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旧版栏目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版栏目 > 数字书屋 > 正文
  • 《外科大成》(上)(6)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6-13 08:55:31
  • 核心提示:用面作井圈,围粒疮口,勿令漏泄,次掺护心散於疮口内,再次入药油於井内,令满,用纸条做捻燃之,初用一条,加至三四条,顶用绢帕朦脸,以防油爆,蒸至好肉方痛,根有几处则痛有几处,至大痛时,以水湿纸灭灯,勿令口吹,俟痛稍止,再燃如前,以油乾为度

    用面作井圈,围粒疮口,勿令漏泄,次掺护心散於疮口内,再次入药油於井内,令满,用纸条做捻燃之,初用一条,加至三四条,顶用绢帕朦脸,以防油爆,蒸至好肉方痛,根有几处则痛有几处,至大痛时,以水湿纸灭灯,勿令口吹,俟痛稍止,再燃如前,以油乾为度,去面井,地骨皮煎汤一碗,布蘸汤滴於疮口内,以滴汤尽为度,用敷药敷四围,以珍珠散掺疮口内,黑膏盖之,俟脓乾时加象皮,未收口,内服托 等药。
    护心散
    雄黄(三钱)、珍珠(二钱)、血竭(二钱)、乳香、没药、儿茶、象皮、龙骨、赤石脂(各一钱)、麝香、冰片(各五分)
    共为末听用,又於蒸洗时服三五分,立能止痛。
    药油方
    黄连、黄柏、连翘、当归、芍药、生地(各五分)
    用香油一杯,文火煎枯,绢滤渣听用。
    敷药方
    姜黄、雄黄、大黄、黄柏、黄连(等分)
    为末,米醋调敷四围。
    面部应用方
    卫生散、绀珠丹、托 消毒散、内? 应s汤、十全大补汤、贵金丸(俱见首卷)、蟾酥丸、拨疔散(俱见疔门)、冰硼散(见咽喉门)、漏芦汤(见肿毒门)、灸法(见首卷灸门)、黄连救苦汤(见项部)。
    颈项部
    (经络〔项之中属督脉经,项之旁大筋中属足太阳经,大筋之旁耳之後属手少阳经,耳之下属足少阳经,颊下属手太阳经,颊前一寸属手阳明经,挟喉两旁动脉属太阳阳明二经。
    (项疽〔生于项之中,一名项中疽,俗云对口,为与口相对也,属督脉经盛阳之火。 赤肿痛者易治,根大坚硬者难疗,平塌神昏者死。初起,脉洪数有力者,绀珠、丹卫生散、贵金丸、梅花五气丹、黄连救苦汤,俱可选用,并隔蒜灸之,或灸天宗穴七壮,艾如 豆大。已成者,解毒天浆散、托 消毒散,已溃者,大小保安汤以补元气,加减地黄丸引火归源,外兼敷治,或灸神阙穴二七壮。此症有头尾,头向上,尾向下,形如蜂窠者,防毒气攻心蚀脑,又忌见风,风入发搐者疗,若痰壅毒流两肩者,鲜血暴涌者,腹胀谵语者,俱不治。
    (卧蚕疽〔生对口之下,天柱骨之上,治同脑疽。
    (天柱疽〔生天柱骨之间,形陷色黑多 ,由三焦经郁愤所致,初宜卫生散,壮者贵金丸,弱者神效瓜蒌散,已成者八珍汤加柴胡、香附、及远志酒。甚者肩背拘急,呕逆恶心,宜隔蒜灸之,以 止为度,或明灸之,灸而有泡者顺,无泡者逆,服汗剂得汗可治,无汗难医。灵枢经云:失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薰肝肺,十馀日死,所以神昏呕哕血不止者,不治。
    (偏脑疽〔生对口之傍,属足太阳膀胱经蕴热所致,盖太阳经所司寒水,起於巅顶,贯项两傍而顺下,多冷多沉,故多平塌,坚硬难溃,又易流注。初起未成,七日已前者,用铍针当头点入,知痛楚方止,出其恶血,通其疮窍,插蟾酥条,直至疮底,每日二条,外用膏贴,三日後加添插药,内服绀珠丹,或蟾酥丸发汗解毒,次服托 大补之药,以回阳气,直至顶根高突肿痛,外用灯照照法助阴为阳,至七日,其疮四围裂缝有脓,方住插药,轻者九日後,脱出或腐化,重者至十三日,其根白脱,如期根深蒂固不能脱者,铍针取之,外贴玉红膏,内服大补之药托之,诚转重就轻移深居浅之良法也,如不肿不疼,灸亦不痛者,尤宜此法治之,若前脑疽阳症,则不用此法。
    (鱼尾毒〔生于後鬓发际间,在偏口之上,脑後发之傍,治同偏口,出血气喘痰发者,难治。
    (百脉疽〔肿绕颈项,疼痛身热,不食上气咳嗽,其发引耳不可以肿,十五日可刺,见脓者顺,见血者逆。
    (锁喉毒〔颈项忽然肿痛,如失枕之状,久则红绕肩背,坚硬难消。由肥人善饮,风热外侵所致。治宜清暑傜沓﨏
    (结喉痈〔生于嗌外正中,一名猛疽,属任脉及手太阳少阴三经,由忧愤所致,宜黄连消毒饮、卫生散。灵枢经云:脓不泻则塞咽半日死,故宜针之出毒,服补托之剂,虽溃通,流出汤水者亦愈。一灸少海穴七壮。
    (气痈〔生于结喉痈之上下。
    (夹喉痈〔生于结喉痈之两傍。
    二症治同结喉痈。一灸灵道穴七壮。
    项部主治方
    黄连救苦汤
    脑疽、发鬓、发颐,及天行时毒,初起憎寒壮热,头面耳项俱肿,服之未成者自消,已成者速溃。
    黄连、黄芩、柴胡、升麻、葛根、连翘、桔梗、川芎、归尾、赤芍、羌活、防风、金银花、甘草节(等分)
    用水二碗,煎八分,入酒一杯,食远热服。
    解毒天浆散
    脑疽积毒日深,坚肿木硬,口燥舌乾,恶心烦渴,六脉沉实有力,大便闭结不通者,并宜服之。
    石明(生研)、僵蚕、川山甲、防风、连翘、金银花、羌活、乳香、黄连、当归尾、甘草(各一钱)、大黄(三钱)、天花粉(用新鲜未晒者四两石臼内捣烂投水一碗搅匀取汁去渣用)
    右将花粉汁碗半,同药煎八分,入酒一杯,空心热服,行三次,方用饮食,忌煎炒发物。
    毒银花散
    脑疽及诸发,阴疮不起,色变紫黑者。
    金银花(二两)、黄儀(生用四两)、甘草(生用一两)
    细酒二十两,同药入小口砂罐内,密封重汤煮三炷香为度,取起滤清,服之,盖暖患上,其疮渐渐高肿,此转阴为阳,吉矣,後用托 药溃脓,如服後不痛不起,疮头流出黑水者,为真阴,不治。
    梅花五儼軎
    脑疽发背,诸般疔肿,初起寒热交作,筋骨疼痛,有似伤风,恶心呕吐,但未成脓者,并宜服之。
    梅花冰片(一钱)、麝香(用当门子一钱)、辰砂、轻粉(各一钱二分)、爪儿血竭、乳香、没药、明雄黄(各二钱)、真蟾酥(端午日取四钱用男乳调膏)
    右药各研细末,对准分数,於端午日辰时制,至午时向日为丸,如茄子大,一时晒乾,用川椒二十七粒,灯心二十七段,同药收罐内养之,黄蜡封口勿泄气,每用时,先食美馔令饱,用无根水漱净口,再 水一口,少顷待温,用? 迨o同水嚼烂咽下,随将药饼一枚放舌下,睡於暖处,被盖,药化苦水,徐徐咽之,疮势大者二三饼亦可,药尽其汗即到如淋,诸病若失,如冬月天寒难汗,噙後将? 壑均A即汗。如暗疔人所不及觉者,及觉而失治者,毒气入 ,人便昏沉,一中便倒,不能依法服药,急用连须? C根,煎酒一杯,研药五饼灌下,药气到心,其功如汤泼雪,患者即时苏醒,诚外科之奇方也,不可忽之。
    大保安汤
    脑项诸发,痈疽恶疮大毒,已溃之後,脓水出多,气血虚弱,精神短少,饮食不思,坐卧不宁,烦躁不眠,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及虚阳烦渴等症。
    人叁、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五味子、黄儀(各一钱)、熟附子、肉桂、麦门冬、甘草(各五分)
    用煨姜三片,大枣二枚,莲肉七个,水二锺,煎八分,食前後服。
    (脑疽灸法〔用骑竹马法灸之。
    一法,用线横量患人口至两角为则,次用线以黄蜡拖过,从患人项上垂下至两乳头为则,剪之,复从患人颈上往後,自项垂下贴脊,比齐线尽处为则,以墨记之,再将先比口之则,於墨记处两傍,各横开一侧尽处,是穴以墨记之,用艾於两傍穴上各灸三壮,或五壮,其毒自痿而不大发,徐徐而愈,一灸气海穴二七壮,三里穴各五壮。
    颈项部应用
    绀珠丹、卫生散、贵金丸、托 消毒散、加减地黄丸、绛珠膏(俱见首卷)、黄莲消毒饮(见头部)、蟾酥丸、蟾酥条(见疔门)、敷贴药(首卷叁用)、灸法(见首卷灸门)。
    脑疽治验
    一人项疽十馀日,势甚,根连耳项,红肿 热,脉浮而数,用黄连消毒饮二服,大势稍定,次用托 消毒散数服,不能腐溃,脉浮无力,此为元气损伤,止能起发,不能为脓,易十全大补汤,加桔梗、白芷、倍叁末各三钱,外用桑柴烘法,早晚二次烘之,贴绀珠膏数日,患者头面俱肿,双目合缝,形状可畏,然後腐溃并作,脓出日至数升,将及半月,加五心烦燥,饮食少思,此补力不及所致,虽变无妨,用圣愈汤一服,不应,又进一服,加熟附子二钱方应,前症悉除,次以人叁养荣汤,加麦冬、五味,叁、术倍至三钱,月馀後,腐肉连发,片片脱下,狼狈不堪,又恐补不及时,每日粥食中用人叁三钱,几餐分入,同煮食之,後元气渐醒,调理四月方瘥。
    一人生偏疽,隔蒜灸十五壮,知痛乃住,失用内药,又四日,紫肿木痛,便秘脉实,以内? 应s汤加玄明粉二钱通之,次用消毒救苦汤二服,肿势仍甚,此内毒外发,不可再消,换托 消毒散,至二十日,因患者体肥,外肉多紧,不作腐溃,欲行针开放,彼坚执强阻,後烦闷昏愦,人事不醒,乃变症出也,随用铍针,左右身边并顶中各开一窍,内有脓腐处剪割顽肉寸许,放出脓血碗许,服健脾养血大补之药,脓似泉流,每朝夕药与食中共叁六七钱,服至腐化新生,又四十日外,患者方得渐醒,始知人事,此症设若禁用针刀,不加峻补,而得生者鲜矣。
    一人项疽五六日,疮根平散,又至五日外,疮势坚硬,根脚开大,毒气已过两肩,流注前项,胸乳皆肿,呕吐恶心,寒热不食,形势可畏,此时非药力可及也,先用? ~去旧药,煮拨筒,拨提二处,出淤血碗许,随用银针斜斜插入根脚,透通患底数处,以蟾酥插入孔内,最能解毒为脓,总以膏盖之,其走散处,以温药敷之,日渐日消,毒收原处,兼服内托降火化化痰之乐,三四日大势已退,内脓已通,换服十全大补汤,凡坚而不化者照之,腐而不痛者取之,新肉生迟者培之,如是调理,三月方瘥。
    一妇年六旬,素禀怯弱,疽头如粟,喜其形不肥,虽发之逆,後必易溃,先隔蒜灸之,次以蟾酥饼贴灸上,四边以吸毒散敷之,收其根,内服托 消毒散,数服疮势坚硬,苦於痛楚,予为脉细数而无力,此内虚之故,不能解毒为脓,以痛为要,换益气养荣汤加角刺、白芷,三服肿亦渐起,用桑木烘法,坚亦渐软,脓出稠而不多,前方去皂刺、白芷,加香附倍叁儀,又数服脓溃,溃後痛亦不止,再三日,腐肉将脱小半,用乳香定疮散,一服疼痛退除,数十日完口。此法要在眼力精巧,量病易难,腐新迟速,补助有无,用药合式,然後量日数,并皆之於前,发之必中。
    一妇壮年体胖,项生疽,顶高根活,彼欲内消,予为药消不能,针消则可,取铍针当头针入六七分,至软肉方住,去淤血,插蟾酥条,服蟾酥丸,得大汗而解,次日疮出微脓渐消,再服消毒清热之药,不出十日而安,大凡欲消疮毒,先断根本,次泻毒气,使毒日衰,无致内攻为诀。
    一人耳後生疽将半月,根脚渐大,疮头血水秽污,四边紫黑,软陷无脓,面惨鼻 ,手冷气促,脉诊散大无根,此内败症也,不治,果卒,但犯此症,虽山岳之躯,一败无不倾倒。
    一妇对口,自灸念馀壮,不痛,灸疤焦黑,平陷如故,诊之脉微数而无力,此内虚症也,若假药力,则僄其事,用铍针当顶刺入寸许,不知痛,亦无血,此毒滞而未发也,插蟾酥条,以膏盖之,每日一次,七日後,周围裂缝出脓,内服补剂,至十四日根脱,搽绛珠膏,又半月,口平,掺珍珠散生皮而愈,此症不用针攻,专假药力,虽不至死,岂能得其速愈哉。
    一妇年四旬,肥甚,患项疽五六日,视之肉肿疮不肿(乃顶陷也),又兼口燥心烦(此邪火内淫也),坚硬紫暗(此血死毒滞故不作腐溃也),根脚散平(为真气内败不能东毒也),六脉洪大(为毒气胜正气也),此太过之症,後必无脓软陷,内攻而死,辞不治,後果殁。
    瘰倁
    瘰倁结核於颈前项侧之间,小者为瘰,大者为倁,连续如贯珠者为瘰倁,始起於少阳经,次延及於阳明经颊车等处,再久之则延於缺盆之下,形长如蛤,色赤而坚,痛如火烙,属三焦经,名曰马刀,又甚於倁也,此由三焦肝胆三经怒火风热血燥而生,或肝肾二经风热亏损所致。
    初起寒热 痛者,此肝火风热而气病也,用小柴胡汤,加胆草、栀子、芍药、当归,因怒肿痛或发热者,用小柴胡汤,加青皮、木香、桃仁、红花,若寒热止而核不消者,此肝火燥而血病也,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六味地黄汤以滋肾,如肝脉弦紧肾脉洪数者,由肾水不能生肝也,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以滋化源,如痰盛痞满右关脉弦者,此脾土虚而肝木乘之也,用六君子汤加芎、归,次仍用补中益气汤,至将溃已溃,用神效瓜蒌散、益气养荣汤,间服之,如溃之脓清者,须大补之。机云:此不因膏梁丹毒火热之变,由虚劳气郁之所致,治宜补形气,开郁结,调经脉,疮自消散,不待汗之下之而自愈也,是以始终之治,惟以补气血以滋化源,慎用追蚀悍等药,虽然若至脓稠时必用追蚀等药一剂,倁毒去而疮口自 ,诸倁已消,惟一核尚存者,必用追蚀药一服,其核自消,若气血壮而脉沉实者,即用追蚀药一服,毒一下,随服补剂调理,盖瘰倁之毒,莫不有根,地胆債? A制度有法,能使其根从小便中出,虽曰悍,能助王道之治,相济成功,是在治者神而明之,变而通之,然非概用之通论也,独妇人患此者居多,盖因其性急躁,其气怫郁,其心执滞而然也,若小儿则内无七情所干,是由外受风热气血相抟所致,忌用燥毒等药,宜大圣散、连翘丸、天竺黄丸,调其内并兼外治,自然获效,有婴儿落草项间即有三五枚者,缘儿於胞中其母多怒,儿禀其气所致,当治其母,用药同前。
    书有风毒热毒气毒之异,瘰倁筋倁痰倁之殊者,俱发於项而相似,惜乎未详,予为倁由内伤所致,其形小,其发缓,无疼痛,计以月年,毒由外感所致,其形大,其发暴,多肿痛,日不待时为异耳,治倁则从本门调理,治毒则於项部门叁考。
    以形而言之,生左耳根名蜂窠倁,生右耳根名惠袋倁,遇怒即肿名倁,核痛红肿名血倁,筋缩如贯珠者名筋倁,小而多 名风倁,绕项生者名蛇盘倁,颔红肿痛名燕窝倁,延及胸腋者名瓜藤倁,延及遍身红活易溃者名痰倁,生乳旁两胯软肉等处名兊呐倁,灌注四肢遍身自溃相穿者名流注倁,已上诸倁,推之动,为无根,属阳,宜兼外治,如後方针灸敷贴蚀腐吸脓等法是也,脓稠者易治,脓清者难治,无脓者不治,独生一个在俿门者名窠倁,一包十数个者名莲子倁,核上堆核者名重台倁,坚硬如砖者名门闩倁,形如荔枝者名石倁,如柱木者名木倁,如黄豆结篓者名锁项倁,如鼠形者名鼠倁,已上诸倁,推之不动,为有根,属阴,皆不治之症也,切忌针砭及追蚀等药,致难收 。
    按右症宜究其原,施其治,稽其形,命其名,从本引末,针灸随宜,方能获效,非易易也。
    瘰倁主治方
    加味小柴胡汤
    治肝胆二经部位热毒瘰倁,及一切疮疡,发热潮热,并小腹侸股结核囊痈便毒,或耳内耳下生疮。
    柴胡、黄芩(炒各二钱)、人叁、半夏、胆草、栀子、当归、白芍(各钱二分)、甘草(六分)
    用生姜三片,水二锺,煎八分,食远温服。
    加味逍遥散
    治妇人血虚,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忡颊赤,口燥咽乾,发热盗汗,食少嗜卧,及血热相抟,月水不调,寒热如虐,脐腹作痛,并治室女血弱,荣卫不调,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等症。
    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柴胡(各一钱)、薄荷(五分)、甘草(六分)、丹皮(七分)、香附(八分),有热加黄芩(五分)、生姜(三片)、红枣(二枚)
    用水二锺,煎八分,食远温服。
    加味八珍汤
    治瘰倁虚弱者甚验。
    白术(一钱五分)、人叁、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陈皮、贝母、桔梗、何首乌、射干(各一钱)、黄儀(八分)、连翘(七分)、玄叁(七分)、金银花(一钱)、夏枯草(二钱)、山茨菇、甘草(各五分)
    用水二锺,酒一锺,煎八分,卧时服。
    家传消倁丸
    天花粉(捣烂水浸三日取沉者晒乾用四两)、 豆粉(四两用薄荷叶蒸过)、香附米(童便浸二两)、目母(一两)、茯苓(一两)、白术(一两)、柿霜(四两)、牛皮胶(三两)、牡蛎()、百合、山茨菇、杏仁(各二两)、细茶、粉草(各一两)、青黛(六钱)、硼砂(三钱)、白矾(二两)
    右为末,炼蜜为丸, 豆大,每日二服,每服二钱,俱白滚水送下。
    (消倁单方〔用蛇游草,南人呼为过山龙,北人呼为娘娘拳头,即茜草苗也,别名地苏木,秋月采梗叶,冬月取子,每二 浸乾烧酒十 ,入磁罐内封口,重汤煮三香,埋土内七日,取酒,早晚各饮一二杯,未溃者即消,已溃者速愈。
    (又方〔甘草四两生姜取汁四两二味,入四料南酒瓶内,取白花菜汁(即鲜夏枯草汁)捣烂绞汁入瓶,以瓶满为度,封口,重汤煮一香,取出去渣,食後服,二服即消。
    (瘰倁拨根方〔債? C个,去足并翅,同糯米炒,以米黄黑色为度,取? 升褐孕 A用鸡蛋一个,钻一孔,用银簪搅匀,入債? 蔗 满A再搅匀,另取鸡子壳补口,绵纸粘固,再用粗纸包七层,水湿透听用,取土茯苓四两,择小而扁者为佳,若长而大者名为奶肩,有毒,故不用,加菜肉半 ,煎汤听用。於五更时,将药蛋用粗糠火煨熟,乘热食之,以前土茯苓肉汤送下,三日後,小腹胀痛,以益元散推之,如尚未利,再饮热水摧之,毒根从小便下,形如圆眼如烂肉,其根下,其倁自消,甚验,或以木通、滑石、青黛之类导之,青黛善解債? 妞r。
    (瘰倁灸法〔宜灸肘尖七壮,三次除根。
    一灸金门穴二七壮。一灸脊十一椎,对脐是穴,灸九壮。
    陵汉章用土炒川山甲、債? 奶嚏A和艾为炷,黄豆大,於患处隔蒜灸之,或明灸之,予用阳燧锭子於核上灸七壮,贴绀珠膏,出水些须,其核即消。
    马刀坚硬如石,痛引颈项者,灸剑巨穴三七壮。
    凡灸後其核不消者,须涂蚀药,以除其根,腐去其核方能收口,如三品一条枪、贵金锭子之类。
    (瘰倁敷药〔用独核肥皂子,择新到者,用好醋浸一宿,次日文煮透,捣烂如泥,罨肿处发,微肿微痛,渐消。
    (倁疮吸脓法〔治倁疮久溃,淋漓不能收口,先用木绵做圈,围垫疮口,次用小锡葫芦,或竹筒,要三个听用,取乾烧酒 半、大黄一两煎滚,倾入葫芦内,浸滚水中煮,酒滚即倾出,急合於疮口上,吸取其脓,少时取起,又将别个葫芦照样合之,如式轮流,合吸五七十次,以见鲜血为度,次用丝绵烧灰敷口,自愈,其相连未溃者,经此一吸,亦随而愈矣。
    (洗倁疮方〔破烂顽腐,久不收口者。
    効竜煎滚,乘热用绵裹指尖蘸油,热抹患处十数次,次用生肌等药。
    一用雄黄、白矾、朱砂各一两、真阿魏六钱,为末,每用三五钱,呣鷘水二大锺洗之。
    (搽倁疮单方〔陈年酱瓜蒂,随疮口大塞之,极痛,须忍之,半日取出,疮自痊愈。
    一用胆汁加轻粉末少许,令匀,不时涂之,疮痛流黄水,久久痊愈。
    一捣马齿苋敷之。一取葛条烧存性为末,香油调敷。
    三品一条枪
    治瘰倁疔毒,发背脑疽等症。
    明矾(二两)、白砒(一两五钱)
    共为末,入小罐内,炭火红,青? A白? _片时,约上下通红,住火置地上,一宿取出,约有净末一两,加明雄黄二钱四分,乳香一钱二分,共为细末,厚糊调稠,搓条如线,阴乾,凡遇前症有孔者,兊馢孔内,无孔者先用针放孔,早晚插药二次,插至三四日後,孔大者每插十馀条,至七日,患孔药满足方住,以後患处四边裂开大缝,共至十四日前後,其疔核瘰倁痔漏诸管,自然落下,随用对症药敷,绛珠膏生肌。
    白龙膏
    贴鼠疮立验。
    効竜(二十两)、大附子(二个)、川山甲(十片)、杏仁(五十粒)、槐白皮(一片)
    浸十馀日, 枯滤去渣,入血馀一团,虾蟆一个,白花蛇一条,徐徐煎化,再滤渣净,入飞黄丹十两,成膏,加乳香、没药各二钱。
    绀珠膏
    瘰倁已溃未溃(见首卷膏药门)
    原膏内倍用阿魏、麝香,再加蟾酥、铜绿。
    大圣散
    治小儿风毒瘰倁,瘾疹风丹。
    羌活、升麻、薄荷、防风、荆芥、玄叁、黄芩、大黄、甘草、或加连翘
    等分,水煎服。
    连翘丸
    治小儿瘰倁
    连翘、独活、桑白皮、白头翁、丹皮、防风、黄柏、淡豆豉、肉桂、秦艽(各五钱)、海藻(一钱五分)
    为末,蜜丸,用灯心汤下。
    天竺黄丸
    治小儿身热咳嗽,气喘痰壅,并急慢惊风,今取之治瘰倁痰核,其功甚捷。
    南星、半夏(各二两)、天花粉、贝母(各一两)
    合一处,用姜汤煮过,炙乾为末,炼蜜丸,用灯心汤送下。
    石疽
    石疽生颈项间,坚硬如石,皮色不变,由沉寒客於经络,气血凝结而成,初起者用艾灸之,至五七十壮方止,次以麦饭石膏贴之,渐渐求愈,非若失荣之顽恶也。
    失荣症
    失荣症生于肩项耳前耳後等处,初起如痰核,日久渐大,坚硬如石,推之不动,按之不移,一年半载方生阴痛,气血渐衰,形容削瘦,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或如泛莲,兼多秽气,愈久愈大,越溃坚,此由先得後失,六欲不遂隧痰失道,郁火凝结而成,乃百死一生之症,宜内服和荣散坚丸,外贴飞龙阿魏化坚膏,虽不获全愈,而不致夭亡,诚缓命之至药也。
    和荣散坚丸
    治失荣症坚硬如石,不热不红,渐肿渐大者。
    当归身、熟地黄、茯神、香附、白术、人叁、橘红(各二两)、龙齿(一对如无用鹿角尖三两代之)、牡丹皮(一两)、朱砂(六钱为衣)
    右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後用合欢树根皮煎汤送下,更须不计得失,清心寡欲,其中有得愈者,十中一二。
    飞龙阿魏化坚膏
    治失荣症,及乳岩瘿瘤瘰倁结毒,初起已成,但未破者,用此贴之。
    用蟾酥丸药末一料,加金头蜈蚣五条,灸黄去头足末,研匀,用西圣膏(见首卷)二十四两,顿化,入前末药,搅匀,以红绢摊贴,半月一换,轻者渐消,重者亦可停止,常贴可以保後无虞。
    背部
    (经络〔脊之中行属督脉经,脊之两旁各开第二行第三行,俱属足太阳膀胱经。
    (上发背〔生天柱骨之下,一名脾肚痈,其形横广如肚,属足太阴脾经,由膏梁积热所致,视其高肿鲜明,根脚不过两肩者顺,肿平坚硬,渐大渐开,攻注两肩胸项者危,紫黑平塌下陷者死。
    初起宜解脾经之积热,间服蜡矾丸、护心散,以防内攻,已成者必用托 为主,何则,所为托 则生,败毒则死也。
    (中发背〔生于对心,一名对心发,由心火妄动,热极而生,肿不高尖,穴难起发,此为毒 君位,最易伤人,若前心有红晕者不治,治宜大降心火,急? 乘 A顶用针通,随行拨法,务使毒气内外? q,各从门出,庶不内攻,方为成守,保至十五日後,内无变症,得脓为解,如是期变症渐生,坚硬渐大,不作脓者死,在二十二朝先後,若早治,十中可保三四。
    (莲子发〔突如莲子(蜂窠发〔孔似蜂房
    二症生於肩侳髀骨,脊或心俞心包等处,轻者形长而高肿,或偏半背,重者形斜而平塌,两侸俱伤,又名半身发,甚至形长势大,肿溃半身,则名竟体发也。
    (上搭手〔生肺俞穴,即肩骨动处,一名左右串,左属肝,右属肺,由痰凝气滞火郁而生,初宜绀珠丹汗之,次以逍遥散清之,兼以六郁汤调之,溃以八珍汤补之,所为郁者开之滞者行之也,禁用疮科攻利等药。灸会阳穴二七壮。
    (中搭手〔生近膏肓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治分阴阳虚实,攻补随宜。灸心俞穴七壮,艾如 豆大。
    (串疽〔生背侸间三四处,皮色不变,或见微红,痛必牵引,内实相通,故又名老鼠攒,又名游走向,脾痈也,由积愤所致。
    (阴阳二儾緅〔其形时肿时塌,时软时坚,寒热不时,只在一处,非若串疽之攻击也,由七情内郁所致。
    (酒毒发〔初发如弹,次大如拳,坚硬如石,麻木不常,甚则痛彻五内,遍身拘急,二便涩滞,数日後,头面手足虚肿,脏腑泻痢。
    (连珠发〔连肿三五块,形若贯珠,内则百节皆疼,小腹胀,小便闭,阴囊肿,由酒色过度所致。
    (丹毒发〔初生细? A浸淫尺馀,形如汤火所伤,由服丹石悍燥之药所致,必多发渴,治如蜡矾丸、国老膏,乃要药也,如色黯神昏,脉燥腹胀呕逆者,不治。
    (禽疽〔始发紫色如疹数十块,形如拳打,如七日内寒热口噤者,不治。
    按右诸症,发出则生,内陷则死,形虽甚畏,虽老弱每能多生,形小异常,即少壮亦能致毙,所为大规只怕不纯阳,治法何妨疮势恶。
    (痰注发〔形如布袋,坚硬如石,不红不热,此由伏痰积久而成。
    (黄瓜痈〔形似黄瓜,高

    查看《外科大成》所有内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