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产业动态 > 正文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药诊治近况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王敏,罗爱鄂,刘晓娟(荆州市中医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因素。本病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对优生优育、提高妇女保健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已受到广泛重视。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与其他原因
    王敏,罗爱鄂,刘晓娟 (荆州市中医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因素。本病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对优生优育、提高妇女保健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已受到广泛重视。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孕相比较,具有治疗难度大、疗效不满意,或治疗费用高、成功率低等特点。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近年来临床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中医学无“输卵管阻塞”病名,但有不孕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癥瘕”、“无子”、“断续”、“绝嗣”等范畴。其病因一是情志所伤;二是热毒、湿浊之邪侵及胞宫、胞脉;三是人流术、刮宫术直接损伤胞宫、胞脉;四是经期、产后摄生不慎,寒邪乘虚而入直客胞中所致“’。临床分析可为气滞血瘀、 寒湿瘀滞、湿热瘀阻、气虚血瘀、肝郁血滞、瘀血内阻、湿瘀互结、痰瘀互结等El-4]。其发病机制均与瘀滞有关。瘀血阻滞 胞宫、胞脉,气血运行不畅,胞脉闭塞,两精难以结合,胎孕不能。 2 治疗方法 2.1 内治法 2.1.1 分型辨治 赵氏将本病分为3型:肝郁血滞型方选 四逆散加丹参、炮山甲;瘀血内阻型方选瓜萎根散加减:瘀湿互结型方选桂枝茯苓丸加水蛭、白芥子、皂角刺。赵氏将本病分为4型,采用基本方(丹参、赤芍、鸡血藤、路路通、炮山甲、连翘、乌药、续断、杜仲)分型加味用药:气滞血瘀者加柴胡、郁金;寒湿瘀滞者加小茴香、肉桂;湿热瘀阻者加败酱草、黄柏;气虚血瘀者加生黄芪。治疗40例,痊愈30例,妊娠23例,有效率92.5%。 2.1.2 专病专方 潘氏L5’用归甲疏通煎治疗124例患者,输卵 管通畅者达96.72%。经1年随访,受孕者106例。李氏用通管毓麟丸治疗67例,妊娠32例,孕后4—8个月随访,无1例宮外孕发生。王氏用通任种子汤加味治疗71例,以治疗后怀孕 至足月分娩者为痊愈,结果痊愈52例。买氏用血府逐瘀汤加 减治疗34例,以治疗后受孕或输卵管通畅者为痊愈,治疗1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痊愈12例,2个疗程痊愈18例,总有效率88.3%。 2.2 外治法 2.2.1 保留灌肠 叶氏”’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物为主(蒲 公英、丹参、鱼腥草等)连续保留灌肠15d治疗165例.总受孕率达79%。高氏以自拟抗炎通管汤煎取液,睡前保留灌肠,并配合理疗治疗62例,痊愈45例,好转10例,无效7例。 2.2.2 官腔注射 索氏用鱼腥草注射液10 mL加生理盐水10 mL在150 mmHg压力下向宮腔注射,于月经干净第2天开始, 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l一3个疗程,共治疗210 例。200例于1年内怀孕,治愈率95.52%。刘氏用灯盏细辛 注射液20mL于经净后向宫腔内注药,隔日1次,每月经周期可 行2—3次,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2例,治疗时间2个疗程最长7个疗程,结果14例输卵管再通,再通率43%,4例妊娠。 2.2.3 中药外敷 申氏用化塞通络膏外贴子宮穴,左右各 1个,每穴每周1帖,连用4周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治疗182 例,用药1个疗程治愈23例,2个疗程治愈57例,3个疗程治愈 8l例,显效13例,无效8例. 2.2.4 中药离子导入 崔氏采用药物离子导入(白花蛇舌草、当归各10 g,乳香、没药、桂枝、红花、香附、赤芍、皂角刺各10 g,血竭5 g,花椒8 g,败酱草、蒲公英各30 g)治疗.患者于月经干净后3 d开始,于一侧少腹部及对应臀部各置一药垫,分别浸入药液约20 mL,定时30 min,对侧同,每日1次,每月连续治疗10d2个月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共治疗200例,痊愈156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95.50%,受孕128例。 3 综合疗法 3.1 中药口服加外敷 杨氏采用加味少腹逐瘀汤于月经第5天开始连服20 d,经期停用,同时用外敷方(内服方剂量加倍并加冰片0.5 g,共研细末)。蒸热敷于下腹部,治疗300例,治愈率78.7%。 3.2 中药口服加灌肠 宋氏采用内服方(血竭、甘草各5 g,当归、炮山甲、郁金、路路通、香附、牡丹皮、茺蔚子各10 g,红花6 g,红藤、败酱草各20 g)于经净后开始口服,连服14剂,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当归、丹参、三棱、莪术、路路通各20 g,赤芍、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各30 g),连用10 d,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u8例,结果3个疗程治愈率61.0%。3.3 中药口服、外敷加灌肠 常氏采用自拟调经通脉促孕汤口服,同时保留灌肠(丹 参、赤芍、透骨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三棱、莪术各30 g),中药(透骨草50 g,王不留行100 g,威灵仙一50 g,肉桂60 g,白芷30 g,大黄20 g,乳香、没药各30 g)外敷于下腹部及两侧输卵管对应的体表位置,治疗60例,受孕率为70%。 3.4 中药口服加脉冲理疗 马氏采用消炎汤口服并随证加减,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配合脉沖理疗,取穴一组:子宫、三阴交,二组:水道、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使用,中流量lo一30 mA,每日1次,每次30 min,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以妊娠为痊愈,未妊娠而输卵管已通者为有效。治疗80例,痊愈58例,有效12例,有效率87.5%. 3.5 中药周期疗法 赵氏根据月经周期的4个阶段采用四步七法治疗。①行经期:口服清宫口服液.②经后期:采用鱼腥草注射液子宫穴穴位注射、频谱照射、阴道超导、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应用,每日1次,共10 d,治疗2个月;第3个月待月经干净后3—7 d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行宫腔治疗,若宮腔粘连,先行宫腔分离术,再推注药物,隔日1次,共2次。⑧经间期:女士孕育宝口服。④经前期,以求病丸口服,消瘀液120 mL保留灌肠。结果治疗340例,妊娠248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3.24%。 3.6 中药治疗加宫腔注射 彭氏采用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配合宫腔注射治疗203例,治愈179例。妊娠108例.口服方以活血清热法为主,灌肠方用口服方水煎浓缩至100 mL,宫腔注药用丹参、鱼腥草、莪术注射液加а一糜蛋白酶、生理盐水,保留药液在宫腔内15 min,并设对照组62例。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7 中药结合介入再通术治疗 严氏用活血化瘀中药口服,于月经干净后开始,连服14剂为1个疗程:配合双柏水蜜膏热敷患部;并用20%复方毛冬青液湿热保留灌肠,经期停用,于经净后3 d开始,每月连用14 d为1个疗程。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是采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导丝导管疏通术和中西药灌注,于月经干净后3—7 d施术;在X线监视下,经宫颈直接将导管在导丝配合下插入输卵管开口处,撒出导丝,注入少量造影剂表明输卵管已复通后,再经导管注药,如未通畅,则予以导管导丝扩通术;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并密切观察有无阴道流血、腹痛等情况;术后行宮腔通液2—3次,第2个月经周期开始择期同房。治疗46例,治愈18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1%,介入插管成功率100%,再通成功率97.8%。 3.8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李氏L2”治疗141例患者,治疗组96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养血通脉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服方与对照组相同,并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灌肠后再用中药酊剂湿纱布敷在输卵管体表投影位置,微波距皮肤2 cm处照射,并在月经干净3 d后,采用鱼腥草注射液50 mL加地塞米松5 mg行宮腔灌注。结果治疗组治愈69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92.7l%;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7.7%。两组有显著差异(/<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一中药治疗有明显优势。李氏对8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再通后灌注抗炎抗粘连药物,术后随机分组。对照组口服抗生素4—6 d,中西药治疗组除口服抗生素外,并服中药1—6月,每月从月经第5天起服6—7剂至排卵前。术后随诊l一4月。结果插管成功率100%,复通率80%,其中近段阻塞复通率90%,中远段阻塞复通率78.7%,对照组妊娠率27.5%(1 1/44),中西药治疗组妊娠率60%(26/43)。 4结语与展望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着肯定的疗效,这已被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报道所证实。中药口服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针对其病因或祛邪或扶正,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全身症状。中药外敷治疗可通过温热刺激和药物渗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吸收。中药保留灌肠通过直肠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松解局部粘连,加速输卵管复通。针灸具有调理冲任、疏通经脉的作用。中药离子导入使中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渗入病灶局部,直接起到消炎、消除水肿、松解组织粘连的作用。宫腔注射可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药物或消炎药直接作用于输卵管腔,治疗局部充血水肿.抑制纤维组织的生成和发展,并通过灌注时的压力,分离轻度管腔粘连。介入再通术具有直接机械分离作用,使输卵管复通。由于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使其优势互补,显著提高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 虽然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如病例的选择和疗效评定标准缺乏统一标准,临床疗效差异大:单一的临床观察研究多,而药理研究与动物实验欠缺;多种疗法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时间偏长等。今后应加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阐明不孕症的发病机理,统一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规范证型,加强药理研究,阐明中药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剂型改进,使其更有利于患者接受和使用。并加强综合治疗的研究,使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研究工作迈向一个新阶段。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