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中药产地加工规范化研究进展

  •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饶伟文 周文杰 时间:2012-03-15 10:16:00
  • 核心提示: 中药产地加工是指药材采收后进行挑选、冲洗、粗切、浸漂、蒸煮、发汗、熏烤、干燥等初步加工过程。药材采收后会发生细胞缩水、破裂、变性、酶解、后熟、干燥等变化,通过产地加工不但可以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还可
        中药产地加工是指药材采收后进行挑选、冲洗、粗切、浸漂、蒸煮、发汗、熏烤、干燥等初步加工过程。药材采收后会发生细胞缩水、破裂、变性、酶解、后熟、干燥等变化,通过产地加工不但可以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还可以杀青灭活、减毒、干燥,提高药材质量,利于包装、运输、储存等。在我国常用的中药材中,需要进行初加工者约占70%。目前,由初加工环节引发中药饮片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因此,中药材的质量高低,除了受到其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外,与产地加工方法是否适当也有很大的关系,开展中药产地加工规范化的研究是保障中药质量的源头环节。为了总结经验,促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深入推广实施,笔者对近lO年来国内有关中药产地加工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
    1  加工方法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1.1拣、洗
        拣、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传统的加工方法有挑选、冲洗、去皮、去芦头、去须根等。研究发现,桔梗的须根、外皮及芦头中的桔梗皂苷D含量均明显高于主根,浙贝母的生物碱含量以鳞叶外皮、花蕾为最高,芍药属植物中芍药苷含量大部分集中在根皮,传统的丢皮加工并不合理。又如“刮丹皮”的产地加工方法是“抽筋刮皮”,即趁鲜刮掉外表皮,抽出木质部。实验表明,木质心有效成分含量低,抽去木质部利于提高牡丹皮质量,减少干燥时间,但牡丹根外表皮是醇溶性浸出物和丹皮酚含量最高的部位,刮去外表皮,则降低了牡丹皮质量。传统经验认为丹参采收“忌水洗”,如果丹参采收后立即水洗并趁鲜切制,不仅费水费时、流失水溶性色素等成分,而且由于含水多,鲜切断面呈铁锈色,干燥后呈黑紫色。研究表明,丹参采集后,先晾晒使其失水20%~30%,堆积发汗,风干至失水40%~50%,剪掉根头、残茎,过筛,风选,切厚片,80℃烘干或风干,可避免水洗造成的成分流失,饮片外观紫红色,原儿茶醛含量高。
    1.2硫磺熏蒸
        中药材生产加工时,有的品种因难以干燥而变质,有的收获时遇阴雨天气而大量腐烂。采用硫黄熏蒸中药材有很好的防腐烂、促干燥作用,并具漂白作用,使成品色泽美观,但长时间的硫磺熏制会影响药材的性、味。硫熏后多呈咸、涩、酸味,药材自身的香气和味道减弱,有的质地呈皱缩干枯状,且其残留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湖北贝母的药用部位是鳞茎,其鲜品不易干燥,失水缓慢,遇高温时,所含淀粉糊化,部分变成黄色或棕色“油子”,成品外观欠佳。用硫熏后干燥,则鳞茎表面光洁、断面雪白,但具硫臭,味咸、涩。化学分析表明其总生物碱含量略有降低,皂苷含量下降明显,并含二氧化硫。白芷为根类药材,富含淀粉,在采收后的干燥过程中常常发生腐烂,严重时腐烂率达30%以上,甚至全部腐烂。因此,产区广泛采用硫熏防烂技术。但有报道,硫熏后的白芷香豆素类总含量下降了60%左右。张氏等测定结果表明,在白芷被熏透前的9 h,随着硫熏时问的延长,香豆素类含量急剧下降;硫熏9 h后,香豆素类含量下降了73.5%,其中,氧化前胡素下降了91%,欧前胡素下降了56.3%,异欧前胡素下降了30.7%。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yo fnrfara L.)的干燥花蕾。长期以来,产地加工均采取无烟炭火直接炕干法,每年因霉变、腐烂而造成的损失高达l5%,成品优质率不足20%。为此,张氏等分别采取直接硫熏、水洗硫熏、蒸透、水洗等方法处理,然后进行炕干、阴干、晒干和堆放试验。结果表明,鲜冬花直接用硫磺熏无腐烂、霉变现象,成品优质率提高到100%。但硫熏干燥对款冬花有效成分有无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金银花产地加工普遍采用硫熏法。硫熏后晒干的成品颜色美丽而稳定,但金银花的特殊清香气减弱,并带硫臭,其味涩、咸、微酸;曝晒至干的成品具浓郁的特殊清香,味淡、微苦,但颜色逐渐变晦暗。熊氏等对金银花不同干燥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研究发现,硫熏法加工的样品色谱图较其他几种干燥方法出现了许多新的色谱峰,提示硫熏法可能会导致金银花样品中成分的改变。
    1.3灭活
        对于植物来源的中药材,采收后如果不及时干燥,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其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发生酶解等变化;含黏液质、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而采取蒸、煮或烫等处理,可以杀死植物细胞、使酶灭活、杀死微生物和害虫,加快药材的干燥和提高质量。
        宋氏等以新鲜黄芩为材料,分别采用冷浸法、蒸法和煮法3种方法加工,并用HPLC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冷浸法因没有破坏酶的活性,在干燥的过程中苷类被水解氧化黄芩苷含量下降,所得切片表面有明显的绿色斑点;蒸法和煮法既可以软化切片,又可以破坏酶的活性。建议煮法以等体积水、加热lo min,蒸法时间为20 min,干燥温度以80℃为宜。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n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花蕾,其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分子结构中具邻位酚羟基,易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缩合成高分子有色物质。升高温度使多酚氧化酶快速变性,可保护绿原酸;但绿原酸自身的热稳定性较差,温度过高也会分解损失。熊氏等报道,采用杀青烘干技术可使鲜金银花在短时间内快速升温,多酚氧化酶迅速失活,成品中绿原酸含量较高。赵氏等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对栀子化学成分的影响,发现采取蒸后干燥和微波干燥对栀子苷的保存效果较好,其含量比100℃直接烘干品高,可能
    与这两种加工方法的杀酶保苷作用有关。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通常是采挖后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袁氏等探讨了天麻加工炮制过程中天麻素的动态变化规律。将新鲜天麻样品切碎,分别以冷冻干燥、煮制、蒸制和烘烤等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用HPLC测定含量。结果表明,新鲜和冻干天麻中的天麻素含量极低,经炮制加工后,天麻素的含量显著增加。煮制法和蒸制法能显著提高天麻素的含量,ll5℃蒸制l h样品的天麻素含量是鲜天麻含量的6倍。可以认为,天麻药材中的天麻素主要是在采收后的初加工过程中由前体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醇葡萄糖苷发生降解反应形成的。
    1.4干燥    。
        传统的药材加工干燥方法有阴干、晾干、晒干、烘干等,现代的干燥技术则有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等。不同干燥方法的加热方式、温度和时间不同,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也不同。青蒿(Artemisia alTlTUa L.)采收后,其青蒿素含量以直接晒干品居首(1.00%),阴干为其次(0.81%),烘干品最低(0.59%);通过比较不同干燥品泽兰(Lycopuslucidus Turcz.Va/'.hirtus Regel)挥发油的含量,表明阴干药材外观品质好,挥发油含量最高(2.t8%),其次为晒干(1.86%),52℃鼓风烘干品最低(1.11%);测定4种方式干燥的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中小檗碱的含量,表明60℃烘干及薄纸遮盖后晒干的药材外观、色泽和内在质量均优,其小檗碱含量烘干品为5.73%,遮盖薄纸后再晒干者为5.78%;阳光直射晒干和微火炒干的药材外观颜色明显变深,小檗碱含量分别为5.50%矛n 5.60%。。
        彭氏研究了6种干燥技术对大白期金银花花蕾外观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蒸后烘干和冷冻干燥所获得的金银花外观品质好;蒸后烘干品中绿原酸、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微波干燥法,而烘干样品中含量最低;而对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影响和对药用成分的影响不同。只有晒干的金银花挥发油中检测出了9,19一环化羊毛甾烯醇,而微波干燥的样品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挥发油中y 5谷甾烯3醇、5,2豆甾二烯一3一醇、菜籽甾醇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方法。因此,蒸后烘干和微波干燥技术为规模化干燥加工金银花的最佳方法。王氏等测定了不同加工方法对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熏为3.69%,蒸干为5.21%,阴干为0.9%,热风干燥脱水为5.93%。
        时氏等在白头翁采集后,选用晒干、烘干(50℃)、105℃杀青后烘干、沸水杀青后烘干、放置2 d后烘干等5种干燥处理,采用HPLC测定其中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烘干对白头翁活性成分的保留大于晒干,l05℃杀青后50℃干燥的药材白头翁皂苷含量最高,认为本法有“杀酶保苷”的优越性;沸水煮后再烘干反不如直接烘干,可能是皂苷在沸水中易溶出而损失;采集后放置2 d再干燥,其活性成分则大量丧失。
    张氏等研究了室内阴干、户外风干、不同温度烘干和硫磺熏干等不同干燥方法及不同烘干温度对白芷外观性状和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芷室内阴干和户外风干耗时较长,硫磺熏干白芷耗时较短,外观洁白,性状较好,但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都较前两者显著降低;35℃烘干白芷时间较短,白芷根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高,而70℃烘干和105℃烘干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显著降低,认为用35℃烘干是白芷干燥的适宜方法。
        卢氏等利用HPLC测定了不同干燥温度和时间处理的罗汉果中罗汉果苷V的含量,表明冷冻干燥者最高,96℃干燥者最低。李氏等利用微波干燥和炮制新鲜何首乌,炮制品的失水率达到50%左右,样品呈疏松多孑L状,且二苯乙烯苷含量高。赵氏等。研究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对金樱子中多糖含量有着明显的影响。烘干比晒干对金樱子果实中多糖含量的影响小,其原因可能是晒干所需时间太长,部分多糖被氧化的缘故;但烘干温度升高,金樱子中多糖含量呈现递减趋势,以40℃烘干的效果较为理想。
        黄氏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表明,晒干、烘干、蒸干3种方法对野菊花中蒙花苷和木犀草素含量的影响不大。
    1.5发汗
        部分根类、根茎类、皮类和全草类药材,在采收后的干燥过程要进行“发汗”处理。即将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密闭堆积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向外蒸发,并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尤如人出汗,故称为“发汗”。它能使药材内外干燥一致,防止药材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结壳现象;促使挥发油渗出或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药材干燥后更显得油润、光泽,或者香气更浓烈。常进行发汗处理的药材有茯苓、白芍、玄参、丹参、续断、板蓝根、大黄、黄芪、厚朴、杜仲、肉桂、薄荷、鹿衔草等。如玄参采挖曝晒至半干后,需堆闷3~4 d发汗,反复曝晒至八九成干,再堆闷至内心发黑油润,晒干,才能具有质地坚实、断面黑色、微有光泽的性状;丹参的产地加工也要经过汗,断面才能呈褐色并可见到放射状纹理;续断在秋季采挖后,先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鹿衔草采挖后晒至叶变软时,也要堆放使叶片变紫褐色后再晒干。刘氏对厚朴产地加工进行研究,发现“发汗”的厚朴呈筒状,内皮平滑,呈紫红色或深紫色,具细纵条纹,油润,划之有油痕,香气浓烈;未发汗的内皮灰白色,刻划无油痕,柴性强,无香气。杨氏等采用HPLC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结果表明,发汗能使酚类成分含量大幅提高、浸出物显著增加。
    2加工方法的创新研究
    2.1机械化
        长期以来,中药材多是以零星分散的方式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因此,产地加工大多也是手工操作为主。随着引种栽培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新的产地加工方法、技术和机械也逐步得到应用。如山茱萸采收后手工去核劳动强度大、加工速度慢,在其主产地已有人发明专门的去核机。其他如筛药机、洗药机、切片机、烘干机、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等机械设备也逐步用于药材的产地加工。
        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Ze Lindl.)等同属多种植物的茎,传统的产地加工方法是在炭火上用双手一棵棵地边烤边扭曲,逐渐形成螺旋状的干燥小圆柱体,称为“枫斗”,既美观又易于贮藏和成分煎出。但是,手工加工方法费时费力。陈氏等设计用机械的方法将其截切成3~4cm的小段,(80±5)℃烘干,并在投料前将干燥的短段用压轧机压扁,使其角质层撕裂,利于成分的煎出。对2种加工品进行多糖的含量测定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用机械加工方法可以代替传统加工方法。
    2.2加工与炮制一体化
        一直以来,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均作为两个独立环节进行。其实,许多药材的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都包含了净选、切制、干燥等工序。由于这两个环节完全分离,多数药材经历了二次重复的水处理和热处理,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也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降低质量。为此,研究人员将新鲜的白芍、牛蒡子等多种中药直接加工炮制成饮片取得良好效果;在山东黄芩、牡丹皮、丹参的产地,比较了鲜药材一次加工成饮片与先晒干药材再软化切片,表明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可大大缩短时间、能耗和内在成分的流失,外观和内在质量均优,并能加快饮片上市时间,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李氏等对浙贝母传统加工法、硫磺薰蒸法、生品直接切片等做了分析,表明生切片晒干折干率高,’贝母素甲、乙总量亦高,S02残留最少。由于中药材大多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位,就地采收,趁新鲜,Ohm,所得饮片商品档次高,省工省时省能耗,还可以搞综合利用提高效益。因此,杨氏等提出在中药材产地建立中药饮片厂、实现加工炮制一体化的建议。
    3小结
        产地加工是中药材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其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也是直接影响到道地药材体系的形成、保持与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中药产地加工的科学规范化是实施GAP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近十几年来,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已取得快速发展,但作为中药质量的源头环节,产地加工方法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经验阶段。更有甚者,一些药农急功近利,该蒸煮的仅仅生晒该“发汗”的仅堆积庭院任凭风吹雨淋,使药材的有效成分损失殆尽。中药材种类繁多,加工方法各地不一,对药材质量的影响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大研究推广力度,才能实现从源头控制中药质量。笔者认为,尽管迄今我国中药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已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今后的研究仍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利用现代科技对传统加工方法和经验进行研究,如大黄、何首乌的加工忌铁器,青蒿、薄荷防曝晒,厚朴的“发汗”加工等。对只注重药材和饮片的外观性状等而采用的刮皮染色、石灰脱水、双氧水漂白等,已证明会导致有效成分的破坏和损失的应予淘汰;而用硫黄熏蒸中药材,确有很好的防腐烂、促干燥、保颜色等优点,但应加强研究,规范工艺,在确保药材内在质量不变、二氧化硫残留限度合格的前提下使用。同时还应积极寻找替代方法。②开展现代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的研究,如将远红外、微波、超声波、真空干燥等技术用于中药加工炮制,并研制专用的加工和炮制设备,对减低能耗、提高质量应是大有可为的。③加快中药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的研究。随着我国GAP和中药饮片生产规范化(GMP)的推行,中药产业化的发展给产地加工和炮制提供了一体化的平台。中药材在产地趁鲜加工成饮片不仅可以避免药材二次加工造成的有效成分损耗和资源浪费,又减少了药材储存、运输等中间环节,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使饮片可迅速进入中药市场,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一举多得,应加速推行。④重视毒性药材的加工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药材加工炮制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减毒增效,目前市场流通的制川乌、制草乌、附片等普遍存在炮制不足或炮制太过的问题,严重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应优先开展加工炮制规范化研究。⑤研究产地加工过程对外来有害物质含量的影响,如农残、重金属、二氧化硫、工业染料、色素等的限量测定和标准制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