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秦伯未与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

  • 来源:中医药文化 作者:沈伟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 时间:2009-05-21 16:12:00
  • 核心提示:  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出版与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关系密切,遍览这一时期出版的近70种中医药期刊,多由中医药从业人员主办,以传播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学,推动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为目的。这些期刊反映了当

      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出版与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关系密切,遍览这一时期出版的近70种中医药期刊,多由中医药从业人员主办,以传播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学,推动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为目的。这些期刊反映了当时中医药界的社会情况,反映了民国时期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记载了大量中医药临床经验。当时的上海中医家,重视中医药期刊出版,中医药行业与期刊出版的互动形成了中医史上特有的现象。

        秦伯未(1901—1970),名之济,号谦斋,出生于上海市。他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酷爱文典医籍,为日后研读医理并在中医学术上取得成就筑下坚实基础。他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业医超过半个世纪,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对温热病、肝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具有较高造诣,为现代中医研究家和临床家。

        秦伯未作为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学家,参与主持了4种中医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并在期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秦伯未在上海中医药期刊刊登的文章反映了他中医学术思想演进的过程,记载了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他发表的时评、诗歌、书信等也记载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到40年代末中医行业生存发展的动态社会背景。这些期刊和文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秦伯未参与主持编辑工作的中医药期刊秦伯未参与主持了《中医世界》《家庭医学杂志》《中医指导录》《中医疗养专刊》等4种中医药期刊的编辑出版。

         《中医世界》,l929年(民国十八年)6月创刊,1935年9月停刊。第五卷后改为季刊,刊名改为《中医世界季刊》。后又改回月刊,改回((中医世界》刊名。该刊小32开本,半月刊和月刊每期七十余页,季刊为两百多页。中医指导社的《中医指导录》从第七卷起,与《中医世界》自十卷起合刊。该刊的宗旨是讨论宣传中医,“以切实研究中医学理为主”。中医书局也通过该刊团结中医药行业,组织中医药稿件。该刊主要栏目有“图画”、“小评论”、“发明”、“研究”、“改革”、“医案”、“验方”、“常识”、“消息”等。后期有“小言论”、“评论”、“医学研究”、“药学研究”、“附录”等。

         《家庭医学杂志》,1930年(民国十九年)1月1日创办,为双月刊,1931年11月停刊。小32开本,主编为秦伯未、方公溥,发行者为上海中医书局,该刊为医药普及性大众读物,是读者“健康之顾问,幸福之导师”,“宣布医学诀窍,发表灵验秘方”(创刊号版权页),刊载的内容主要有生活保健医疗常识,“介绍医学常识于社会,谋求民众之健康”(钱季寅《发刊述旨》)。该刊不设置栏目,每期刊登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医疗保健常识性文章十余篇,多为医疗保健通俗文章,有常见病的防治等,文字浅显易懂。

         《中医指导录》,l930年(民国十九年)6月创刊,l936年1月停刊。中医指导社编辑出版,由秦伯未、许半龙主持编辑工作,上海中医书局发行,为中医指导社社刊。小32开本,为月刊。该刊的宗旨是“为医界及其他各界中人之顾问”,指导中医学习的门径,该刊的主要栏目有“医事导游”、“通信治疗方案选”、“问答汇存”、“论文丛录”、“出版界近讯”、“函牍留痕”、“医界珍闻”、“社员题名”等。《中医疗养专刊》,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1日仓Jlt:lJ,1939年9月停刊,为中医疗养院院刊,大16开,主办人为秦伯未。该刊目的是探讨中医疗养理论,反映中医疗养临床成果,普及中医疗养知识。该刊是民国时期中医康复学的专业期刊。该刊关注湿热、中风、虚痨(肺病)等病症理论和临床研究,刊发了大量慢性消耗性疾病疗养方面的论文,对现代中医研究传染病治疗以及康复医学有参考价值。湿热病研究方面,刊发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如秦伯未的“温热病之八大时期”“最近之湿毒症”,该刊还刊登了关于康复医学方面的论文,如龚醒斋的“论中国按疗术与疗养之关系”天虚我生的“食养之研究”等,对研究中医史有参考价值。该刊注重康复保健知识的传播,根据时令和上海流行病情况,刊发了常见病、时令病的防治方面的文章。该刊的作者主要是当时上海中医家,有秦伯未、谢利恒、严苍山、程门雪、唐吉父、沈仲芳、包天白、蒋文芳、陆渊雷、章巨膺、张伯臾、张赞臣、陈存仁、朱小南等。

         二、秦伯未为中医药期:FIJ撰写的文章

         1919年到l923年秦伯未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系统学习中医。其间,他在1921年12月创刊的《中医杂志》(上海中医学会会刊)上刊登论文“唐容川以痨病脉浮大手足烦为阳虚辨”以来,直至l949年前期,刊登了400多篇文章。

         20世纪20年代,秦伯未主要在《中医杂志》和《医界春秋》上刊发文章。在《中医杂志》上,秦伯未刊登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章,涉及内经、伤寒、温病等研究,如“论厥阴阳明渴饮及治法”、“太阳中风举半身不遂中风异病同名解”、“读内杂伤寒金匮疑义详解”、“温病条辨分三焦立论议”、“内经脉解”、“内经十二宫命名之义”等。

         在《医界春秋》上刊发的文章,多为与中医药行业有关的时事评论。这些评论性文章涉及中医前途、医政管理、中西医论争等方面的内容。如“中医的真理”、“对于卫生局之疑问”、“怎样去改进中国医学”、“因国庆而想到中医革命”、“昨今明与国医馆”“愿国医出版界大团结”等。这些评论与当时中医界面临的问题紧密相关,反映了当时中医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说明作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逐渐成为中医界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中医世界》中,秦伯未连载了总结自己临床经验的“谦斋医话”“谦斋女科医话”‘‘谦斋儿科医话”“秦伯未医案”“妇人月经病讲义”等具有专著雏形的文章,其中,“金元四大家学说之研究”、“中医之基本学说”、“内经之温病观”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秦伯未还发表了对中医发展方向的思考,如“中医文化运动”也发表了对中医有关时事的评论文章。秦伯未在“家庭医学杂志”上刊登的多为中医知识普及性的文章,如连载的“痨病指南”其中也有学术性的文章,如“内经生理学”、“内经诊断学”、“内经解剖学”等。《中医指导录》刊载多数稿件为秦伯未撰写,前期以“医事导游”的总名介绍各种中医基础知识,l932年之后,以“实用外科制剂学”、“金元四大家学说研究”、“通信治疗集”、“医药答问录”、“最近药价调查录”、“群经大旨”等栏目刊载秦氏的文章,“虚劳浅说”、“血证之研究”、“难经之研究”和“伤寒鸟瞰”等,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秦伯未的中医学术研究成果。

         20世纪30年代,秦伯未主要刊登文章的上海中医药期刊除了自己主编的4种期刊之外,还有《医界春秋》《现代国医》《光华医药杂志》《现代中医》《国医文献》等。所刊发的文章,包括中医学术和临床成果,也包括各种中医现象的评论。30年代是秦伯未著述最丰富的时期。他的著述和他的中医研究工作和临床工作紧密联系,也与他的中医行业社会活动和中医教育活动紧密联系。这个时期他在上海中医药期刊发表的论文,代表了他的学术水平。

         20世纪30年代末N40年代,秦伯未刊登文章的中医药期刊主要有《医药年刊》《中国医学》《中国女医》《南汇医报》《松江县中医师公会会刊》《友声医刊》《中医药情报》《中医药消息》等。这一时期,l937年到l945年,上海沦为孤岛,为日军占领,民不聊生,学术沦丧,中医药期刊处于衰微时期,秦伯未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寥寥数篇,仅为医药知识普及性文章。l946年以后,主要在《南汇医报》等发表文章,如“论膏滋药”“医俗篇”等。《中医药情报》(1947~1948)刊登了秦伯未力推陈存仁选“国大代表”的消息。

         三、期刊编辑和撰稿工作对秦伯未中医学术研究和临床工作的推动

         秦伯未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l919年,秦伯未与程门雪、章次公等同学就读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当时名医曹颖甫、谢利恒、夏应堂、丁仲英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任教,秦伯未聆听名医教诲,切磋岐黄妙术,奠定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l923年毕业时,他已蜚声医林,应聘为母校讲师。他刻苦钻研,勤于著书立说,几十年如一日,每晨6时许起床,伏案写作,对其学术专著进行不断地充实加工;并将前一天临诊体验及阅览心得,写成短文或医话。这些短文在中医药期刊发表,总结了他的中医学术成果和临床经验,也记录了他学术发展的历程。他发表的中医行业发展的时评记录了当时中医药生存发展的时代背景,他发表的书画作品、古典诗词反映了中医的博雅趣味,这些都为他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秦伯未主张开校办学,以发展中医学术、培养人才,致力于中医教育工作,组织编写了各种适合当时实用的中医教材,编辑出版医籍,创办中医学社等。1928年与王一仁、王慎轩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编著多种讲义,《国医讲义》(6种)、《实用中医学》(12种),秦伯未于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为社会上的中医人员和爱好者学习中医提供指导。该社面向全国及海外侨胞,社员先后达千余人。中医指导社编印各种书籍和刊物以传授中医知识,交流学术见解及临床经验,解答有关问题等。主要内容有:《中医基本学说》《群经大旨(内经、金匮、伤寒论)》《各种研究法))《病理讲座》等。这种办学形式实为中医函授、刊授教学模式。这些中医教育工作都与《中医世界》《中医指导录》的编辑出版工作有紧密的联系。教材和讲义都在中医药期刊刊登,成为社员学习的材料,后结集成图书出版发行。秦伯未担任院长的中医疗养院成立于1938年,专门成立出版部,主编《中医疗养专刊》,积极探讨中医养生保健学和康复学理论、社会防疫理论,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指导疗养院工作;此外,在《中医疗养专刊》里,还刊登宣传广告,对中医疗养院的宣传比较详备,对研究当时医院规模、办刊模式、诊疗特色、收费情况、宣传方式等具有重要价值,其中一些经营方法,值得现代中医医院借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