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浅析各家关于脾胃病的学术思想

  • 来源:《中医药信息》 作者:徐银环 肖洪彬 时间:2007-12-13 14:08:00
  • 核心提示:脾胃病始于《内经》,后世医家如仲景、东垣、叶氏均取法于《内经》,并各有所发挥,提出许多治疗脾胃病的独特见解。深入研究这些学术思想,对今天指导脾胃病的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笔者深入研读诸著,并整理成

    脾胃病始于《内经》,后世医家如仲景、东垣、叶氏均取法于《内经》,并各有所发挥,提出许多治疗脾胃病的独特见解。深入研究这些学术思想,对今天指导脾胃病的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笔者深入研读诸著,并整理成文,以期同道参考。

    1  脾胃论始《内经>

        中医脾胃学说思想追溯其源当首推《内经》,《内经》为脾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不论从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还是诊断、治疗、预防,其都做了颇具规模的论述。在生理上如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经脉别论·素问》)脾与胃以膜相连,而能为其行津液也”(《太阴阳明论·素问》)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灵兰秘典论·素问》),从理论上说明了脾胃的生理功能及在脏腑中的地位。在病理上也有详细的论述如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太阴阳明论·素问》)脾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痿论·素问》)“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至真要大论·素问》)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气在上则生嗔胀”(《阴阳应象大论·素问》),并以此提出相关治疗法则。如针对痿证而提出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根据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强调补益脾胃的重要性。这些论述极大丰富了后世医家对脾胃病的认识,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形成了各自的学术思想。

    2  重脾阳善通下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全面继承了《内经》的学术思想,这部书奠定了脾胃学说的临床证治基础,并是我国第一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法方药俱全的中医经典之作。张仲景不仅提出了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论,并有专篇讨论脾胃病的证治方药。他从当时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由于战乱频繁、疾病流行、民不聊生、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的恐惧与紧张致使脾胃损伤,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尤以虚寒为多,所以张仲景重视脾胃阳气,首崇温补脾胃,如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气血不足,复感外邪,以致心悸、心烦、腹中拘急疼痛,具有温中建脾之效,故取名建中,建中者有建立中气之意,中气立则化源足,五脏皆可得养。正如尤在泾释其方义时云:“伤寒里虚则悸,邪扰则烦,二三日悸而烦者,正虚不足而邪欲人内也,是不可以攻邪,但与小建中汤温养中气,中气立则邪自解。”它如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理中汤等均体现了温补脾胃之阳的立意。且张仲景取法于《内经》,据“六腑以通为用,胃气以降为和”,创立三承气汤、麻子仁丸等,他在攻下的同时仍不忘顾护胃气,用药精当,力专效宏,所制之方皆短小精悍、中病即止,使邪去正安,尤其对气味苦寒、性能峻猛的方药,仲景则佐配甘味以调之。尚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与阴阳失调所引起的脾胃病,这些都反映了其在治疗脾胃病的独特思想,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

    3  脾胃论善温补

        唐宋金元时期,脾胃学说得以全面发展。李东垣独树一帜,法《内经》“土者生万物”的理论,并吸收了仲景的学术思想,认为脾胃病多由虚损造成,临床惯用补中、升阳、益气、益胃之法,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是人体发病与否的关键所在,即疾病的形成乃是气不足的结果,而气之所以不足是因脾胃损伤所致,如《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日:“真气又名元气,乃先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又日:“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因此必须重视脾胃,这是李杲脾胃学说的基本论点。他在治疗上从脾胃入手,突出地表现了重视甘温补益、升阳-益气之法,如升麻、柴胡等药物在方剂中的应用,他认为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才能充沛,生机才能活跃,阴火才能潜藏。其中补中益气汤是治疗脾胃病的主方,其立方之旨,不外乎补脾益气、升阳调中,使脾气建运,升降有序,气机畅达,阳气不得闷郁。在当时治疗因脾胃受伤引起的阴火炽盛的发热性疾病取得很好的效果。他还根据脾主四时,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随气候变化有所加减;而升阳益胃汤体现了散风药的应用,这些都体现了东垣治疗当中常中有变的学术思想。总之,他在脾胃学说上的贡献成为了补土派的鼻祖。

    4  崇东垣滋胃阴

        明清时期,脾胃学说逐步趋于完善,尤以叶天士最为突出,叶氏深受东垣学说的影响,明确指出内伤必取法于东垣,他对张介宾独重肾气的观点颇有异议,张介宾提出命门是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阴阳之气非命门不能滋长;而叶氏则强调肾与命门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未生之前,命门元气是促进人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既生之后,形体的生长发育就必须依赖于脾胃,他在《景岳全书发挥·命门余论》中云有生之后,惟以脾胃为根本,资生之本,生化之源,故人绝水谷则死,精血亦饮食化生,经云:人受气与谷,余独重脾胃。”叶氏还继承了东垣补脾升阳的学说,同时也补充了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的不足,更加明确地阐述了脾胃分治之理,创立了胃阴辨治学,他提出了“胃易燥”、“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可协和”的论点,在治疗上强调治胃不可以温燥治脾之法,他创立了甘凉濡润法、甘缓益胃、酸甘敛阴、清养悦胃等法,临证善用麦门冬、沙参、石斛、山药、玉竹之属,常用方剂为仲景的麦门冬汤,本仲景之意将此方化裁为养胃汤,他的这种养胃阴的方法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方面颇具有借鉴意义,总之,他纠正了诸多医家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脾胃不分、阴阳不辨的弊端,使脾胃学说逐步发展为一个完整体系。

    5  小结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旺,则气血生化有源,五脏六腑形骸脑窍皆可得养;若攻下无制、屡败脾胃,气血津液无源以生,久则发育无由,百病丛生。从这一点来看,仲景、东垣、叶氏均顾护脾胃,治疗其它杂病亦有从脾胃人手而疗效颇著。在治疗上,关键在于字,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喜燥,胃喜湿,因此,治脾必以升提脾气为主,如黄芪、白术之属,治胃则滋养胃阴为要,如石斛、麦门冬、玉竹的运用,这样脾气才能上升,胃气才可下降,从而营养全身。从这一点来看,仲景、东垣更注重脾阳之说,用药偏于温补,亦为后世甘温除热的典范;而叶氏扩展其说,创立了胃阴学说,使脾胃学说更趋于完善。总之,脾胃病的范围很广,且随着人们的饮食结构的改变,使脾胃病的病理变化极为复杂,而对经典著作的研读及其他们关于脾胃病的学术思想的认识深度,有利于我们在临证当中取得更好的疗效,因此我们要大力发掘经典著作,以期进一步提高其对当今脾胃病的治疗指导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