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温病名演变探源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周祖贻 时间:2008-08-29 13:49:41
  • 核心提示:  人们认识事物有一个过程,从现象逐渐到本质,概念是最初的思维模式。病名的认识也有一个最初思维模式到本质认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逐渐对疾病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认识过程。“风温”病亦是如此,也有一个由

      人们认识事物有一个过程,从现象逐渐到本质,概念是最初的思维模式。病名的认识也有一个最初思维模式到本质认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逐渐对疾病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认识过程。“风温”病亦是如此,也有一个由模糊概念到认识的演化过程。

      作者对“风温”病名概念的演化过程作过一些初探。“风温”病名最初见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中第六条。原文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随后对“风温”作了一些描述:“脉阴阳俱紧,自汗身重,多睡眠,鼻鼾,语言难出。”从这些文字描述可以看出,这是温病误治之后的一个变证,并非病名之概念。到了魏晋时期,著名医家王叔和精于伤寒论学,著有《伤寒例》一书,对风温也进行了一番论述,他认为“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提出了风温病由伤寒之后又感风气而成,查考到六朝陈延之《小品方》一书,就有如此载:“风热相搏,即发风温。”从这字面上分析,风温即为一种病名的概念了,认识到致病原因是风热之邪引起的。到了唐代,对风温之病有了进一步认识,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认识到风温病为时令疾病,与气候和季节变化有一定的关联。对此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认为 “宜精察节气,其新故二气相搏,喜成此疾。”到了明代,医家相涌论述“风温”病,开始有了比较成熟的概念。陶节庵有感而发曰:“新故二气”是因“素伤于风,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即为风温。”《外台》一书中还有“风热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这里风热应为风温病,他的论述比较精辟。明未清初早期,《伤寒论》研究诸家,在他们的著述中,都相继论述了“风温”,由于众出百家,对“风温”病没有一个整体概念,表述也不清楚,故在这一时期,查考当时的医案医书,提及“风温”病名者并不多。

      到了“温病”四大家后,“风温”病概念的模式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叶天士,长于内科杂病,于温病学尤有贡献,其代表作有《温热论》一卷,相传系其门生顾景文在舟中记录其言论整理而成,对风温病的致病条件、病因病理、病理部位、时令季节、证候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温病发病的时令季节一般与春季有关,“春季温暖,风温极多”;致病原因为“风温从上而入,风属阳,温化热”,为风热之邪所致;病理是因“风温入肺,肺气不通”,至使肺的功能失常;其病位是“风温肺病,治在上焦”,肺是病变部位;“风温”病的证候表现为“身热咳喘”、“咳嗽痰喘最多”、“喘急则鼻掀胸挺”。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风温病多发于温暖春季,风热之邪侵袭肺部,而出现肺气不郁闭不宣,其症状表现为身热,咳嗽痰喘。到此,风温病的全貌才初露端倪。

      从汉代名医张仲景到清初医家叶天士,经历多少朝代,风温的概念才正式由“证”转“病”,由单一要素发展成多要素,由概念不清发展到清晰明了,这个逐渐认识,逐渐深入,逐渐完善的过程,反应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过程,是一种朴素唯物史观的体现,绝非一些人所说的中医不科学的定式理念。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