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古代名医别称拾趣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潘春华 时间:2015-10-10 10:18:06
  • 核心提示: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代名医辈出,其别称也五花八门,富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意趣盎然。
    以官职而称
    创立中医“诊籍”(相当于现在的病历)而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代名医辈出,其别称也五花八门,富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意趣盎然。
     

        以官职而称
     

        创立中医“诊籍”(相当于现在的病历)而名垂青史的淳于意,官做过齐地主管都城粮仓的“太仓令”,故后人称之为“仓公”。医圣张仲景官居长沙太守,故医史古籍中常尊称为“张长沙”。唐代王冰毕生潜心研究《内经》,订正、注释《素问》24卷,他曾任高官“太仆令”,因而后世称他“王太仆。宋代许叔微,是中医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少时苦攻医学,颇有成就,他写的《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很受医学界欢迎,因他曾是集贤院的学士,故有“许学士”的别称。还有《南阳活人书》的作者朱肱,也在当时闻名遐迩,因宋徽宗时被授以“奉议郎医学博士”,所以病家都尊称他为“朱奉议”。  
     

        以居地而称  
      金元四大家之一、寒凉派首创人物刘完素,家居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县),故后人称他为“刘河间”。明代汪机为一代名医,祖居安徽祁门县石山,自号“石山居士”,后人则称他“汪石山”。以《伤寒杂病论》载入史册的张仲景,因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医学界都以“张长沙”对其呼之。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元代医学家朱震亨,是中医阴阳学派的鼻祖,因他常居浙江义乌的丹溪行医,于是就有了“朱丹溪”或者“丹溪翁”的美称。名噪乡里的明代医学家汪机,因为祖居安徽祁门的石山,所以人称“汪石山”。
     

        以医术而称
        历代中医有不少名家因在某一领域有独特成就,而获得世人的尊称。如汉代华佗被称为“外科鼻祖”“外科圣手”,东汉张仲景享有“医圣”的美誉,唐代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宋代钱乙被称为“儿科圣手”“幼科鼻祖”,清代的吴尚先被称为“外治之宗”。还有以指三点后辨脉洞之病源的元代医家“刘三点”刘岳,以及被称为“神针李玉”的明代医学家李玉,都是因为医术高超被赋予美名的。
     

        以用药而称
        金代著名医学家刘完素的弟子“穆大黄”,就是因为善治火热证,巧用中药大黄而得名的。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善用中药熟地黄,他创制的“新方八阵”中,补阵共有29方,用熟地黄方子竞达22个,疗效显著,故时人称他为“张熟地”。清代医学家张锡纯,试图用现代药理探讨中药石膏生用和煅用的不同机制,被医林呼之“张石膏”。
     

       此外,以医家的字或号相称者亦多见,如北山先生、石顽老人等。_还有以朝廷封号为称的,如南宋名医郭雍,在孝宗年间被旌召不就,被赐号“冲晦处士”,名噪一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