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慢郎中”的快手段

  • 来源:家庭中医药 作者:闻人 时间:2014-03-10 10:20:58
  • 核心提示: 现代社会普遍认为中医学就是“调理医学”,擅长治疗慢性病或治什么病都慢,是“慢郎中”。而一说到中医的急救,大多数人可能只会想到人晕倒了就“

        现代社会普遍认为中医学就是“调理医学”,擅长治疗慢性病或治什么病都慢,是“慢郎中”。而一说到中医的急救,大多数人可能只会想到人晕倒了就“掐人中”,至于其他的,恐怕并不太清楚。
        的确,彳艮多人要么认为中医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急救理念和技术,要么想当然地认为既然中医的急救现在似乎很少看到,那就必然是因为太过落后而被历史淘汰了。但是在中华民族漫漫五千年的发展道路上,保障中国人数千年生命健康、繁衍生息的中医学,焉会没有自己的特色急救术?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医学急救的重要性,并且很早就对其有了自己的认识。
        在我国现存的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古人对很多危急重症进行了命名,如“暴厥”、“猝疝”、“卒中”等等,这些病名中的“暴”、“猝”、“卒”等字就可以表明这些病症是急症,书中不但对其进行了命名,还对其进行了描述和定义,并记载了临床表现和预后。与此同时,《黄帝内经》中还给出了一些急救的中药方剂,更在书中强调了运用针灸和砭石治疗应急的方法。
        中医学不但对危急重症有自己的命名和描述,还独立发展出自己的急救技术。
        东汉的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的“杂疗方”中,详细描述了救治自缢死的方法:“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与桂枝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采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以上描述,和现代的心肺复苏大略相同,足以证明我国汉代的急救技术已经相当完善了。
        到了晋代,中医急救医学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东晋的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肘后”是随身携带之意,从名字上就可以得知此书大致是常备在身边的应急实用书籍,《肘后备急方》可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论急救急诊的书。葛洪还曾著《玉函方》一书,中有“救卒”三卷,虽然此书亡佚,但从卷名可知也是有关急救知识的,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称之为“众急之病,无不毕备”,因《玉函方》携带不便,葛洪从中辑录出精要,即是《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很多抢救方面的技术:
      比如类似于现代人工呼吸抢救法的“吹鼻法”:就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救急之方。一方取小管吹鼻孔,梁上尘如豆大,着中吹之,令入,瘥。
        据说为东汉张仲景所留的舌下给药治疗卒死尸厥的方法:令人以桂屑著舌下,以治疗卒死尸厥。
      放腹水之法: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入数分,令水出空合,须腹减乃止。
        另外,书中还记载了咽喉异物急救法、尿闭的急救法、溺死的急救法等多种急症的应对方法。还提出了烧灼止血、被狂犬咬后的急救、小夹板固定等急救技术,对急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医学急救也是离不开药物的,这一点中医学也是发展得较早的:从最简单的独参汤,到后来的“凉开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中国古代医家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急救药物的钻研和实践。
        当临床遇到急症病人的时候,当然应该是结合各种急救技术和药物对病人进行抢救。唐代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大量的急救技术和方药,不仅单列“备急方”27首,还大力倡导急救中的综合治疗:他提出内服外用方药与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相结合,“针灸攻其外,汤药攻其内,则病无所逃矣”。如孙思邈记载他在救治卒死者时,在无法灌服汤药的情况下,即“口噤不开,去齿下汤,汤入口不下去者,分其发左右踏病人引之,药下复增而取尽一升,须臾立苏”。在想尽办法令病人内服.汤药的同时,也用针灸等治疗方法治疗:“卒忤死,灸十爪下各三壮,灸人中三壮,又肩中百壮、间使七壮、巨阙百壮。”孙思邈这种内外针灸综合治疗的急救方法,是中医急救技术的一大特色。
        中医急救医学从产生、发展到兴盛,再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医特有的急救技术和急救药物,虽然现在这些治疗方法有一部分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有相当多的急救方药和针灸治疗方法依然活跃在临床一线——如中医的“急救三宝”,危急重症的针灸治疗——为保障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依然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