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中医药助力戒毒

  • 来源:本站 作者:本站 时间:2012-07-14 10:07:00
  • 核心提示: 陈跃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针刺戒毒的临床
    和机理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多年的戒毒临床研究申,发现海洛因吸毒者在背部存在阳性反应点,这个发现为临床戒断症状的诊断和临床治疗
      陈跃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针刺戒毒的临床
    和机理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多年的戒毒临床研究申,发现海洛因吸毒者在背部存在阳性反应点,这个发现为临床戒断症状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课题组根据这些阳性反应点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显著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在后续的一系列研究中,研究团队继续对针刺戒毒的有效穴位和有效方法进行了筛选,制定出了针刺治疗最佳方案并在临床推广应用。2003年针刺戒毒研究相关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自清中叶以来,中医戒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众多方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扶正解毒和辨证戒毒的喟药规律为探索中医戒毒方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匠年来针刺戒毒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关于阿片成瘾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各家存在不同的认识,如屠道和在《普济良方》中提出了痰壅论,他认为烟性温热宣通,吸食后耗气伤津,导致痰饮内生,一旦停吸,则痰湿壅盛而出现哈欠、流泪、欠伸、汗出等戒断症状,并提出了“敌饮化痰”的治法。陈恭敏在《戒烟全法》中提.出“五脏六腑受瘾”;王燕昌对成瘾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有较全面的论述,他在《王氏医存》中提出“膜原受瘾说”、“气血津液受损说”、“痰积寒湿内伤说”等。在治疗原则上,先贤们提出了治瘾直达膜原、治瘾先防瘾脱、治瘾先治本病、治瘾问诊为先的原则,他们的研究推动了中医药戒毒的更新和发展。
        最早研究戒毒方药的是林则徐,他首创了戒毒药“忌酸丸”和“补正丸”。这两种药物组成基本相同,惟忌酸丸比后者多用了洋烟一物,使用说明应逐渐减少忌酸丸的用量,加大补正丸用量,直至全部服用补正丸。实际上,这就是阿片递减戒毒的雏形。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医家,这在以后的医学著作中都有体现。
        中医药戒毒方法
        针刺:针刺多用电针疗法,穴位主要有:百会、印堂;合谷、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背俞穴。另外常见的有应用韩氏戒毒仪戒毒。该仪器是韩济生院士经过多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而研制出的针对吸毒者戒断的仪器,据文献报道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中药:1940年发行的《戒烟指南》中记载“风茄花戒烟方”,是当时戒毒的代表方,现代应用的戒毒药物东莨菪碱正是该药的有效成分,目前还在应用的其他戒毒药物有克瘾宁胶囊、正通宁颗粒、清风胶囊、济泰片等。
        毒品依赖包括了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中医中药可以较好的缓解患者的身体依赖,对精神依赖也有比较可靠的疗效,但目前无论何种方法都不能完全消除它的存在。因为成瘾记忆是非常稳固而奇特的,这种记忆一旦形成,可终生不忘。患者戒断数年、甚至数十年后,若是遇到与他们以前吸食毒品相关的场景、人物、暗示等,还可能发生觅求和复吸行为。这正是毒品依赖、毒品成瘾、毒品难以根本戒除的主要原因。
        戒毒治疗包括了急性期的脱毒、后期康复以及康复后回归社会比较漫长的过程。采用中药和针刺方法在急性期就可以介入进行脱毒治疗,可以减轻患者急性脱毒后引起的戒断症状。如吸毒者在戒毒中产生的类感冒症状、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失眠焦虑等,虽然不是中医所指表证,但临床每以表证辨证论治而获效。基础研究也发现,针刺方法对动物的觅药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拮抗动物对海洛因和吗啡的渴求程度,对吗啡或海洛因引起的动物脑组织和生殖泌尿系统的病理损害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作用。
        相对于西药治疗(美沙酮或可乐定等药物治疗)的高昂费用以及手术治疗的风险和不确
    定性,中医药戒毒因为其辨证施治的特点,能从整体调节的角度和对症治疗的优势,诊治方便安全,见效迅速,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