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香文化与中医香药(上)

  • 来源:家庭中医药 作者:容成 时间:2014-03-10 10:22:31
  • 核心提示: 随着国学的复兴,我国古代的各种闲情雅趣也再次进入现代人的视野,香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种。
    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漫几千年的历史中,通过对各种香品的制作配伍和使用,而逐

        随着国学的复兴,我国古代的各种闲情雅趣也再次进入现代人的视野,香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种。
        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漫几千年的历史中,通过对各种香品的制作配伍和使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有着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有精神气质,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而香文化和中医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香文化中的各种香药,有很多都是有着治病保健等作用的,而用香药治病也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人民很早就找到了加工香草的方法:在现今发现的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中国人掌握了加工香草的方法的证据:“鬯”这个字,就是指在器皿中盛酒,里面还有着香草,这是一种古代祭祀和宴饮用的香酒,据说是用郁金草合黑黍酿成的。
        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很多采集香草的诗歌。“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对各种香草有了广泛的认识。到了屈原的《离骚》更是出现了大量的香草名字,“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那么古人将香草采集回来做什么呢?在《周礼》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周礼》中的《秋官•剪氏》记载“剪氏掌除蚕物,以攻攻之,以莽草薰之,凡庶虫之事”,而《秋官•蝈氏》也说“焚牡菊,以灰洒之,则死”。《秋官•庶氏》说“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袷之嘉草攻之。凡驱蛊,则令之,比之。”以上表明《周礼》中明确地记载了中国古代先民用各种香草防治和消灭害虫,由此看来我国的先民将香草采集回来,常常用它们进行卫生防疫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香药也在发展进步着,到了汉代,它们的功能就不单单局限在如《周礼》中记载的焚烧或是单纯的以香味驱虫了,香药已经根据各种需要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功能了。
        《逸书考》曾记载这样一件事情:东汉桓帝时,有一名侍中名叫刁存。因为年龄比较大了,有口臭。而侍中这个官职是经常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的,口臭是瞒不过皇帝的,于是有一日,恒帝赐了刁存一块鸡舌香,让他含到嘴里。刁存不知这是什么东西,但是入口后觉得辛辣刺口,他也不敢咀嚼,就以为是自己有了什么过失,这是皇帝赐死的毒药,没有立刻咽下,下了班急忙回家与家人诀别,家里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也都很悲伤。此时,他有一位同僚好友,可能是感觉这事有点奇怪——刁存恭谨忠厚,深得皇帝嘉许,怎会突然赐死呢?便让刁存把“毒药”吐出来看看。刁存吐出后,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那名同僚认出来这是一枚鸡舌香——这是皇帝的恩赐而不是毒药。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在桓帝的时候,鸡舌香已经算是一种普遍的香药了——虽然刁存没有认出来,但是他还是有同僚能认出来的。后来上朝含鸡舌香成了一个制度,应劭的《汉官仪》中说:“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鸡舌香应该是一种以丁香为主要原料的一种香料,是否经过了加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至少早在汉代,我们就可以利用香药的特性来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效用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