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产业动态 > 正文
  • 科技创新推进“治未病”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淑军 时间:2013-05-08 14:36:00
  • 核心提示:  日前,《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印发(见本报5月2日第3版),明确了“治未病”服务的科技创新路线图,描绘了“治未病”理论和技术路线的框架,意味着今后推进中医“治未病&rd

      日前,《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印发(见本报5月2日第3版),明确了“治未病”服务的科技创新路线图,描绘了“治未病”理论和技术路线的框架,意味着今后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将有坚实的科技支撑。

      进入21世纪,医学目的正由治疗疾病向维护健康转变,发挥源自中医学经典理论的“治未病”优势,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不仅符合医学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医药学极具竞争力的优势领域。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治未病”工作,《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2008年1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对中医“治未病”服务日益强烈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这表现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还不完善,技术方法还没得到科学的筛选与集成,标准规范和评价方法有待建立等方面,制约了“治未病”的深入持续推进。

      此次《纲要》的印发适应时代要求,将极大推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体系完善,推动中医“治未病”学术和产业进步,全面夯实中医“治未病”工作基础,意义重大而深远。每位中医人应当摒弃“重医疗轻预防”的误区,肩负起推进“治未病”的责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适应深化医改的需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