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近十年中医学人文精神研究述评

  • 来源:中医药信息 作者:薛婧 陈晓 时间:2013-08-05 11:06:00
  • 核心提示: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为人类积累了丰富实用的防治疾病的经验方法,同时其广博精深的文、史、哲、伦理、社会学等人文学知识,也使中医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并传承至今。研究总结中医学人文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为人类积累了丰富实用的防治疾病的经验方法,同时其广博精深的文、史、哲、伦理、社会学等人文学知识,也使中医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并传承至今。研究总结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其现代价值,既对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重塑现代医学人文精神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影响
        中医学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它的起源、发展与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所修习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关心的是世道人心。中医学深受强大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对医学本身、医者素质与行为都有着深刻的伦理限定。“以人为本”的贵生思想、“仁爱救人”的崇高品格、“济世救人”的善行以及“治未病”的养生术等都是中医学人文精神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具体体现。
    1.1儒家思想对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汉唐之后社会的主流思想,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学的许多医德观点和原则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医者在儒家思想,尤其是“仁爱”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仁爱为核心,体现了中医爱“人”、治“人”的治疗特色和文化特色。当时的医者多抱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价值取向,并以卓越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诠释着儒家“仁”的意义。
        段国安Ⅲ认为,由儒家思想引导、培育出的古代名医,他们所展现的儒家风采主要表现在“医为仁术”和“医为儒医”两方面。受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熏陶的医者必然把“仁心”放在行医的首位,并将“医为仁术”具体表述为:对疾患者“一心赴救,泽惠贫贱”;“体贴入微,殚精竭虑”;“诊疾省病,神乎其技”;“精研书稿,不私秘术”。深厚的儒学素养使古代名医较注重道德的内省和人格的完善,并以“医为儒医”的方式表现为:“勤学苦研,虚怀若谷”;“内省自律,不尚虚名”;“学识渊博,宁静致远”;“高风亮节,独立人格”。
        邰东梅的一些观点与段国安相似,同样认为儒家思想使医学成为“仁术”,并造就了“儒医”。除此之外她还研究得出儒家注重内心省察的修身传统对中医学人文精神发展产生的另一种深远影响——注重“怡情养生”。儒家以修身为立世之本,强调怡情养性修德才是养生长寿的根本。儒学的养生观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从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行来实现修身养生是其核心。受此影响,后世亦有将“养性养德”列为摄生首要者,养生思想对现今健康新概念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程雅群研究认为儒家思想对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影响,尤体现在其对中医医德观树立的影响上。他认为“天心仁爱”是医德本源观;“济世为怀,上医医国”是医德的社会学内涵;“医以德为先”是道德至上与动机主义的医德评价准则;“立德、立功、立言”是医家的医学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他把医学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理想、人生意义等紧密联系起来,这些不仅是中医医德的精华所在,也构建了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
        武颜文除了从“仁者,人也”的角度论证了古代医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以“具备仁爱之心、济世之志,要淡泊名利、谦虚严谨、一心赴救、精勤不倦”为主之外;还进一步从“仁者,爱人”的角度讨论儒家思想影响医者思考“如何向外有作为于社会”,“如何处理自己与病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等“人世”问题。本质上仍然是以仁爱之心为前提,以谦虚的态度处理各种关系,以传道、修身、济世为方式向外推行自己的思想。
        周路红认为古代医家的社会责任感渊源于儒家思想,她认为“良知是古代医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理想是古代医家承担社会责任的支柱”。儒家追求“内圣外王”的思想,通过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进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种思想深刻影响到古代医家,具体表现为以宅心仁厚的道德修养和精妙绝伦的医术来实现以医济人的最高理想。这种以知识理想影响、改造社会的积极“人世”态度,促使古代医家潜心医学,躬身行医,以精湛的医术实现其崇高的道德追求和人生理想。
        据以上研究可见,中医学人文精神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将医术与医德统一起来,提出“医为仁术”、“医为儒医”的观念。在几千年来同疾病的斗争过程中,中医学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还贯穿着对病人的同情关爱,主张与病人进行情感沟通,形成了“仁爱救人”的医德精髓,并以之作为医者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这对于后世医师职
    业精神的发扬有良好的启示作用。儒家遵循“修身”的思维原则,教人通过“修身”提高道德素养,受其影响中医学重视对医生道德教育和医生自身道德的修养,医生通过“修身”必有益医德修养。这对弘扬传统道德和促进医德修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外,儒家思想属于“人世文化”,强调医者的济世思想,要求他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盖医儒同道,儒学不仅影响着中医学基本道德规范的确立,且其“以孝为始”,“推己及人”的仁爱观,强调“以义为上”的价值观,以及重视道德健康、生命质量和价值等等,无不深刻渗透在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形成过程中。
    1.2道家思想对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影响
        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辩证思想和思辨哲学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诗意和谐,使人的生命得到张扬,使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口。
        李艳等研究指出老庄思想对中医医德影响甚广,并表现为以下几点:①“贵身爱身,宠辱皆忘”: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不主张为追逐名利、荣辱、得失等身外之物而伤身。②“精益求精,体悟大道”:医学“至道在微,变化无穷”,为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涉猎群书,精研医术,才能领悟医道。③“谦虚处下,尊重同行”:老子认为人像江海一样容纳河川、处下不争,谦虚、内敛、谨慎是顺应天道的。庄子认为万物的大小、是非、贵贱等都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说都是齐一的。谦虚谨慎的品德为医家所重视,因谦虚故而能尊重同行。④“淡泊名利,无为自然”:老子提倡“少私寡欲”的人生观念。医生做到淡泊名利、无为自然,才能在德、术两方面真正建树。⑤“平等待人,博施济众”:老庄“万物平等、人人平等”的思想积极影响着中医学,医德高尚的医生对病人不应贵富而贱贫,而应“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
        老庄思想集道家文化之大成,“贵身”是其重要的价值理念,“自然无为、淡泊名利、柔弱谦下、齐同万物”等重要思想都对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的辩证思想在中医学里得到了鲜明的验证和应用。体现了医者对医学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其中也包括对人的生命的认识。不过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不同,偏属于一种“出世”文化,许多道医虽然精通医药,却多隐身于山林,不利于医者履行社会责任。
    2  中医学人文精神在部分经典医学名著中的体现
        千百年来,习医者无不以《黄帝内经》为奠基,以《大医精诚》为准绳,要求自己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许多中医学经典名著中所体现的中医学人文精神,无不是受到儒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而形成的。
    2.1  《黄帝内经》中所体现的医学人文精神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也有许多关于医生品德及学问的论述,它贯彻儒家“仁爱”的思想,按儒家圣贤的教诲指导行医。《内经》称医学为“圣人之术”,体现了对医学为高尚职业和行医者应具备高尚道德的认识。申咏秋、鲁兆麟在探析《内经》中医学人文精神时总结指出,《内经》认为“以生命为本”是医学的本质;“以人文关怀为本”是医学的目的,因为“人”才是一切医疗活动的中心和目的,治病只是救人的手段、途径;“救世济人”是医学的价值,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关爱生命是医学的人文价值。同时,《内经》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医生的职业修养及医德也提出了以下要求:①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精研医学理论,尤精经典文献;②态度严谨;③仪表端庄;④医患关系亲切。总之,一切以人为本,为患者着想。
        李美萍、冯海杲研究《内经》的医德思想,除了与申咏秋、鲁兆麟得出相仿的结论外,还认为医学是“精光之道,非其人勿教”;要求医者“笃志勤学,不可一知半解”;强调“人命至重,不可粗枝大叶”。此外他们还研究得出《内经》中所体现的另两条对后世影响甚深的医德思想。一是“坚信科学,反对迷信鬼神”,要求医者有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才真正符合重视人的价值的人道主义要求。二是“见微知著,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疾病不仅是正确的医学思想原则,也是正确的医学道德原则。邓乔丹专门研究了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人文内涵,他认为中医“治未病”理念具有独特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跟医学“以人为本”的人文本质精神完全符合。因为“治未病”理念以人的生命、人的发展、人的自我实现为本。完全以人的健康为出发点,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存质量,使中医学发挥了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内经》蕴含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它提出医学的本质是“以生命为本”、医学的目的“以人文关怀为本”、医学的价值是“救世济人”,这些都是《内经》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医者精研医理、态度严谨、仪表端庄及亲切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要求。《内经》中所体现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也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2.2《大医精诚》中所体现的医学人文精神
        孙思邈所著《大医精诚》堪称中华医学宝典中最典范的一部医德著作,它蕴涵着深刻的中国医学人文精神,其“精诚合一”的医德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红松等将《大医精诚》所论及的医德观念总结为:①“大慈恻隐,普救含灵”: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没有献身精神,见病不治,则是“含灵巨贼”。②“胆大心细,灵活周密”。③“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广泛地学习吸取中华文化之精华,先通做人的道理,再学救人的本领。④“言行端庄,不皎不昧”。⑤“尊重同道,相互合作”。在此基础上,陈霞总结出以下医德观念:“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诊视疾病,意要至诚,要专注,丝毫都不失误;“不得多语调笑,街耀声名”;“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
        《大医精诚》的伦理思想以“儒”为主,兼及“道”,其纲领为“精”、“诚”两字,论述了关于医德修养的两个问题:一是“精”,即医术精湛,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学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二是“诚”,即品德高尚。首先要确立“大慈恻隐,普救含灵”的志向;其次在诊治上要做到“胆大心细,灵活周密”;同时要规范医者的行为,不得炫耀自己、诽谤他人、谋取财物等。《大医精诚》作为一篇医德著作,不仅在我国古典医学宝库中将永放异彩,对于医务人员加强医德修养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探究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3.1  传承中医学人文精神有助于推动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中医学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张效霞先生曾指出:“研究中医药文化,就是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通过阐述中医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来揭示了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与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医学人文精神中丰富的人文元素,为中医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提供了重要资源,也是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弘扬继承中医学人文精神,有助于中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有助于教育新一代的中医人在对中医学的认识过程中,以一种人文的视角观察、分析,塑造符合中医学术发展、临床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并坚定学习、发展中医学的信心。
        传承中医人文精神不只是单一、片面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而是关乎到中医学术承继、进步的根本性主旨问题。中医院校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中必须充分重视中医文化,充分挖掘中医文化资源,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充分考虑尊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依据当代中国的实际需要、文化特征、经济发展、社会境遇、教育传承和医学教育格局,选择和创造我们自己的医学人文学教育模式和方法。
    3.2  传承中医学人文精神有助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从《内经》中的“人本”思想到希波克拉底的誓词,中医学和现代医学都具有“贵人”、“厚生”的人文传统,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融洽、和谐。然而随着医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人文精神逐渐淡化,“技术主义、利益至上”等观念导致医学实践中人文环境恶化、医患关系冷漠,诊治过程中常不以病人为中心,而以疾病为中心。就此现象,中医学在理念、方法、技术上都汲取了中医学人文精神中关于道德、价值、伦理、心理的思想理念,在当代医学实践中“转智成识”,促进医学以理性的方式向前发展。中医学人文精神中重“人”的核心精神若能得到进一步诠释和发扬,对新世纪医学模式转变、医患沟通和医疗改革都将带来深远影响。事实上,在继承和发展“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成果的基础上,中医学确是用“生物一心理一环境一人文”的相互关联和有机统一来表示新的医学模式,纠正越来越多的社会伦理失准、人道主义精神淡漠而引发的问题,使医学重新寻回人文属性。传承中医学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3.3  唤回以医德思想为核心的中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保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世代宣扬传承的高尚医德也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如今“治病”和“爱人”似乎成了互相排斥的两回事,一方面是高明的医术,而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的缺失,矛盾相当尖锐,造成医患关系疏远化、紧张化。面对这种局面,唯有唤回以医德思想为核心的中医学人文精神,才能逐步改善当今医德滑坡、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祖国医学才能体现其历史性、继承性而真正传承下去。
        继承和发展中医学人文精神还需要创新,要汲取和利用中医学与时代合拍的内容,推进其精髓与时俱进,并将其不断引入中医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中。用富有时代意义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去抚养和孕育新的中医教育模式,找回中医学强大的生命力,从而提升现代中医学的形象,使中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