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咏李时珍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诗 辛海量 文 王琳 时间:2012-02-15 13:58:00
  • 核心提示:本草淆乱须清源,求真何惧越千山。伟业百代传薪火,光辉常耀天地间。【译释】 中药混乱,需要切实正本清源。
    时珍濒湖,为了求真走遍千山。
    中药事业,地位重要薪火相传。
    光辉业绩,指引后人探索向前。【简介】 李时珍(

    本草淆乱须清源,求真何惧越千山。伟业百代传薪火,光辉常耀天地间。

    【译释】

      中药混乱,需要切实正本清源。
      时珍濒湖,为了求真走遍千山。
      中药事业,地位重要薪火相传。
      光辉业绩,指引后人探索向前。

    【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山人,出生于湖北蕲州世医之家,其父李月池是蕲州方圆百里的名医,深受群众爱戴。明代蕲州人注重医术,把不知医者列为不孝道,“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李时珍深受吴文化、楚文化及“蕲文化”的影响,虽然累试不中,打击甚大,但作为一个儒学教养深厚的蕲州人,虽不能为官入仕,却可以寿世济民。

      李时珍长期在蕲州设诊行医,医技高超,曾任楚王府奉祠正和京城太医院院判等职。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感到古代本草书上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重新整理和补充本草医药书,为实现宏愿,他“渔猎群书,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往来于山水之间,足迹远至河南、河北、江西、湖南、安徽等地,数次上大别山、武当山、庐山、九华山、黄山,向药农、樵夫、老农请教,花了整整30年工夫,著就《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190万字,收载药物l 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书中附图lt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足迹收集和拟定的),它博大精深,内容翔实,丰富多彩,集我国l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是一部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整理总结的中医药学“东方巨典”,明代大文豪王世贞言《本草纲目》乃“格物之通典,帝工之秘策,臣民之重宝也”。

        《本草纲目》最早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国家,后来一直流传到全世界,被翻译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俄文、拉丁文等多种文字,深受《本草纲目》影响的达尔文把这部书称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一生著作颇丰,在医药学方面,除了《本草纲目》,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食物本草》、《集简方》、《白花蛇传》、《五脏图论》:《命门考》、《命门三焦客难》、《濒湖医案》等,《濒湖脉学》、《脉诀考证》、《奇经八脉考》等对脉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中,《濒湖脉学》的影响更为深远,该书全面总结了明以前的脉学成就,上宗《内经》《难经》之论,旁引仲景、叔和、伯仁诸家之说,结合实际,阐释脉理,以歌诀的形式阐述,易懂易记,简明切用,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李时珍坚持以人为本,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基础,而巨著《本草纲目》和脉学专著《濒湖脉学》等书籍中正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平衡的和谐思想,展示着他个}生化的诊疗技能,闪烁着艺术的光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