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旧版栏目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版栏目 > 数字书屋 > 正文
  • 《备急千金要方》 七(6)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6-12 17:06:41
  • 核心提示:>脉十动一止,立春死,一经云立夏死。脉十一动一止,立夏死,一经云夏至死,又云立秋死。脉十二动十三动一止,立秋死,一经云立冬死。脉十四动十五动一止,立冬死,一经云立夏死。脉二十动一止,一岁死若立秋死。脉二十一动一止,二岁死。
    >脉十动一止,立春死,一经云立夏死。
    脉十一动一止,立夏死,一经云夏至死,又云立秋死。
    脉十二动十三动一止,立秋死,一经云立冬死。
    脉十四动十五动一止,立冬死,一经云立夏死。
    脉二十动一止,一岁死若立秋死。
    脉二十一动一止,二岁死。
    脉二十五动一止,二岁死,一经云一岁死,又云立冬死。
    脉三十动一止,二岁死若三岁死。
    脉三十五动一止,三岁死。
    脉四十动一止,四岁死。
    脉五十动一止,五岁死,不满五十动一止,五岁死。
    五行气毕,阴阳数同,荣卫出入,经脉通流,昼夜百刻,五德相生,脉来五十投而不止者,五脏皆受气,即无病也。
    脉来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脏无气,却後四岁春草生而死。
    脉来三十投而一止者,二脏无气,却後三岁麦熟而死。
    脉来二十投而一止者,三脏无气却後二岁桑椹赤而死。
    脉来十投而一止者,四脏无气,岁中死得节不动,出清明死,远不出谷雨死矣。
    脉来五动而一止者,五脏无气,却後五日而死。
    脉一来而久住者,宿病在心,主中治。
    脉二来而久住者,病在肝,枝中治。
    脉三来而久住者,病在脾,下中治。
    脉四来而久住者,病在肾,间中治。
    脉五来而久住者,病在肺,枝中治。
    五脉病,虚蠃人得此者死,所以然者,药不得而治,针不得而及,盛人可治,气全故也。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十四。
    扁鹊曰,夫相死脉之气,如群鸟之聚,一马之驭,系水交驰之状如悬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坚关之里,不在荣卫伺候交射不可知也。
    脉病人不病,脉来如屋漏雀啄者死,(屋漏者其来即绝而止时时复起而不相连属也雀啄者脉来甚数而疾绝止复顿来也)。又经言得病七八日,脉如屋漏雀啄者死,(脉弹人手如黍米也)。
    脉来如弹石,去如解索者死,(弹石者辟辟急也解索者动数而随散乱无复次绪也)。
    脉困,病人脉如虾之游如鱼之翔者死,(虾游者苒苒而起寻复退没不知。
    所在久乃复起起辄迟而没去速者是也鱼翔者似鱼不行而但掉尾动头身。
    摇而久住者是也)。
    脉如悬薄卷索者死,脉如转豆者死,脉如偃刀者死,脉涌涌不去者死。
    脉忽去忽来,暂止复来者死,脉中侈者死,脉分绝者死,(上下分散也)。
    脉有表无里者死,经名曰结,去即死,何谓结。
    脉在指下如麻子动摇属肾,名曰结,去死近也。
    脉五来不复增减者死,经名曰代,何谓代脉,五来一止也,脉七来是人一息,半时不复增减,亦名曰代,正死不疑。
    经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有连年月而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脉而知之耶,然可具知也,设病者若闲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弦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
    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反得沈滑而微者死。
    病若吐血复鼽? A脉当得沈细,而反得浮大牢者死。
    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得手足四逆,脉反沈细微者死。
    病若大腹而泄,脉当微细而涩,反得紧大而滑者死,此之谓也。
    经言形脉与病相反者死,奈何,然病若头痛目痛,脉反短涩者死。
    病若腹痛,脉反浮大而长者死。
    病若腹满而喘,脉反滑利而沈者死,病若四肢厥逆,脉反浮大而短者死。
    病若耳聋,脉反浮大而涩者死,(千金翼云脉大者生沈迟细者难治)。
    病若目俁俁,脉反大而缓者死。
    左有病而。
    右痛。
    右有病而左痛,下有病而上痛,上有病而下痛,此为逆,逆者死不可治。
    脉来沈之绝濡,浮之不止推手者,半月死,(一作半日)。
    脉来微细而绝者,人病当死。
    人病脉不病者生,脉病人不病者死。
    人病尸厥,呼之不应脉绝者死,脉当大反小者死。
    肥人脉细小如丝欲绝者死。
    蠃人得躁脉者死。
    人身涩而脉来往滑者死。
    人身滑而脉来往涩者死。
    人身小而脉来往大者死。
    人身大而脉来往小者死。
    人身短而脉来往长者死。
    人身长而脉来往短者死。
    尺脉上应寸口太迟者,半死曰死,(脉经云尺脉不应寸时如驰半日死)。
    诊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有相反,有一反逆,即为死候也。
    诊百病死生要诀第十五。
    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吉,反之者凶。
    诊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沈小者死,伤寒已得汗,脉沈小者生,浮大者死。
    温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死不治。
    温病时行大热,其脉细小者死,(脉经时行作攘攘)。
    温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不治。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出,脉坚强急者生,虚缓者死。
    热病二三日,身体热,腹满,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四五日头痛腹痛而吐,脉来细强,十二日死,八九日头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之不弹手时大,心下坚,十七日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软(一作喘)。
    不散(一作数)。
    者,当 , 後三日,温汗不出者死。
    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舌焦乾黑者死。
    热病未得汗,脉盛躁疾,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难差。
    热病已得汗,脉静安者生,脉躁者难治。
    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阳之极也,十死不治。
    热病已得汗,脉常躁盛,阴气之极也亦死,太素作阳极。
    热病已得汗,常大热不去者,亦死,(大一作专)。
    热病已得汗,热未去,脉微躁者,慎不得刺治也。
    热病发热甚者,其脉阴阳皆竭,慎勿刺,不汗出,必下利。
    诊人被风不仁痿蹶,其脉虚者生,(巢源云虚数者生)。
    坚急疾者死。
    诊癫病,虚则可治,实则死。
    癫疾脉实坚者生,脉沈细小者死。
    癫疾脉搏大滑者,久久自己,其脉沈小急实,不可治,小坚急亦不可疗。
    诊头痛目痛,久视无所见者死,(久视一作卒视)。
    诊人心腹积聚,其脉坚强急者生,虚弱者死,又实强者生沈者死,其脉大腹大胀,四肢逆冷,其人脉形长者死,腹胀满便血,脉大时绝极下血,脉小疾者死。
    心腹痛痛不得息,脉细小迟者生,坚大疾者死。
    肠 便血,身热则死,寒则生。
    肠 下白沫,脉沈则生,浮则死。
    肠 下脓血,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
    肠 之属身热,脉不悬绝滑大者生,悬涩者死,以藏期之。
    肠 下脓血,脉沈小流连者生,数疾且大有热者,死。
    肠 筋挛,其脉小细安静者生,浮大紧者死。
    洞泄,食不化,下脓血,脉微小者生,紧急者死。
    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
    剗蚀阴疰,其脉虚小者生,紧急者死。
    咳嗽,脉沈紧者死,浮直者生,浮软者生,小沈伏匿者死。
    咳嗽蠃瘦,脉形坚大者死。
    咳脱形发热,脉小坚急者死,肌瘦下脱形,热不去者死。
    咳而呕腹胀且泄,其脉弦急欲绝者死。
    吐血? 撖 p弱者生,实大者死。
    汗出若? 艉p滑者生,大躁者死。
    唾血,脉紧强者死,滑者生。
    吐血而咳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
    伤寒家咳而上气,其脉数散者死,谓其人形损故也。
    上气,脉数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上气喘息低昂,其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四肢寒者死。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大不可治,加利必死,(一作又甚)。
    上气注液,其脉虚宁宁伏匿者生,坚强者死。
    寒气上攻,脉实而顺滑者生,实而逆涩则死,(太素云寒气暴上脉满实何如。
    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其形尽满何如曰举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满。
    而不应如是者顺则生逆则死何谓顺则生逆则死曰所谓顺者手足温也所。
    谓逆者手足寒也)。
    消渴,其脉数大者生,细小浮短者死。
    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急,病久不可治。
    消渴,脉沉小者生,实坚大者死。
    水病,脉洪大者可治,微细者不可治。
    水病胀闭,其脉浮大软者生,沉细虚小者死。
    水病腹大如鼓,脉实者生,虚者死。
    卒中恶,吐血数升,脉沉数细者死,浮大疾快者生。
    卒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亦生。
    病疮腰脊强急 者,皆不可治。
    寒热 其脉代绝者死。
    金疮血出太多,其脉虚细者生,数实大者死。
    金疮出血,脉沈小者生,浮大者死。
    斫疮出血一二石,脉来大二十日死。
    斫刺俱有病多少血出不自止断者,脉止脉来大者,七日死。
    从高顿什,内有血腹胀满,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人为百药所中伤,脉微细者,死洪大而速者生,(脉经速作迟)。
    人病甚而脉不调者,难差。
    人病甚而脉洪易差。
    人阴阳俱结者,见其上齿如熟小豆,其脉躁者死,(结一作竭)。
    人内外俱虚,身体冷而汗出,微呕而烦,扰手足厥逆,体不得安静者死。
    脉实满,手足寒头热,春秋生,冬夏死。
    老人脉微阳蠃阴强者生脉焱大加息者死。
    阴弱阳强,脉至而代,奇月而死。
    尺脉涩而坚,为血实气虚也,其发病腹痛逆满,气上行,此为妇人胞中绝伤,有恶血,久成结瘕,得病以冬时,黍 赤而死。
    尺脉细而微者,血气俱不足,细而来有力者,是谷气不充病得节辄动,枣叶生而死,此病秋时得之。
    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出死,(花一作叶)。
    右手寸口脉偏沈伏,乍小乍大,朝来浮大,暮夜沈伏,浮大即太过上出鱼际,沈伏即下不至关中,往来无常,时时复来者,榆叶枯落而死,(叶一作荚)。
    右手尺部脉三十动一止,有顷更还,二十动一止,乍动乍? A不与息数相应,其人虽食谷犹不愈,蘩草生而死。
    左手尺部脉四十动而一止,止而复来,来逆如循直木,如循张弓弦,冞? M如两人共引一索,至立春而死,(脉经作至立冬死)。
    诊三部脉虚实诀死生第十六。
    凡三部脉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者,脉呼吸八至细数吉,(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蠃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
    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於丈夫小儿四五岁者脉自驶疾呼吸。
    八至也。
    三部脉或至或不至,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
    三部脉虚,其人长病得之死,虚而涩,长病亦死,虚而滑亦死,虚而缓亦死,虚而弦急癫病亦死。
    三部脉实而大,长病得之死,实而滑,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实而缓亦生,实而紧亦生,实而紧急,癫病可治之。
    三部脉强非称其人,病便死。
    三部脉羸非其人,得之死。
    三部脉? A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细而软,长病得之生,细而数亦生,微而紧亦生。
    三部脉微而伏,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软,长病得之,不治自愈,治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浮而结,长病得之死,浮而滑,长病亦死。
    三部脉浮而数,长病风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三部脉芤,长病得之生。
    三部脉弦而数,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坚而数如银钗股,蛊毒病必死,数而软,蛊毒病得之生。
    三部脉 如羹上肥,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连连如蜘蛛丝,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如霹雳,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如角弓,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累累如贯珠,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如水淹然流,长病不治自愈,治之反死。
    三部脉如屋漏,长病十四日死,(脉经云十日死)。
    三部脉如雀啄,长病七日死。
    三部脉如釜中汤沸,朝得暮死,夜半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
    三部脉急切腹间病,又婉转腹痛,针上下差。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八。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九(针灸上)。
    明堂三人图第一(仰人十四门伏人十门侧人六门)。
    夫病源所起,本於脏腑,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将欲指取其穴,非图莫可备预之要,非灸不精,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於汤药矣,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测经源,济弱扶危,临事多惑,余慨其不逮,聊因暇卽鸠集今古名医明堂,以述针灸经一篇,用补私阙,庶依图知穴,按经识分,则孔穴亲? A居然可见矣,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若依明堂正经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今半之为图,人身长三尺八寸二分,其孔穴相去亦皆半。之,以五分为寸,其尺用夏家古尺,司马六尺为步,即江淮吴越所用八寸小尺是也,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图之於後亦傢姆罧令了耳,仰人二百八十二穴,背人一百九十四穴,侧人一百七十四穴,穴名共三百四十九,单穴四十八名,双穴三百一名。
    仰人明堂图,(十四门一百五十七穴内三十二穴单一百二十五穴双)。
    仰人头面三十六穴远近法第一。
    头部中行上星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一寸陷容豆。
    俿会在上星後一寸陷者中。
    前顶在俿会後一寸半骨陷中。
    百会在前顶後一寸半顶中心。
    头第二行五处在头上去上星傍一寸半。
    承光在五处後一寸,不灸,(一本言一寸半)。
    通天在承光後一寸半。
    头第三行临泣在目上眦直上入发际五分陷者中。
    目吔産临泣後一寸,正营在目叺? @寸。
    正面部中行神庭在发际直鼻,不刺。
    素 在鼻柱端,水沟在鼻柱下人中。
    兑端在唇上端, 交在唇内齿上 缝。
    承浆在颐前下唇之下,廉泉在颔下结喉上舌本。
    面部第二行曲差侠神庭傍一寸半,在发际。
    攒竹在眉头陷中,精明在目内眦外。
    巨 侠鼻傍八分直瞳子,迎香在和 上一寸鼻孔傍。
    禾 直鼻孔下侠水沟傍五分。
    面部第三行,阳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
    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不灸,四白在目下一寸。
    地仓侠口傍四分,大迎在曲颔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动脉。
    面部第四行本神侠曲差傍一寸半在发际,一云直耳上入发际四分,丝竹空在眉後陷中,不灸。
    瞳子 在目外去眦五分,(一名太阳一名前关)。
    面部第五行头维在额角发际本神傍一寸半,不灸。
    颧 在面鼽骨下下廉陷中。
    上关在耳前上廉起骨开口取之,(一名客主人)。
    下关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空下廉,合口有空,张口则闭。
    颊车在耳下曲颊端陷者中。
    単部中央直下七穴远近法第二。
    天突在颈结喉下五寸宛宛中。
    旋机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
    华盖在旋机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
    紫宫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玉堂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 中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横直两乳闲,中庭在回中下一寸六分陷中。
    単部第二行六穴远近法第三。
    俞府在巨骨下去旋机傍各二寸陷者中,仰而取之。
    或中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卧取之。
    神藏在或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灵墟在神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卧取之(墟或作 )。
    神封在灵墟下一寸六分。
    步郎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単部第三行六穴远近法第四。
    气户在巨骨下侠俞府两傍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
    库房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屋翳在库房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膺吔産屋翳下一寸六分,乳中禁不灸刺。
    乳根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単部第四行六穴远近法第五。
    云门在巨骨下侠气户两傍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
    中府在云门下一寸,一云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周荣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単卿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天溪在単卿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食窦在天溪下一寸六分,举臂取之。
    腹中第一行十四穴远近法第六。
    鸠尾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不灸刺,巨阙在鸠尾下一寸。
    上管在巨阙下一寸去蔽骨三寸,中管在上管下一寸。
    建里在中管下一寸,下管在建里下一寸。
    水分在下管下一寸脐上一寸,脐中禁不刺。
    阴交在脐下一寸,气海在脐下一寸半。
    石门在脐下二寸,女子不灸,关元在脐下三寸。
    中极在脐下四寸,曲骨在横骨之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中。
    腹第二行十一穴远近法第七。
    幽门在巨阙傍半寸陷中,(心脏卷云侠巨阙两边相去各一寸)。
    通谷在幽门下一寸,阴都在通谷下一寸。
    石关在阴都下一寸,(一名石阙)。
    商曲在石阙下一寸,(一名高曲)。
    肓输在商曲下一寸直脐傍各五分。
    中注在肓输下五分,四满在中注下一寸,(肺脏卷云侠丹田)。
    气穴在四满下一寸,(妇人方上卷云在关元左边二寸是。
    右二寸名子户)。
    大赫在气穴下一寸,(肾脏卷云在屈骨端三寸)。
    横骨在大赫下一寸,(肾脏卷云名屈骨在阴上横骨中央宛曲如却月中央是)。
    腹第三行十二穴远近法第八。
    不容在幽门傍各一寸五分去任脉二寸直四肋端相去四寸。
    承满在不容一下寸,梁门在承满下一寸。
    关门在梁门下一寸太一上,太一在关门下一寸。
    滑肉门在太一下一寸,天枢一名长溪去肓输一寸半。
    直脐傍二寸,(脾脏卷云名长谷侠脐相去五寸一名循际)。
    外陵在天枢下半寸大巨上。
    大巨在脐下一寸两傍各二寸长溪下二寸。
    水道在大巨下三寸,归来在水道下二寸,(外台作三寸)。
    气冲在归来下一寸鼠鼷上一寸,(素问刺热论注云在腹脐下横骨两端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腹第四行七穴远近法第九。
    期门在第二肋端不容傍各一寸半上直两乳。
    日月在期门下五分,腹哀在日月下一寸半。
    大横在腹哀下二寸直脐傍,(甲乙云三寸)。
    腹结在大横下一寸三分,府舍在腹结下三寸。
    冲门上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两端约中。
    手太阴肺经十穴第十。
    少商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鱼际在手大指本节後内侧散脉中。
    大泉在手掌後陷者中,(此即太渊也避唐祖名当时改之今存此名不改正恐後人将为别是一穴也)。经渠在寸口陷者中,不灸。
    列缺在腕上一寸半手大阴胳别走阳明。
    孔最在腕上七寸手太阴俕也,尺泽在肘中约上动脉。
    侠白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天府在腋下三寸,不灸。
    会在臂前廉去肩头三寸,(甲乙此穴在肩部外台属大肠铜人经属三 )。
    手厥阴心主经八穴第十一。
    中冲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叶陷者中。
    劳宫在掌中央动脉,大陵在掌後两骨间。
    内关在掌後去腕二寸(外台作五寸)。
    手心主胳别走少阳。
    间使在掌後三寸两筋间。
    俕门在掌後去腕五寸(外台云去内关五寸)。
    手厥阴俕也。
    曲泽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
    天泉在腋下二寸,举腋取之。
    手少阴心经八穴第十二。
    少冲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如韭叶。
    少府在手小指大节後陷者中直劳官,(大节又作本节)。
    神门在掌後兑骨端陷中。
    阴俕在掌後动脉中去腕半寸手少阴俕也。
    通理在腕後一寸手少阴胳别走太阳。
    灵道在掌後一寸半,少海在肘内廉节後陷中。
    极泉在腋下筋间动脉入骨。
    足太阴脾经十一穴第十三。
    隐白在足大趾端内侧去爪甲如韭叶。
    大都在足大趾内本节後陷中,(肝脏卷云在足大趾)。
    本节内侧白肉际。
    太白在足大趾内侧核骨下陷中。
    公孙在足大趾本节後一寸足太阴胳别走阳明。
    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
    三阴交在内踝上八寸骨下陷中。
    漏谷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中太阴胳,(铜人经云亦名太阴胳)。
    地机一名脾舍在膝下五寸足太阴俕也。
    阴陵泉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者中伸足得之。
    血海在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半,(一作三寸)。
    箕门在鱼腹上筋间动应手阴市内。
    足阳明胃经十五穴第十四。
    厉兑在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内庭在足大趾次趾外间。
    陷谷在足大指次指外间本节後去内庭二寸。
    冲阳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去陷谷三寸,(一云二寸)。
    解溪在冲阳後一寸半。
    丰隆在外踝上八寸足阳明胳别走太阴。
    下廉一名下巨虚在上廉下三寸,条口在下廉上一寸。
    巨虚上廉在三里下三寸,三里在膝下三寸 骨外。
    犊鼻在膝膑下 上侠解大筋中。
    阴市一名阴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第二十卷云在膝上当伏免下行二寸临膝取之)。
    伏兔在膝上六寸,不灸,脾关在膝上伏免後交分中。
    梁丘在膝上二寸两筋间(或云三寸)。
    足阳明俕也。
    伏人明堂图,(十门一百五穴内十六穴单八十九穴双)。
    伏人头上第一行五穴远近法第一。
    後顶在百会後一寸半,强间在後顶後一寸半。
    脑户在枕骨上强间後一寸半,不灸。
    风府在项後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不灸。
    门在项後发际宛宛中,不灸。
    头上第二行三穴远近法第二。
    胳却在通天後一寸半。
    玉枕在胳却後七分半侠脑户傍一寸三起肉枕骨上入发际三寸。
    天柱侠项後发际大筋外廉陷者中。
    头上第三行三穴远近法第三。
    承灵在正营後一寸半。
    脑空在承灵後一寸半侠玉枕傍枕骨下陷中一名颞俻。
    风池在颞俻後发际陷中。
    伏人耳後六穴远近法第四。
    颅息在耳後青脉间。
    脉在耳本鸡足青脉,不灸。
    完骨在耳後入发际四分,窍阴在完骨上枕骨下。
    浮白在耳後入发际一寸,翳风在耳後陷中按之引耳中。
    脊中第一行十一穴远近法第五。
    大椎在第一椎上陷中,陶道在大椎下节间。
    身柱在第三椎下节间,神道在第五椎下节间,至阳在第七椎下节间,筋缩在第九椎下节间。
    脊中在第十一椎下节间,不灸。
    悬枢在第十三椎下节间,命门在第十田椎下节间。
    腰输在第二十一椎下节间,长强在脊侱端。
    脊中第二行二十一穴远近法第六。
    大杼在项後第一椎下两傍各一寸半陷中。
    风门一名热府在第二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肺输在第三椎下两傍各一寸半,(肺脏卷云对乳引绳度之)。
    心输在第五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膈输在第七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肝输在第九椎下两傍各一寸半,(第八卷云第九椎节脊中)。
    胆输在第十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脾输在第十一椎下两傍各一寸半,(第八卷云脾输无定所随四季月应病即灸脏输是脾穴)。胃输在第十二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三 输在第十三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肾输在第十四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大肠输在第十六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小肠输在第十八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膀胱输在第十九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中膂输在第二十椎下


    查看《备急千金要方》所有内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