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岭南医学源远流长(二十二):岭南中医药社团和学校

  •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姝淳 时间:2007-07-19 15:21:35
  • 核心提示: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清朝末年,随着“天朝上国”封闭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西学东渐”的思潮冲击着国人的思想,并由此孳生了“废除中医”的谬论。在中医界以及全国民众的抗争下,中医终于顽强地生存下来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清朝末年,随着“天朝上国”封闭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西学东渐”的思潮冲击着国人的思想,并由此孳生了“废除中医”的谬论。在中医界以及全国民众的抗争下,中医终于顽强地生存下来。这是一段中医抗争的历史,在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里,中医药组织作为一种非常特别的形式承载了近代中医保存、抗争、发展的命脉。
      19世纪末,做为“一口通关”惟一口岸的广州,最早接受了西医,并开办了西医院和医学院。从1935年伯驾建立中国第一所西医院开始,广州逐渐形成了中西医两种医学、两支队伍并存的局面,在社会上引起了重大的反响。一方面,随着西医的发展和逐渐被接受,中医界人士开始思考中医药的出路。另一方面,由于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知识分子中的爱国思潮逐渐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广东医学求益社”应运而生。
      1906年6月,广东第一个中医社团组织———医学求益社,在南海县横江墟成立。求益社很快得到了发展,广东医学求益社的发起人黎棣初等11人都是世医或儒医,但他们并不是盲目地排斥西医,而是对中西医进行客观的评价。他们的学术思想与当时社会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是接近的。
      求益社为了促进学术,每月初一出题,每次三题,前两题出自《内》、《难》、《伤寒》、《本草》、《金匮》等五部中医经典,后一题不拘古书,时症及西医均可,各地中医自选一题撰写论文,15日交卷,25日定出名次,前五名论文刻印为该社的课卷,前十名张贴出来供大家学习。从1906年到1912年,这样的交流共举办了70多次。
      1912年民国成立,广州求益社改名为广州医学卫生社,并搬到了广州南关厂后街三界庙内。同时坚持论文评选的活动,尽管时局动荡,但仍然坚持到1918年,共举行了40次。
      1917年,广州医学卫生社衍生出“广东中医教员养成所”,学制一年,课程共计8门,其中除7门中医课程外,还设有《解剖》。到1922年共计培养学生100多人。1924年在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备案,改称为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正式招生上课。
      这些社团实际是中医学堂的雏形,为以后广东中医教育的兴起,并担负起传承中医的责任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教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随着中医社团的发展,中医人才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中医专门学校的创办已是呼之欲出。
      1913年,在省港药材行暨广州中医知名人士共同倡议下创办了中医高等本科专业学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该校筹建于1913年,并于1916年10月正式成立中医药学校省港筹办处,公推卢乃潼、李蓉生为广州筹办处总理,伍耀庭、曾思普为香港筹办分处总理,以专贵成。经过多番努力和抗争,终于在1924年9月15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举行开学典礼,首任校长卢乃潼发表演讲:“中国天然之药产,岁值万万,民生国课,多给于斯,傥因中医衰落,中药随之,其关系至大,本校设立之宗旨,习中医以存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保存国粹。维护土货,以养成医学之人才。”这是卢氏对学生的训词,也可以说是省港中医界创办教育之目的。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至1955年停办。30年来共有毕业生21届571人,曾学课于该校者322人,合计893人,培养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学生中有很多是广州市、广东省甚至是全国的名老中医如张阶平、李仲守、罗元恺、邓铁涛、刘仕昌等,都是广东中医界的元老。他们自身也是广州中医学院、也就是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老师,用自己的学识和临床经验培养着中医的后来人,是中医的传薪之人,为中医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广东的中医社团和中医学校大部分成立于上世纪初,那是一个国家动荡、中医饱受摧残、风雨飘摇的年代,也就是因为有了当时中医人的坚韧的斗争,创办了这些中医的社团和学校,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学习了中医,扩大了中医的影响,才有了中医的得以保存和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这一点上说,中医社团和中医学校的创办是中医发展的重要契机,在中医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