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泄泻源流考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5-22 10:39:00
  • 核心提示:  泄泻之名,早见于宋·张杲《医说》,《黄帝内经》则最早对泄泻的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伤寒杂病论》则开创了泄泻的辨证论治先河,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泄泻的相关内容。   l、泄泻的病名  自《五十二病

      泄泻之名,早见于宋·张杲《医说》,《黄帝内经》则最早对泄泻的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伤寒杂病论》则开创了泄泻的辨证论治先河,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泄泻的相关内容。  

      l、泄泻的病名

      自《五十二病方》“唐泄”这-病名确立以后,《黄帝内经》中就有溏泄、濡泄、濡泻、注泄、泄注等病名记载。《难经.第五十七难》从脏腑辨证的角度提出了“五泄”:“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日后重。”其中的小肠泄和大瘕泄属于痢疾范畴。《伤寒杂病论》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鸭溏,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是鹜溏的俗称。综观清代以前文献,有关泄泻的古病名记载颇丰,瀼泻、直肠(禄食泻、漏食泄)分别指出了停饮积食所致,以及饮食不化随即而出的泄泻。丹波元坚将该症称为“刮肠”,以形容病情的急骤及严重程度,他说:“日夜频并,饮食直过者名日刮肠。”以脏腑命名有肝泻、肾泄(肾泻)、脾肾泄(脾肾泻)、肾虚泄;以病势命名有暴泄(暴泻)、紧病;以病因命名有外感寒邪泻、热泄、暑泄、酒泄、湿泻、食泻、积泻、饮泻;以症状命名有滑泄(滑泻、洞肠泄)、鹜溏。《丹台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为病则-,故总名之日泄泻。”

      2、泄泻的病因病机

      2.1外感与内伤性致病因素

      2.1.1 六淫

      《素问.至真要大论》日“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之说,并指出有长夏多发的特点;明。楼英《医学纲目》云:“寒泄,岁水太过,寒气流行病肠鸣溏泄。'’王纶谓:“若夏秋之间,湿热大行,暴注水泻。”秦景明云:“火令当权,天之热气下降,地之湿气上升,暑湿之气,充塞宇内,人感热淫之邪,伤于肠胃,暑泻作矣。,,以上说明,风、寒、暑、湿、火均能引起泄泻,燥邪致泄的最早记载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寒清于中,腹中鸣,注泄鹜溏。”

      2.1.2疫毒

      余师愚在《疫疹-得·疫疹之症》中指出:“毒火注于大肠,有下恶垢者,有利清水者,有倾肠直注者,有完谷不化者,此邪热不杀谷。”阐发了毒火致泻说。

      2.1.3饮食失宜

         《内经》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下为飧泄。”明·戴原礼指出:“伤食泻。伤于生冷油腻,停滞膈间,脾气不温,食难消化;或多餐糯食;及-切非时难化之物。”既言伤食泻病因又言其病机,指出了饮食所伤与本病的密切联系。“常见人有阳强气充而善饮者,每多泄泻”,由此可见,饮食失宜,运化不及而脾胃损伤,水谷之精华不能吸收,遂成为泄泻的重要因素。若误食馊腐不洁之物,损伤肠胃,亦可引起泄泻。2.1.4情志失常

      《素问.举痛论》日:“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南宋.陈无择对情志失常引起泄泻的论述很有特色:“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景岳全书·泄泻》篇则指出:“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清·李冠仙日:“肝气-动,即乘脾土,作痛作胀,甚则作泻。”

      2.1.5痰饮

       饮水过多,水湿困脾,影响脾之运化吸收功能,水留肠间,停而为饮,而致肠鸣漉漉有声,便泻清水。如《儒门事亲》载:“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本欲止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久则成痰……下人大肠则为泻。”仲景云“水恣人胃,必作利也”,喻嘉言认为是“有形之饮,留结于胃肠之间”。

      2.1.6血瘀

      若寒热湿滞蕴结曲肠,病久人络,瘀血阻滞,气机不畅,脉络受伤,肠胃功能受扰,亦可导致泄泻不已。王清任提出:“……瘀血,卧则将津门挡严,水不能由津门出,由幽门入小肠,与粪合成-处,粪稀溏,故清晨泻三五次。”

      2.1.7其他因素

      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或久病体虚、病后用药不当,或劳逸失度等,都可致脾肾、胃肠损伤,而成泄泻。

      2.2脏腑病机

      2.2.1与肺、大肠有关

      大肠与泄泻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其主要病位所在,《素问·灵兰秘典论》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传导无序可致便泻无度。《灵枢·师傅篇》则云:“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肠中寒,则肠鸣飧泄,”即是相关的描述。《伤寒论》:“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所论“下利”即是由于燥屎内结大肠,逼迫津液旁流所致。《医经精义》将肺与大肠的关系解释为:“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传导之府,谓传导肺气,使不逆也。”前贤喻嘉言云:“秋月伤肺,伤于肺之燥也……但在肺,则为咳嗽,在大肠,则为飧泄。但使肺热,不传于大肠,则飧泄自止。”

      2.2.2与脾、胃有关

      《素问·脏气法时论》日:“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脾胃论》日:“形体劳役则脾病,病脾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血证论》所云:“脾阳不足,水谷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说明运化水谷是由脾阴、脾阳共同完成,二者病变均可见大便失调。《景岳全书》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2.2.3与肝、胆有关

      唐容川指出:“凡泻泄之症虽出于肠胃,但人身肝主疏泄,疏者条达而上也,泄者顺利而下也……木气太泄则暴注,暴注者泄为太过之故也。”湿热熏灼,肝胆壅遏,其疏泄条达不及,风阳之性激发,肆其不胜而顺乘脾土为其必然。脾受克,运化受挫,水湿挟热毒常直趋而下,泄泻作矣。《冯氏锦囊秘录》亦指出:“泄泻而属脾胃者,人固知之矣。然门户束要肝之气也。守司于下,肾之气也。若肝肾气实,则能闭束而不泻泄,虚则闭束失职,而无禁固之权矣。”吴鹤皋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2.2.4与心、小肠有关

      《类经·脏象类》日:“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日化物出焉。”《儒门事亲》谓:“小肠寒而湿其泄也。”《医宗金鉴》提到:“胃主消化水谷,小肠主盛受消化,心脾之热下移小肠胃府,则运化之职失矣,故下注泄泻也。”无论是感受寒湿之邪,抑或是热邪均可以影响小肠的传化功能,从而导致泄泻的发生。

      2.2.5  与肾脏有关

      林骊琴对肾泄(五更泻)论述详尽,指出:“肾中真阳虚而泄泻者,每于五更时,或天将明,即洞泄数次。此由丹田不煖,所以尾闾不固,或先肠鸣,或脐下痛,或经月不止,或暂愈复作,此为肾泄。盖肾为胃关,二便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阳衰,则阴寒盛,故于五更后,阳气未复,即洞泄难忍。”《医宗粹言》另辟蹊径,抓住肾阴虚损为患,指出:“元阴不足而泄泻者,名日肾泻。其状则水谷不分,至圊即去,足胫冷,少腹下重,但去有常度,昼夜或-二次,与他证之泻不同,盖元阴之气衰弱,不能健运其水谷故也。”《张氏医通》云:“肾脏真阳虚则水邪胜,水气内溢,必渍脾而为泄泻。”

      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著述颇多,如吴谦的《医宗金鉴》,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张璐的《张氏医通》等,皆宗《黄帝内经》之旨,并有所发挥,病因方面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兼论及心肺,病位在大、小肠。

      3、泄泻的治法

      《黄帝内经》虽未开辨证论治先河,然在处理本病与其他病的标本关系时,则明确提出:“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及治其他病。”现将泄泻的治法归纳整理如下。

      3.1  淡渗法

      《内经》云:“其下者,引而竭之是也。”东汉·张仲景对由于湿邪内蕴,阻滞气机,不得宣畅,水气并下而致“下利气者”,提出“当利其小便”,以分利肠中湿邪,湿去气宣则利止,此即“急开支河”之法。宋《三因极-病证方论》在《叙中湿论》中亦极力倡导:“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古往今来的医家虽重视本法的运用,但在实践中亦是握有分寸的,如《景岳全书》指出:“然惟暴注新病者可利,形体强壮者可利,酒湿过度、口腹不慎者可利,实热闭涩者可利,小腹胀满、水道痛急者可利。又若病久者不可利,阴不足者不可利,脉证多寒者不可利,形虚气弱者不可利,口干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利。”这种论证,能从正反两方面考虑泄泻可利与不可利的关系。即使在正确辨证情况下,亦不可过用,如《证治汇补》说:“淡渗不可太多,恐津枯阳陷。”

      3.2和中解表法

      因病变居于肌腠和作乱中州,所以必须采取解表以祛邪,和中以止泻的方法,既能防止外湿入侵,又能制止脾气自溃,以期达到表解湿化,泄泻自止之功。《平治会粹》提出:“泄有宜汗解者。”

      3.3燥湿法

        《医宗必读》云:“脾土强者,自能制湿,无湿则不泄。”可见本法为治湿阻中焦致泻的必备之法,用其以达到“燥脾则中健,水邪不滥,仓廪得积,水谷喜分”的目的。此法与淡渗法往往合用,如清·秦昌遇所说:“湿泻之治,宜燥湿利小便。”但在运用中不可重投,如阴亏热淫的患者,忌燥湿。

      3.4消积导滞法

      运用推荡异物、清除肠道障碍之品,亦是《内经》“实者泻之”、“通因通用”之义。张子和强调“陈荃去而肠胃洁”,《金匮钩玄》指出治“宜消导疏涤之”。脾胃虚弱,既有积滞,应当去积导滞,李中梓主张用疏利法,“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泻,随证祛逐,勿使稽留”。对于脾虚食滞之久泻患者,治应健运脾土,巧佐疏导,甚至以疏导为主,先求积去滞通,胃肠安和。

      3.5清热利湿法

      本法多用于夏秋季节,常由外邪感染或误治而成。丹溪日:“有宜寒凉而愈者,若长沙言:协热自利者,黄芩汤主之。”李中梓亦云:“热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诸剂,用涤燔蒸,犹当溽暑伊郁之时,而商飚飒然倏动,则炎熇如失矣,所谓热者清之是也。”《医学人门》云:“清热亦不可太苦,苦则伤脾。每兼淡剂利窍为妙。”但在热泻当中,尚有“热结旁流”证,临证时应加详审,以免贻误。

      3.6温中理脾法

      病程长,反复发作的脾胃虚弱型泄泻,多选用甘温之品,以健胃补脾、温阳运中。此即《内经》“虚则补之”之义。如李中梓云:“甘能缓中,善禁急速;且稼穑作甘,甘为土味,所谓急者缓之是也。”同时《症因脉治》强调:“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则生湿。”又气贵流通,酌加木香、砂仁等醒脾和胃,使补而不滞,如此组合,补其虚,升其阳,除其浊,调其气,升中有降,补中有疏。

      3.7升提法

      源于《内经》“陷者举之”之义,包括益气升阳法、轻清升阳法,《续名医类案》有载:“大凡泄泻服分利调补等剂不应者,此肝木郁于脾土,必用升阳益胃之剂。”其中所涉升阳益胃之剂,即东垣升阳益胃汤,方由益气升阳的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以及轻清升阳的羌活、独活、防风、柴胡等组成,二者-司益气升阳、健中治本,-司轻清升阳,化湿祛邪,联合建功。温润升阳法,陈继明指出:“久泻-证……多从脾。肾虚寒论治……但泄泻日久,不仅伤阳,抑且伤阴,驯至奇阳不升,八脉不固,多有不耐桂、附刚愎之剂者。叶天士用温润阳药,走入奇经,以升督阳而固下焦。”补奇阳当选温而不燥之品,因“肾纯刚恐伤阴液”。

      3.8调和肝脾法

      肝旺脾虚泄泻的治疗原则是抑肝扶脾,代表方是《景岳全书》的痛泻要方。《明医杂著》提出:“脾虚肝所乘也,宜六君子加柴胡、升麻、木香……若脾脉弦长者,肝木乘脾土也,当补脾平肝。”若久泻不止,可用酸味药佐之,取其酸味收敛,又有平肝止泻之功。明《医宗必读》日:“酸之-味,能助收肃之权,经云‘散者收之’是也。”  

       3.9益火生土法

      《内经》云“寒者温之”是也。赵献可在《医贯》中指出:“命门之火旺,火能生土,而脾亦强,故古方有椒附丸、五味子散……若命门火衰,脾土虚寒者,用八味丸。”《医方集解》再次强调:“大补下焦元阳,使火旺土强,则能制水而不复妄行矣。”

      3.10固涩法

         遵《内经》“涩可固脱”治疗原则,历代医家均主张本法不宜早用,否则邪滞不去,祸不旋踵,如《证治汇补》指出:“兜涩不可太早,恐留滞余邪。”施用的原则是:湿热不清不涩;里急后重不除不涩;暴泄邪寒实者不涩;挟积挟食不涩;滑脱邪少虚多者方可止涩。《医宗必读》云:“注泄日久,幽门道滑,虽投温剂,未克奏功,须行涩剂,则变化不愆,揆度合节,所谓‘滑者涩之’是也”。

         湿为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湿盛为其发病关键,所以治疗本病应以健脾祛湿为主。但十法的运用应根据症状而灵活施用,诚如明《医学入门》说“凡泻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提,必滑脱不禁,然后用药涩之,其间有风胜兼以解表,寒胜兼以温中,滑脱涩住,虚弱补益,食积消导,湿则淡渗,陷则升举,随证变用,又不拘于次序……”。在泄泻的预后及治法上,陈土铎认为“大泻之后,自多亡阴”,但治亡阴不可乱投补阴药,因为“以补阴之药急治,反足增其水势。法当以温药补之”。其他诸如肺、胃、肾液伤泄泻,脾肾阴阳两虚泄泻的治疗亦散见后世医家的相关论述中。暴泄属实,久泄属虚,但久泄之中常有夹实、夹热、夹湿、夹瘀等情况。针对瘀血,佐以活血化瘀。

         总之,泄泻是临床常见难治疾病之-,病程较长,迁延难愈,故治疗需标本兼顾,多法并用,因人因时选方用药,才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