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中医郁证学说发展溯源

  •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4-14 10:35:00
  • 核心提示:  郁证泛指结滞而不得发越的病证,郁证学说即围绕郁证的病理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的学说。该学说肇始于《内经》。《内经》中关于五运之郁的病变及其治疗的论述,奠定了中医郁证学说的理论基础。其后,历代医家不断对

      郁证泛指结滞而不得发越的病证,郁证学说即围绕郁证的病理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的学说。该学说肇始于《内经》。《内经》中关于五运之郁的病变及其治疗的论述,奠定了中医郁证学说的理论基础。其后,历代医家不断对郁证学说进行补充和发挥,使其日臻成熟与完善。王冰对五郁之治的阐释,从具体治法方面开后世研究之门;陈无择首论情志致郁,认为七情致病多属情志郁极而发;张从正的“气血通流”理论,对郁证学说有独到见解;朱震亨论郁,从气、血、痰、热、食、湿立论,创六郁之说;王履将五郁之治的内容进行拓展,使其更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戴思恭从气机升降失常角度,探讨郁证的临床治疗;王纶的气血痰郁关系说,阐明郁病的广泛性及治疗的重要性;赵献可提出“凡郁皆肝病”,对后人制方遣药产生很大影响;孙一奎认为,五脏功能本身一旦不调亦可导致郁证;王士雄的“人身气贵流行”说,道出了临床治疗内伤杂病的经验。以上诸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充实与丰富了中医郁证学说的内涵,并逐渐将中医郁证学说的研究与应用引向深入,为后世医家探讨郁证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本文试对中医郁证学说的上述发展做一择要介绍。

    l    《内经》奠定了中医郁证学说的理论基础

            郁证学说源于《内经》。在《内经》中,虽没有关于郁证学说的系统论述,然而散见于部分篇章中确已出现郁证学说的端倪。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论述自然界运气变化及胜复郁发的情况时说:“五运之气……郁极乃发,待时而作”。说明五运之气,若被胜气抑郁太甚,就会发生复气,到时候便发作。同时,对于风、火、湿、燥、寒等五运郁极所引发的具体病变,该文又进行了如下描述:“土郁之发……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胰,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腑肿身重。金郁之发……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隘干面尘色恶。水郁之发……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火郁之发……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首四支,胰愤胪胀,疡痱呕逆,瘛疭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恼,善暴死”。

      既然五运郁极可产生多种疾患,就要及时进行药物调理和饮食预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明确指出:“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适气同异,多少制之……故同者多之,异者少之。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总原则是泻有余而补不足,根据气运的同异和气候的寒热温凉变化,确定用药的多少和饮食的宜忌。具体的治疗法则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此达、发、夺、泄、折之用,就是开其郁结、祛其郁滞。《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关于五运之郁的病变及治疗的论述,启发了后世医家对于郁证学说的研究和探讨。他们以各自的临床实践为基础,不断补充与丰富郁证学说的学术内涵。

    2后世医家对郁证学说的补充与发挥

      2.1王冰对五郁之治的发挥:唐代医家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首先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五郁之治进行了阐释。在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所作的注解中日:“达,谓吐之,令其条达也。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夺,谓下之,令无拥碍也。泄,谓渗泄之,解表利小便也。折,谓抑之,制其冲逆也。通是五法,乃气可平调,后乃观其虚盛而调理之也。过,太过也。太过者,以其味泻之,以咸泻肾,酸泻肝,辛泻肺,甘泻脾,苦泻心。过者畏泻,故谓泻为畏也。王氏将原文中的“达、发、夺、泄、折”5种治法,具体为“吐、汗、下、渗泄解表利小便、抑之制其冲逆5种方法,使之更为具体、更贴近临床实践。王氏的注解将五郁之治的研究引向深入,为后世医家探讨郁证的治疗方法提出了新课题。2.2陈无择首论情志致郁:情志致郁的观点在《内经》中已述及,如《素问·举痛论》日:“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本神篇》日:“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但明确提出情志致郁者,当首推南宋医家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将内伤病因归于七情致病,认为多属情志郁极而发。他在论五劳所伤时说:“五劳者,皆用意施为,过伤五脏,使五神不宁而为病,故日五劳。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是皆不量禀赋,临事过差,遂伤五脏”。正常情况下,“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若七情过极,情志不调,则病自脏腑郁发。虽然不同情志所伤脏腑不同,但“本乎一气,脏气不行,郁而生涎,随气积聚,坚大如块,在心腹中”。陈氏专列七气汤(半夏、人参、桂心、炙甘草、姜、枣)治上述病证。陈氏不仅详述了异常情志变化引起脏腑生郁的病理机制,同时还处以治疗方药,对后世探讨情志致郁,颇有影响。2.3    “气血通流”理论:金代医家张从正论治疾病强调祛邪,祛邪的目的则是恢复气血流通。张氏精研《内经》五十年,在《儒门事亲》”。中指出:“《内经》一书,惟以气血通流为贵”。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气血应保持畅通无阻。一旦邪气入侵,就会干扰气血的流通和运行,造成气血郁滞的病理状态。因此,通过用汗、吐、下三法除邪气,恢复气血流通,就能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从这一认识出发,提出“陈荃去而肠胃洁,瘾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以及“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的治疗观点,是其毕生经验的总结。正如在论述风病的治疗时所言:“五郁中木郁达之者,吐之令其条达也,汗者是风随汗出也,下者是推陈致新也,此为汗、下、吐三法也”。从祛邪的角度恢复人体的气血流通,纠正和改善气血郁滞,是张从正对中医郁证理论的独到发挥。2.4六郁说:元代医家朱震亨认为,气血怫郁、失于宣通是人体疾病的病机关键。正如其在《丹溪心法》哺’中所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他将郁证分为气郁、血郁、痰郁、热郁、食郁、湿郁六郁,并对六郁的主证及脉象进行了描述:“气郁者,胸胁痛,咏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则即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繁盛”。六郁可单独为病,也可相因致病,但总以气机失调为病机关键。因此,治疗当以顺气为先,尤以疏调中焦气机为最关键。

      朱氏提出:“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认为苍术、川芎是总解诸郁、开达气机的主药,创制六郁汤、越鞠丸等治郁名方。六郁汤包括气郁:香附、苍术、川芎;湿郁:白芷、苍术、川芎、茯苓;痰郁:海石、香附、南星、栝萎(一本无南星、栝蒌,有苍术、川芎、栀子);热郁:山栀、青黛、香附、苍术、川芎;血郁:桃仁、红花、青黛、川芎、香附;食郁:苍术、香附、山楂、神曲、针砂。上述方剂可针对气、血、痰、热、食、湿的不同情况分别选用。越鞠丸是朱氏统解诸郁的代表方,由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等组成。可见,朱震亨的“六郁之说”,已经初步形成了理、法、方、药的论治体系。2.5对五郁之治的拓展:元代医家王履针对王冰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五郁之治的注解提出质疑,在《医经溯洄集》中指出:“治五郁之法,尝闻之王太仆矣。其释《内经》日:‘木郁达之,谓吐之,令其条达也;火郁发之,谓汗之,令其疏散也;土郁夺之,谓下之,令无壅碍也;金郁泄之,谓渗泄,解表利小便也;水郁折之,谓抑之,制其冲逆也’。自太仆此说之后,靡不宗之,然愚则未能快然于中焉。尝细观之,似犹有可言者。且‘折之’一句,较之上四句,尤为难晓,因反覆经文以求其至。……则达之、发之、夺之、泄之、折之之法,固可扩焉而充之矣”。王履认为凡用升发之药疏肝、散肝或用轻扬之剂祛风升清,使木得舒畅而郁结得除,皆为木郁达之之法;凡用解表取汗以治腠理外闭、邪热怫郁,或用升浮之药以治龙火郁甚于内,皆为火郁发之之法;凡用咸寒之剂攻劫胃中邪热,或以攻下之剂祛除湿热中满,皆为土郁夺之之法;凡用肃肺清金之剂以治火烁肺金,或用疏利肺气之剂以治肺气胰满,皆为金郁泄之之法:凡用实脾制水之剂,或泄水利水之药,或去菀陈荃、开鬼门、洁净府之法,而治水气淫溢肿胀之病,皆为水郁折之之法。王履不仅拓展了五郁之治的范围,而且更紧密地结合了临床实践,在王冰注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五郁之治的认识。2.6升降失常说:明代医家戴思恭为朱震亨之高徒,在朱氏郁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在《金匮钩玄》中对郁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认为升降失常,变化无权,气机不畅,是导致郁滞不通的关键。同时,亦承袭朱震亨“凡郁皆在中焦”的观点,从升降气机的角度对郁证的治疗进行了发挥:“郁病多在中焦,六郁例药,诚得其要……今药兼升降而用者,苍术,阳明药也,气味雄壮辛烈,强胃健脾,开发水谷气,其功最大;香附子,阴血中快气药也,下气最速,一升一降,以散其郁:抚芎,手足厥阴药也,直达三焦,俾生发之气,上至头目,下抵血海,疏通阴阳,气血之使也。然此不专开中焦而已,且胃主行气于三阳,脾主行气于三阴,睥胃既有水谷之气行,从是三阴、三阳各脏腑自受其燥金之郁者,亦必用胃气可得而通矣。天真等气之不达者,亦可得而伸矣。况苍术尤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此六郁药之凡例。升降消导,皆自《内经》变而致之,殆于受病未深者发也。下郁乃燥之别名,属肺金之化。治郁之法,有中外四气之异。在表者汗之,在内者下之,兼风者散之,热微者寒以和之,热甚者泻阳救水、养液润燥,补其已衰之阴,兼湿者审其湿之太过不及,犹土之旱涝也。寒湿之胜则以苦燥之,以辛温之;不及而燥热者,则以辛温之,以寒调之。大抵须得仲景治法之要,各守其经气而勿违”。2.7气血痰郁关系说:明代医家王纶私淑朱震亨之学,尤其对朱氏杂病证治经验,颇有体会。在《明医杂著》中云:“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气、血、痰,故用药之要有三: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久病属郁,立治郁之方,日越鞠丸。盖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误药杂乱而成郁。故余每用此方治病时,以郁法参之。气病兼郁,则用四君子加开郁药,血病、痰病皆然。故四法者,治病用药之大要也”。即气、血、痰、郁皆能相因为病,或因郁而引起气病、血病、痰病,或因气病、血病、痰病而致郁病,“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由于气病、血病、痰病为患多有兼郁,故治疗时必须以郁法参之。王纶在总结朱震亨杂病证治经验的同时,阐明了气病、血病、痰病与郁病之间的关系,说明郁病存在的广泛性以及郁病的重要性,在继承的基础上深化了朱震亨的治郁之说。2.8    “凡郁皆肝病”说:明代医家赵献可深入研究《内经》广义论郁之理,认为郁证范围相当广泛,在其所著《医贯》…’中指出:“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者,抑而不通之义……凡寒热往来、似疟非疟、恶寒发热、呕吐、吞酸、嘈杂、胸痛、胁痛、小腹胀闷、头晕、盗汗、黄疸、温疫、疝气、飧泄等证……推而伤风、伤寒、伤湿(除直中外),凡外感者,俱作郁看”。认为郁滞不通是造成一切外感、内伤的关键。根据“五行相因”理论,赵氏认为五脏之郁往往相因为病,其中以木郁引起诸郁最为普遍。木能生火,故木郁则火亦郁于木中,火郁则土亦郁,土郁则金亦郁,金郁则水亦郁。同时,木郁则甲胆少阳之气不伸,“不上伸则下克脾土,而金水并病矣”。治疗上,既然木郁可导致火、土、金、水之郁,使肝胆之气舒展,则诸证可解。赵氏“凡郁皆肝病”、“以一法代五法”的观点,对后世论治郁证多从肝脏着手影响很大,主张治木郁而使肝胆之气舒展,则诸郁可随之而解。逍遥散是其治疗木郁的主方,常与左金丸、六味地黄丸合用。赵氏的郁证泊法,对后世遣方用药颇有影响。2.9五脏本气自郁说:明代医家孙一奎认为,五脏功能本身失调亦可导致郁证。在其所著的《赤水玄珠》中,引丹溪之语谓:“病之属郁者十常八九,但病有因别脏所乘而为郁者,有不因别脏所乘而本气自郁者,此五郁也”。同时列出五脏本气自郁证的临床表现,心郁者,神气昏昧,心胸微闷,主事健忘;肝郁者,两胁微膨,嗳气连连有声;脾郁者,中脘铹满,生涎,少食,四肢无力;肺郁者,皮毛燥而不润,欲嗽而无痰;肾郁者,小腹微硬,精髓乏少,或浊或淋,不能久立;又有胆郁,口苦,身微潮热往来,惕惕然如人将捕之。具体治疗用药:心郁者,治宜肉桂、黄连、石菖蒲;肝郁者,治宜青皮、川芎、吴茱萸;脾郁者,治宜陈皮、半夏、苍术;肺郁者,治宜桔梗、麻黄、豆豉;肾郁者,治宜肉桂、茯苓、小茴香;胆郁者,治宜柴胡、竹茄、干姜。还提到“又有素虚之人,一旦事不如意,头目眩晕,精神短少,筋痿,气急,有似虚证。先当开郁顺气,其病自愈。宜交感丹(香附、茯神),不效用归脾汤”。

      2.10    “人身气贵流行”说:清代医家王士雄不仅在温病学方面成就卓著,治疗内伤杂病的经验亦十分丰富,临证注重调理脏腑气机。在《归砚录》中指出:“人身气贵流行,百病皆由愆滞”。临证用药不论用清用补,皆以运枢机、通经络为第一要义。王士雄认为:“人气以成形耳,法天行健,原无一息之停。惟五气外侵,或七情内扰,气机衍度,疾病乃生。故虽在极虚之人,既病即为虚中有实。如酷暑严寒,人所共受,而有病有不病者,不尽关乎老少强弱也,以身中之气有愆有不愆也。愆则邪留着而为病,不愆则气默运而潜消。”

      因此,针对气机衍滞的病理变化,王氏临证非常强调清除导致体内气机愆滞的各种致病因素,极力恢复升降、调整枢机。使气机运行正常,气不愆滞,则疾病可愈。正如《王氏医案》所言:“调其愆而使之不愆,治外感、内伤诸病,无余蕴矣。”王氏反对滥用补药,认为若一味蛮补,则愈关气机,使重者即危,轻者成锢。王氏以自己的临床实践为基础提出的“人身气贵流行,百病皆由愆滞”的观点,与元代《丹溪心法·六郁》的“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可谓不谋而合。

    3小结

            中医郁证学说始于《内经》,发展并完善于后世医家。自《内经》阐发五运之郁的病变及治疗后,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对郁证的研究,不同的角度对郁证学说进行着补充和发挥,使该学说从理论到方药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理论上对郁证学说进行系统总结,临床上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进而推动中医郁证学说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无论对于提高基础理论水平,还是临床诊治疗效,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