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龙江医派:尽显北疆情怀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衣晓峰 杨茉 时间:2013-09-08 09:58:00
  • 核心提示:  2012年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出64家流派工作室,作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单位。这64家工作室中,入选的地域性学术流派仅5家,其中龙江医派以其鲜明的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独特的诊疗风格,成为我国北疆唯一一家入选的地域

      2012年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出64家流派工作室,作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单位。这64家工作室中,入选的地域性学术流派仅5家,其中龙江医派以其鲜明的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独特的诊疗风格,成为我国北疆唯一一家入选的地域性学术流派。今年3月份,龙江医派研究会通过黑龙江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审批正式成立,“龙江医派”由此成为我国首个具有省级学会的中医学术流派。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暨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正式亮相。龙江医派研究会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将团结组织全省中医药工作者,发掘、整理、验证、创新和推广龙江中医药学术思想,提供中医药学术交流切磋平台,培养中医思维人才,加强龙江中医药的科研、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科技与经济建设结合发展。龙江医派研究会还将在未来几年兴建特色示范门诊,在各地市建立龙江医派传承分站,培训传承特色诊疗技术。

      龙江医派博采众长

      “地处寒地、多民族聚居、中医流入较晚、北方人体质强壮……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方中医文化。龙江中医逐渐独成一派,成为北方唯一一个中医学术流派。”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姜德友评价说,“龙江医派的学术根源是地方民族医药经验与全国各地医学的融合、多元汇聚,融汇了多种元素及各家医学之长。”

      姜德友教授说,黑龙江区域的医学主要是少数民族医学,至唐代开元年间,本流域属渤海国,中原地区医学、药物开始传入。金人攻陷北宋后,从中原掠来10万人,内有汉医官,并带来中医药医籍。明代以前,满、达呼尔等部族以萨满为医。清初,内地戍黑龙江者甚众,康乾时大兴文字狱,一大批读书世家即流人流寓本省,又绝仕进,遂延医授学。另有流民、移民,均对寒地医学有所贡献。因此,黑龙江中医学汲取了满医、蒙医、朝鲜医、中医等不同的民族医学长处,还有赫哲、鄂伦春等特殊的民族医药经验和知识。

      正是因为龙江中医药学术根源多元化,在没有统一的医学教育情况下,至清末民初发育形成了六大支系,即龙沙系、松滨系、呼兰系、汇通系、三大山系和宁古塔系,龙江医派兼容并蓄的格局得以基本形成。

      猛药大方擅治杂症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受气候、地理特点及民众体质禀赋、风俗习惯等影响,龙江医派诊疗上形成了地域特色。姜德友指出,由于龙江寒冷多风,且冬季漫长,气温极低,寒温季节转变迅速,罹患伤寒、温病的人比较多,尤其春冬两季尤为普遍。因此,龙江医派在医治伤寒和传染性疾病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此外,因为北方人豪放好酒,饮食上肉多菜少,还习惯吃酸菜、咸菜等腌制品,易于使盐的摄入量过高,导致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多发,心脑血管疾病亦十分常见,而且很多患者都是身兼数病。龙江中医因长年诊治复合病、复合症、疑难病,习惯于在纷繁复杂之中精细辨证,灵活运用各种治法。面对疑难复杂病症,龙江医家重视脾肾,强调内伤杂病痰瘀相关、水血同治,善于开大方、复方、猛方。

      “因为地域的关系,北方人体质强壮,人高马大,经得起多味药材的大处方,也适合开药劲较猛的方子。在北方开方习惯了,很多龙江中医到南方出诊,患者吃了大方猛药多会腹泻,身体受不了。人的体质不同,南北方开药方有时差异很大。”姜德友教授解释说。

      针挑放血拔罐火攻

      “黑龙江是北方少数民族聚集地,本地区少数民族医药虽然理论不系统,经验零散,但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很多奇诡的治病捷法,许多医学疗法虽说不清医理药性,但立竿见影。”姜德友教授说。此外,常用外用膏药、针挑放血、拔罐火攻等方法在龙江医派中也是特色之一。

      “龙江医派善用外治、针灸、奇方、秘术,多流传于民间,现在最多见于骨科治疗上。”姜德友教授说,北方游牧民族聚集,加上冬季天冷路滑。从古至今,外伤、骨折、脱位病例始终高发,伤者多了就会形成独有的治疗特色,因此,龙江中医骨伤整复技术全国一流。

      “像这些无需手术,保守上药就能让骨伤痊愈的中医绝技、秘术等大多流传于民间,但现在很多都已经失传了。”姜德友不无惋惜地说。

      “四大名医”堪称师表

      “追溯历史,被中医学界视为‘泰山北斗’、‘津梁柱石’的高仲山,堪称龙江医派发展壮大的关键人物,他使龙江医派真正形成。”姜德友说,1937年,高仲山组织有识之士筹备龙江中医学术团体,成立了“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滨江省汉医会”,成为“龙江医派”肇兴之源。1951年,他创办了哈尔滨中医进修学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省内第一所中医学校,也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前身。

      龙江医派是唯一肇兴于北方的成规模、成体系的中医学术流派,逐渐形成了以高仲山、马骥、韩百灵、张琪“四大名医”为代表的新时代龙江名中医群体。“我们龙江中医派系虽然形成了近百年,却一直没名字,直到2010年才命名为龙江医派。”姜德友教授说,目前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以地域划分命名的中医流派共有5个,龙江医派便是其中之一。

      “龙江医派”走出国门

      近日,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组织编纂的《龙江医派丛书》中的《高仲山学术经验集》和《华廷芳学术经验集》两本著作被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为馆藏图书。这是第一本被大英图书馆收藏的我国中医学术流派的图书,是对龙江医派的认可和肯定。

      “表面看,中医很繁荣,其实现在真正坚持中医理论诊疗的中医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治疗上多是中西合并,或以中药为辅。”姜德友教授说,龙江医派研究会正式成立后,将组织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学术交流,让知名的中医专家“走下去”,定期对基层医院的中医进行专业培训,开展中医医疗保健活动,让更多患者受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