理的分类统筹规划、质量控制与经费安排等归口问题的方法与可行性分析。研究解决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主体的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动态管理模式与方法,探索建立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与方法等,使中医药标准管理体系能正常运转和真正发挥有效的管理作用。
        (2)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估方法和标准研究。
        在把握中医药研究成果分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研究成果用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来评定,设计科研成果转化标准申请表及计量评定软件系统,以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为对象,开展评估模型的设计和验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将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制修订的项目建议书,供有关部门作为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立项依据。
        (3)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与技术策略研究。
        明确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国际标准化的掌控能力。确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技术策略,设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系统工程方案和国际标准化高级人才培养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等,以尽快扭转我们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被动局面。  
        (4)民族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蒙医、藏医、维吾尔医、傣医、壮医等一批有独立理论和临床体系的民族医药事业均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和引导,发展快速,“十一五”期间开始的民族医药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了其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组织开展民族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其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我国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发展。
        2.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
        在中医药标准化体系中,包括基本(标准)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部分[2],其中支撑体系是标准推行和标准化建设的保障,在进一步深化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强化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是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需要和重大举措。
        (1)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国家中医药标准化管理的主体,并接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技术指导;内设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并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负责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并聘请行业内的相关专家组成中医药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工作的顾问,负责行业标准化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依照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管理各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其开展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其他相关标准化活动;形成关系清晰,分工明确的3层结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系,其中各专业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管理组织,负责各专业领域的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及标准实施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建立健全其技术管理体制,落实其组织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任务,保证各委员会的工作正常开展是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加快中医药标准化的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推动建立中医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调互补的标准体系。全面实施从标准计划立项到标准发布以及实施等整个过程的动态管理和责任制,建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完善中医药标准技术组织管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良性循环,加快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中医药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为技术管理核心、中医药机构为主体竞争承担的技术标准制修订运行机制。鼓励学术和技术水平先进的中医药机构承担更多的标准起草工作,全面提升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水平和标准质量水平。
        (2)完善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实际,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规范中医药标准制定、实施、监督等活动,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程序的规范、严谨、高效。在已有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国家中医药标准化成果奖励管理办法》、《国家中医药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章程)》、《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与应用推广基地管理办法》、《中医药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条例》、《国家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管理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
        (3)设立研究中心,搭建标准化共性技术平台。
        在全国有条件的相关单位设立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形成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研究网络。各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统一的建设规范和验收标准,各个研究中心按其研究专业方向的标准开展中心的建设工作,同时加强已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机构的组织和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标准化研究机构搭建开放式标准化共性技术工作平台,并给予一定力度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提高他们的贡献度。
        (4)构建应用推广基地网,加强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在全国各省、区遴选有条件的相关单位设立中医药标准应用推广基地,并颁布基地建设和管理标准,根据该标准开展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强基地标准应用推广部门的组织和能力建设,开展标准的应用和标准的验证、监测、评估工作,促进标准的质量和应用水平,积极带动基地所在地区的标准实施应用,国家将给予一定力度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基地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并提高其辐射能力。
        (5)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创新型技术团队。
        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团队建设,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国际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  。鼓励高等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开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积极吸纳对中医药标准化事业有认识、中医药专业知识掌握较好的人才进入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中来。继续鼓励项目承担单位以进修方式培养中医药标准化专门人才。大力开展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训,“十二五”期间,继续通过每年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对承担标准化项目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研究和有计划地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有标准化知识又有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充实国家级标准化专家人才库。继续建立不同类型的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培训教材,保障人才培养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制定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各项激励制度和措施,调动行业内外专业人才积极参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6)中医药标准化实施监督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
      构建全国中医药标准化实施监督管理中心,建立健全中心工作机制,有效开展对中医药标准的实施监测和评估反馈工作,努力提高中医药标准的实施水平和效果;应用信息科学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中医药标准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全面开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服务,包括提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动态信息、标准化知识和技术咨询、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立项申请和工作动态、中医药标准检索下载等标准化信息服务。
      3.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
      继续深化《中医药标准体系表》的研究,在指导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依据《中医药标准体系表》所制定的中医药标准目录,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中医药标准体系。特别是根据国家医改和重大专项工作的需要,所亟待制订的相关中医药基础、技术和管理标准,如国家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项目配套的中医药标准。改变以国家财政专项经费为标准制修订研究主渠道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思路,加强与国家科技部门的协调,大力促进科技成果项目直接转化为标准的工作,以提高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的效率和水平。
        4.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管理机构建设
        建议研究和颁布《国家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管理条例》,在各国际组织在我国中医药领域设置分支机构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统一分类,理顺关系和建立统一协调的国际化目标和工作策略,相互支持,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如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药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以保证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任务(WHO、ISO等国际组织的标准制修订)的实施水平。实施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人才战略,建立国际标准化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完成国际标准化高级技术人才队伍构建目标。为开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人才支撑。
        四、结语
        “十二五”是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稳步协调发展和大力提高标准质量和应用水平的5年,也是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调整年”、“质量年”和“应用年”。中医药标准化应以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国际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体系建设。重点强化当前仍然比较薄弱的基础标准和服务管理标准,以及在中医医疗诊疗指南、适宜技术规范、中药材炮制加工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等领域急需的、关键性的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标准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中医药标准实施推广监测组织体系,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和措施,形成信息畅通、高效运行、监测有力的标准实施推广与监测反馈机制,努力提升标准质量和实施效果。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基础条件建设,完善标准化工作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 为标准化建设的系统、科学、完整和高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