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论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3)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当我们知道了中医从哪里来,就可以讨论今后到哪里去。 3.1 秉承血脉—回到自身理论的源头 中医理论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是在实践基础上生命的体验与直觉的统一。就是体验、领悟、心领神会、思辩、格物致
    当我们知道了中医从哪里来,就可以讨论今后到哪里去。 3.1 秉承血脉—回到自身理论的源头 中医理论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是在实践基础上生命的体验与直觉的统一。就是体验、领悟、心领神会、思辩、格物致知。经络是什么?经络是如何发现的?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用了13个字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这是中医对生命现象认识的最好诠释。实际上中医学的藏象、经络气血都是思维模型,而后世医家的理论创造与发挥,其主体也是思维模型。如张元素的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药物归经学说与引经报使说,李东垣的阴火说,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气血痰郁四伤学说,孙一奎的命门肾间动气说及宗气、营气、卫气的气化说,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说等等,这些理论都是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对生命的体验加上直觉顿悟而获得。我们要回归、创造的就是这样的理论形态用得上的理论成果。 我们经常讲要符合中医学发展的内在规律,这就是内在规律,当前重要的问题是要回到理论的源头上来,要回到理论思维上来,集中精力在丰富自身的理论学术内涵上下功夫。这几十年我们在连续不断地找实质,找气的实质、找藏象的实质、找经络实质、找证的实质。国家经络研究攀登计划进行之久,花费之巨,投入之众,不知找到了什么?现在不少课题设计仍在以实证的方法去证实中医的理论模型,仍在以实验手段寻找中医这样那样的确切物质。小时候唱儿歌:“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找是对的,但在思路方法上要与中医学有对应,有血肉联系。 中医理论是直接为临床服务的,这是中医理论研究的起点与归宿。我在《中医基础理论及其学科发展论纲》一文中,谈到中医理论研究有两个价值取向:一是必须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二是必须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应用价值,即以服务于临床,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 我们在开展中医体质理论长达近30年的研究中,在临床方面,进行了体质类型与易罹病症关联研究,发现多种疾病与某种体质的关联性(如痰湿体质与中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相关)。通过中药改善体质的研究,提出“体质可调论”,通过制定相关处方,开展改善痰湿体质和治疗小鼠I型超敏反应的研究,揭示了中药干预对体质状态的改善作用。提出了“体质三级预防”理论,即依据不同体质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尽早治愈疾病、恢复功能、促进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调整体质实现国民健康素质,防治亚健康状态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通过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哮喘与过敏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相关研究,表明过敏反应发生的关键是体质因素,改变了长期以来医学界认为过敏疾病的重要环节是过敏源的观点。 中医体质学的创立与研究,深化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对基础理论及临床医学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使病与证在人体的交叉关系上得到阐明,推动了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与方药干预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 “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的提出,明确了体质、疾病、证候三者的关系,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提高了中医临床治疗水平,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与优势。中医体质学促进了医学研究对象从人的 “病”到病的“人”的转变。 3.2 不要忘记自己是谁—把握中医学的主体性 中医学在面临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中,要始终保持祖先的基因和特质,切不要忘记“我们自己是谁”?要牢固地确立这样的信念:我们理论思维特质所形成的个性就是我们的理论价值,就是我们应对的思想武器!要认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在发展模式、目标、任务上始终体现自身特色,这才具有普遍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始终抓住自己的主体,形成宏大气象。如果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失去优秀传统,失去标志性的特质,不仅不能保存自己,反而会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 要保持自身学术的主体性就有一个面对各种思想方法如何选择的问题,如何吸取的问题,几十年来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中医,手段与目的倒置,事与愿违。其结果是轰动效应此伏彼起,却很少有中医学术内在资源存量的递进与积累。有的把中医当块布,想怎么剪就怎么剪,做出来的衣服,既不是中装,也不是西装,弄得面目全非。有的给中医学引进了许多概念,注释他人的思想,推介他人的观点,几乎忘了自我。 古往今来,出于自身独特的生存状态,人们总是力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把握自己与世界对话的关系,进而从根本上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价值,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在世界中的命运问题。确立了主体性,就能引导中医学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规定中医学的理论性质。 3.3 不要忘了老祖宗—还要下大力气继承 日本的安倍能成,对康德的哲学思想曾有这样一段描述:“康德是一个蓄水池,前两千年的水都流进了这个池中,后来的水又都是从这个池中流出去的。”康德如此,中外历史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老子、庄子皆如此,他们的思想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它告诉人们一个真理,优秀的理论不会在漫长的时空隧道中流逝,不会困为其久远而陈迹斑斑,这是因为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进程中需要不断地积累与升华,尤其是理论的蕴育需要长期积淀,所以要向前看,必须先回头看,回顾其学术与文化的源头,继承其学术命脉。 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远自战国秦汉,近至清末民初,垂2000余年历史,积19000余卷宝籍,以其传世之作和宝贵的学术经验而蔚为壮观。面对这广博的学术宝库,我们的继承真的还远远不够。在相当一部分学术群体中,中医原著知之较少,有所大学在进行论文答辩时,请一位学生讲讲张仲景与张景岳的学术思想,该生回答说,张仲景、张景岳是弟兄俩。我在某所大学调研时,有三位五年制的同学,有两位七年制的同学,两位博士,一共七人。问及读过《脾胃论》原著没有?都回答说没有,读过《景岳全书》没有?皆回答说没有,读过《医林改错》没有?皆回答说没有。到东垣的家乡去讲学,有近百人听讲,问读过《脾胃论》没有?只有一个人应答,而问及王好古时,无人应答。在参加一次国家举行的中医主任医师考试评卷中,不少人不知道病机十九条,答不出 “少火”、“壮火”,分不清“左归饮”、“右归饮”,大家掩卷而叹,心痛如焚。现在中医教学原著学时越改越少,临床上开蒲公英、板蓝根、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的比比皆是,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大热者百无一人。有位研究生对我说,三年研究生读下来,完成了一篇实验论文,我都不会看病了。中医学本是全科医学,历来有所成就的医家无不是通晓《内》、《难》,融会寒温及多家学说的通才,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形成某个方面的高峰。我在“博极医源,勤于实践,乃成大医”这篇文章中,对近现代112位名医成才因素进行文献调研与探讨,他们中大多能精通经、史、子、集、释、道、儒、天算、四大经典,旁及名家著作。112名医家仅资料记录的学习书目即多达200多种,形成了“熟谙经典为其本”、“旁及各家为其川”、“精勤不倦为其博”的学术风格。而现在有些理论研究者,只熟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内经》的不熟《伤寒》,教《伤寒》的不熟温病,甚至二级学科内也有知识分割现象。由于知识面偏于狭窄,限制了存量,限制了视野,难以形成理论建树,难以形成理论大师。总之,要不从源头继承起,就出不了理论家,不从经典根上做起,就不可能有大作为。中医学术的新辉煌,人才是关键。中医学人应有相当中医底蕴,如果中医人的自身学养有了问题,比什么都可怕。我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读书温课活动,把继承工作扎实做上去,形成一种传承的内在气象,培植出一定数量的理论家和学术大师。 3.4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本质属性,是传统得以延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历史上任何科学的进步,都是从理论创新开始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学术发展的瓶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某课题组曾对1000余项中医药获奖成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统计发现,其中药物开发、治则研究占50%,藏象研究占2.3%,证的研究3.4%,经络研究占1.9%,理论研究所占比例较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理论创新必须保持与中医基础理论 “质”的融合,即符合其理论思维的特征。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或是在前人已有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上的发展,或是对未知事物、未知领域的新认识,或是对原有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的突破。理论创新有其层次性。基本理论的创新是对规律性认识的高度凝结,是对原先规律性认识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具体理论是对某个方面和提出的理论观点也可以是对基本理论进一步发挥和运用,也可以是对原有理论的修正与完善。 只有创新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中医体质学的理论成果,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拓展深化和诊疗调控产生了重大的整体影响,所建立起来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对原有理论框架产生了新的突破。 自中医体质学说创立以来,在中医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学者们发表有关体质学说的论文、论著达数百篇(部),各地开展了多项体质课题研究,开展了社会调查及体质分类理论模型研究,结合现代生理、生化免疫、遗传学方法手段,使中医体质学研究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际学术界对中医体质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中医体质学说》在日本被多次翻译出版。有关论文论点在海外被研究应用。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等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2004年8月20日,教育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主持召开了“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的鉴定会,鉴定委员一致认为,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体现了科学与人文互补互动,丰富了医学科学内涵,对实施个体化诊疗有显明的贡献度。其所发现的有关体质分类、体质差异等重要科学现象特性与规律,为生命科学提供了新的认识方法和体系。对把握中华民族的体质特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中医体质学在东方文化和中医学的基础上架构出东方生命科学体系,顺应了整个医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在以人为本的“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个体化诊疗”的时代,其作用日益凸显,必将跻身于引领医学发展的先进行列。 3.5 让奇峰突起—再现流派纷呈 历史上中医学术繁荣的时代都是学派纷呈与共存的时代,纵观中国医药学漫长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其间有5个高潮,即秦汉、魏晋、隋唐、金元和明末清初。而金元之际学派纷起,刘河间、张元素倡之于前,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继之于后,前后200年间名医辈出,师承发扬,成为历史上一个群峰突起的时代。即以临床流派而言,又有伤寒派、温热派、经方派、时方派之称,外感温热之中又有通俗伤寒派、温疫派、湿热派、温热派、伏气温热派等等。以地域而言,又有安徽的新安学派,江苏的孟河学派等等。学派纷起,显示了三个景象:一是促进理论的创新和学术大师的涌现。可以说没有张元素之学,就没有脏腑辨证的系统理论,也没有药性理论的完善,脾胃、肾命诸学说也不可能深入发展,补土派、温补派也不可能形成。学派之间的撞击对话是激活理论创新的源头,没有学派思想创造,就会因缺乏共时对话和历时继承而具有丰富性和长久生命力,学术大师以理论建树而对后世医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形成了师承的学术链带效应。张元素之学,先后传于李东垣和王好古。东垣之学传于罗天益。私淑张元素、李东垣的有薛立斋、张介宾、李中梓诸家。赵献可又私淑薛立斋。张元素之学由此相传,逐渐形成一个由脏腑辨证论治为始,逐步深入发展着重脾胃、肾命的辨证学派。三是推动整个中医学术发展。这些学派所提出的学说与主张显示了学术的个性,而学派的相互争鸣形成了中国医学的生动局面。没有这些学派的涌现,就没有今天中医学的丰富多彩,也就没有今天中医学的灿烂辉煌。 今天的中医学术界似乎多偏重于学术的共性,而缺少学术的个性。理论界的一个重要欠缺是流派与学派的稀少,似乎被笼罩在“辨证论治”一个声音之中。必须突破大一统的格局,促进学术的个性发展,弘扬学术的个性旗帜,形成学术的冲击力,出大师,出学说,出流派,显示波光潋滟的万千气象。在我们身边有些景象值得警示。京剧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艺术,在短短的200年中,经历了流派蕴育、发展繁荣和停滞时期,50年前处于繁荣时期的流派,梅派、程派、马派、袁派、谭派光彩夺目,而近几十年来虽然传人有之,但流派创新处于零点,当年流派宗师亦不多见,终渐濡滞。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时代呼唤中医学术的繁荣,时代呼唤新学派的形成。 对中医药形成发展规律和理论特质的提示,是中医学科学研究的前提,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所以加深对中医药理论渊源特质的了解,对中医学的未来走向有着根本上的意义。 中医理论虽具有东方科学文化特质的优势,但仍存在着许多自身的局限与不足,中医理论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形成开放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使之随着实践与时代变化,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与更新,赋予新的内涵,不断获得新的提升和活力。在当代多态文化、多元文化的世界语境中,我们必须以 “和而不同”的态度,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处理好民族性和世界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关系,广泛吸纳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和先进成果为我们所用,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们要对中医学进行现代表述与世界建立新的联系方式。中医理论产生于古代,虽其博大精深,但因其古奥使人难以理解接受,产生了隔膜,影响其传播。当今之务,需要从原生态的感知模式和经学方式中转换成新的理论表现形态,把中医学中特有的东西,用现代语言更明确地表达出来,使之便于普及与交流,变成普遍的信息与共识,与现实世界建立起新的沟通联系,将中医学根植于大众之中,使中医学在广阔的天地中繁荣发展。 时代重新发现了中医,科学在重新认识中医,文化在重新侧目于中医,我们华夏学人、中医学人都应以戛戛独造的胆识与真血性、真情怀,开辟出中医学的新境界,为我们这个民族,为我们这个世界,为我们人类的健康,闪耀东方智慧学术魅力和光彩!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