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旧版栏目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版栏目 > 民族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一节 人体结构与功能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0-27 10:17:31
  • 核心提示: 土家医对人体的认识大体上是,在人体的结构上,属宏观认识;功能上,属中观认识;在生命物质上,有微观认识的潜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人体结构功能的阐述,解释人的生命活动现象。

        土家医对人体的认识大体上是,在人体的结构上,属宏观认识;功能上,属中观认识;在生命物质上,有微观认识的潜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人体结构功能的阐述,解释人的生命活动现象。
        土家医认为人体主要由三元、十窍、肢节、筋脉、气血精组成。
        一、三 元
        土家医将人体内脏概括为三个部分,即上、中、下三元。上元为天,中元为地,下元属水,藉以自然界的天、地、水来囊括人体的内脏和功能。
        上元
        上元主要包括脑、心、肺,共居上天,统摄人体气血神志,为三元之首。
        脑,居颅骨内,主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统帅。土家医认为,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虽然为脑所主,但与气、血、精三者关系极为密切。气旺、血充、精盛则脑得以充养而精灵,于是人体生命活动旺盛而表现为神志清醒,精神振奋,反应敏捷,动作潇洒。反之,如果气少、血亏、精衰则脑失养,于是出现神衰、神躁、神乱、神闭、神昏、神亡等病理现象。
        心,位于左胸排叉骨中间,主血,为人体气、血、精输布的中心枢纽。土家医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把心主血的功能用唧筒原理予以阐述。他们认为,心像一个唧筒,心肌松弛,能把全身各处的气血精沿着筋脉吸到心腔;心肌紧缩,则把抽吸到心的气血精通过筋脉输送三元、十窍、肢节,从而使人体上下内外得到气血精的充养,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心主血的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病症,其一为血亏、气少、精衰,而出现面色苍白、爪甲无华、心悸、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其二为血气挡胸,而出现面口青紫、爪甲发乌、胸闷心痛。
        肺,居胸两侧,主呼吸,为人体气体交换的总汇。土家医认为,肺像一个囊袋,上有喉管与口鼻相联,下有气管与心相通。当喉管张开,气管闭合时,则天气沿着鼻窍经喉管而进入到肺;当喉管闭合,气管张开时,则吸入的天气从肺沿气管注入于心;当气管、喉管均张开时,则把心气抽吸回的、经全身各处使用过的气由心而气管、肺、喉管从鼻窍排出于体外。肺就是通过喉管与气管之间的不断更替开合,使体内外的气体得以交换不息。肺主呼吸的功能失常也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其一为气亏,如少气,动则喘息,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其二为气挡胸,而出现胸闷、气促、肚胀等一系列病症。
        中元
        中元主要包括肚、肠、肝,共居腹内,为水谷出入之地,水精、谷精化生之处,像大地之长养万物,为三元供养之本。
        肚,位于上腹,主饮食的受纳与消磨,为人体储藏食物的仓库。土家医认为,肚像一个磨子;上有一口,通过食管与口窍相通,下有一窍与肠相连。饮食物从口窍沿食管进入到肚,则肚张,张则转动,从而把食物磨成糊糊,由下窍进入于肠。肚内病变主要表现为食停肚(隔食),如腹胀、不思饮食、嗳气、打臭饱嗝。
        肠,位于脐腹,主饮食物的变化,为人体食物变化的场所。土家医把肠的作用比喻为一个蒸酒缸,能把进入到肠的食物糊糊进行发酵,从而分出精微与糟粕二个部分,其精微部分上注于肝,糟粕部分下到肛窍而排出体外。肠病主要表现为腹泻,甚则完谷不化。
        肝,居右排叉骨后方,主水精、谷精的生成,为人体营养物质的发源地。肝有上下两管,下管与肠相通,上管与筋脉相连。肠中的精微沿下肝管输送至肝,在肝的作用下,生成水精与谷精,通过上肝管进入筋脉,而入于心,从而源源不断地供给三元、十窍、筋脉、肢节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肝病则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匮乏,于是出现面色萎黄、消瘦或虚肿、倦怠乏力等一系列病症。
        下元
        下元包括腰子、尿脬、养儿肠或精华脬,共居下元,有排泌余水之功,为人体孕精生成处,生命发生之根。
        腰子,共二枚,位于双侧后排叉骨下方之前的板油内,主孕精的生成,为人体繁衍之本源。土家医认为,腰子亦有二个开口,并和管子相连。当腰子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就通过上管把血液中运送来的水精和谷精,经过一系列过程而变为孕精。若男女进行交合,孕精便由腰子输送到养儿肠或精脬,男精与女精结合便能有子。若腰子有病,孕精的生成发生障碍,就会产生不孕、腰痛等病症。
        养儿肠和精脬,均位于少腹。男子的精脬,接受腰子输送的孕精,从而发生性感,排出体外。如果精脬有病,就会出现遗精、滑精、交合时不泄精等病变。女子的养儿肠,接受腰子输送的孕精,如果得与男子的孕精结合,便能有子,否则化为经水排出体外。养儿肠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滑胎、月经不调、摆白等。
        尿脬,位于少腹,主尿,为人体排泌余水之地。土家医认为,肠有一管与尿脬相通,饮水中的精微部分上注于肝,多余的部分则沿着肠管输入尿脬,在尿脬的作用下,生成尿液,再从尿窍排出体外。尿脬有病,主要为排尿困难,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闭和水肿。
        三元是人体组织结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借以活动的生命物质——气、血、精都是由三元中的内脏所产生;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均受三元的内脏所支配;人体的气血,经天、而地、至水循环往复灌注于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二、十  窍
        关于人体的孔窍,土家医概括为十窍,其中有九大窍和一小窍,即眼二窍、耳二窍、鼻二窍、口一窍、肛门一窍、尿孔一窍,加上皮肤上无数个小小的汗孔,共计十窍,又称为十孔。
        十窍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眼窍职司视万物、辨五色,眼窍有病,轻则视物昏糊、颜色不分,重则以至失明。鼻窍司臭味与进出气,病则鼻塞流涕、气味不辨、影响呼吸。耳主听声音,病则耳鸣耳塞,甚则耳聋。口主言语、纳吐,病则纳食、讲话障碍。肛门有排便之功,病则出现排便异常。尿窍主司排尿,病则出现尿血、尿痛,甚贝0点滴俱无。汗窍司排泄汗液,病则汗出淋漓、汗闭、盗汗。
        三、肢节(包括肢体、骨头和榫三部分)
        肢体
        肢体分为手肢(上肢)、脚肢(下肢)和腰肢(躯干)三部分。
        手肢由筒子骨段和钳杆骨段以及手组成。手有十指,即土地佬指(拇指)、鸡公指(食指)、
    中指、黄鼠狼指(无名指)、重(chong)指(小指)。手与手指的功能主要是持物和生产劳动等。
        脚肢由大腿、小腿和脚板组成。大、小腿之间由克膝佬串联,其主要作用是行走和站立。
        腰肢由背膀、腰杆和下腰组成,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的正常姿势。
        骨头
        骨头有长骨、短骨、大骨、小骨之分。土家民间有“七十二大骨,三十六小骨”.之说。
        长骨有,龙节骨,又称腰杆骨(脊椎骨),龙节骨又分上龙节骨(腰子以上)和下龙节骨
    (腰子以下部分)。筒子骨(肱骨)左右各一根,共二根。钳杆骨(尺桡骨)左右各二根,共四
    根。大腿骨(股骨)左右各一根,共二根。穷骨头,也称连二杆骨(胫骨和腓骨)左右各二根,
    共四根。饭司骨(锁骨)左右各一根,共二根。排叉骨(肋骨)左右胸各十二根,共二十四根。
    颈坎骨(颈椎骨)等四十根长骨。
        大骨有,顶门骨(顶骨)一块;额门骨(额骨)各一块,共二块;上牙巴骨(上颌骨)一
    块,下牙巴骨(下颌骨)一块;肩担骨(肩胛峰)左右各一块,共二块;盐铲骨(肩胛骨)左右
    各一块,共二块;屎胯骨(髋骨)左右各一块,共二块;相思板骨(耻骨)共二块;克膝盖骨
    (膑骨)左右各一块,共二块;胸包骨(胸骨柄)一块等,共有大骨十八块。
        短小骨有,鼻梁骨(鼻骨)一块;牙齿骨(牙齿)上下两排,共二十八颗,又分为门牙、板
    牙;喉节骨(喉骨)一块;手掌八卦骨(腕骨等八块)左右各八块,共十六块;五爪骨又称手指
    骨(指骨)左右各十四块,共二十八块;脚巴掌骨(包括脚掌部的跟骨、距骨、骰骨等)左右各
    若干块,共有小骨一百余块。
        榫
        两骨联合处称为榫,又称为骨节。上肢骨节包括手指骨节(指关节),手腕骨节(腕关节),
    倒拐子骨节(肘关节),肩膀骨节(肩关节);下肢骨节包括脚趾骨节(趾关节)、螺丝骨节(踝
    关节)、克膝骨节(膝关节)、胯骨骨节(髋关节);腰肢骨节有转骨榫(颈椎关节、胸椎关节、
    腰椎关节、尾椎关节等);另外还有牙巴骨节(颌关节)。
        榫的主要作用是联结骨头和肢体运动。
        四、筋  脉
        筋脉包括筋和脉两个部分,有大、中、小之分和内外之别。
        筋由肉筋索(肌腱)、肉皮筋(筋膜)和麻筋(神经)三个部分组成。脉通常指血管,有青
    筋(在体表能见到,如分布于手脚颈项的静脉)和索筋(在体表能触到跳动,但视之不易见到的动脉)之分。
        筋脉遍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是沟通天、地、水三元和联系人体上下、内外、表里的独特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运载气血精,濡养躯体,以维持人体各个部分的正常功能。
        五、气血精
        概念
        土家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据三元脏器的功能正常,而这些脏器功能的实现又以气血精为物质基础。气血精不断地循环转换,滋养着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保证各个组织器官功能的实现,从而才能使人体得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气少、血亏、精乏,均能影响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生命活动的终结。
        1.气
        气,并非是一个玄学的名词,而是土家医对人体的有关物质成分和生理功能的总称。
        气是构成人体的有关物质成分。如清气与谷气。清气是在上元肺气的作用下,从自然界中吸入的“天气”,由气管而进入于心,和精血共同运行筋脉之中,为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谷气是谷精通过三元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运行于筋脉之中,直接参与机体构成和营养机体的物质精微。   
        气也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动力所在。无论是三元、十窍、肢节、筋脉功能的实现,摄纳水谷的变化,清气的吸入,废气的排出,血液的化生,精的形成,都赖气的推动。区别于有生命的机体与死亡的机体的根本标志就在于是否有气,所以土家医谓“有气则生,无气则亡”。
        气又是人体得以维持恒温的关键所在。土家医认为,人体的温度之所以能够保持正常,全在冷气与热气的平衡。如果气旺则人体温度正常,气衰则肢体发冷,气亢则身热,气亡则身冷如冰。
        气还是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土家医认为疾病产生的原因虽多,但总由病气作用人体所致。病气不外废气聚集和瘟气所加二端。人体三元、十窍、肢节不停地运动,无时不在产生废气。正常情况下,废气不断地经肺从口鼻,或从肛窍、汗窍等排出。如果排泄失常,蓄结于内,便产生病气。如废气积于肺,便出现咳喘,积于肚肠便出现腹胀、纳呆等。人体生活于自然界,无时不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而自然界的气候多变、动植物死亡腐败都能成为瘟气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疾病。
        2.血
        血是由水精与谷精在上元心气的作用下化生的一种红色精微物质。具有营养机体的重要作用。血的功能表现在三:其一是血水通过筋脉的输布到达全身各处起濡润作用;其二是血与清气结合,刺激机体起动力作用;其三是血与谷气相合,输布于周身起营养作用。
        土家医认为,血可分为红血、青血、污血和黑血四种。红血是由谷气、清气和血水按一定比例共同组成,运行于索筋,具有营养机体作用的血液。青血是被机体消耗了部分谷气和清气后而运行于青筋的血液。污血是含废气较多或杂有瘟气的血液。黑血失去了营养机体作用,不在索筋或青筋中参加运行的死血。
        3.精
        精是具有营养机体和生育功能的营养物质。土家医把精分为水精、谷精和孕精三类。
        水精,是由人体摄入的水液,经肠吸收,肝的作用,参与筋脉中运行的营养物质。其作用主要包括:一是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具有濡润躯体孔窍作用;三为由汗窍排出,成为汗液,具有调节冷气与热气平衡的作用。
        谷精,是由人体摄入的食物,经肚的消磨,肠的发酵,肝的变化而化生的精微物质。其作用主要有:一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为孕精化生的重要物质基础;三为筋脉运送到躯体起营养作用。
        孕精,是由谷精与血在下元腰子的作用下生成的具有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孕精由腰子生成后不断地输送到养儿肠或精脬中,以维持男女的性能。如果男女交合,便能在养儿肠中孕育新的生命。
      气血精的环流
      气血精同居脉中,通过心气的作用、心肌的紧缩而流入索筋,灌注于三元、十窍、肢节,然后到达青筋,再由青筋注入心,循环往复,永生不息。
      气血精的转换
      气血精三者同系人体生命活动赖以仰存的精微物质。三者之间不仅关系密切,而且还可以相互转化。
        1.精与气
        精既是靠气的推动才能化生,但气又赖精的扶植才能充盛。故土家医认为,精可生气,气可化精,人体精气充沛,生命力就旺盛,精气衰减,生命力就减退,精气败绝,生命也就终结。
        2.精与血
        精是血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充则血旺,精衰则血虚,精绝则血枯。但精又是谷精与血在下元气的作用下形成的,血可化精。精血充足则机体营养充分,生命力旺盛;精血虚衰则营养不足,生命力减弱。
        3.气与血
        血的化生与运行,均有赖于气;但气之所以能散布于机体内外上下,又靠血的运载。气血充足,人体机能健壮;气血不足,机能衰减;气血壅滞,疾病由此产生;血枯气脱,生命停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