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旧版栏目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版栏目 > 民族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三节 药物分类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0-27 10:20:11
  • 核心提示: 一、表 约
    表药多具解表发汗,祛风散热,止咳化痰,平喘降气之功效。其特点:性温或凉,味多辣麻或苦,常为叶类、茎枝药物。
    坐苦卡刺
    来源:蔷薇科植物太平莓Rubus Pacifi

     一、表  约
        表药多具解表发汗,祛风散热,止咳化痰,平喘降气之功效。其特点:性温或凉,味多辣麻或苦,常为叶类、茎枝药物。
        坐苦卡刺
        来源:蔷薇科植物太平莓Rubus Pacifius Hance的全草。生于荒坡、林缘。土家聚居县(区)均有分布。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涩。解表退热,消食。
        用途用量:伤风感冒,发热,腹痛。用量10~20g。
        席字卵
        来源:豆科植物丁葵草Zornia diphylla(L).pers的全草。生于路旁、溪边。土家聚居区均有分布。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甜。走表发汗。
        用途用量:伤风,伤寒。用量10~20g。
        席字卵棱
        来源:豆科植物鸡眼草Kumerowia striata(Thunb)Schindl的全草。生于山坡、路旁、溪边、庭园。土家聚居区均有分布。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辣。发汗解表,止咳,消食。
        用途用量:伤风,咳嗽,小儿疳积。用量10~15g。
        胡炮席
        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全草。生于溪边、山野湿地。土家聚居区均有分布。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芳香。解表,清暑。
        用途用量:伤风、中暑、头晕。用量3~6g。
      必必阿八席
      来源:唇形科植物岩生香薷Elshoptzia saxtilis(Kom)Nakai的全草。生于山坡、疏林缘、
    石上。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芳香。发汗,止咳。
        用途用量:身痛、头痛、咳嗽。3~5g。
        翁死席
        来源:菊科植物石葫荽Centiptda minima(L.)ABr.Asch的全草。生于田边、屋角阴湿
    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解表,消食。
        用途用量:伤寒、咳嗽、白口疮、小儿疳积。用量10~15g。
        箭草
        来源: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utescens(L.)Britton.的全草。生于路旁或庭园栽培。
        性味功能:性温,味微辣。解表,理气血,除鱼虾毒。
        用途用量:伤寒无汗,咳嗽咳痰,与鱼虾共煮食。用量3~15g。
        聋天
        来源:唇形科植物野薄荷Mentha haptocalyx Briq的全草。生于路边、房前屋后阴湿肥沃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发汗,止痒。
        用途用量:伤寒、头痛、身痛、风坨、痒疹。用量5g。
        益母草
        来源: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全草。生于路旁、溪边。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微辣。散风寒,活气血。
        用途用量:伤寒、头身痛、慢性腰腿痛,压痨。用量3~10g。
        野芝麻
        来源:唇形科植物野芝麻Lamium barbatum siebef.Zucc.的全草。生于山坡或疏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解表发汗,止咳化痰。
        用途用量:风寒咳嗽、发热、风坨痒疹、青水疮、绣球风(阴囊湿疹)、绣耳疮。内服量3~5g。
        女儿红
        来源: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Hornste01)Bl的全草。生于阔叶林下、山坡草丛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发汗、止咳、镇喘。
        用途用量:伤寒、咳嗽气喘、肺痨。用量15~50g。
        黄浆茶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L的茎枝和果实。生于路边、河滩、溪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涩、微辣。发汗,解暑,止咳化痰。果实可行气止痛。
        用途用量:伤风、伤寒、中暑。果实可治郁气病、心口痛、吼病。用量茎枝10~20g,果实3~9g。
        齐头蒿
        来源:菊科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nb.全草。生于林下、荒坡、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苦。发汗退热,除暑,止咳化痰。
        用途用量:伤风、中暑、畏寒发热、咳嗽痰多。用量10~15g。
        铁板蒿
        来源:菊科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L)schulz—Bip.的全草或根。生于坡地、田边、路旁潮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消食,止血。根可止痛。
        用途用量:伤风感冒、小儿疳积。根可用于腹痛、胃痛。用量全草10~20g,根5~10g。
        野菊
        来源:菊科植物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Desmonl.的花蕾或全草。生于丘陵、山坡、溪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辣。解表散风、凉血败毒。
      用途用量:风寒感冒、头风。民间用本品加金银花、土茯苓水煎当茶饮,具败毒功效。用量花蕾3~6g,全草10~15g。
        三月婆儿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莓Rubus swinhoei Hance.的全草。生于荒坡、山地、林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涩、甜。解表,败火,涩肠。
        用途用量:伤风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痢疾。用量5~lOg,嫩尖或根10~20g。
        蛇婆儿
        来源: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FooKe的全草。生于丘陵、山坡、路边、
    沟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甜。解表,凉血,止咳,止痒。
      用途用量:伤风感冒,风坨痒疹,皮风,癞癣,蛇板疮,腰带疮。用量10~15g。
      注意事项:果实色红,味甜、酸,有毒。不能内服,外用时亦须谨慎。
      翁蜜提铺
      来源:蔷薇科植物蛇含Potentilla kle;niana Wight et Arn.的全草。生于丘陵、山坡、路旁、田边荒地。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涩。解表杀虫,化痰止咳,祛风止痒。
      用途用量:头痛,伤风感冒,咳嗽痰多,青水疮,癣、癞、疱席等。内服量5~10g。
      王嘎那夜那
      来源:豆科植物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根、花、藤。生于山地、荒坡。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解表止痛。花可醒酒。藤可调和气血。
      用途用量:伤寒,头痛发热,全身痛。藤可用于腰腿痛;花可用于解酒毒。用量藤、根3~
    lOg,花10~15g。
        阿不夜那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Pueratia thunbergiana(S.et.z.)Benth.的藤、根、花。生于山坡疏林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解表、退热、解毒。花可醒酒。蕈可清热退火。
        用途用量:伤风感冒,头身痛。藤茎可用于身痛、腰腿痛。花可用于解酒毒。蕈可用于口腔炎,鹅口疮。用量3~10g。
       阿鲁席
        来源:木贼科植物木贼Equsetum hiemala L.的全草。生于沟边、河滩、溪边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甜、微苦。发汗解表、接骨续筋、明目。
        用途用量:伤风、风眼、骨折。用量10~15g。
        阿八防昏
        来源:伞形科植物石防风Peucedanum ferebinthaceum(Fisch.)Fisch ex Turcz的全草。生于石灰石岩壁上。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微有芳香。解表发汗,止咳平喘。
        用途用量:伤风感冒、咳嗽、吼病、痨伤、高热。用量10~20g。
        血当国
        来源: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Peucedanum dccrsivum(Miq.)Maxim.的根。多为庭园栽培。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甜。发汗解表,退热,破血去瘀。
        用途用量:伤风感冒、咳嗽痰多且浓、跌打损伤。3~10g。
        注意事项:本品不可过量,否则令人头晕闷胀、心烦、恶心。
        翁八婆儿
        来源:蔷薇科植物高粱泡Rubus lambertiamus Set的根。生于山间、路旁、沟边、灌木丛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苦。祛风解表,清热止血。
        用途用量:感冒发热、鼻衄、痢疾、白带多。用量15~30g。
        黑烟
        来源:菊科植物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DC)Benth.的根或全草。生于林边、路旁、荒地。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祛风解表,清热解毒。
        用途用量: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蛇咬伤。用量10~15g。
        克尺
        来源:百合科植物葱Allium fistuosum L.的鳞茎或全株。庭园栽培随采随用。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发表、解毒止痒。
        用途用量:伤风感冒,发热身痛,皮肤痒疹。用量10~15g。
        二、赶气药
        赶气药具有通气消滞,下气消痰,祛风理气之功。其性多温热,味辣,辣而芳香而有麻口。
    用量15~20g。
        小杆子
        来源:姜科植物山姜Alpinia japonica Miq.的根状茎或全草。生于沟谷、林下、山坡。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理气祛风、健脾、止咳活血。
        用途用量:痨病、腹冷痛胀满、心口痛、食积。用量5~10g。
        香包
        来源:鹿科动物麝Moschus moschiferus L.的雄性香囊干燥分泌物。多栖于高山林中,捕获后割取香囊,阴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微辣、芳香。通经、赶气、散瘀。
        用途用量:中风、痰厥、惊痫、痈疽肿毒。用量:3~5g。
        巴索木里
        来源:樟科植物木姜子Lindera communis Hemsl.的果实或全株。生于山坡、平地。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芳香。理气,通滞,消痰。
        用途用量:腹冷痛、停食、咳嗽、吼病。用量3~5g。
        千里马
        来源:百合科植物吉祥草Reineckea carnea Kunth.的全草。生于山谷林下、溪边。全年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淡。去瘀,接骨,止咳平喘。
        用途用量:昏迷、湿气、腹部痞块。0.1~0.2g。冲服。
        春木香
        来源:木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trilobus(Thunb.)D c.的根。生于低山灌木丛、草丛中。四季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清热下气,通滞理气。
        用途用量:腹痛、身痛、胃痛、食气腹胀。1~2g磨水服或碾末冲服。
        大伥膨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1.的全草。生于水泽、水沟、池塘,或栽培。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消气下痰,避疫气。
        用途用量:腹痛、心口痛、风火牙痛。用量3~5g。
        客西
        来源:菊科植物艾Arf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茎或叶。野生山坡、路旁、田边。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微辣。温里、赶气、消滞。
        用途用量:心腹冷气痛、腹胀。外用取叶作绒供灸用。内服量3~6g。
        错古
        来源: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成熟果实。多庭园栽培。
        性味功能:性温,味麻辣。消气理气、祛寒、杀虫。
        用途用量:胃、腹冷痛,上呕、腹胀。用量1~3g。外用叶或果实捣烂敷治冷气流痰,碾末配伍治顽癣。
        切西他拨
        来源: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的果皮。多栽培。秋采果,食内留皮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苦。理气消滞,下气止呕,健脾。
        用途用量:腹痛、恶心呕吐、停食、凉食。内服量3~lOg。
        回头青
        来源:莎草科植物香附Cyperus rotundus L.的块根。生于丘陵平地、田边、屋角。
        性味功能:性平,味辣、苦。理气消滞,下气消痰。
        用途用量:郁气病、心口痛、停食、吼病、咳嗽。用量5~10g。
        地棱只
        来源:樟科植物尾叶鸟药Linolera urophylla(REHD.)Allen的根。生于海拔900m以上山坡、林缘。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理气消气。
        用途用量:胃痛、心口痛、嗳气、呕吐、停食。用量3~5g。
        雷公镐
        来源:樟科植物山胡椒Lindera glauca B1.的根、果实。生于山坡、荒地。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芳香。祛风,理气消滞。
        用途用量:腹痛,胃脘痛,冷气痛,跌打损伤。用量果实1~3g,根3~5g。
        注:同科植物四川山胡椒Lindera setchuenensis Gamble.亦可入药,功用相同。
        巴死也
        来源: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果实。生于山坡林缘、灌木丛中,野生或栽培。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芳香。理气消滞,消肿止痛。
        用途用量:腹、胃冷气痛,停食,跌打损伤。用量1~2g。外用捣烂疗疮毒痒癞。
        万扎弄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tia debillis sieb.eF Zucc.的根。生于山坡、石灰石岩隙中。
        性味功能:性平,味苦、辣。理气消滞、止痛。
        用途用量:发痧,绞肠痧,腹痛,呕吐,水泻。用量1~3g。酒或水磨服。
        万花针
        来源: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lum plansplnum sieb.et ZUCC.的全株。野生山坡、林缘、路边。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苦。祛风理气,消气化痰。
        用途用量:腹部冷气痛、上呕、下泻、咳嗽痰多、痧症。用量3~5g。
        苔叶七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全草。生于高山山坡石隙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祛寒行气,下气消痰,消肿。
        用途用量:腹痛、牙痛、劳伤、跌打损伤、痧症、咳喘。用量1~3g。鲜用咀服,或干用泡酒内服。
        苔叶香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kim.的全草。生于阔叶林下、石缘上。
        性味功能:性温,味麻辣,微苦。祛风理气,止痛止咳。
        用途用量:劳伤咳喘,腹痛发痧,跌打损伤。用量3~5g。鲜用咀服或干用泡酒服。亦可水煎,但疗效大减。
        后补
        来源:木兰科植物凹叶厚朴Magnolia biloba(Rehd.et Wils.)Cheng的树皮和花。生于高山山坡,野生或栽培。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甜而辣。理气消滞,祛风下气,健脾胃。
        用途用量:停食,完谷不化,小儿疳积,嗳气,咳喘。用量根3~10g,花3~5g。
        羊奶子
        来源:猕猴桃科植物葛枣猕猴桃Actinidia polygama(Sieb.et Zucc.)Miq.的果实及全株。生于高山林缘、灌丛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果实味甜、酸。祛风理气,破积消痞。
        用途用量:腹部冷痛,虚劳,皮风。用量10~15g。果实可治白带多,月经不调。用量10~15g。
        酸味草
        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生于田边、住宅附近、沟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酸。清热利湿,赶气消肿。
        用途用量:感冒发热,尿路感染,跌打损伤,扭伤。用量15~60g。
        三、败火药
        败火药具有清热解毒,清燥去湿,消肿止痛作用,多为性凉、味苦之药。
        阿  哽
        来源: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一Ham.的全草。喜生于向阳山坡、林缘、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辣。清热解毒,败火消肿。
        用途用量:咽喉肿痛,火眼,疮疖,流痰,皮肤痒疹。用量15~30g。
        猫儿头
        来源:乌毛蕨科植物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f.)Sm.的根茎。生于山林、路旁、石隙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涩。清热解毒,杀虫。
        用途用量:腹痛腹泻、痢疾、寸白虫、蛔虫病。用量3~6g。
        地苦胆
        来源:防己科植物青牛胆Tinoenum acutum(Thunb.)Rehd et Wils.的块根。生于坡林下、岩隙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途用量:腹痛腹泻,痢疾,疱痈初起,蛾子,声音嘶哑。用量2~5g。磨水服或碾末冲服。
        鞭子草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glos L.的全草。生于村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清热败火。
        用途用量:咽喉肿痛、赤白痢疾、疱痈。用量3~10g。单味鲜药30g。
        见肿消
        来源:葡萄科植物三裂叶蛇葡萄Ampelopsis delavayana Planch.的根或茎。生于荒坡、路边、丘陵。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辣。败火消肿。
        用途用量:尿路感染,痈疖,流痰,变毒。用量10~30g。
        注:同科植物蛇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Maxim.)Trautv.亦称见肿消,药效相同。
        小黄连
        来源:龙胆科植物美丽獐牙菜Swertia angustifolia Buch—Ham var pulchella(Buch—Ham.)Burkill.的全草。生于小河两岸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除湿。
        用途用量:痢疾,腹泻,小儿肺炎,水火烧烫伤。用量1~3g。
        苦草
        来源:龙胆科植物獐牙菜Swertia bimaculata(sieb.et.Zucc.)Hook.f.et Thoms的全草。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除湿。
        用途用量:痢疾,腹泻,火牙,牙痛,胃痛。用量5~lOg。
        葛藤菌
        来源:列当科植物野菰Aeginetia indica Roxb.的全草。生于丘陵山地、芭茅根上。秋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甜,有小毒。败火消肿。
        用途用量:热淋,咽痛,头晕目眩。用量3~5g。
        一窝蛆
        来源:百合科植物肺筋草Aletris spicata(Thunb.)Franch.的全草。生于向阳山坡、荒草地。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败火除湿,消食杀虫。
        用途用量:水泻、食滞、蛔虫病、疳积、鹅口疱、慢性咳嗽。用量3~lOg。
        这名
        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根基或全草。野生海拔800m高山绝壁之上,或林下栽培。栽培后3~5年秋采,去须叶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清热败火。
        用途用量:腹泻、痢疾、口疮、热淋。烧炭冲水内服治妊娠呕吐。用量1~5g。
        剥皮黄
        来源:芸香科植物黄柏Phellodendrn arnurense Rupr.的树皮。多栽于海拔600m以上山坡。栽后5~10年春剥皮、压平、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解毒。
        用途用量:发热咳嗽,热淋,咽喉肿痛,烧烫伤。用量3~lOg。
        姐妹花
        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或全草。生于山坡、丘陵、路旁、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芳香。全草味甜,微苦。败火,败毒,消肿。
        用途用量:伤寒发热,咳嗽痰多,喉痈,疱疖流痰。10~30g。
        地牯牛
        来源: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asiatica Nakai.的全草。生于田边、路旁、林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清毒。
        用途用量:火眼、肺痨、压痨、痈疖、流痰、疡子病。用量5~20g。
        苦尽忠
        来源:唇形科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mb.的全草。生于山脚、溪边、路旁。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消肿,止咳平喘。
        用途用量:伤风咳嗽,发热,咳嗽痰多,喘气。外用疗流痰、疡子等疾。用量10~30g。
        雷胆子
        来源: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figma hypoglaucumpl.var puberulum w.T.Wang.的
    块根或全草。生山谷疏林、路旁石隙中。全年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微苦。败火消肿,败毒。
        用途用量:发热咳嗽、流痰、疱疖、疡子、奶痈。外用多磨水或磨醋外涂。用量3~6g。
        牛克西
        来源:苋科植物土中膝Achyranthes aspera L.的根或全草。生于林边、路旁、沟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败火祛湿,败毒。
        用途用量:关节痛,腰腿痛。用量3~lOg。
        也拔谷
        来源:爵床科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L.的全草。喜生于溪边、路旁、田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辣、微苦。败火败毒,消肿散瘀。
        用途用量:发热咳嗽,小儿食积,跌扑伤,瘀血。用量10~15g。
        尚岩席
        来源: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全草。生于塘边、路旁、沟边、林下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酸、微苦、具腥臭。败火败毒,利湿利水。
        用途用量:痢疾下脓血,发热咳嗽,吐脓;外用治青水疖,疱疖肿痛等。用量15~30g。
        肥猪草
        来源: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全草。生于丘陵山坡、路边、荒地。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甜。败火消肿败毒,通乳。
        用途用量:发热咳喘、奶痈、火眼、疱痈肿毒。用量15~30g。
        贯头尖
        来源:堇菜科植物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 Bl_的全草。生于田边、地角、草地、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败毒,凉血。
        用途用量:伤寒、咳嗽发热、火眼、口疮、疱疖。用量15~30g。
        草蚌壳
        来源: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的全草。喜生于村落田野、路旁草地。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苦。败火败毒,止血止痢。
        用途用量:痢疾,痔疮出血,青水疮,皮肤痒疹。用量15~30g。
        小金钱
        来源:旋花科植物马蹄金Dochondra repens Forst.的全草。生于湿润草地、田边、溪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辣。败火、败毒、利湿。
        用途用量:黄疸、腹泻、肺痨(蛋、药共煎)。用量10~30g。
        大金鸡尾    
        来源:凤尾蕨科植物井拦边草Pteris muttifida poir.的全草。生于林缘、荒坡、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淡。败火,败毒,利湿,止血。    
        用途用量:黄疸、热淋、外伤出血。用量10~30g。
        竹叶菜
        来源: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全草。生于溪边、田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败毒,利尿。
        用途用量:一切热病,热淋,小便不利,尿路结石。用量20~30g。
        沙玉乃
        来源:金丝桃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的全草。生于溪边、路旁、田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败火,败毒,消肿,祛风。
        用途用量:腹痛腹泻,胁痛,鹅口疱,跌打肿痛,皮肤痒疹。用量10~30g。
        路边花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花或全草。生于河边、溪旁或庭园。秋采花,全年采叶、树皮。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辣、微涩。败火消肿。
      用途用量:疮疖痈肿,奶痈,脓疱疮,烧烫伤,月经不调。用量花20~30g,茎叶或树皮5
    ~lOg。
        修耳草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rrb.的全草。生于山谷溪边、林阴下阴湿石壁或石隙中。全年采,火煨,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微苦。败火、败毒、消肿、止咳。
        用途用量:蚕耳(化脓性中耳炎),疱疖痈,青水疮,气管炎。用量:10~15g。
        野桐麻
        来源:大戟科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t.)Muel—Arn.的茎叶。生于林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涩。败火,利湿。
        用途用量:腹痛腹泻、摆白、摆红、吊茄子。用量10~20g。
        太苦草
        来源:龙胆科植物龙胆草Gentiana scabra Bunge.的全草。生于海拔700m的向阳山坡。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祛风除湿,败火败毒。
        用途用量:高热惊症、口烂口臭、火眼黄疸。用量3~5g。
        苦痧药
        来源: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或全草。生于向阳山坡、荒山丛中、田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败毒,杀虫止痒。
        用途用量:痢疾,蛔虫病,寸白虫,阴痒。用量5~10g。
        一包针
        来源:为菊科植物鬼针草Bidens bippinata L.的全草。生于山坡草丛中、路旁、田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消肿,解毒。
        用途用量:痢疾,痈疱疖肿,蛇板疮,羊胡子疮。用量10~15g。
        =日包子筒
        来源: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的全草。生于山坡林边、沟边、荒山湿地。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消肿,解毒。
        用途用量:奶痈、疱痈疮毒,郁气病。用量3~8g。
        桐卡蒙
        来源:大戟科植物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的花。生于桐树上蕈,种子榨油。多为栽培。春采花,秋采种子,随时采蕈。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败毒败火
      用途用量:疱疖肿痛,疮痒癞疮,烧烫伤。
      使用注意:本药仅供外用,不可内服。
      刺黄柏
      来源:小蘖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的全草。生于山坡林下或疏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败毒。
        用途用量:咽痛、火眼、痢疾、尿灼痛。用量10~30g。
        注:同科植物狭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ei(Lindl.)Fedole.和刺黄花Berberis polyanthaMemsl.性味功能:用途用量同上。
        铁古年
        来源:小蘖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eib.ef Zucc.)Maxim.的块根。生于山坡林缘或林下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微涩。败火消肿。
        用途用量:全身多发性疮疖、慢性炎性疾病。单味口服15~30g。
        兰铃草
             
        来源:玄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全草。生于山坡丘陵草丛及路边。
        性味功能:败火败毒,祛湿。
        用途用量:水泻、郁气病、食积。用量5~30g。
        多布几那
        来源:豆科植物管萼山豆根Euchresta tubulosa Dunn.的全草,以根为主。生于海拔700m以上沟边、林下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解毒,镇痛。
        用途用量:腹痛,胆道蛔虫病,心口痛,绞肠痧,解半截烂(雪里见)中毒。
        抱起克时
        来源: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的全草。生于荒坡、山坡、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具特殊臭气。败火败毒,凉血,除臭。
        用途用量:疮疡肿毒,青水疮,脓疱疮,痈疽,夏日受凉久不愈。内服量3~10g。
        热蛇席
        来源:毛莨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的块根。生于路边、河边、沟旁、山地石隙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涩。败火败毒,健脾消食。
      用途用量:奶痈,摆白,月经不调,慢性子宫内膜炎。用量3~6g。
      怕书古叶
      来源: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全草。生于田园、旷野、路边、山坡。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败毒,化痰止咳。
      用途用量:肺痨,压痨,咳嗽咯血,疮疖痈肿,白带多。用量10~30g。
      半边钱
      来源: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an.的全草。生于草地、屋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淡。败火消肿,解毒利湿,止咳化痰。
      用途用量:水泻,食积,跌打损伤,发热咳喘,痈肿疱疖。用量15~30g。
      惹米马
      来源:蔷薇科植物三叶萎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的块根。生于向阳山坡、灌木疏林下。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涩。败火止痛、解毒止血。
        用途用量:水泻,痢疾,呕吐,腹痛,红崩。用量5~9g。
        泽潘西
        来源:葡萄科植物蛇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eulata(Maxin.)Trautv.的藤茎。生于山坡、丛林。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败火消肿,祛风,通经活血。
        用途用量:湿气身痛,红崩,白带多。用量10~30g。
        地龙叶
        来源:石竹科植物漆姑草Sagina japonica(SW.)Ohwi.的全草。生于庭园、路旁、沟边、石隙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清热解毒,凉血泻肝火。
        用途用量:口腔炎,虫牙,过敏性皮炎,火眼,黄疸。用量10~30g。
        红猪婆藤
        来源: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ep.的全株。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酸。败火消肿,止血散瘀。
        用途用量:咽喉肿痛,火眼,痈疖。用量15~30g。
        节节花
        来源:唇形科植物瘿风轮Clinopodium gracile(Benth.)Matsum.的全草。生于荒地、山坡、路旁、庭园。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败火消肿,祛风。
        用途用量:感冒发热,痢疾,奶痈,上呼吸道感染。用量15~30g。
        串地蜈蚣
        来源: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Palib.)Merr.的全草。生于路边、溪旁、荒地。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苦,酸。清热利湿,败火消肿。
        用途用量:痢疾,黄疸,腹泻,痈疖肿毒。用量30~60g。
        地白菜
        来源:菊科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ns(L.)pers.的全草。生于山坡、田野、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毒消肿,清热。
        用途用量:牙龈肿痛,乳腺炎,腹泻。用量30~60g。
        叶下红
        来源: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la sonchifolia(L.)DC.的全草。生于村旁、田野、草地、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清热解毒,败火消肿。
        用途用量:口腔炎,乳腺炎,痈疖肿毒,烧烫伤。用量15~30g。
        人血七
        来源:罂粟科植物人血草Stylophorum lasiocarpum(Oliv.)Fedde.的全草。生于高山林下。
        性味功能:性平,味苦、涩。散瘀活血。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血崩,跌打损伤,产后腹痛。用量3~6g。
        月月红
        来源:蔷薇科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的花或根、茎叶。多为栽培。花、根、茎叶多鲜用。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根微涩苦。活血散瘀,调经。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用量3~15g。
        四季花
        来源:茜草科植物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 B1.的全草。生于山坡路旁、石板上或林下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活血散瘀,调经消食。
        用途用量:肺痨,月家痨,闭经痨,跌打损伤,小儿疳积。用量15~30g。
        坐骨他西
        来源:葡萄科植物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cx.的藤茎。生于山坡林缘、荒土。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酸。败火消肿,通经增液。
        用途用量:干咳,身痛,遗尿,痈疽。用量10~30g。
        四、驱风湿药
        驱风湿药具有祛风、除湿,赶寒气的效用,其性温或平,味辣麻或芳香。
        夹木蛇
        来源:金缕梅科植物枫树Liquidamber formosana Hance的茎叶、树脂、果实。生于向阳山坡、村旁。秋采果实。
        性味功能:茎叶——性平,味苦。果实——性平,味涩苦。树脂——性平,苦、辣、涩。祛风消肿,镇痛止痒,避疫气。
        用途用量:湿气关节痛,麻木,皮肤痒疹,风火牙痛。用量10~30g。熏烟可避疫气。树脂加鸡蛋共煮,疗白带多。用量10~15g。
        野荞
        来源:蓼科植物金荞麦Polygonum cymosum Trev.的块根。生于沟边、阴湿肥沃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涩。祛风除湿,散瘀消肿。
        用途用量:咽喉肿痛,腰腿痛,跌扑损伤,吼病。用量10~20g。
        一蔸棕
        来源:毛莨科植物拟散花唐松草Thalictrum przewalskii Maxim.的全草,生于山坡、荒地石上。
        性味功能:性凉,微苦。祛风除湿,赶寒气。
        用途用量:关节痛,身痛,风寒感冒。用量10~30g。
        大散气
        来源:酢酱草科植物山酢酱草Oxalis griffithii Edgw et Hook f.的全草。生于高山林荫下、林缘石上。夏,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酸。除湿,利水收涩。
        用途用量:腹泻,痢疾,摆白。用量5~10g。
        田坑泡
        来源:蔷薇科植物空心泡Rubus rosaefolius Smith.的全株。生于山坡、田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平,味酸、甜、微涩。祛湿、健脾、理血。
        用途用量:痢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摆白。用量5~10g。
        大救驾
        来源: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thermale Kom.的全草。生于高山沟边、林下。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祛湿除热,活血消瘀。
        用途用量:外痔,臭痒,青水疮。用量5~10g。
        利泽苦
        来源:虎耳草科植物大落新妇Astilbe grandis Stapf ex Wilis的根茎或全草。生于山坡林荫下、林缘。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辣。祛风除湿,散瘀止痛
        用途用量:牙痛、关节痛、跌扑损伤、头晕。用量5~30g。
        五加皮
        来源: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的根皮或茎皮。生于山坡、丘陵、河边、沟旁。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微苦。祛风除湿,止痛散瘀。
        用途用量:湿气关节痛、腰痛、全身痛、跌扑损伤。用量5~8g。
        三杆风
        来源:五加科植物白勒Acanthopanax henryi(Oliv.)Harms.的根皮或茎皮。生于山坡丘陵、沟边、田边。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微涩。祛风祛湿,止痛利节。
        用途用量:湿气关节痛,全身痛,腰痛,跌打损伤,湿疹,痈疽,流痰。用量2~6g。
        三角风    
        来源:五加科植物常春藤Heder nepalensis K.Koch.var sinensis(Tobl.)Rchd.的全株。
    生于山坡、林下,或攀援于石壁或树上。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祛风除湿,通络活血。
      用途用量:关节游走性疼痛,手脚麻木,腰腿痛,跌扑损伤。用量3~9g。
      新古良
      来源: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的根皮或须根。生于向阳山坡、路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有毒,祛风除湿,解毒杀虫。
        用途用量:关节痛,身痛,腰腿痛,肺痨,压痨。用量2~5g。
        巴巴蔸
        来源:拔葜科植物光叶拔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块根。生于山坡、丘陵、林缘、草丛中。全年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涩。祛湿败毒。
        用途用量:关节痛,腰腿痛,疮毒疱疖。用量15~30g。
        巴岩仙
        来源:胡椒科植物毛茹Piper puberulum(Benth.)Maxim.的全株。生于林下、林缘、石壁上。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辣、微涩。祛风除湿,止痒。
        用途用量:关节痛,身痛,身痒起坨,迎风流泪。用量5~10g。
        拦犬得卜几那
        来源:毛莨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的根。生于山坡、荒野、灌丛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祛风除湿,通络活血,止痛消肿。
        用途用量:关节痛,腰腿痛,手颤,头风,跌打损伤。用量10~30g。
        巴山虎
        来源: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ze.)J.Sm.的根茎。多附生于溪边大树上或石壁上。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用途用量: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用量10~15g。
        母抛卡
        来源: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的全株。生于山坡灌林、疏林中,或栽培。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苦,有香气。祛风除湿,行气止痛。
        用途用量:心腹冷气痛,痛经,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用量6~12g。
        桑替心
        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Loronthus parasificus(L.)Merr.的全株。常寄生于树上。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涩。祛风除湿。
        用途用量:关节痛,腰腿痛,痨伤久服有强身健体之功。用量10~15g。
        山桐麻
        来源:大戟科植物野梧桐Mallotus japonicus Muell—Arg.的根皮。生于山坡、沟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涩。祛风除湿,接骨消肿。
        用途用量:骨关节痛,各种骨折,骨不连接。用量1~3g。
        刺包头
        来源:五加科植物榴木Aralia decaisneana Hance.的根皮、嫩叶。生于丘陵林缘、山坡草丛中。全年采根皮,春采嫩叶,晒干。
        性味功能:根皮——性温,味辣、微苦。祛风除湿。嫩叶——性温,味辣、苦。解表发汗,止咳平喘。
        用途用量:根皮——关节痛,跌打损伤。用量10~15g。嫩叶——感冒发热,水肿。用量5~lOg。
        母布利
        来源:蔷薇科植物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ouin)Koehne的果实。多栽培于向阳山坡。
        性味功能:性温,味酸、涩。祛风除湿。
        用途用量:关节痛,四肢麻木,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用量5~20g。
        泽独活
        来源:伞形科植物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的根。野生于高山溪边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祛风除湿。
        用途用量:关节痛,腰腿痛,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用量3~5g。
        筒草
        来源:菊科植物稀莶草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的全草。生于山坡、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辣。祛风除湿,接骨。
        用途用量:关节痛,痨伤,骨折。用量5~lOg。
        四大黄
        来源:金粟兰科植物防己Chloranthus fortunei(A.Gray.)Solms.的根或全草。生于林下、山坡、沟边。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苦、微涩,有小毒。祛风止痛,散瘀消肿。
        用途用量:关节痛,跌打损伤。用量2~5g。
        卡血阿揭
        来源: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Thunb.)Sieb.的全株。生于向阳山坡、灌木林缘。
        性味功能:性温,味微苦、涩。祛风除湿,舒肝理气,收敛止带。
        用途用量:关节痛,闭经,摆白,摆红,阴痒。用量10~15g。
        五毒
        来源: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块根。生于向阳山坡。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有大毒。祛风除湿,散寒镇痛。
        用途用量:湿气骨节痛,半身不遂,麻木,心腹冷痛。用量:0.1~0.3g(磨水服)。外用捣烂或磨水涂患部,治冷气流痰,各种疼痛。    
        千锤打
        来源: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Polygala caudata Rehd.et mils.的全株。生于阴山坡或山谷。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微苦、微涩。祛风通经,活血去瘀。
        用途用量:肩周炎,慢性腰腿痛,落枕。用量20~40g。
        岩巴席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石血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 var hefero phyllum
    Tsiang.的全株。生于大树、岩石上。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祛风除湿,通经。
        用途用量:湿气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用量3~15g。
        毛乌金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白毛细辛Asarum pulchellum Hemsl.的全草。生于树上林荫处。全年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苦。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湿气骨关节痛,咳嗽。用量2~5g
        捆仙索
        来源:黄杨科植物顶蕊三角咪Pachysandr terminalis Sieb.et Zucc.的全草。生于高山、山谷、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涩。祛风除湿,调经活血。
        用途用量:湿气骨关节痛,摆红,摆白。用量5~10g。
        皮子要
        来源:海桐科植物崖花海桐Pittosporum sahnianum Gowda.的根皮或茎皮。生于灌木林中、林缘。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祛风除湿,通经。
        用途用量:湿气关节痛,跌打损伤,皮肤瘙痒。用量2~3g。
        可莫哭那
        来源:瑞香科植物毛瑞香Duphne odora Thunb.var atrocaulis Rehd.的根皮和茎皮。生于高山林下。全年采,鲜药浸入童便内,七天后取出,流水中漂洗三次,搓绳作腰带,贴内而系,时间愈长愈好。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祛风除湿,止痛散瘀。
        用途用量:风湿骨关节痛,跌打损伤。用量2~3g。酒冲服。
        桑别则
        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鳞茎。生于山坡、谷地、溪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清热除湿,避疠气。
        用途用量:痢疾,腹泻,蛔虫,便血。用量5~10g。
        破卡
        来源: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Polystichum.makinoi Tagowa.的鳞茎。生于山谷、溪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祛风除湿。
        用途用量:蛔虫,腹泻,痢疾。用量5~10g。
        五、理血药
        理血药具有行血,活血,止血,散瘀之疗效。性凉或温,味苦或甜。其色多为红色、紫色,且多为对枝对叶生长。
        爬窃
        来源: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全草。生于山坡荒地、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凉血止血,破血散瘀。
      用途用量:吐血,尿血,咳血,便血。用量5~15g。
      小三百棒
      来源:芸香科植物岩椒Zanthoxylum esquirolii Levi.的全株。生于山坡或山谷灌木丛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苦。祛风理气,止血生肌,止痛。
      用途用量:内伤出血,外伤出血,尿血便血。用量3~10g。
      岩丸子
      来源: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Begonia sinemsis A.DC.的块根。生于山坡、山沟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活血破血,收涩止血。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痨病,咳血,便血,痢疾。用量15~30g。
      血蜈蚣
      来源:秋海棠科植物掌裂叶秋海棠Begonia pedatifida Levl.的根状茎。生于山谷、溪边、沟旁阴湿处。全年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酸。补血活血,凉血退热,收涩止血。
        用途用量:痨病,咳血,便血,虚热,摆红,摆白。用量6~12g。
        血当归
        来源:菊科植物三七草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根茎。多为庭园栽培。秋采,切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活血,破血散瘀。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骨折,瘀血,闭经,痨病。用量10~30g。
        卡巴
        来源: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Beauy.的根茎。生于山坡、荒地草丛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凉血止血,利湿。
        用途用量:吐血,咳血,尿血。用量10~30g。
        若克页
        来源:兰科植物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块根。生于山岗、荒坡、石壁上的岩隙中。
        性味功能:性凉,微甜,微苦而粘。理气止血,消肿。
        用途用量:肺痨病,咳血,便血,皮肤皲裂。用量3~15g。
        起去席
        来源: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全草。生于山坡、荒野、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活血破血,凉血止血。
        用途用量:鼻衄,摆红,闭经,腰腿痛。用量3~10g。
        白腊卡蒙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et Arn.的全株。生于沟边、山坡、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辣。破血止血,止咳消肿。
        用途用量:便血,呕血,跌打损伤,百日咳(不用叶)。用量15~30g。
        上天梯
        来源:金丝桃科植物元宝草Hypericum samposonii Hance.的全草。生于荒坡、田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微辣。通经活血,止痛解毒。
      用途用量:腰腿痛,月经不调,吐血,蛇咬伤。用量10~30g。
      路边黄
      来源: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yimonia viscidula Bunge.的全草。生于村边、路旁、庭园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止血凉血,止咳止泻。
      用途用量:鼻衄、咯血、痨病、水泻。用量10~15g。
      地米菜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xtoris(L.)Medic.的全草。生于庭园、菜地、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凉血止血,利湿。
        用途用量:月经过多,摆红,摆白,乳糜尿,鼻衄。用量30~60g。
        必欧五嘎那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amsl.的全草。生于路旁、沟边,或石壁上。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微苦。补血活血,利湿。
        用途用量:黄肿病,贫血,腹胀满。用量10~20g。
        散血草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星宿菜Lysimachia fortunei Msxim.的全草。生于沟边、溪旁或庭园栽培。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涩。破血止血,凉血除湿。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闭经痨,月家痨,干血痨,腰腿痛,黄肿。用量10~15g。
        一支箭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珍珠菜Lysimachia clthroides Duby.的全草。生于山坡荒地、林缘或草丛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涩。活血通经,散瘀。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摆红,摆白,鼻出血,便血。用量15~30g。
        四块瓦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重楼菲草Lysimuchia paridiformis Franch.的全草。生于山谷、路旁、灌木林下。
        性味功能:性温,味酸。活血止血,调经止咳。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摆红,摆白,跌打损伤,贫血,腹胀满。用量10~30g。
        起天
        来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larke.的藤茎。生于林下、山坡、林缘、沟旁。
        性味功能:性平,味酸、甜。活血,增液通经。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亏血,痨病,身痛麻木,盗汗。用量10~40g。
        爽灭
        来源:木兰科植物铁栖散Schisandra propinqual(Wall.)Ball.var sinensis Oliv.的全株。生于山坡、林缘、石隙、向阳处。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通经活血,健脾祛风。
        用途用量:麻木身痛,亏血。与刺激性药物配伍,可降低其副作用,减少呕吐。用量10~
    30g。外用有助于诸药粘接。
        翁卡卜灭
        来源: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 et Wils.的藤茎。生于山坡、林缘或疏林下。
        性味功能:性平,味苦,微涩。通经活血,驱风杀虫。
        用途用量:闭经痨,筋骨痛,寸白虫,杀蚂蟥。用量10~15g。
        六、止j甬药
        止痛药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祛瘀之疗效。性多温,味多辣麻,多生有刺。
        半截烂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雪里见Arisaema rhizomatum C.R.C.Fischer.的根茎。生于峡谷、阴山石隙或天坑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有毒。祛瘀,止痛,解痉。
        用途用量:一切腹痛、心口痛,绞肠痧。用量0.1~0.2g。
        注:本品不可直接接触口腔,需用饭团、面片包服或装入胶囊内吞服。
        五虎静
        来源:芸香科植物狭叶岭南花椒Zanthoxylum anstrosinense Huang var stenophllum Huang.的茎皮、根皮或全株。生于高山石壁石隙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镇痛祛风,散寒温中。
        用途用量:湿气骨关节冷痛,劳伤,痨病,跌打损伤。用量2~3g。
        一点血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tubiflora Dunn.的全草。生于山坡、石灰石的石隙中,或阴山林缘、沟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止痛,祛风解热。
        用途用量:腹痛,绞肠痧,水泻,腹胀。用量0.1~0.2g。(磨水服或为末冲酒服,或生药嚼服。)
        乌金七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土细辛Asarum caudigerum Hance.的全草。生于山坡林荫下、沟边、溪旁。全年采,火燎,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止痛止咳,祛风退热。
        用途用量:咳嗽,痨病,身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用量3~5g。
        山乌龟
        来源:防己科植物石蟾酥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块根。生于山坡、丘陵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止痛,止血除湿。
        用途用量:湿气骨关节痛,腰腿痛,外伤出血,痢疾,腹胀腹痛。用量8~15g。外用磨水或磨酒或捣烂外敷有消肿之功,可治痈疮流痰。
        透身寒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城口细辛Asarum ehinense Franch.f.fargesii(Franh.)C.Y.cheng.
    的全草。生于丘陵、山坡,或山顶林荫、峡谷。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辣麻。止痛祛风,平喘理气。
        用途用量:心口冷痛,郁气病,吼病,头痛,跌打损伤。用量2~4g。
        岩菖蒲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的根茎。生于溪边、沟旁阴湿处或水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芳香。止痛,祛风除湿。
      用途用量:湿气关节痛,跌打损伤,腹痛,腹胀满。用量5~10g。
      三两金
      来源: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Ardisia crispa(Thunb.)A.DC.的根或全株。生于阔叶林下。
      性味功能:性凉,味麻,苦。止痛,消肿退热。
      用途用量:咽喉肿痛,蛾子,口腔溃烂,跌打损伤,劳伤。用量10~15g。
      三两银
      来源: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的根或全株。生于阔叶林下。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止血,活血散瘀。
      用途用量:咽喉肿痛,身痛,骨痛,跌打损伤。用量10~15g。
      岩隙子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滴水珠Pinellia cordata N.B.Broun.的块根。生于山坡林边、岩石隙中。夏、秋采,米泔水浸泡七天,漂洗二次,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麻辣、涩。止痛消肿,止咳。
        用途用量:痨病,跌打损伤,腰膝疼痛。用量2~5g。外裹饭食或枣肉吞服。
        海螺七
        来源: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支花Poris polphylla Sm.的根茎。生于阔叶林下、林缘、溪边阴湿处。全年采,米泔水浸七天,漂洗三次,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有毒。止痛,消肿,解毒。
        用途用量:头身痛,跌打损伤。用量3~10g。外治蛇伤,痄腮,九子疡。
        一支蒿
        来源:菊科植物蓍草Achillea sibiric Ledeb.的全草。生于山野或庭园栽培。
        性味功能:性凉,味麻辣,微苦。止痛消肿,活血退热。
        用途用量:头痛头风,身痛,跌打损伤,发热咳喘,毒蛇咬伤。用量2~20g。
        死死及席
        来源:石松科植物蛇足石松Lycopodiium serratum Thumb.的全草。生于丘陵、山坡、灌木丛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酸。止痛,消肿,退热,杀虫。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骨痛,腰腿痛,吐血,灭虱。用量15~30g。
        五虎劲
        来源:芸香科植物柄果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var podomrpum(Hemsl.)Huang.的茎皮或根皮,亦有用全株。生于高山林下或石崖上。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微苦。祛风除寒。
        用途用量:腹痛,心气痛,跌打损伤,劳伤。用量0.1~0.3g(皮)。
        杰米替卡他
        来源: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种子、花及全草。多为栽培。秋采种后再采全株。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有小毒。止痛,活血散瘀。
        用途用量:身痛,关节痛,闭经,跌打损伤。种子和花用量3~6g,全草用量5~10g。
        七匹风
        来源:五加科植物掌叶梁五茶Nathopanax delavayi(Frnch.)Harms.的叶。生于山坡林下,或山谷灌木丛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苦。止痛,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骨折,皮肤痒疹,咽喉痛,感冒发热。用量10~15g。
        山  龙
        来源:茜草科植物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的全草。生于路边、林缘、灌木丛中。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涩微苦。止痛,舒筋祛湿。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骨折,腰腿痛,风湿骨痛。15~30g。
        香草
        来源:败酱科植物长序缬草Valeriana hardwickii Wall.又名西南缬草的全草。生于山坡草地。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苦。止痛,理气。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用量3~5g。
        七、卜  药
        下药具润肠通便、涤除胃肠积滞之效用。性平或凉,味苦,且多粘液、涎液或油脂。
        拿五杆
        来源:蓼科植物虎仗Polygomum cuspidatum s.et z.的根茎。生于沟边、溪旁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酸,微苦。通肠泻滞,止血散瘀。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胆道蛔虫,湿气关节痛。用量10~30g。
        牛大黄
        来源:蓼科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a Houtt.的根茎。野生溪边、村旁,或栽培。
        性味功能:性凉,味酸,苦。清热,导泻。
        用途用量:便秘,食滞。用量10~15g。
        野大黄
        来源:蓼科植物尼泊尔酸模Rumex nepalensis Spreng.的根茎。生于沟边、溪旁、田边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酸,微苦。通便止血,清热。
        用途用量:外伤出血,便血,停食,腹胀便秘。用量10~15g。
        茶卡蒙
        来源:山茶科植物油菜Camellia oleifera Abei.的种子。多为栽培。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苦,甜,富油脂。通便,行。榨油后枯饼可杀虫。
        用途用量:便秘,气滞,癣;癞。用量6~10g。
        八、打药
        打药具有行气、破血,又有止痛、散瘀、消肿之疗效。性温,味辣麻。多刺,或易成活之品。
        打不死
        来源:苦苣苔科植物牛耳草Boca hygrometrica(Bunge.)R.Browm.的全草。生于石灰石山坡石壁上。全年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苦涩。镇痛散瘀,理气止咳。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肿痛,咳喘。用量10~15g。
        岩泽兰
        来源:苦苣苔科植物石吊兰Lvsionotus pauciflora Maxim.的全草。生于山坡、沟边、大树上或石壁上。全年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涩。散气,破血,止痛。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骨折,痨病,九子疡。用量10~15g。
        救命王
        来源:毛莨科植物单叶铁线莲Clematis henryi oliv.的茎,生于山谷、山坡林下或林中石隙中。全年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行气散瘀,止痛消肿。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胃痛,身痛,心口痛,腰腿痛。煎服或磨水(酒)服。用量3~5g。
        追魂箭
        来源:紫葳科植物凌霄花Campsis grandiflora(Thunb.)Loisel.的根皮或全草。生于山坡林缘、沟谷丛林,或栽培于庭园。
        性味功能:性凉,味酸。理气破血,止痛平喘。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慢性腰腿痛,吼病。花1~3g。根皮及茎叶10~
    15g。
        铁锤打
        来源:大戟科植物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L.)Hutch.的果实或全草。生于向阳山坡、灌木丛中、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破血散气,止痛清热。
        用途用量:痛经,痨病,跌打损伤,腰腿痛。用量15~20g。
        三百棒
        来源: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Lam的根皮或全株。生于山坡灌木丛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理气,破血,止痛,祛风除湿,赶寒。
        用途用量:湿气骨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用量6~15g。
        土强条
        来源:金缕梅科植物糙Loropefallrm Chinensis Oliv.的全株。生于山坡、山顶、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涩。破血,止痛,消肿。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腰腿痛,便血,水泻。用量10~30g。
        八里麻
        来源:忍冬科植物接骨木Sambucus javanica Reinw.ex Blume.的全株。生于旷野、沟边、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接骨,消肿止痛。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痨伤。用量15~30g。
        打不烂
        来源:景天科植物菱叶红景天Rhodida henryi(Diels.)S.H.Fu.的全草。生于山坡石壁上。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酸。破血消肿,止痛止血。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痨伤,咳血。用量10~15g。
        赶山鞭
        来源:百合科植物九龙盘Aspidistra elatior B1.的根茎。生于沟边、溪边、山谷中,或栽培于庭园。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涩。行气破血,止痛强筋。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腰肌劳伤,脊骨劳伤。用量10~20g。
        白雌花
        来源:马钱科植物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 Fort.的全株。生于林边、路旁、溪边。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理气止痛,破血祛风。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骨痛,身痛,劳伤,咳嗽。用量5~15g。
        九节鞭
        来源:金粟兰科植物接骨金粟兰Chlorarthus glaber(Thunb.)Makino.的全草。生于山坡林荫下。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理气行血,祛风消肿,散瘀退热。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骨折,湿气骨关节痛,小儿咳嗽发热。用量15~30g。
        八步拿
        来源:唇形科植物连钱草Glechoma hederacea L.的全草。生于溪边、路旁、屋角。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芳香。活血通络,消肿止咳。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劳伤,腰背痛,慢性咳嗽。用量10~25g。
        木子
        来源: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的根皮、茎叶。生于山坡疏林中、林缘,田边地角。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止血,通便。
        用途用量:内伤出血,腹部瘀血,腹痛。用量5~10g。外用治坐板疮、风坨等。
        红救驾
        来源:菊科植物鹿蹄橐吾Ligularia bodgsonii Hook.的全草。生于山谷阴湿处或庭园栽培。全年采,晒干,或随采随用。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理气,破血,消肿。
        用途用量:痨病,咳嗽咳血,跌打损伤。用量10~15g。
        岩蜈蚣
        来源:苦苣苔科植物睫萼长蒴苣苔Didymocarpus fimbrisepalus Hand—Mazz.的全草。生于高山、山谷、水涧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苦,淡。行气止痛,消肿。
        用途用量:劳伤,跌打损伤,腰腿痛。用量10~20g。
        麻布七
        来源:毛莨科植物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的根。生于高山、沟旁、水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有大毒。散瘀镇痛,消肿。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劳伤。用量0.1~0.2g。酒磨服,或浸酒内服。
        血三七
        来源:蓼科植物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D.Don.的全草。生于水边、林下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苦涩,辣。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用途用量:肠炎,痢疾,跌打损伤,劳伤。用量5~15g。
        酒还阳
        来源: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r.)Spring.的全草。生于高山林荫石壁上。
        性味功能:性平,味辣。活血止血,通经止痛。
        用途用量:摆红,便血,咳血,外伤出血。用量5~10g。
        变天牛
        来源:防己科植物毛叶轮环藤Cyclea barbata(Wall.)Miers.的根。生于高山山坡、林下。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散瘀止痛,祛风除湿。
        用途用量:风湿骨痛,旧伤复发,劳伤。用量3~5g。
        烂泥巴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裂叶鞘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的根皮或茎皮。生于路边、林缘。随采随用。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苦。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骨折。用量10~15g。
        九、消食药
        消食药具有行气消食、祛满除胀、下气通便之功效。性多温,味苦或甜。
        业把兜几拿
        来源:百合科植物拔葜Smilax china L.的块根。生于山坡、林缘、草丛中。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苦。解毒,消食,健脾。
        用途用量:食积,疳积,腹胀满,嗳气。用量10~15g。
        见食消
        来源:萝摩科植物隔山消Cynanchun wilfordii(Maxim.)Hemsl.的根。生于山缘、灌木林下。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苦。理气化食,消满健脾。
        用途用量:疳积,停食,腹胀满,胃口痛。用量10~15g。
        切尔玉那
        来源:荨麻科植物糯米田Memorialis hirta(BL.)Wedd的全草。生于山坡、丘陵、路旁、河边。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多汁而腻。健脾消食,行气化湿。
        用途用量:小儿疳积,摆白,腹痛腹胀。用量10~15g。外用配伍疗痈疽、疮疖,流痰。
        扎
        来源:雉科动物鸡Gallus domesticus Briss.的砂囊内膜。采后,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苦。健脾,止痢,消食。
        用途用量:食积,停食,反胃,水泻,嗳气。用量3~lOg。
        兰香草
        来源: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全草。野生山地或栽培。
        性味功能:性平,味辣。开胃,健脾除湿。
        用途用量:中暑,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用量5~15g。
        拉  白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莱菔Raphanus sativus L.的种子。多为栽培。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辣。消气健脾,消满。
        用途用量:停食,疳积,腹痛胀满。用量3~lOg。
        吉克西
        来源: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的全株。生于荒山、旷野、草丛、灌木丛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消食健脾,除湿敛肠。
        用途用量:风湿关节痛,小儿食积,摆白,痢疾,腹泻。用量15~30g。
        山棠梨
        来源:蔷薇科植物湖北山植Crataegus hupehenis Sarg.的果实。生于山坡、山顶林缘、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酸,微甜。化食健脾,除湿。
        用途用量:食积,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用量15~30g。
        小夜关门
        来源: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Lespedeza cuneata(Dun.cours)G.Don.的全草。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林缘、荒野、草丛中、路旁。
        性味功能:性平,味微甜。健脾理气,消食除积。
        用途用量:小儿疳积,腹胀腹痛,水泻。用量10~40g。多与鸡蛋共煮或与猪肝共为末内服。
        阿十可卡蒙
        来源: 茜草科植物六月雪Serissa serissoides(Dc.)Druce.的花及全株。生于荒野、灌木林缘、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甜。健脾消食,理气消肿。花:镇惊。
        用途用量:腹胀腹泻,口腔溃烂。根茎:腰腿痛15~30g。花:高热抽搐。用量5~lOg。
        八月瓜
        来源:木通科植物白木通Akebia frifoliata(Thunb.)Koidz.var australis(Diels)Rehd.的全株。生于林中、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涩。祛风除湿,通经活血。果实性平,味甜。健脾消食,利水,解暑湿。
        用途用量:风湿关节痛,腰腿痛。果实:中暑,腹泻,食积,疳积。用量10~30g。
        拦路虎
        来源:桑科植物地枇杷Ficus tikoua Bureau.的全株。生于低山、丘陵、田边、屋角、路旁。
      性味功能:性平,味苦,微甜。消食,健脾,清热。
      用途用量:腹痛水泻,食积,嗳气吐酸,跌打损伤,小儿疳积。用量10~30g。
      下山虎
      来源:鸢尾科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的根状茎或全草。生于沟边、溪旁。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苦。清热祛湿,健脾消食。
      用途用量:郁气病,肝脾肿大,食不消化。用量10~30g。
      拐子
      来源:鼠李科植物拐枣Hovenia dulcis Thunb.的果实。生于沟边、路边、山谷中向阳处。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涩。健脾消食,解酒毒。
      用途用量:酒精中毒,小儿疳积,发热烦渴。用量10~15g。
            十、利水渗湿药
        凡能使尿量增加,消除浮肿,或兼清湿热的药物。其性平,味多淡,或性凉,味淡,多汁液。
        皮踏
        来源:桑科植物小枸树Broussonetia kazinoki Seib.et Zucc.的全株。生于山坡、林中、林缘。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活血,利水除湿,补虚。
        用途用量:肾虚,关节痛,贫血。用量10~15g。
        起皮踏
        来源:桑科植物枸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的全株。生于村旁、路边。
        性味功能:性温,味微甜、淡。利湿,消食,利水。
        用途用量:阴虚,脾为湿困,贫血。用量10~15g。
        棱他便席
        来源:龙胆科植物双蝴蝶Tripterospermum affine(Wall.)H.Sm.的全草。生于高山林荫下。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辣。清热利湿,止咳。
        用途用量:热淋,咳嗽痰多,肺痨。用量10~15g。
        业他八题马结
        来源:水龙骨科植物石韦Pyrrosia lingua(Thunb.)Farw.的全草。生于大树上或岩壁上。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苦。利水除湿,通水道。
        用途用量:热淋,火淋,摆白。用量5~10g。
        克切八鱼儿
        来源:车前草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的全草。生于田边、路旁或庭园、村落。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利水除湿,清火。
        用途用量:热淋,火淋,下白痢,小便不利。用量5~10g。
        大通草
        来源: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a(Hook.)K.Koch.的干燥茎髓,或全草。夏、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利水祛湿。
        用途用量:水肿,热淋。用量3~5g。
        竹节草
        来源:蓼科植物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全草。生于田边、路旁、溪沟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渗湿,通水道。
        用途用量:小便不利,热淋,火淋。用量4~10g。
        野油菜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蔊菜Nesturtium montanum Wall.的全草。生于田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利水,祛湿,止咳。
        用途用量:急慢性咳嗽,热淋。用量15~30g。
        田边豆
        来源:豆科植物合萌Acschynomene indica L.的全草。生于田边、水沟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涩。清热祛湿,利尿消肿。
        用途用量:热淋,火眼,痈疮。用量20~40g。
        见风消
        来源:玄参科植物四方麻Veronicastrum caulopterum(Hance)Yamazaki(calorhabdos
    cauloptera Hance.)的全草。生于水沟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利水祛湿,消肿。
        用途用量:尿频,尿痛,热淋,小便不通,水肿。用量15~30g。外治痈疽、流痰。
        柏捅铺图
        来源: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v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全草。生于路旁、山坡草丛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淡。利尿祛湿,消肿。
        用途用量:尿痛,小便不利,下白症,热淋。用量15~20g。外用治癣。
        阉鸡尾
        来源:鳞始蕨科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的全草。生于路旁、山边、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涩。清热利湿,止血。
        用途用量:咳血,尿血,呕泻,白带。用量15~30g。
        钓杆草
        来源:玄参科植物腹水草Veronicastrum axillare(Seib.ea Zucc.)Yamazaki的全草。生于路旁、林下、林缘、灌丛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淡。利水,止血,生肌。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腹水,水肿,外伤出血。用量10~15g。
        团莫鱼儿
        来源: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 A.B.enn.et Baag.的全草。生于水塘、池沼中。春、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淡,微苦。利水止咳,止血。
        用途用量:带下,崩漏,肺痨,慢性气管炎,水肿。用量10~15g。
        十一、蛇  药
        指具有清热解毒、排毒、镇痛祛瘀功效的药物。性多凉,味苦或酸或辣。
        蛇不拉
        来源:蓼科植物杠极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全草。生于山坡草地、旷野、路边。
        性味功能:性平,味酸。解毒,散瘀,止痒。
        用途用量:蛇伤,皮肤痒疹,清水疮。用量10~20g。
        可王卡那卡
        来源:菊花科植物一支黄花Solidago virgaurea L.的全草。生于丘陵、山坡、向阳草丛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解毒,消肿。
        用途用量:毒蛇咬伤,发热恶寒。用量10~30g。
        苦瓜七
        来源:葫芦科植物五瓜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ser.)Maxim.的根。生于高山山坡、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解毒消肿,利尿。
      用途用量:毒蛇咬伤,下白症,痨病。用量30~40g。
      瓜子七
      来源:远志科植物瓜子金Polyoala japonica Houtt.的全草。生于山坡疏林下、路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苦。解毒,散风,消肿。
      用途用量: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用量15~30g。
      一边药
      来源: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全草。生于田边、沟旁、路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解毒消肿。
      用途用量:毒蛇咬伤,发痧、跌打损伤。15~30g。外用治痈疽、流脓。
      帕阿拍
      来源:蓼科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olum Meisn.的全草。生于溪边、路旁、草丛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解毒消肿。
      用途用量:毒蛇咬伤,发痧,跌打损伤。用量15~20g。
      母尔他几拿
      来源:萝摩科植物徐长卿Pycnostelma chinensis Bunge.的全草。生于山坡、荒野、草丛中。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麻。解毒止痛,消肿。
        用途用量: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寒气伤骨。用量1~3g。
        岩花子
        来源:海桐科植物菱叶海桐Pittosporum truncatun pritz.的树皮。生于高山林中。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涩。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用途用量:蛇伤,骨折,咽喉肿痛。用量5~lOg。
        肿见消
        来源:菊科植物下田菊Aolenosteuma lavenia(L.)0.Kuntze.的全草。生于水边、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甜。解表祛风,消肿败毒。
        用途用量:感冒发热,毒蛇咬伤,痈疮肿毒。用量30~60g。
        三根筋
        来源:兰科植物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 liana Reicbb.f.的全草。生于山谷、山坡林下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败毒消肿,利湿。
        用途用量:毒蛇咬伤,咳嗽,肺痨。用量5~lOg。
        翻天印
        来源:小蘖科植物小八角莲Dy~sma difformis(Hemsl et Wils)T.H.Wang.的根茎。生于石壁上、阔叶林下。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苦。清热解毒,消肿散瘀。
        用途用量:腹痛,毒蛇咬伤,痈疮,流痰。用量2~3g。
        十二、止咳药
        具有化痰止咳,或消痰止咳之功效,适用于咳嗽诸症。性温或凉,多汁。
        岩飞蛾
        来源:中国蕨科植物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Gmel.)Feo.的全草。生于岩壁或石隙中。秋采,火燎,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淡。止咳,调经。
        用途用量:咳嗽,月经不调,崩红。用量10~20g。
        岩瓜子
        来源: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Bak)Chang的全草。生于沟边、林下阴湿石壁上或树上。全年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淡。止咳,清热利湿。
        用途用量:咳嗽,气管炎,虚劳咳血,跌打损伤。10~15g。
        阿十介布利
        来源: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igo biloba L.的种子。多为栽培。冬摘后,堆放,外种皮烂掉,洗净,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苦,有毒。止咳,杀虫,消食滞。
        用途用量:虚咳气喘,小儿疳积,虫牙。用量5~lOg。小儿酌减。
        枇枇卡蒙
        来源: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花蕾。栽培于庭园,或野生于向阳山坡。秋、冬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苦。化痰止咳,下气。
        用途用量:各种咳嗽,百日咳。用量10~15g。
        核桃
        来源: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全株。多为栽培。白露前采果,堆放烂掉外皮。叶、茎、皮四季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茎,叶,皮:味苦,涩。润肺止咳,降气。
        用途用量:肺虚咳喘,小便频数,哮喘。用量10~15g。
        插柳卡蒙
        来源:木槿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_的花、叶。生于向阳平地。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涩。化痰止咳,平喘止带。
        用途用量:咳嗽,哮喘,白带多,痔疮出血。用量5~10g。
        鼓捶七
        来源:蔷薇科植物棣棠花Kerria japonica(L_)Dc.的花。生于山坡、荒地、路旁。春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涩。润肺止咳。
      用途用量:肺虚久咳,小儿消化不良。用量10~15g。
      白合儿
      来源:百合科植物卷叶百合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的鳞茎。生于高山草地或阴湿小灌木丛下,或栽培。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苦。化痰止咳,败火。
        用途用量:咳嗽,咯血,气管炎。用量5~lOg。
        四季青
        来源:百合科植物阔叶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的块根。生于山谷、沟边、林下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苦。润肺止咳,利尿。
        用途用量:肺虚咳嗽,水肿,小儿食滞。用量5~10g。
        抱牙尺
        来源:百合科植物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的鳞茎。生于山坡、荒地。秋、冬采挖,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苦。润肺止咳。
        用途用量:肺痨,肺虚咳嗽,小儿食积。用量10~30g。
        水求
        来源:菊科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全草。生于山坡、田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化痰止咳。
        用途用量:咳嗽痰多,腹部冷气,胀满。用量5~15g。
        药芹
        来源:伞形科植物芹Apium graveolens L.var dulce DC.的全草。生于荒地、山坡、沟边、庭园。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有香气。止咳化痰,败火。
        用途用量:咳嗽.,咯血,高血压。用量10~15g。
        通草卡蒙
        来源:木兰科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的叶、果实。生于山谷林中,或阴湿水沟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苦。止咳化痰,解表(叶)。
        用途用量:咳嗽,_kn乎吸道感染。用量10~15g。
        若克西
        来源:桑科植物琴叶榕Ficus pandurata Hance的果实。生于山地灌木丛中、疏林下,或村边。
        性味功能:性平,味辣、甜。化痰止咳,通乳。
        用途用量:咳嗽,气喘,奶痈,月经不调。用量30~60g。
        山核桃
        来源:胡桃科植物野胡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的全株。生于山坡、峡谷两侧。10月采果实堆放烂掉外果皮。树皮、茎叶随采随用。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化痰止咳,平喘理气。
        用途用量:虚痨咳嗽,下肢痛,腰腿痛。用量10~15g。
           十三、杀虫药
        凡具有杀灭或驱除肠道寄生虫,和杀灭皮肤表面虫作用的药物。多为有毒之品,部分药品仅供外用,不能内服。
        羊屎果
        来源: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 ex Widd.的果实和全草。生于荒坡、路旁、草地。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有毒。杀虫,祛风。
        用途用量:头痛,顽癣,皮肤痒疹。用量5~lOg。全草切碎倒入厕所杀蛆。
        烟草
        来源:茄科植物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的叶或全草。多为栽培。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有毒。杀虫止痒,解毒。
        用途用量:痈疽肿毒,癣,皮肤痒疹,蛇咬伤。一般仅作外用,不宜内服,亦可丢入厕所灭蛆。
        大柳辣
        来源: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绒Lycianthes lysimachindes(Wall.)Bitt.的全草。生于林缘或草丛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有小毒。杀虫,止痒,消肿。
        用途用量:皮肤顽癣,痒疹,痈疽肿毒。一般不内服。
        地桐子
        来源: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 a 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的种子。生于山坡林缘,或灌木丛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有毒。杀虫止痒,败毒消肿。
        用途用量:癣癞,皮肤痒疹,痈疽肿毒。一般不内服。
        山几子
        来源: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on.的果实。生于田边、路旁、山坡草丛中。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苦。杀虫止痒,祛风。   
        用途用量:身痒,顽癣,青水疮,阴痒。用量5~lOg。
        马桑树
        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Coriaris sinica Maxim.的茎叶。生于山坡、林下或灌木丛中。
        性味功能:性冷,味甜、酸、涩,有毒。赶火败毒,消肿止痛,生肌杀虫。
        用途用量:头癣,体癣,皮肤痒疹,烧烫伤,精神分裂症。用量3g。
        小粘草子
        来源:伞形科植物窃衣Torilis japonica(Houtt.)Dc.的全草。生于山脚、路旁、峡谷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有毒。杀虫止痒,下气消食。
        用途用量:小儿蛔虫病,寸白虫,食积。用量10~15g。
        牛王刺
        来源:豆科植物云实Caesalpinia sepiaria Roxb.的荚果。生于平原、山地、河边、路旁。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杀虫,祛风除湿。
        用途用量:小儿疳积,痢疾,腰腿痛。用量10~15g。
        注:切断本品根部可见藏于茎部头向下的头红白身虫体,取之捣烂敷治瘭疽有奇效。
        罩嘎
        来源:豆科植物皂荚树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刺叶及果实。生于山坡丛林中,或栽培。秋采割下针刺,摘取荚果,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杀虫止痒,通乳消肿。
        用途用量:皮肤疥癣,痒疹,肿毒,乳腺炎,灭蛆。一般不内服。
        十四、妇科用药及喜药
        凡兼有活血、收敛、调经等作用,治疗妇女病及女性不孕症的药物。性平或温,味辣、甜。或为红色,对枝对叶。或为果上生叶,或叶上长果等。
        毛耳朵
        来源: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全草。生于路边,山野草丛中,或灌木丛中。夏、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败火消肿,止带。
        用途用量:胆石症,胆囊炎,水肿,白带多,下焦湿热。用量15~30g。
        鸡冠花
        来源: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的花序或茎叶。多为庭园栽培。秋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凉血止血,止带调经。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崩漏,便血,尿血,白带多。用量5~lOg。
        被梳子卡
        来源: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的茎叶。生于山野林边。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调经活血,散瘀止痛。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用量15~30g。
        一丈红
        来源: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ca rosea(L.)Cavan.的花。生于路旁、山野或栽培。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止带调经,散瘀消肿。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经闭,月家痨。用量3~6g。
        蛇包谷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魔芋Amorphophallus ririeri Durien.的花葶。生于肥沃山坡、住宅旁,或栽培。夏采,用竹刀切条,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麻,有强烈腥臭气。止痛散瘀,止带除臭。
        用途用量:白带多,子宫颈糜烂,腹痛。用量1~2g。花葶晒干或瓦片上焙干为末,用饭团包后吞下或装入胶囊。每次2粒,一日3次。
        地苞
        来源: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倒生根。生于山坡、路旁、灌丛中。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酸。活血调经,祛风除湿,喜药。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腰腿痛,不孕症。用量15~30g。
        大夜关门
        来源:豆科植物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花或叶。生于山谷、林缘、坡地。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调经活血,补肾,喜药。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肾虚,心神不安,不孕。用量5~lOg。
        盒包藤
        来源:豆科植物湖北羊蹄甲Bauhinia jupehana Craib.的叶和荚果。生于山坡石隙或林缘。
        性味功能:性平,味微苦,涩。补肾调经壮阳,喜药。
      用途用量:肾虚,月经不调,喜药。用量10~30g。
        见血生
        来源:豆科植物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的全草。生于田埂、沟边、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平,味辣。活血止痛,调经祛湿,喜药。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气血虚,不孕。用量10~20g。
        叶上子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Thunb.)Dietr.的叶或果实。生于林下、林缘。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微苦。活血补虚,除湿,喜药。
        用途用量:便血,红崩,月经不调,月家痨,不孕症。用量10~30g。
        注:同科植物西藏青荚叶Helwingia himaica Clarke中华青荚叶Helwingiachinensis Batal功效相同,可互相通用。
        叉子上叶
        来源:兰科植物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的假鳞茎。附生于林下石板上或密林树干上。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化痰止咳,利尿增液,喜药。
        用途用量:咳嗽咳血,小儿疳积,水肿,不孕症。用量15~30g。
        单子上叶
        来源:兰科植物麦斛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 Maxim.的全草。附生于山林树干上及石壁上。全年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化痰止咳,增液补虚,喜药。
        用途用量:咳嗽咯血,肺虚,气虚,不孕症。用量10~15g。
        小子上叶
        来源:兰科植物石豆兰Bulbophyllum radiatum Lindl.的全草。多生于悬崖阴湿处。夏、秋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辣。活血凉血,化痰止咳,喜药。
        用途用量:咯血,咳嗽,阴虚,不孕。用量15~30g。
        多儿母
        来源:百合科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的根。生于山地阴湿处。全年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凉血止血,健脾消食,喜药。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红崩,便血,尿血,缺奶,不孕症。用量10~15g。
        十五、补  药
        参类药
        参类药具有补气、补脾为主,或兼补肾,或有生津补液之功。多为性平或性温,味甜,多汁之品。
        1.土洋参
        来源:马齿苋科植物土人参Talinum patens(L.)Willd.的全草。多为庭园栽培。秋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健脾。
      用途用量:头晕、神衰梦多,痨病。用量10~20g。
      2.小儿参
      来源:桔梗科植物土党参Campanumoea javanica B1.的全草。生于山坡丛林、沟谷灌丛中。秋采,微蒸,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补肺,补脾。
        用途用量:病后体虚,痨病,食欲不振。用量10~15g。
        3.土红参
        来源: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bilis jalapa L的根。多为庭园栽培。秋采,刮皮,微蒸,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淡。补气,补脾。
        用途用量:痨病,摆白,小儿胎毒。用量15~30g。
        4.百节参
        来源: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fficinale A11.的全草。生于阔叶林下、山谷灌丛中,或栽培。秋采,微蒸,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补肺。
        用途用量:体虚多汗,虚咳。用量10~15g。
        5.奶浆参
        来源:桔梗科植物杏叶沙参Adepophora stricta Miq.的根或全草。生于山坡、荒土、林缘。夏、秋采,微蒸,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补肺。
        用途用量:久咳,痨病,易患感冒,虚热咳喘。用量5~15g。
        6.上树参
        来源:兰科植物盘龙参Spiranthes sinensis(pers.)Ames.的全草。生于水沟、坡地、湿润处。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
        用途用量:病后体虚,梦多,痨病,肾虚,毒蛇咬伤。用量10~15g。
        7.鸡肢参
        来源:茜草科植物长叶数珠根Damnacanthus macrophyllus Sieb.ex Miq.var giganteus
    (Makino)Koidz.的根。生于林荫下、山谷。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苦。补气,补肾。
        用途用量:肾虚,神经衰弱,阳痿。用量15~30g。
        8.卵子参
        来源:兰科植物鸡肾参Habenaria delavayi Finet.的全草。生于林下、旷地。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补肾。
        用途用量:肾虚,神经衰弱,阳痿。用量15~30g。
        莲类药
        以活血、调经、补血为主,少数有收涩、利湿作用。性平或温,味甜或微苦。药物颜色多为红色、紫色,为血药。其色白而多汁者,多为收涩之品。
      莲有72莲之说。
      1.雄黄连
      来源:蓼科植物毛脉蓼Polygonm ciliinerve(Nakai.)Ohwi.的块根。生于高山、山坡石隙中。秋采,切片,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活血止痛,解毒。
        用途用量:劳伤,跌打损伤,避痨气。用量0.3~0.5g。
        2.牛血连
        来源:薯蓣科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 a Lour.的块根。生于山谷、林下、向阳处。全年采,切片,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酸。活血补血。
        用途用量:内伤出血,贫血。用量3~10g。
        3.红苔连
        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生于山坡、路旁石隙中。全年采,蒸熟切片,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微涩。补血,止痛。
        用途用量:贫血,梦多,肾虚早白头,摆白,遗精。用量10~15g。
        4.白薯蓣
        来源: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块根。生于山地向阳处,或人工栽培。秋采,蒸熟,切片,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多汁。补气增液。
        用途用量:脾虚久泻,摆白,疳积,干咳。用量10~20g。
        5.鸡爪连
        来源:阴地蕨科植物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Thunb.)Sweet.的全草,生于山坡草丛中。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虚、止咳。
        用途用量:头晕,摆白,痨病。用量3~6g。多与鸡炖服,或与鸡蛋共煮服。
        6.竹叶连
        来源:鸭跖草科植物杜若Bollia japonica Thunb.的全草,生于沟边、溪旁湿润处。秋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增液。
        用途用量:风眼,头晕眼花,腰腿痛。用量3~10g。
        7.白鹤连
        来源:三白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的根茎。生于水边、池塘、田边。全年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利湿,收敛。
        用途用量:头晕头胀,摆白,遗精,风疹块。用量13~30g。
        8.观音莲
        来源:观音座莲科植物观音座莲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的鳞茎。生于高山林下、沟谷边。全年采,水潦或微蒸,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淡。散瘀,活血,止咳。
        用途用量:各种痨病,跌打损伤。用量10~15g。多用酒泡内服。
        9.百味连
        来源:葫芦科植物雪胆Hmemsleya chinensis Cogrn的块根。生于高山、山谷林荫下。全年采,蒸透或切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辣。健胃,止痛,收涩。
        用途用量: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跌打损伤,痨病。用量5~8g。
        10.散血连
        来源:金星蕨科植物鸡血莲Abacopteris penagiana(Hook.)Ching.的全草。生于山林、石上。
        性味功能:性凉,味苦、涩。活血散瘀,除湿。
        用途用量:月经不调,月家痨,闭经痨,跌打损伤。用量10~20g。
        11.八宝连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Clerodenl rum bungei Steud.的根皮。生于山谷、村旁、路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苦,臭。补虚消肿,破结。
        用途用量:体虚,头晕,摆白,脱肛。用量15~20g。
        12.润血连
        来源: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rtundifolia L.的全草。生于高山林下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苦。活血止血,破血去瘀。
        用途用量:闭经,月家痨,干血痨,肺痨,腰腿劳伤疼痛,摆红。用量10~15g。
        13.紫血连
        来源: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_的果实,野生山坡、沟谷,或栽培。秋采,蒸透,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酸。活血增液。
        用途用量:腰酸腿痛,盗汗,头风、咳喘。用量5~10g。
        14.百儿连
        来源: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块根。生于低山、峡谷,或高山山坡。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补肺增液。
        用途用量:肺痨,咳嗽,不孕症。用量10~15g。
        15.九子连
        来源:兰科植物虾脊兰Calanthe discolor Lindl.的全草。生于山坡林下肥沃处。秋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微苦。活血散瘀,祛风止痛。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劳伤,痨病,头风。用量15~20g。
        七类药
        凡具以调血、活血补血为主,或以理气破气为主,或两者兼有;且具有散瘀止痛,活血止血,或具理气、舒气、补气、消散之功的药物,而兼有其他作用者不一。其性平或温,味辣、甜,或多汁。
        1.克切八页
        来源:鸢尾科植物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的根状茎。生于山坡、谷地、林缘或庭园栽培。
        性味功能:性凉,味辣。消食,消肿活血,故又谓之“搜山虎”。
        用途用量:食积,跌打损伤。用量10~15g。
        2.阿十梭页
        来源: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as C.A.Mey.的全草。生于高山、山谷阴湿肥沃处。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微苦,微辣。活血祛瘀,止痛强体。
        用途用量:咳嗽,慢性痢疾,劳伤,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用量3~10g。磨水(酒)
    或为末冲服。
        3.翁巴页
        来源:禾本科植物拟高粱Sorghum propinguum(Kunth.)Hitche.的根状茎。多为庭园栽培。秋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补肺,增液。
        用途用量:病后体虚,咳嗽干咳,肺痨,跌打损伤。用量10~30g。
        4.母粮页
        来源:菊科植物羽裂蟹甲草Cacalia tangutica(Franch.)Hand.一Mazz.的根茎。生于高山、旷地、坡地、路旁。秋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健胃,补脾,除湿。
        用途用量:病后体虚,食积,疳积,腹痛久泻。用量10~30g。
        5.牛毛七
        来源:曲尾藓科植物山毛藓Oroas martian(Hopp.et Hornscb.)Brid.的全草。生于高山阴湿石壁上。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苦。镇静止痛,止血。
        用途用量:失眠,出血,跌打损伤。用量10~15g。
        6.牛角七
        来源:百合科植物弯蕊开口箭Tupistra wattii Hook.f.的全株。生于山谷林荫处。全年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辣。补脾健胃,散气祛瘀。
        用途用量:胃痛,腹痛,咽喉痛,虚热。用量3~6g。
        7.扇儿七
        来源:兰科植物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 Thunb.的根。生于高山山坡、树下。
        性味功能:性平,微辣,微苦。活血去瘀,止痛。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劳伤,身痛,腹痛。用量0.5~1g。嚼服或为末冲服。
        8.包谷七
        来源:百合科植物万年青Roholea iaponica Roth.的全草。生于山涧、山坡或庭园栽培。
        性味功能:性凉,味甜,微苦。健胃补脾,清热解毒。
        用途用量:脾胃虚弱、咽喉肿痛、劳伤,用量10~15g。
        9.黄鳝七
        来源:百合科植物散斑竹根七Disporopsis aspera(Hua)Engl.ex Krause.的根茎。生于山涧、林荫下。全年采,微蒸,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脾,补气。
        用途用量:体虚,脾虚,食积。用量10~20g。
        10.竹根七
        来源:百合科植物竹根假万寿竹Disporopsis pernyi(Hua.)Diels.的根茎。生于山涧、林荫下。全年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补脾,补肺。
        用途用量:体虚,干咳咯血,食积。用量10~30g。
        11.龙骨七
        来源:百合科植物万寿竹Disporum cantoniense(Lour.)Merr.的根茎。生于高山山谷、林荫下。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壮骨。
        用途用量:体虚,腰酸腿软,肢麻无力,劳伤。用量10~30g。
        12.罗汉七
        来源:百合科植物黄精Polygonatuns sibiricum Redoute.的根茎。生于山地、林间。全年采,微蒸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补肺,增液。
        用途用量:久病体虚,食积,食不化,咳嗽咳血,干瘦。10~30g。
        13.龙杯七
        来源: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根茎。生于林下、溪边、林缘。全年采,微蒸,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补气,补脾,补肺。
        用途用量:体虚,痨病,消瘦盗汗。用量10~30g。
        14.扣子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Panax pseuolo—ginseng var.majar(burkill.)Li.的根茎或全草。生于山涧、林下。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微苦。活血止血,散瘀止痛。
        用途用量:痨疾,跌打损伤,内、外出血。用量1~2g。磨水或为末冲服。
        15.拉百页
        来源: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的根。生于向阳山坡。
        性味功能:性平,味苦,微辣。补肾,补骨,补血。
        用途用量:腰膝酸软,无力,骨折,腰痛,腰肌劳损。用量10~30g。
        16.马结十卡页
        来源:小蘖科植物类叶牡丹Leontice robustum(Maxim.)Diels.的根。生于高山林下、山谷阴湿处。
        性味功能:性温,味辣,苦。活血通经,祛风镇痛。
        用途用量:闭经,月经不调,摆红,跌打损伤。用量10~15g。
        17.鸡心七
        来源: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D.Don.var sinense Forb.et Hemsl.的根茎。生于林下、沙地、溪边。    
        性味功能:性凉,味涩,微苦。活血止痛,清热利湿。
        用途用量:跌打损伤,腰腿痛,痢疾。用量3~9g。
        18.米米页
        来源: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Lecopus lucidus Turcz.的根茎。生于丘陵、山地、溪边阴湿处。全年采,水潦,晒干。
        性味功能:性温,味甜,微苦。活血补虚。
        用途用量:闭经,月经不调,小儿疳积。全草:3~6g,根:5~lOg。
        19.子可巴页
        来源: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根。生于疏林、荒坡、路旁,或庭园栽培。全年采,蒸熟,切片,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甜,微苦。补气,补脾,利水,止咳。
        用途用量:脾胃虚弱,虚肿,咳嗽。用量3~6g。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