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近代上海中西医汇通若干历史人物与事件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18 08:25:28
  • 核心提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医学开始大量涌人中国,对传统的中医学形成巨大的冲击。当时中国正处在外强侵略,清政府不断割地赔款的屈辱之下,在知识界深刻反思中国所以积贫积弱,备受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医学开始大量涌人中国,对传统的中医学形成巨大的冲击。当时中国正处在外强侵略,清政府不断割地赔款的屈辱之下,在知识界深刻反思中国所以积贫积弱,备受凌辱原因的大背景下,洋务派“师夷以治夷”,“中学为本,西学为标”的思想也影响到中医界,于是中医界的一些精英提出革新中医的设想,并试图用西医来改造中医,使中医摆脱“陈腐”的学术氛围。这股思潮在我国近代化进程中由弱变强,由个别而成全体,由涓涓溪流而成滚滚洪流,以致演变形成中医学的一个学术派别——中西医汇通派。
        上海是我国最先受西方文化侵袭和冲击的地方,因此,也就成为我国中西医汇通思潮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近代上海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医学史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简要介绍20世纪前半叶有关上海中西医汇通的若干人物与事件。
        一、周雪樵与《医学报》、医学研究会
        清光绪三十年农历二月(1904年4月),《医学报》在上海刊行,该报倡导以“中学为本、西学为辅”,对中医进行改良。这是我国最早发行的报刊之一,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由中国人创办的中医报纸,它的创办者是周雪樵。
        周雪樵(1864-1910),名维翰,以字行。江苏常州人,廪贡生,饱学经史,精于岐黄,兼通西学。早年业儒,为常州速成师范讲习所的历史教员,曾编撰《西史纲目》一书行世。1903年他移居上海,改行医学,悬壶沪上,于诊疗方面中西兼采,是我国较早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的医生。周雪樵认为中医学理上有许多谬误玄虚之处,加之医界积习陈腐,因此充满了“腐败”气息,需要通过“引进西医改造中医”。清光绪三十年二月(1904年4月1,周雪樵在沪创办了《医学报》(半月刊),用以宣传他的思想,他在报中无情地鞭挞了中医界的种种弊病,极力提倡“引进西医”,旨在“熔铸中外,保存国粹,交换知识”。《医学报》成为他宣传中西医汇通思想的阵地和平台,同时也号召了一批有志于中医学术革新的中医人士。同年七月,他组建医学研究会,参加者有二十多人,周雪樵成为召集人,而《医学报》则成为该会的会刊,随着发行数量不断增加,发行地区也向国内各地伸延。到1905年下半年,参加医学研究会的人数不断增多,除上海外还有很多来自全国不同地区。是年冬,周雪樵在医学研究会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医学会,一时响应四起,来者云集,参加者包括蔡小香、丁福保、何廉臣、王问樵等诸多医界名人达士。医学研究会和中国医学会均以“改良中医学,博采东西医理,发明新理新法,集思广益”为宗旨,主张“以中学为主,以西学为辅”,他们开展讨论,研究交流,除检讨中医学术落后之原因外,还大量介绍西医学知识,进行中西医学的比较和医学理论的探索,这些讨论内容大多由《医学报》刊载而传播。1904年至1908年间,《医学报》是我国唯一的中文医学报纸,由于该报观点鲜明,笔墨清新,因而成为清末中国医学界舆论的领导力量,对早期中国医学界的影响巨大,其全盛时期,行销国内19省以及香港地区,远及日本,至1910年,共计刊印发行154期。《医学报》的创办和医学研究会的成立也成为近代中医界觉醒和中西医汇通思潮由个别向整体转变的重要标志。
        二、李平书与上海医院、女子中西医学堂
        1904年,李平书在黄浦江边的三泰码头积谷仓外(今上海市多稼路)租赁房屋创办了上海医院,后改名中西医院。这是上海第一家比较正规的中医医院,也是我国最早的民办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平书(1854-1927),名钟钰,以字行。他原名安曾,号瑟斋,晚年别号且顽老人,是近代上海著名乡绅,曾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后又兼中国通商银行总董,招商局、江苏铁路局董事,还主持上海自治公所,兼办商团。辛亥革命后,李平书参与上海起义,并出任沪军都督府民政总长,兼江南制造局总理。
        李平书原籍江苏苏州,1854年生于宝山县高桥镇,祖父、父亲均业医,岳父赵少耕更是当地著名外科医生。他16岁人私塾习读儒学,后进龙门书院,以优贡入仕,曾任广东遂溪知县。30岁时,因祖母患病弃世,乃发奋学医。“自是不理举业,专求经世之学。爰发先人所贻《内》《难》《长沙》诸书,潜心考索,冀有所获”。此后,李平书在从事商务和社会活动的同时,也涉足医事。在开办医院时,他经常上午看病,下午出席各类政务或社会活动。他不但学习中医,也涉猎西医,还曾赴新加坡考察西医医院。
        上海医院开办后,各项资金均由李氏个人筹措。医院初期设立内妇外各科以及药房等,诊疗形式主要是医生坐堂,设备比较简陋,用房不多,又无病房。至1907年,李平书提出在发行的彩票内提捐以助经费,在南市建造一所正规医院的动议,此议得到江苏督抚的批准。1908年又得到莫子经、沈缦玉、王宝仑、杨锦春等乡绅赞助,在积谷仓公地兴建了上海医院新院舍。扩建工程于1909年7月宣告竣工,新建成的医院大楼为前进三层,后进二层,每层楼面有房屋9间,不但有门诊部,还有住院处、手术室等,设备较之当时的一些租界医院并无逊色。李平书主张中西医汇通,他认为,上海已与世界开通,中国医术不应再拘守旧法,而应“沟通中西医”,“冶中西医于一炉”。所以,上海医院开办后,采用中西医两法治疗病人,上午是中医开诊,下午为西医开诊兼发药,住院病人则中西医兼治,此举实开上海地区中西医结合办医院之先河。
        李平书还与西医张竹君于1904年11月创办上海女子中西医学堂,地址在派克路(今黄河路),这是上海近代由国人自办的第一所中西医汇通的女子学校。该校预科6年,正科5年,开设中西医课程,由李氏教授中医课程,张氏教授西医课程,其他课程如国文、外语、理化、数学、修身、音乐等另请教员分别讲授。同时还在学校旁边开办了一所附属女病医院,作为实习医院。1909年,上海医院新院舍建成后,该校迁入医院内,改名上海女医学校,校长仍为张竹君。不久又改称上海医院附设医学专科学校。
        三、丁福保与中西医学研究会
        清宣统二年四月(1910年6月)丁福保脱离中国医学会,创建了中西医研究会,以研究中西医药学、交换知识、振兴医学为宗旨。会址设在派克路(今黄河路)昌寿里81号。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江苏无锡人,是清末民初中国医界最有影响的领袖人物之一。《上海名医志》说他:“学博如海、望重如山,中西医药,兼于一身,全国医界仰之如泰山,古今中外医药学术之罗列、之探究、之发皇尤属应有尽有,学如是之浩瀚,功如是之伟大,求诸近世中医界以内外,一人而己,异日中医科学化运动如有成果,则运动先导必为先生。”
        丁福保创建的中西医学研究会,以“研究中西医药学,交换知识,振兴医学”为宗旨参加的人员不但有中医,也有西医,会务活动包括出版杂志、开办函授及出版医书。作为会刊创办发行的《中西医学报》,由丁氏主编,早期主要刊载丁氏著作,介绍近代大量西医学知识,该刊发行持续20年,一直到1930年才停刊,行销海内外,颇得时人赞许,对沟通中西医学有重要影响。1910年,丁福保创办函授新医学讲习所,亦是在该会活动范围内进行的,这是目前所知我国近代最早的中医函授机构。中西医研究会是我国近代创办较早,并突破中西藩篱的中医学术团体组织,该会在海内外产生过较大影响,其会员遍布海内外,最多时会员达千余人,对于团结中西医学人士,开展中西医学术交流曾起到很大作用。
        四、恽铁樵与《群经见智录》
        1922午恽铁樵发表《群经见智录》一书,矛头直指废止中医论的代表人物余云岫,对余氏《灵素商兑》的观点提出反驳,从而竖起了在学术上开展与废止旧医派的论争的大旗。
        恽铁樵(1878.1935),名树钰,字铁樵,江苏武进人。恽氏既是民国时期维护中医的旗手,又是提倡中西医汇通的先锋。他16岁中秀才,20岁读完科举经典。受乡风熏陶,早年就已涉猎《医学三字经》《素问》及《温病条辨》等医学著作。1903年恽氏考入上海南洋公学,攻读英语,以最佳成绩毕业,成为近代中医界精通旧学,又系统接受新学制教育的第一人。他曾任商务印书局编译,主编《小说月报》。中年后,因三个儿子相继患伤寒不治而病逝,他发奋学医,研读《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并问业于著名伤寒名家汪莲石,还与当时沪上名医丁甘仁等切磋医道,就此开始了医学生涯。他以精湛的医学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中西汇通思想,被上海乃至全国的中医学界所肯定。恽铁樵对中西医知识均能洞彻了解,辨别新旧得失,体认中西异同,屏除杂说,别开生面,在学术上自成一家,当时医界尊他为“医学革命之导师”。
        《群经见智录》从维护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剖析《内经》的理论实质,对构成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六气等较为深奥之处作了比较圆满的解释。他所提出的“四时五行”观点,把自然界四时的交替变化看作宇宙万物变化的支配力量,从而揭示出《内经》的理论核心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一脉相承,即由四时的风寒暑湿化生出六气,由四时的生长收藏化生出五行,再由四时五行派生出五脏。故此,自然界的四时变化成为《内经》的基础,“《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同时,恽铁樵站在维护中医,发展中医的角度,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对改进中医和中西医汇通做了阐述。他不但指出中西医具有根本不同点,机械汇通行不通同时强调中西医有着共同的认识对象,  “西医之良者能愈重病,中医治《内经》而精者亦能愈重病”,是殊途同归。中医治病有效,就有与西医相通之理,这就肯定了汇通的可能性。以恽铁樵为代表的汇通派,其特点是保持中医传统,提倡改进中医,以中西医汇通完善中医内涵。
        五、陆渊雷与上海国医学院
        1929年夏天,上海中医教育界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和中国医学院之外,又出现了一所新的中医学校——上海国医学院。其创办者是一批中西医汇通思潮的弄潮者,主要有陆渊雷、徐衡之、章次公、恽铁樵等人。
        陆渊雷(1894-1955),名彭年,上海浦东人。1906年就读于松江中学,1912年考入省立第一师范,从朴学大师姚孟醺治经学、小学,于诸子百家、史、地、物理、算学等书无所不读,并工书法、金石,对天文历算及医术造诣尤深。毕业后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省立师范学校、国学专修馆、暨南大学、持志大学等处任教。授课之余阅读大量医书,研究中医各家学说。民国14年恽铁樵创办医学函授学校,陆渊雷投书拜恽为师,协助办校。又师事章太炎学习古文学及中医基础,深得两名家之教益。陆氏受近代医学科学影响,提倡中西医汇通,主张治中医宜积极吸收西学。1927年起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主讲《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深受学生的欢迎。1929年他与徐衡之、章次公等共同创办上海国医学院,提出“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为办校宗旨。聘章太炎为校长,自任教务长并任课,亲自制定教学大纲,率先于教学计划中列人生物、理化、解剖等西医课程。他编写的《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等教材,以近代医学评述医经,独具见解。1932年起陆氏在上海开业行医,临证以西医方法诊断,运用经方治疗,擅治伤寒等流行性热病、慢性肝炎、肿瘤等病。1934年创办《中医新生命杂志》,任主编,并设“遥从部”函授中医学,报名参加者甚众,受业者遍及国内与南洋诸地。上海国医学院是民国时期上海较有影响的中医学校之一,办学时间虽然仅有三年,但是在近代上海中医、中西医汇通发展史上却有其特殊地位。首先,该校在治学理念上提出“发皇古义,融汇新知”的口号,而这个口号后来被中医界广泛接受,成为此后中医学术发展的共识;其次,在办学实践上大量引进西医课程,中西课程之比达到六四开,在当时可谓开先河;再次,在教材编写上融入西学新知,课堂上中西医学串讲,从而吸引了大量青年学子。1929年开学后,当时中国医学院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转学到该校。
        六、朱仁康与《国医导报》
        1939年7月,《国医导报》在上海创刊。这是一份中医药期刊,由信谊药厂出资主办,聘请朱仁康担任主编,每双月出版一期。
      朱仁康(1908-2000),字行健,江苏无锡人。17岁随兄长学医,同时受外科名医章治康先生熏陶。20岁学成,独立设诊于苏州之郊。30年代初迁居上海,一边悬壶行医,一边仍坚持学习不缀。朱仁康看到当时中西医间存在隔阂,各立门户,相互攻讦,有水火不容之势,深以为憾。因此他在诊余时间学习西医,系统地阅读了当时汪惕予为其所办中西医函授学校编写的一套讲义,同时对其他西医书也有所涉猎。他认为,  “中西医不可偏废,允宜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共冶一炉”。“医学无分内外,拯人疾患,其道则一,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广泛收集资料,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心得,写成《中西医学汇综》一书,于1933年由上海广益书局印刷出版。此后,  “衷中参西,为我所用”成为他医学实践中的重要理论原则。
        《国医导报》以“绝不存有门户私见、绝对公开、医学不分界”为办刊宗旨,提倡“不尚浮言,但求实学,不务深邃,但求实用”的办刊精神,着力于改进中医,倡导中西医沟通,在其办刊过程中紧跟社会进步,它所提倡的“中西医不可偏废,允宜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共冶一炉”的中西医学汇通思想是当时许多青年中医所为之积极实践的。《国医导报》虽然提倡中西医汇通,但同时也是中医药的积极拥护者,在该刊中没有一篇反对中医、诋毁中医的文章,整个期刊通过反思中医药发展为何缓慢,而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同时,思考中医药如何进步,并积极提出建议,其中有不少精辟见解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可以说,《国医导报》为提倡中西医融通结合者提供了一个言论平台,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赞成“改进中医”的中医界人士,特别是中青年中医的心声。该刊至1941年12月停刊,共发行了三卷15期。虽然办刊时间只有二年半,但是却在中医界里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是抗战孤岛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期刊之一。
        七、讨论
        中西汇通是中国晚清时期兴起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渗入到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是中国精英层为振兴国家、抗御外侮所作的一种努力。中西医汇通则是汇通思想在医学领域中的反映和表现,是中医人士认识科学进步,寻求自我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的体现,它代表了一个时期医学发展的趋势,成为近代以来中医学术发展的新的思潮流派。可以说,中西医汇通是一次中医界的思想革命,也是中医在近代发展的一个契机。
        上海作为我国近代中西医碰撞交流的桥头堡,中医和西医两大阵营力量都十分雄厚,中西医汇通思潮在上海的兴起和发展也就成为必然。由于篇幅,本文只能对近代上海中西医汇通情况做简要介绍,而上述各个人物及其有关事件也仅是近代上海中医在中西医汇通发展过程的洪流中的数滴泉水,然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诚然,在中西医汇通的大潮流中存在有许多不同的支流和不同见解,有的比较激进,有的相对中庸,也有的偏于传统。但是从整体看,其发展有着从个别人的见解到绝大多数人共识,从纯学理论争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比较偏激到相对理性的过程,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