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从《冷庐医话》中的 “四必”谈行医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杨璞 时间:2012-11-12 09:53:00
  • 核心提示:  清代浙江桐乡县医家陆以湉幼年熟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是道光年间的进士,还在湖北做过知县,之后因父命改从教职。他的弟弟及孩子生病因误治不幸离世后,他专心钻研医道,医术精湛。其所撰的《冷庐医话》为后世称道,书里面不

      清代浙江桐乡县医家陆以湉幼年熟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是道光年间的进士,还在湖北做过知县,之后因父命改从教职。他的弟弟及孩子生病因误治不幸离世后,他专心钻研医道,医术精湛。其所撰的《冷庐医话》为后世称道,书里面不少观点至今仍发人深省。

      如《冷庐医话》卷一的“求医”章节中,陆以湉提出了求医“四必”说。认为患者“凡病不能自治,必求治于医者,而其要则有四焉。”

      一曰择人必严。原文中说:“医者之品学不同,必取心地诚谨,术业精能者,庶可奏功。”陆以湉认为医生的品质和学识有所不同,患者就诊要选择诚心施诊、作风严谨、医技精湛的医生,基本上能满足患者就诊需求。

      二曰说症必详。原文中说:“脉理渊微,知之者鲜,惟问可究病情,乃医之自以为是者,往往厌人琐语,而病家亦不能详述,此大误也,故凡求医延医,必细述病源,勿惮其烦。”

      陆以湉认为真正懂得中医脉诊等诊察之术的医家不多,对于一般医家而言,只有多问诊才能了解患者病情,但是有些医家往往自以为是,不喜欢患者细琐的主诉,这是不对的。所以求医和请医生看病,患者一定要详细述说病情,不要害怕医生嫌烦。

      笔者曾经听一位副主任中医师说,有的患者找他看病,其实就是唠唠嗑,病情倒不是多严重,但是每次沟通都是一次较好的心理治疗。他的粉丝因此越来越多,一度门诊量位居全院第一。这与其“耐心、真心、同情心”的“三心”医疗服务理念是分不开的。

      三曰察药必慎。原文中说:“药之伪者不必论,即寻常品味,肆中人粗心,往往以他物搀溷,必亲自查看,方免舛误,至炮煎诸法,亦宜精审,服之斯可获效。”

      常听一些患者朋友说,怎么同样的方子在这个医院开的效果就比那个医院开得好?为什么名字一样的中药材,有的效果要更好一些?个中原因,医界自是知晓。如今我们习惯于坐在诊室里为患者开中药,有多少中医师真正到草药房实地查看过药材的质量呢?对于煎药的注意事项又有多少中医师仔仔细细跟患者详细说明过呢?所以,从事中医临床的医生们一定要做到陆以湉所说的“察药必慎”!

      四曰录方必勤心。原文中说:“俗于医者所定之方,服药既讫,随手弃掷,余谓宜汇录一册,以备检阅,此不过举手之劳耳。 ”

      如今,医院实行电子病历,不少病案方药都有自动备份,省去了古时手抄录方之繁琐,但是陆以湉的建议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对于医生而言,仅仅在患者的病历上写下方药和辨证结果是不够的,一是患者的病历随时可能更换,你未必记得上次开得究竟是什么药,尤其是初次找你看病的患者;二是病历上所写的东西都有基本要求,有限时间内不便于多做备注。

      笔者熟识的一位老中医粉丝众多,他有一个习惯,每次就诊他除了在患者病历上写一遍病历记录,还会抄在自己的记录本上。每次给患者看病时,这个本子随身带着,如陆以湉所言“以备检阅”,此举看似普通,却显示了一位医者的仁心与责任心,因此让不少患者都颇为感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