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岭南医学源远流长(六):唐代的岭南医学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姝淳 刘小斌 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 时间:2007-05-16 15:49:35
  • 核心提示: 晋代是岭南第一次大规模接受民族南迁,接受中原文化的融合。因此岭南医药有了长足的发展,除了葛洪、支法存、仰道人等人的著述,还有两部医药著述。梁武帝普通年间(公元520年~526年),印度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泛重溟来抵
        晋代是岭南第一次大规模接受民族南迁,接受中原文化的融合。因此岭南医药有了长足的发展,除了葛洪、支法存、仰道人等人的著述,还有两部医药著述。梁武帝普通年间(公元520年~526年),印度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泛重溟来抵广州,粤人在广州城西建华林寺,也就是今天的“西来初地”,据《宋史·艺文志》记载,达摩著《血脉》一卷,现已失传。当时的广州刺史嵇含著《南方草木状》三卷,是岭南最早的植物志,甚至有学者称其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志”。
      历史的长河在跌宕起伏中继续向前,分分合合,终于在多年的战乱之后,强大的唐朝一统天下,使人民看到了休养生息的希望,也使那些忙于应付战争的统治者们终于可以回过头来,看看社会的千疮百孔。于是,修复的工程开始了,这是文化社会的幸运,尤其对于医学。
      唐代天下大定,分天下为十道,岭南道为其一。唐代政府重视医政设施,成立太医署,专门管理医疗教育。在全国各道属下的州府,也成立相应的机构来完善医疗教育的管理。
      据《新唐书·百官四》记载:“道下各州府医学教育,均置博士一人,助教一人,都督府、大洲医学生二十人,中小州医学生十人,掌州境巡疗。”因为有了政府的重视,医疗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很多医学人才。这时期的医学著述颇丰,岭南地区李继皋的《南行方》三卷,李暄的《岭南脚气方论》,郑景岫的《南中四时摄生论》,还有一部无著撰人姓名的《岭南备急要方》等。
      尽管强大的唐朝让世界为之倾倒,以至于现在国外华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可惜,这种强大也只能在历史的规律中继续向前,天下大事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强大统一的唐朝只维持了298年,历史又进入群雄混战的五代十国。
      这个时候的岭南,虽然地势偏远,但是也士人云集,有的为避战乱来到这里安家立业,也有的是被流放的名臣后裔,还有因战乱阻隔而不得北返的任满的地方官。南海王刘隐将这些人笼络起来,为其所用,并派其弟刘岩平定广州的割据势力。刘隐死后,刘岩在广州兴王府称帝,国号南汉,成为了五代十国的一个小国家。至此,岭南不再是“冷眼旁观”五岭以北纷争,开始参与这个时期的混战。然而,这个时期的岭南医学依然有进一步的发展,除了设立医学教育机构之外,还有著名医家轩辕述和他的《宝脏畅微论》。
      轩辕述,唐末南汉时期岭南医家,著《宝脏畅微论》三卷。据清代梁廷楠《南汉书·列传第八》记载:“轩辕述,乾亨时人,精通岐黄术。”他医术高明,专治疑难杂症,于是,四方的病人不论远近都来找他(“远近争趋之”)。他尤其喜欢读古人的医书和其他杂书,但并不拘泥于古人已有的结论,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他很勤奋,“常居孜孜著作,老而不倦”。据史书记载:“先是,青霞君作《宝脏论》三篇。”估计这个青霞君,是个炼丹家,因为他的书里说的是怎么炼石成金(“著变炼金石之诀”)。轩辕述觉得这本书有用,但并不完善,因此就自己进行校对,去掉其中的谬误,而且补充了很多新的内容和见解,写成了《宝脏畅微论》三卷,该书成书时,轩辕述已经90岁了。他死后,所留下的这本书,成为后世医家争相传阅的宝贝(“医家争宝之”)。这是我们所能找到的关于轩辕述的惟一的史料记载。令人惋惜的是,《广东通志》卷一百四十医家栏下提到的轩辕述所著的《宝脏畅微论》三卷已经失传,我们已无从读到这部一千多年前的医学著作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